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川旅遊學院

鎖定
四川旅遊學院(Sichuan Tourism University)是四川省本科院校整體轉型發展改革試點高校、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單位、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副理事長單位、“海外惠僑工程——中餐繁榮基地”,入選全國100所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工程項目建設高校、四川2011計劃 [1] 
學校前身是始建於1985年5月的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原為商業部部屬院校;1998年,因高校體制改革,劃轉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2012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四川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合併籌建四川旅遊學院;2013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建立四川旅遊學院。
截至2024年3月,學校主校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紅嶺路459號,佔地面積67.2萬平方米(合1008畝);設有15個二級學院,開設31個本科專業;圖書館藏書117萬餘冊,電子圖書70萬餘冊;有全日制在校生1萬多人,有教職工近1000人。 [2] 
中文名
四川旅遊學院
外文名
Sichuan Tourism University
簡    稱
四川旅院
所在地
成都市
創辦時間
1985年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學校類別
旅遊類
學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四川2011計劃(2014年入選)
“十三五”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工程(2016年入選)
四川省本科院校整體轉型發展改革試點高校(2015年入選)
主管部門
四川省 [61] 
現任領導
張學龍(黨委書記)
王川(校長) [47] 
高職專業
2個
本科專業
31個
院系設置
15個二級學院
校    訓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校    歌
《可愛的母校 難忘的家》
地    址
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紅嶺路459號
院校代碼
11552
知名校友
扶霞·鄧洛普
胡曉軍
李加雙
張姣皎

四川旅遊學院歷史沿革

四川旅遊學院追根溯源

  • 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
原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 原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
1985年5月,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創建,原為商業部(今商務部)部屬院校,位於北巷子,校區僅有的10畝,開設1個烹飪工藝專業。
1992年7月,學校從北巷子遷址到清江東路。
1994年6月,學校與法國杜蓋酒店管理學院結為姊妹學校,每年互派師生學習交流。
1995年,學校新增教學系有面點系、酒店管理系,專業有飯店管理、餐飲管理、麪點工藝、食品工藝等4個專業。
1998年,因高校體制改革,劃轉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 [3] 
2001年3月,學校制訂了《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十五規劃”》,明確提出把學校辦成具有鮮明特色的烹飪旅遊類四年制普通高等學校。
2003年,四川省委、省政府着眼於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旅遊產業成為支柱產業的現實需要,決定在全國率先建立一所獨立設置的旅遊本科高校。
2003年,為了加快龍泉新校區的建設,四川省人民政府將四川旅遊學院校區(四川烹專龍泉新校區)建設列入全省重點項目。同年,學校取得了接受外國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的資格。
2004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將創建四川旅遊學院列為政府工作任務,並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同年,學校首次招收留學生;10月,四川旅遊學院的申報工作通過四川省高校設置委員會專家組的初評。 [4] 
學校首屆開學典禮全校師生合影 學校首屆開學典禮全校師生合影
  • 四川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
學院的前身是1950年西南軍政委員會主辦的"農業幹部培訓班"。
隨着管理體制的變遷,先後更名為"四川省農業廳實驗所幹部班"、"四川省農林廳幹訓班"、"四川省農業廳幹訓班"和"四川省農業幹部學校"。
1984年12月8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在四川省農業幹部學校的基礎上成立四川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
1997年,在四川省教育廳成人高等教育評估中,學院被評為良好學校。 [5] 

四川旅遊學院合併發展

四川旅遊學院風光
四川旅遊學院風光(21張)
2012年3月29日,經教育部批准,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與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合併籌建四川旅遊學院的通知》,明確“同意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與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合併籌建四川旅遊學院,同時撤銷四川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建制。 [6] 
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下發《教育部關於同意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與四川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合併建立四川旅遊學院的函》,正式批准建立四川旅遊學院。 [7] 
2014年,四川旅遊學院入選四川2011計劃。 [1] 
2016年,學院入選為全國100所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工程項目建設高校之一。同年10月28日,發起成立四川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 [8] 
2017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組織專家評審,批准四川旅遊學院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9] 
2020年7月2日,加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 [10] 
2020年7月13日,入選2020年度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項目名單。 [11] 
四川旅遊學院 四川旅遊學院

四川旅遊學院辦學條件

四川旅遊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24年3月,學校設有15個二級學院,開設31個本科專業,同時開辦有中西烹飪、高爾夫等特色專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管理學、工學、文學、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經濟學等7個學科門類。 [2]  [56] 
四川旅遊學院院系專業設置
學院
本科專業
烹飪與營養教育
西式烹飪工藝
中西面點工藝
烹飪工藝與營養
四川旅遊學院食品學院(川菜工業化工程研究中心)
酒店管理
旅遊管理
應用統計學
商務英語
日語
法語
四川旅遊學院信息與工程學院(川藏智慧旅遊工程研究中心)
人工智能
四川旅遊學院藝術學院(鄉村休閒旅遊研究設計中心)
工藝美術
高爾夫服務與管理
會計學
貿易經濟
- [57] 
四川旅遊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能鑑定所、考試培訓中心)
- [58] 
- [59] 
-
-
資料來源: [12] 

