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還(拼音:huán、hái)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2]  ,此字始見於西周金文。“還”的本義讀作huán,指返回,由此引申為使事物回到原有狀態,又引申為歸還。由返回又另外引申出迴轉、環繞的意思。又表示回頭或回身進行某一動作,虛化為副詞,用在動詞前。還表示轉折,用在謂語前面。用在動詞前,表示動作持續或動作的重複。此外“還”也表示選擇或更近一層。現代“還”也表示程度加深之義,或勉強過得去。 [13] 
中文名
拼    音
huán、hái,xuán
繁    體
部    首
五    筆
GIPI(86);DHPI(98) [1] 
倉    頡
YMF [1] 
鄭    碼
GIM [1] 
筆    順
橫、撇、豎、點、點、橫折折撇、捺
字    級
一級(編號:0704) [2] 
平水韻
上平十五刪(huán、hái),下平一先(xuán) [3] 
四角號碼
3130₉
筆順編號
1324454
異體字
𢕼、𨕔、𨖞、𨘣
注音字母
ㄏㄨㄢˊ、ㄏㄞˊ,ㄒㄩㄢˊ
統一碼
基本區 U+8FD8 [1] 
造字法
形聲字、會意字
字形結構
半包圍-左下包圍結構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還”字繁體寫作“還”。“還(還)”字在金文中寫作圖1、2等形。在圖1的金文中,左部是一個“彳(chì)”,表示與行動有關;右部是表示讀音的“睘(huán)”,表示“還(還)”的讀音與此接近。在圖2的金文中,字的下部增加“止”,“止”是腳的意思,也是與行動有關的意符。“彳”與“止”結合成“辵(chuò)”字,在隸書、楷書中,“辵”連筆簡寫為走之兒“辶”。 [14] 
“還(還)”與“環”“寰”“鬟”等一組字同源,這些詞古音相通,意義具有圓轉特徵,所以是同源的。
“還”在現代簡化為“還”,早在唐代的敦煌寫本中,就有將“還”草化簡寫成“還”的。1932年《國音常用字彙》和1935年《簡體字表》都收入了“還”字,《簡化字總表》將“還”定為“還”的簡化字。
“還”字本義與行走有關,本指返回,即往而復回。《廣雅·釋詁二》:“還,歸也。”《説文解字》:“還,復也。”從《詩經·小雅·何人斯》的“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晉陶潛《歸去來辭》的“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唐代李白《早發白帝城》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到現代的“還家”“生還”“告老還鄉”“衣錦還鄉”等,“還”字的“返回”義古今相傳,既是本來的含義,也是基本的含義。
返回原來的地方叫“還”,恢復原來的狀態也叫“還”。如官復原職叫“還職”;和尚、尼姑或出家的道士道姑恢復普通人的身份叫“還俗”;使事物恢復原狀,或讓曾經移動的物品回覆原來位置,或使化合物回覆為原質,或使數學演算式回覆為原式,都叫“還原”。
返回、交回、償付也是返回的一種形式。如還書、還錢、還賬、有借有還、買櫝還珠等,其中的“還”也都表示返還的意思。
“還”又指回報,既可表示報仇報怨,也可表示報恩報德。如頂嘴、回嘴叫“還口”或“還嘴”;因捱打或受到打擊而回擊對方叫“還手”“還擊”;回請對方、回贈禮品或回答別人的敬禮叫“還禮”。其他還有“還價”“還罵”“以牙還牙”等,其實回報也是返回的一種形式而已。
“還”又可以當環繞講。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説:“今人‘還繞’字用‘環’,古經傳只用‘還’字。”“還”字義為環繞,古籍中不乏其例。如《左傳·襄公十年》的“諸侯之師,還鄭而南,至於陽陵”,《戰國策·燕策三》的“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其中的“還”義均為環繞,同時也可以證明“還”與“環”形、音、義關係密切。 [13]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huán
動詞
返回原來的地方或恢復原來的狀態
go back;
return;
restore
《左傳·隱公四年》:“諸侯之師敗鄭徒兵,取其禾而還。”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詩:“春風自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聞蜚娥)外邊走動,只是個少年學生,到了家中內房,方還女扮。”
毛澤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詞:“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
還鄉;還原;還俗;退耕還林;返老還童
來;到來
come;
arrive
《逸周書·周祝》:“故時之還也,無私貌;日之出也,無私照。” 孔晁注:“還謂至也。”
唐·杜甫《夏日楊長寧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詩:“不堪垂老鬢,還對欲分襟。”
明·何景明《內直遇雪》詩:“春還今歲早,先報漢宮梅。”
歸還;把借來的錢物交給原主
repay
《周禮·秋官·司儀》:“致甕餼,還圭。” 鄭玄注引鄭司農曰:“還圭,歸其玉也。”
毛澤東《念奴嬌·崑崙》詞:“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
沈從文《從文自傳·一個老戰兵》:“家中正為外出的爸爸賣去了大部分不動產,還了幾筆較大的債務。”
還債;償還
回頭
turn around
《漢書·項籍傳》:“是時,楊喜為郎騎,追羽,羽還叱之,喜人馬俱驚,辟易數里。”
回報對方的行動
repay
《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於天下,其事好還。”
《水滸傳》第四四回:“那婦人還了兩禮。”
柳青《銅牆鐵壁》第十四章:“緊接着常高山這面還了炮。”
還口;還手;還禮;還價;以眼還眼
後退
draw back;
fall back
《儀禮·鄉飲酒禮》:“主人速賓,賓拜辱;主人答拜,還賓拜辱。” 鄭玄注:“還猶退。”
《漢書·周昌傳》:“昌曾燕入奏事,高帝方擁戚姬,昌還走。” 顏師古注:“還謂卻退也。”
明·馮夢龍《智囊補·兵智·高仁厚》:“賊見門開,不敢入,還去,仁厚發伏擊之,賊大敗。”
環繞
surround
《戰國策·燕策三》:“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
《漢書·食貨志上》:“還廬樹桑,菜茹有畦。” 顏師古注:“還,繞也。”
唐·賈島《永福湖和楊鄭州》:“積水還平岸,春來引鄭溪。”
連詞
