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壟斷性競爭

鎖定
壟斷競爭(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是指許多廠商生產並出售相近但不同質商品的市場現象。壟斷競爭是在舊經濟中常見的一個特徵,同時這一特徵在新經濟(又稱知識經濟)時代表現得更為明顯
中文名
壟斷性競爭
外文名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特    徵
在舊經濟
類    型
市場現象

壟斷性競爭條件產生

壟斷競爭是經濟學中比較典型的市場形式之一,並在以下條件下產生:
1. 市場中具有眾多的生產者消費者
2. 消費者具有明確的偏好,商品和服務是“非同質的”,
3. 供應者進出自由。
進行壟斷性競爭的企業在短期具有壟斷性質,而在長期則是無利潤的。
值得注意的是,壟斷性競爭雖然一直是微觀經濟學中研究市場與競爭的話題,但是越來越被宏觀經濟學家所運用,特別是在1970年代以後注重微觀基礎的建模風潮下。

壟斷性競爭需求曲線

壟斷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 壟斷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
由於壟斷競爭廠商產品是有差別的,因此其需求曲線的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同時其產品之間又具有很強的替代性,因而其需求曲線是一條向下傾斜、相對平坦的曲線。壟斷競爭廠商所面臨的需求曲線有兩種:d、D需求曲線,如圖《壟斷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所示。(1)當某廠商降價時,它設想其他廠商都不會採取降價措施,這樣,該廠商不僅可能增加對原有顧客的銷售量,而且還能把較多的顧客從其他廠商那裏吸引過來,廠商的銷售量可望有較大幅度的增加,用d來表示,d較為平坦,表示需求曲線彈性較大,廠商一旦降價,可以增加很大的銷售量。例:P0降至P1,Q0增至Q1,由於d曲線出現的情況僅存在於廠商的設想之中,稱為“想象”需求曲線。
(2)當某廠商降價時,其他廠商也會作出同樣的反應。這樣,該廠商就無法從其他廠商那裏吸引新的顧客,而只可能增加原有顧客的銷售量,因此增加的銷售量是十分有限的,反映在圖中就是D,D較為陡峭,表示需求彈性較小,廠商一旦降價,可以增加的銷售量有限,在同樣的降價幅度下,廠商只能由Q0增加到Q2,由於假定所有廠商的銷售量都以同樣幅度增加,因此,每個廠商所佔有的市場份額將不會改變,所以D曲線也被稱為“市場份額”需求曲線

壟斷性競爭市場特徵

(1)企業數量多但規模相對比較小
(2)產品相似又彼此差別----與完全競爭市場的差別所在,因而需求曲線向下傾斜
(3)企業進出不受限制 ----與完全壟斷市場的差別所在,資源可以在行業間轉移
(4)眾多小的購買者
(5)廠商眾多
市場上廠商數目眾多,每個廠商都要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市場價格,但每個廠商又都可對市場施加一定程度的影響,不完全接受市場價格。另外,廠商之間無法相互勾結來控制市場。對於消費者,情況是類似的。這樣壟斷競爭市場上的經濟人是市場價格的影響者。
(6) 互不依存
市場上的每個經濟人都自以為可以彼此相互獨立行動,互不依存。一個人的決策對其他人的影響不大,不易被察覺,可以不考慮其他人的對抗行動。

壟斷性競爭市場特點

壟斷競爭市場競爭程度較大,壟斷程度較小,比較接近完全競爭,而且要現實得多,在大城市的零售業、手工業、印刷業中普遍存在。從總體上説,這種市場具有以下特點。
1. 廠商眾多
市場上廠商數目眾多,每個廠商都要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市場價格,但每個廠商又都可對市場施加一定程度的影響,不完全接受市場價格。另外,廠商之間無法相互勾結來控制市場。對於消費者,情況是類似的。這樣壟斷競爭市場上的經濟人是市場價格的影響者。
2. 互不依存
市場上的每個經濟人都自以為可以彼此相互獨立行動,互不依存。一個人的決策對其他人的影響不大,不易被察覺,可以不考慮其他人的對抗行動。
同行業中不同廠商的產品互有差別,要麼是質量差別,要麼是功用差別,要麼是非實質性差別(如包裝、商標、廣告等引起的印象差別),要麼是銷售條件差別(如地理位置、服務態度與方式的不同造成消費者願意這家的產品,而不願購買那家的產品)。產品差別是造成廠商壟斷的根源,但由於同行業產品之間的差別不是大到產品完全不能相互替代,一定程度的可相互替代性又讓廠商之間相互競爭,因而相互替代是廠商競爭的根源。如果要準確説出產品差別的含義,則可這樣來説:在同樣的價格下,如果購買者對某家廠商的產品表現出特殊的愛好時,就説該廠商的產品與同行業內其他廠商的產品具有差別。
4. 進出容易
廠商進、出一個行業比較容易。這一點同完全競爭類似,廠商的規模不算很大,所需資本不是太多,進入和退出一個行業障礙不大,比較容易。
5. 可以形成產品集團
行業內部可以形成多個產品集團(product group), 即行業內生產類似商品的廠商可以形成團體,這些團體之間的產品差別程度較大,團體內部的產品之間差別程度較小。

