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老農

(詞語)

鎖定
老農是漢語詞彙,拼音是lǎo nóng,意思是年老的農民,指年老的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的人。
中文名
老農
拼    音
lǎo nóng
詞目定義
年老的務農者、村民
出    處
論語·子路》

目錄

老農釋義

1 、年老的農民;從事農業生產長久而經驗豐富的農民。
2、對上了年紀的姓農的人的尊稱。
3、按照我國傳統的習慣,農村人過了50歲,就稱年過半百,即為老人;年齡到了45歲的勞動力不再從事最重的農活了,也算是老農,當然,因時、因地、因事不能絕對。
4、世界衞生組織對老年人的定義為60週歲以上的人羣。 [1] 

老農出處

論語·子路》:“ 樊遲 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南史·程靈洗傳》:“﹝ 靈洗 ﹞性好播植,躬勤耕稼,至於水陸所宜,刈獲早晚,雖老農不能及也。”
錢澄之 《田園雜詩》:“置酒謝老農,願言俟秋成。” 魯迅準風月談·喝茶》:“但在老農,卻只知道每年的此際,就要割稻而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