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假使”“如果”
唐·韓愈《送文暢師北遊》詩:“僧還相訪來,山藥煮可掘。”
宋·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詞:“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
清·李漁《奈何天·鬧封》:“若還只封一位,就有無限的爭端。”
hái
(舊讀huán)
副詞
表示現象繼續存在或動作繼續進行。相當於“仍舊”
still;yet
晉·陶潛《讀山海經》詩其一:“既耕亦已種,且還讀我書。”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他家裏自有萬金家事,只為尋不出中意的丈夫,所以還未嫁人。”
魏巍《東方》第五部第四章:“現在敵人雖然承認了以實際接觸線為停戰線,可是還不斷搗亂。”
表示轉折;相當於“卻”“反而”
《漢書·刑法志》:“(秦)窮武極詐,士民不附,卒隸之徒,還為敵仇,猋起雲合,果共軋之。”
唐·徐夤《輦下贈屯田何員外》詩:“廚非寒食還無火,菊待重陽擬泛茶。”
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他本是薄倖的班頭,還説道有恩愛,結綢繆。”
《老殘遊記》第八回:“橋下河裏雖結滿了冰,還有水聲,從那冰下潺潺的流。”
表示早已如此,常與“就”呼應
yet
唐·杜荀鶴《下第東歸將及故園有作》詩:“上國獻詩還不遇,故園經亂又空歸。”
宋·周邦彥《留客住》詞:“又睹霜前籬畔,蓮散餘香,看看又還秋暮。”
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第一章第十一節:“還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經發明瞭造紙法。”
表示附加、遞進等關係;相當於“再” “又”
as well
南朝宋·鮑照《東門行》:“涕零心斷絕,將去復還訣。”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運使道:‘你還到他衙中問問看。’”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我們為什麼又叫它做黨八股呢?這是因為它除了洋氣之外,還有一點土氣。”
表示程度較深(多用於比較或比況)
even more
晉·傅玄《明月篇》:“憂喜更相接,樂極還自悲。”
《西遊記》第三八回:“説我的手段比山還高,比海還深。”
茅盾《林家鋪子》二:“林先生勉強安慰着,心裏的難受,比刀割還厲害。”
表示在某種程度之上有所增加或在某個範圍之外有所補充
《後漢書·皇后紀上·光武鄧皇后》:“故天下復平,歲還豐穰。”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六:“陳兄原券在牀邊木箱之內,還有我平日貪謀強詐得別人家田宅文券,共有一十三紙,也在箱裏。”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二:“他們那兒來了工作隊,就是共產黨,帶領一幫窮百姓,清算糧户,劈地分房,不知還要幹些啥?”
表示選擇;相當於“還是”
《朱子語類》卷九二:“不知只是首尾用之,還中間亦用耶?”
宋·楊萬里《重九後二日同徐克章登萬花川穀月下傳觴》詩:“老夫大笑問客道,月是一團還兩團?”
表示程度上勉強過得去;基本達到要求;相當於“稍”
still
南朝梁·蕭繹《出江陵縣還》詩之二:“水滿還侵岸,沙盡稍開流。”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思量不如往城裏去逛逛,倒還清淨些。”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二:“韓長脖原先也還闊,往後才窮下來的。”
常跟“呢”搭配使用,為當前所説的內容提供程度上相對照的參考信息,相當於“尚且”
even
《儒林外史》第三回:“我一天殺一個豬還賺不得錢把銀子,都把與你去丟在水裏,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風!”
《中國現在記》第二回:“單靠着幾兩銀子的冰敬、炭敬、門生贄見,一年到頭開銷還不夠,那裏能夠多餘錢呢?”
西戎《女婿》:“這麼冷的天氣,穿着棉襖棉褲,還冷的耐不住,下到水裏能不冷嗎!”
表示數量小,時間不到,限於某個範圍,相當於“僅”、“只”
only
宋·孫光憲《謁金門》詞:“卻羨彩鴛三十六,孤鸞還一隻。”
《三遂平妖傳》第十九回:“留義喚酒保會過了鈔,還剩得一百多錢,也送與胡員外。”
杜鵬程《保衞延安》第一章:“當他還只有一支步槍高的時候,他就隨工農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徵到了陝北。”
表示不合理;不尋常;沒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多含讚歎或責備、譏諷的語氣)
why
《水滸傳》第三回:“魯達罵道:‘直娘賊,還敢應口。’”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環》十五:“現在你大娘不但不欠錢了,左鄰右舍急着用錢時,還常常從你大娘這裏拿幾塊呢!”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回:“外國人打的樣子,還有錯的麼?”
xuán
動詞
旋轉;迴旋
《莊子·庚桑楚》:“夫尋常之溝,巨魚無所還其體。” 陸德明釋文:“還,音旋,回也。”
《招魂》:“抑騖若通兮,引車右還。” 王逸注:“還,轉也。”
三國魏·曹植《美女篇》:“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
形容詞
敏捷
fast;swift
《詩經·齊風·還》:“子之還兮,遭我乎狃之間兮。”毛傳:“還,便捷之貌。”
副詞
迅速;立即
《管子·任法》:“而失君則不然,法立而還廢之,令出而後反之,枉法而從私,毀令而不全。”
《呂氏春秋·愛士》:“繆公嘆曰:‘食駿馬之肉而不還飲酒,餘恐其傷女也!’於是遍飲而去。”
《三國志·魏志·郭嘉傳》:“袁紹愛此二子,莫適立也。有郭圖、逢紀為之謀臣,必交鬥其間,還相離也。”
yíng
動詞
通“營”。謀求
《荀子·君道》:“不還秩,不反君,然而應薄扞患,足以持社稷。”
《管子·山至數》:“內則大夫自還而不盡忠,外則諸侯連朋合與,熟谷之人則去亡,故天子失其權也。”
唐·韓愈《送張道士序》:“即非公家用,且復還其私。”
通“營”。惑亂
in disorder
《墨子·耕柱》:“見人之作餅,則還然竊之,曰:‘舍餘食。’不知日月安不足乎,其有竊疾乎!”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4]  《漢語大字典》 [5] 