壟斷性競爭市場舉例

牙膏、洗髮水、成都小吃店、鞋店、加油站----產品差異來自於位置、材料、做工和品牌等方面的不同。

壟斷性競爭短期均衡

龔斷競爭下的短期均衡 龔斷競爭下的短期均衡
壟斷競爭下的短期均衡 (1)由於廠商可以自由進入,壟斷競爭長期均衡滿足:LAC=AR=P,MC=MR
(2)壟斷競爭的效率低於完全競爭(均衡價格高、均衡產量低),因為均衡時p≠MC,同時生產沒有推進到平均成本最低點;
(3)壟斷競爭的效率高於完全壟斷
(4)壟斷競爭帶來了產品差異化,更好地滿足了消費者;同時有利於技術進步;
(5)壟斷競爭對於人民來説就不用掏出更多的錢買一樣的商品

壟斷性競爭長期均衡

在長期,廠商可以任意變動一切生產投入要素。若一行業出現超額利潤或虧損,會通過新
圖a 圖a
廠商進入或原有廠商退出,最終使超額利潤或虧損消失。因此,壟斷競爭不能象完全壟斷那樣,長期保有超額
利潤,而是又是像完全競爭一樣,在長期只能獲得正常利潤
在圖a中,假定代表性企業開始時在I點上經營。在I點所對應的產量Q1上,最優生產規模由SAC1曲線和SAC2曲線所代表;企業的邊際收益MR曲線、長期邊際成本LMC曲線和短期邊際成本SMC曲線相交於E1點,即存在均衡點E1;d曲線和D曲線相交於I點,即市場供求相等。由於生產集團內存在着利潤,新的廠商就會被吸引過來。隨着生產集團內企業數量的增加,在市場需求規模不變的條件下,每個企業所面臨的
圖b 圖b
市場銷售份額就會減少。相應地,代表性企業的D曲線列向左下方平移,從而使企業原有的均衡點E1的位置受到擾動。當企業為建立新的均衡而降低價格時,d曲線便沿着D曲線也向左下方平移。這種d曲線和D曲線的不斷地向左下方移動的過程,一直要持續到不再有新的廠商加入為止。也就是説,一直要持續到生產集團內的每個廠商的利潤為零為止。最後,廠商在圖b中的E2點實現長期均衡