四川旅遊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學校有教職工近1000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佔44.5%,博士佔比25%。其中,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勞動模範等國家級人才7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員、文化和旅遊部萬名旅遊英才計劃4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天府峨眉計劃專家、天府青城計劃專家,天府工匠、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專家,四川省教指委委員,四川省鄉村旅遊培訓、規劃策劃專家、文化和旅遊專家、旅遊青年專家,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青年五四獎章、四川工匠、三八紅旗手、教學名師省級專家人才100餘人;中國食品安全專家、非遺專家、烹飪大師、烘焙大師、天府名廚、成都川菜烹飪青年名廚、驛都工匠等行業知名專家人才40餘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部級教學團隊8個。 [2] 
學院正門 學院正門
類別
名稱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
楊銘鐸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
毛洪濤
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
毛洪濤
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
西餐工藝教學團隊(負責人:閻紅)
四川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
户外運動教學團隊(負責人:羅鋭)
烹飪營養衞生教研室(負責人:閻紅)
酒店管理教學團隊(負責人:謝光輝)
烹飪原料學教學團隊(負責人:閻紅)
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團隊(負責人:甘俊偉)
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7人)
唐宇
彭煒
許軍
梁愛華
黃維兵
孫俊秀
劉彤
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3人)
盧一
陳雲川
杜莉
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9人)
梁愛華
汪曉萍
吳華昌
向玉成
邱萍
鄧靜等
四川省教學名師(4人)
袁新宇
鍾志惠
閻紅
杜莉
資料來源: [13-25] 

四川旅遊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4年3月,學校立項國家級一流專業1個,省級“一流、特色、優勢、應用型示範、綜合改革試點”等專業13項;立項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教育部宏志助航課程3門,教育部能者為師課程1門,省級“一流、本科應用型示範、精品在線開放、創新創業教育示範、課程思政示範”等課程共69門;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4個,各類特色實驗實訓室180個,教學實習實訓基地214個。 [2]  [60] 
類別
名稱
國家級一流專業
烹飪與營養教育
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烹飪工藝與營養
省級一流專業
西餐工藝
休閒體育
食品科學與工程
酒店管理
省級“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建設專業
烹飪工藝與營養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酒店管理
休閒體育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食品加工與檢測實驗教學中心
首級批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西點製作技術》
資料來源: [15]  [26-31] 
國家級精品課程
序號
課程名稱
負責人
1
烹飪原料學
閻紅
2
西點製作技術
鍾志惠 [32] 
四川省精品課程(名單不全)
序號
課程名稱
負責人
1
烹調工藝學
袁新宇
2
烹飪原料學
閻紅
3
西點製作技術
鍾志惠
4
烹飪營養衞生學
黃剛平
5
西菜製作技術
李曉
6
餐飲市場營銷
陳雲川
7
定向運動
許軍
8
中國烹飪概論
杜莉
9
飯店管理
邱萍
10
中西式快餐
何江紅
11
食品雕刻
呂懋國
12
倉儲管理
李進 [32] 
  • 教學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學校獲省級新工科項目1項,省級新文科項目1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68項;獲7項省政府教學成果獎。 [2] 
四川旅遊學院省級教學成果獎獲獎名單(部分)
成果名稱
成果完成人
獲獎級別
獲獎時間
《對接產業需求,“旅遊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創新與實踐》
熊紅等
二等獎
2018年
《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許霞等
三等獎
2018年
休閒運動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創新實踐
許軍、蔡林、李寧、陽洪波、彭菲
二等獎
2013年
高職院校課程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的探索與實踐
陳雲川、熊紅、張華、李進、袁春平
三等獎
2013年
工學緊密結合,創新餐旅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黃維兵、陳雲川、唐宇、陳國林、周世中
二等獎
2010年
面向專業需要,突出應用特色——“烹飪原料學”精品課程的建設和實施
閻紅、梁愛華、王蘭、孫俊秀、黃益前
二等獎
2010年
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有效途徑的探索與實踐
劉彤、陳雲川、陳勇、汪曉萍、楊朝斌
三等獎
2010年
以精品專業建設為基礎,構建高職教育餐飲高技能人才培養平台的探索與實踐
唐宇、梁愛華、黃剛平、鍾志惠、閻紅
三等獎
2010年
校企合作探索餐飲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新模式
盧一、周世中、梁愛華、陳雲川、包奕燕
一等獎
2007年
烹飪類和旅遊類專業國際化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探索
盧一、周世中、楊君強
一等獎
2010年
參考資料: [33-36] 
  • 學生成績
校園文化活動剪影
校園文化活動剪影(9張)
2018-2021年,學生參加“互聯網+”大賽,獲國家銀獎1項、國家銅獎12項,獲省級金獎11項、省級銀獎35項、省級銅獎58項 [2] 
2008年全國山地運動會負重登山,男子個人賽第一名、第五名,女子個人賽第四名、第七名。
2010年全國大學生攀巖錦標賽,女子難度亞軍,速度季軍。
2011年全國大學生攀巖錦標賽,女子乙A難度第一名。
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高爾夫項目選拔賽,獲團體第五名和女子單項第六名。
全國首屆高校餐旅類專業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獲三等獎。
全國首屆旅遊院校飯店服務技能大賽,獲二等獎1個,三等獎6個。
全國第四屆商科院校技能大賽會展專業競賽”,獲得二等獎2個和最佳院校組織獎。
“崑山杯”全國大學生優秀創業團隊大賽中,獲得四川省團體“二等獎”和優秀指導老師獎。
第十屆“挑戰杯”四川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活動,獲二等獎1個,三等獎1個。
第六屆“挑戰杯”四川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活動,獲二等獎1個,三等獎1個,優秀獎2個。
四川省第五屆大學生校園歌手大賽,獲金獎1個,銀獎1個。
第六屆四川大學生旅遊藝術設計大賽,獲金獎4個,銀獎13個,銅獎20個。 [37] 