古籍訓釋

説文解字

【卷二】【辵部】還(還)·户關切(huán)
復也。從辵瞏(睘)聲。 [6] 

説文解字注

“復也”注:《釋言》:“還(還),復,返也。”今人還繞字用環(環),古經傳只用還(還)字。
“從辵,睘聲”注:户關切,十四部。 [7] 

廣韻

户關切,平刪匣 ‖ 睘聲元1部(huán)
還,反也。退也。顧也。復也。户關切。又音旋。二十。
似宣切,平仙邪 ‖ 睘聲元1部(xuán)
還,還返。 [9] 

康熙字典

【備考·酉集】【辵部】 還;部外筆畫:4
《篇海類編》音浮。
又音否。俗作還字,非。
【酉集下】【辵部】 還(還);部外筆畫:13
《唐韻》户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並音環。《説文》:復也。《玉篇》:反也。《詩·小雅》:爾還(還)而入,我心易也。還(還)而不入,否難知也。注:反也。
又《正韻》:退也,歸也。《儀禮·鄉飲酒禮》:主人答拜還(還),賔拜辱。注:還(還),猶退也。《前漢·高帝紀》:還(還)守豐。
又《灌嬰傳》:還(還)定三秦。
又顧也。《左傳·昭二十年》:無所還(顧)忌。注:還(還),猶顧也。
又償也。老子《道德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還)。
又大還(還)、小還(還),日至之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於鳥次,是謂小還(還)。至於女紀,是謂大還(還)。
又與環同。《前漢·食貨志》:還(還)廬樹桑。
又《廣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並音旋。與旋同。《禮·禮運》:五行、四時、十二月,還(還)相為本也。注:迭相終而還(環)相始,如環(還)無端也。
又《正韻》:轉也。《禮·玉藻》:周還(還)中規,折還(還)中矩。注:周旋圓轉,折旋方轉也。
又便捷貌。《詩·齊風》:子之還(還)兮。
又速也,即也。《前漢·董仲舒傳》:此皆可使還(還)至而立效者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並胡慣切,音患。繞也,圍也。《儀禮·既夕》:祖還(還)車不易位。司馬相如《子虛賦》:旋還(還)乎後宮。 [8]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U+8FD8上:;下:U+9084) (字形對比:U+8FD8上:;下:U+9084)