壟斷性競爭相關概念

ball game●competition●competitive race●contention●contest●emulation●game●race●rivalry●running
1.為了勝負或優劣而進行的爭鬥。
2.市場主體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力圖勝過其他市場主體的行為和過程。
3.企業競爭是人類社會最為公開化和透明化的過程。
4.壟斷競爭市場:一個市場中有許多廠商生產和銷售有差別的同種商品的一種市場組織稱為壟斷市場競爭。
競爭 competition
經濟學上的競爭是指經濟主體在市場上為實現自身的經濟利益和既定目標而不斷進行的角逐過程。
competition,指在市場上存在大量潛在的供應商和消費者,因此,沒有人能控制產品、價格等市場因素。與壟斷相反的經濟形式。
競爭法中的競爭是指市場經濟活動主體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以其他競爭者為競爭對手的爭取交易機會和市場的行為。
生物學中競爭一詞大致有兩種用法:
[1]同種或不同種的許多個體,對食物和空間等生活的必需資源(resource,requisite)有共同的要求,因此當需求量超過供應量時所產生的相互作用,就稱為競爭。這時競爭有二種用法,一種是不論其結果如何,專指這種相互作用的過程(F.E.Cle-ments&V.E.Shelford,1939,W.C.Allee etal.,1949);另一種用法限於結果對有關個體有害的時候(K.Bakker,1961),而前一種情況,競爭的結果不一定對雙方都有害,也有各種互利的競爭(cooper-ative competition)。
[2] 不論需求量是否超過供應量,也不限於在極端情況下對資源具有的共同要求,而只是用於相互作用的結果使個體的生存價值的差別擴大的場合。認為競爭是自然選擇的主要因素,遺傳學家多采用這個定義。競爭的機制大致分為干涉(interference)和掠奪 (exploitation)。干涉是指直接地阻止競爭者利用資源的行為,而掠奪則是指一些個體由於先利用了資源而影響其他個體可利用的資源量的一種行為。但是這種區別僅是概念性的,實際上兩種情況往往共同起作用。競爭又可分為種內競爭種間競爭。過去也有人把被食者和捕食者間的相互作用也歸於種間競爭,已無人再將之歸入種間競爭了。
競爭是在資源數量不能滿足需要時,植物個體間所發生的爭奪現象。在同種個體間出現的競爭稱為種內競爭,其結果是削弱了弱的個體而有利於保存種。在異種個體間進行的競爭稱為種間競爭,其結果是一個種可能被另一個種代替。
非同行競爭包括兩種:一種是相關非同行競爭,一種是不相關非同行競爭。
關於競爭,《現代漢語詞典》的定義是“為了自己方面的利益而跟人爭勝”。教材沒有給出具體的定義,而是描述了競爭在自然界、人類社會的種種表現。通過學生比較熟悉的競爭場景的再現,幫助學生理解競爭和競爭現象,並能使他們感受競爭的普遍性和社會對競爭的需要,以及正當競爭的重要性。
“競爭的能力”則是在講述競爭現象存在的基礎上,以當今社會的焦點之一──大學生就業的故事為案例,講述個人競爭能力的培養與就業之間的關係。通過故事,使學生知道競爭能力不僅僅是學習書本知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將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學會主動參與競爭、培養自身的競爭能力,為將來走上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基本原則有:
(1)自願原則:當事人按自己的意願設立、變更或終止商業關係,不得強買強賣;
(2)平等原則:參加交易的主體法律地位平等;
(3)公平原則:參加市場競爭主體按規則行事,不得非法獲取競爭優勢;
(4)誠實信用原則:善意、誠實、恪守信用、不得欺詐;
(5)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原則;
(6)不濫用競爭權利原則。
競爭: 在組合邏輯電路中,某個輸入變量通過兩條或兩條以上的途徑傳到輸出端,由於每條途徑延遲時間不同,到達輸出門的時間就有先有後,這種現象稱為競爭。把不會產生錯誤輸出的競爭的現象稱為非臨界競爭。把產生暫時性的或永久性錯誤輸出的競爭現象稱為臨界競爭

壟斷性競爭案例簡析

壟斷性競爭案例一

瑪格麗特·撒切爾是一個享譽世界的政治家,她有一位非常嚴厲的父親。父親總是告誡自己的女兒,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讓自己落在別人的後面。撒切爾牢牢記住父親的話,每次考試的時候她的成績總是第一,在各種社團活動中也永遠做得最好,甚至在坐車的時候,她也儘量坐在最前排。後來,撒切爾成為了英國曆史上唯一的女首相,眾所周知的“鐵娘子”。
要想成就一番大的事業,就要具備“永遠爭做第一”的競爭意識。

壟斷性競爭案例二

沃爾瑪的競爭對手斯特林商店開始採用金屬貨架以代替木製貨架後,沃爾頓先生立刻請人制作了更漂亮的金屬貨架,併成為全美第一家百分之百使用金屬貨架的雜貨店
沃爾瑪的另一家競爭對手本·富蘭克特特許經營店實施自助銷售時,山姆·沃爾頓先生連夜乘長途汽車到該店所在的明尼蘇達州去考察,回來後開設了自助銷售店,當時是全美第三家。
經過40多年的爭鬥搏殺,沃爾瑪從美國中部阿肯色州本頓維爾小城崛起,沃爾瑪商店總數達到4000多家,年收入2400多億美元,列全球500強首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

壟斷性競爭案例三

可口可樂公司百事可樂公司這兩個競爭對手在雙方激烈的競爭中也正突出了這種效果。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都盯死了對方,只要對方一有新動作,另一方肯定也會有新花樣。可口可樂早在20世紀20年代便在古巴用飛機在空中噴出煙霧,畫出“COCA-COLA”字樣,可惜因為缺少經驗而失敗,百事可樂在1940年更是一下租了8架飛機,飛了14.5萬公里,在東西兩海岸城市,以機尾噴霧,寫下百事可樂的廣告。可口可樂當然要及時反擊,為強化國民第一飲料的形象,可口可樂贊助了1939年的紐約世界博覽會,並請名人啜飲,將其照片刊在雜誌封面。但相比之下,百事可樂的宣傳廣告方式更有創意。他們專門設計了一套卡通片,而且還創作了一首看似極普通卻風靡全美的廣告歌曲。兩大巨頭在競爭中可謂不遺餘力,使出渾身解數來擊敗對手,但結果卻是二者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可見,只有不斷的競爭,才會有生機和活力,才能不斷地克服困難,一直向前。

壟斷性競爭相關書籍

《行業協會的反壟斷法律的制度及完善》
《反壟斷法法律責任比較研究》
《反壟斷遇管制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