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執名

(古代神名)

鎖定
執名,古代神名,是中國古代道教吸納“四象”為護法神,並將其人格化後玄武的名稱。在東吳時代的《七帝紫庭延生經》裏有過記載,人們為四象配了名字,朱雀為陵光,玄武為執名,青龍為孟章,白虎為監兵
雲笈七籤》雲:青龍孟章甲寅,白虎監兵甲申,朱雀陵光甲午,玄武執名甲子。 [1] 
中文名
執名
別    名
執明
含    義
“四象”人格化之後玄武的名稱
出    處
《七帝紫庭延生經》

目錄

執名詳解

中國古代人民把天空裏的恆星劃分成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區。所謂的“垣”就是“城牆”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徵皇宮;“太微垣”象徵行政機構;“天市垣”象徵繁華街市。
這三垣環繞着北極星呈三角狀排列。在“三垣”外圍分佈着“四象 ”:“東蒼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説,東方的星象如一條龍,西方的星象如一隻虎,南方的星象如一隻大鳥,北方的星象如龜和蛇。
由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天空的星相也隨着季節轉換。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蒼龍顯現;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頭;秋冬之交,朱雀上升。它和其他三靈一樣,玄武也由天下二十八星宿變成的:鬥、牛、女、虛、危、室、壁。
《太上黃籙齋儀》卷四十四稱北方玄武星君為:“鬥宿天廟星君,牛宿天機星君,女宿天女星君,虛宿天卿星君,危宿天錢星君,室宿天廩星君,壁宿天市星君。”至於其形象,《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雲:“北方玄武,太陰化生,虛危表質,龜蛇台形,盤遊九地,統攝萬靈,來從吾後。”
同時,道教也將其用於煉丹術語,如《雲笈七籤》卷七十二引《古經》四神之丹稱:“玄武者,北方壬癸水黑汞也,能柔能剛。”《經》雲:上善若水。非鉛非錫非眾石之類,水乃河東神水,生乎天地之先,至藥不可暫舍,能養育萬物,故稱玄武也。

執名古意

(一)玄武乃龜蛇。
經稗》:“鬥牛女虛危室璧七宿有龜蛇體,故曰玄武。”
楚辭·遠遊》:“時曖(日逮)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屬。”洪興祖補註:“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 [2] 
(二)“玄武”天龜。
禮記·曲禮(上)》雲:“玄武,龜也,龜有甲,能禦侮用也。”
周禮》雲龜:“各以其方之色與其體辨之。”鄭注云:“屬,言非一也。其色,天龜玄,所謂玄武是也。” [3] 
(三)玄武為龜與蛇。《左傳》:“玄武在北方也。龜、蛇二蟲共為玄武,故蛇是玄武之宿,虛危之星也。” [4] 

執名四象

古人把東、南、西、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為四種動物形象,叫做“四象”。
東方七宿:如同飛舞在春天初夏夜空的巨龍,故而稱為“東宮蒼龍”;
南方七宿:像一隻展翅飛翔的朱雀,出現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稱為“南宮朱雀”。
西方七宿:猶猛虎躍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稱為“西宮白虎”
北方七宿:似蛇、龜出現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稱為“北宮玄武
在中國古代星相學,四象指的是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