書寫提示

“還”的筆畫順序 “還”的筆畫順序
【規範提示】“辶”3畫,第二筆楷體是㇋(橫折折撇),一筆寫成。
【寫法】“辶”從左、下包圍“不”,頂部“不”“辶”大致齊平。“不”,首筆橫起筆“辶”點側,撇筆穿過田字格中心伸向“辶”內下側;豎筆在豎中線右側;長點斜跨橫中線。“辶”,㇋(橫折折撇)的橫段在橫中線上側。 [11]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還(還)
平聲
上平二十七刪

合口呼
全濁
户關切
ɣuan
平聲
下平二仙

合口呼
全濁
似宣切/音旋
zjuæn
集韻
平聲
上平二十七刪
合口呼
全濁
胡關切
ɣuɐn
平聲
下平二𠑗(仙)
合口呼
全濁
旬宣切
ziuæn
平聲
下平二𠑗(仙)
合口呼
全濁
從緣切
dziuæn
去聲
三十諫
合口呼
全濁
胡慣切
ɣuɐn
禮部韻略

平聲





胡關切


平聲





旬緣切

增韻

平聲





胡關切


平聲





旬緣切


去聲





胡慣切


去聲





隨戀切

中原音韻

陽平
寒山

合口呼

全清

xuan

陽平
先天

撮口呼

全清

siuɛn
中州音韻

平聲
寒山





胡關切


平聲
先天





詞鐫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刪


全濁
胡關切
ɣuan

平聲
十一先


全濁
旬緣切
zyen

去聲
十諫


全濁
胡貫切
ɣuan

去聲
十一霰


全濁
隨戀切
zyen
分韻撮要
陽平
第十三鴛婉怨乙
陽平
第二十五翻反泛發
(參考資料:漢典 [10]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ʰ
wan
先秦
王力系統
ɣ
oan
先秦
董同龢系統
ɣ
uan
先秦
周法高系統
ɡ
rwan
先秦
李方桂系統
gw
ran
西漢



東漢





ran


ra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寒桓刪

rwɑn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寒桓刪

rwɑn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wan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ɣ
uan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ɣ
wan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ɣ
uan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ɣ
uan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ɣ
wan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ɣ
uan
(參考資料:漢典 [10]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xuan
35
陽平

xai
35
陽平
口語讀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xuæ̃
42
陽平

xæ̃
42
陽平
口語讀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xuæ̃
24
陽平

xæ̃
24
陽平
口語讀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xuan
213
陽平

xai
213
陽平
口語讀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xuan
21
陽平

xai
21
陽平
口語讀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xuæ̃
55
陽平

xᴇ
55
陽平
口語讀音
xɐʔ
55
陽平
口語讀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xuæ̃
34
陽平

xa
34
陽平
口語讀音
晉語
太原
xuæ̃
11
平聲

xæ̃
11
平聲
口語讀音
吳語
蘇州
ɦuᴇ
31
陽平

ɦᴇ
31
陽平
口語讀音
吳語
温州
va
31
陽平

湘語
長沙
fan
13
陽平

xai
13
陽平
口語讀音
湘語
雙峯
ɣua
13
陽平

ɣa
13
陽平
口語讀音
贛語
南昌
fan
45
陰去
文讀
uan
45
陰去
白讀
客家話
梅縣
fan
11
陽平
文讀
van
11
陽平
白讀
han
11
陽平
口語讀音
粵語
廣州
wan
21
陽平

粵語
陽江
wan
43
陽平

wa
43
陽平
口語讀音
閩語(閩南片)
廈門
huan
24
陽平
文讀
hɪŋ
24
陽平
白讀
hãĩ
24
陽平
白讀
閩語(閩南片)
潮州
hueŋ
55
陽平
文讀
hũã
55
陽平
白讀
hõĩ
55
陽平
白讀
hã
55
陽平
口語讀音
閩語(閩東片)
福州
xuaŋ
52
陽平
文讀
xeiŋ
52
陽平
白讀
閩語(閩北片)
建甌
uɪŋ
22
陰去
文讀
xiɪŋ
21
上聲
白讀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2]  、漢典 [10]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20-08-11]
  • 2.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7-14]
  • 3.    平水韻 十五刪 還  .搜韻[引用日期2023-07-14]
  •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506;567
  • 5.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 漢語大字典 第2版[M]. 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 2010.04:4146
  • 6.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250
  • 7.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1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264
  • 8.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1250;1253
  • 9.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127-141
  • 10.    還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3-07-14]
  • 11.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35
  • 12.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269
  • 13.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480-481
  • 14.    左民安著.細説漢字 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插圖珍藏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2:57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