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寒

(左河水的節氣詩)

鎖定
《大寒》是左河水於2015年冬創作的一首節氣詩,出自《中國詩賦》。
作品名稱
大寒
外文名
Great Cold
作    者
左河水
創作年代
2015年冬
作品出處
中國詩賦
文學體裁
詩詞(七言絕句)
創作地點
江西南昌

大寒作品原文

大寒
左河水
蠟樹銀山炫皎光,朔風獨嘯靜三江。
老農猶喜高天雪,有來年麥果香。

大寒作品註釋

1、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時間為每年1月20日前後。過了大寒,又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大寒節氣,大氣環流比較穩定,環流調整週期大約為20天左右。此種環流調整時,常出現大範圍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温。當東經80度以西為長波脊,東亞為沿海大槽,我國受西北風氣流控制及不斷補充的冷空氣影響便會出現持續低温。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
2、蠟樹銀山:即白蠟做的樹木,白銀堆成的山脈。形容大寒節氣裏天寒地凍,白雪皚皚的景象。
3、炫:指光明照耀:光彩炫目。 [1] 説文》:“炫,爛耀也。”
4、皎光:意為潔白、明亮、皎潔的微光。此處指冰雪覆蓋野外,一眼望去猶如皎潔的月光灑在了大地。
5、朔風:指北方吹來的寒風。 [2]  即冬天的寒風、西北風。如東晉·謝靈運《歲暮》:“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6、嘯:為自然界發出的聲音,此處為北風呼嘯之聲。
7、三江:最早提出“三江”的名稱是戰國時期的《尚書》著作,內有一篇《禹貢》,記述了我國九州的方域、地質、物產、貢賦、交通、政治、民族分佈等。現代最著名和最有代表性的三江有二:一是西南三江:長江、黃河和瀾滄江,因“三江源”而蜚聲海內外;另一是東北三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和松花江,因“三江平原”而世人皆知。
此詩曰“朔風獨嘯靜三江”的“靜”字,説明是指東北的三江,因為其他江的水還是流動的,不可能靜下來。
8、老農:指年老的農民,即年老的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的人。老農老人,不是同一慨念,就農業勞動力而言,45歲的勞動力可謂老農
9、猶:意為尚且、仍然等。
10、況:此處作副詞用,意為:更加。表示更進一層。例:《詩·小雅·出車》:“僕伕況瘁。”《國語·晉語》:“以眾故,不敢愛親,眾況厚之。”
11、麥果:麥,指小麥。因為冬性較強的小麥、油菜,通過春化階段就要求較低的温度,否則不能正常生長髮育。果,指果樹。意為在農田、各種果園,經過冰雪覆蓋的寒冷,能使蟲子在土地下凍死,從而提高來年的收成。

大寒解讀與賞析

這是一首寫我國農曆最後一個節氣的氣候與天氣情形的詩。該詩採用寫實的描寫手法,以四句話描述了在大寒節氣裏,我國北部地區朔風呼嘯,蠟樹銀山的情景,同時表達了我國大部分的地區老農瑞雪兆豐年的期盼心情。
詩的開頭以“蠟樹銀山炫皎光”一句,形象地描寫了我國北方在嚴冬的時節裏,白雪皚皚,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景象:野外樹木的黃葉也早已落盡,冰裹的枝幹像白蠟製作的一樣,冰雪覆蓋的山嶺猶如白銀堆成的一般。每到夜晚,它依然放出潔白、明亮、皎潔的微光,一眼望去猶如皎潔的月光灑滿在大地。
朔風獨嘯靜三江”這一句,是緊接着前面所“看見的”,再在此寫所“聽見的”。當人們站在野外,無論是眼前的還是耳邊的,幾乎感覺不出有生命的跡象,即沒有了生命的運動和聲響,耳朵唯一能聽見的只有北方吹來的寒風,在不停地、一陣陣地呼嘯着。特別是我國東北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三江”,昔日滔滔不絕,咆哮震耳,如今也在這一年最冷的時節,面對朔風也躲藏在巨大的冰蓋之下靜靜地沉默了,毫無聲息。
“老農猶喜高天雪”。此處詩意一轉,開始寫人了,寫最關心天氣也對天氣與生產的關係很有研究和經驗的人,一個幾十年從事農業生產的老農民,他面對冰天雪地的心態。特別是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農民們,在冬季能看見“高天滾滾寒流急”,大雪紛飛的情景,不愁其冷,反而十分喜悦。
“況有來年麥果香”,則解釋了老農高興的原因。中國有一句流傳比較廣的農諺叫“瑞雪兆豐年”,意為適時的冬雪預示着來年是豐收之年,它是來年小麥、水果等農作物獲得豐收的預兆。原因有二:
其一、冬季的雪往往不易融化,它蓋在土壤上,裏面藏了許多不流動的空氣,不大傳熱的空氣就像給莊稼蓋了一條棉被,外面天氣再冷,下面的温度也不會降得很低,它保住了莊稼不受凍害。其二、升温化雪的時候,雪要從土壤中吸收許多熱量,使土壤變得非常寒冷,害蟲就會凍死,對來年的農作物有利。另外,雪融化的水留在土壤裏,對春耕播種以及莊稼的生長髮育都很有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