四川旅遊學院合作交流

  • 校企合作
截至2024年3月,與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林業和草原局等廳局以及雅安、資陽等20餘個地市州人民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與省旅投、省商投等近100個企業及相關協會、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開展了大量協同育人和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先後為地方(行業)制定標準14個,為省市政府制定旅遊、川菜、户外運動等產業發展規劃和相關諮詢建議20餘項。構建了全方位多元化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協同育人機制。 [2] 
  • 國際合作
學校與英國、法國、美國、澳大利亞、意大利、格魯吉亞等國家(地區)的30多所高校簽訂合作協議,長期與新加坡、阿聯酋、卡塔爾、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合作,開展海外實習就業項目。學校是“中國——東盟旅遊教育聯盟”的發起單位和理事單位,參與東盟旅遊教育合作;加入歐盟伊拉斯謨+高等教育能力提升項目可持續旅遊人才,成為國內僅有的4所項目院校之一。學校建有國際教育學院,與法國EPF工程師學院合作,舉辦建築電氣與智能化專業本科教育項目,開辦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校與希爾頓酒店管理集團合作,建立全球第二家希爾頓酒店管理學院,聯合培養國家化、專業化的高端酒店管理人才。 [2] 
烹飪實驗大樓 烹飪實驗大樓

四川旅遊學院學術研究

四川旅遊學院科研機構

截至2024年3月,學校建有6個省部級科研平台;9個地廳級科研平台,在川菜、旅遊研究方面的競爭優勢明顯。有全國最大的餐飲人才實訓基地“烹飪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優秀“產教融合實訓基地”中餐繁榮基地2個省級教學實訓平台。有烹飪科學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四川省高校川菜工業化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高校川藏智慧旅遊工程研究中心、中華飲食文化學院、歐美飲食文化研究中心、中國物流學會產學研基地、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創新創業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等省級研究機構;有美食與旅遊文化普及基地、特大城市精細化治理研究基地等省、市社科研究平台;有山地旅遊研究院、金龍魚國際烹飪研究院、川菜特色調味品研究院、利和味道四川旅遊學院聯合川調研究院、火鍋產業協同創新聯合實驗室、馬鈴薯深加工研究所、龍泉山民宿研究院等校企共建的研究機構;有食品加工與檢測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西部旅遊發展研究中心、鄉村休閒旅遊研究設計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紅色文化教育學院等科研教學機構。 [2] 
四川旅遊學院科研機構一覽表
序號
機構名稱
機構負責人
類型
獲批單位
1
川菜發展研究中心
杜莉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四川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四川省教育廳
2
美食與旅遊文化普及基地
黃剛平
四川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
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
四川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3
歐美飲食文化研究中心
劉詩永
四川省區域與國別重點研究基地
四川省教育廳
4
四川省休閒運動科學管理學會
許軍
省級學會
四川省科學技術學會
5
烹飪科學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鄧靜
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教育廳
6
休閒旅遊研究基地
許軍
四川省旅遊局旅遊科研重點基地
四川省旅遊局
7
四川省旅遊標準化研究基地
邱萍
四川省旅發委研究基地
四川省旅遊發展委員會
8
中國物流學會產學研基地(冷鏈物流)
李進軍
中國物流學會產學研基地
中國物流學會
9
特大城市精細化治理研究基地
吳小莉
成都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成都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10
四川旅遊學院中華飲食文化學院
李想
四川省高校重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院
四川省教育廳
11
鄉村旅遊研究院
向玉成、
許軍
校地共建研究院
四川旅遊學院 郫都區人民政府
12
川菜研究院
杜莉、李想
校地共建研究院
四川旅遊學院 郫都區人民政府
13
馬鈴薯深加工研究所
範文教
校企共建研究所
四川旅遊學院
成都九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14
四川旅遊產業研究院(2017-2022)
吳峻(校外)、向玉成(校內)
校企共建研究院
四川旅遊學院
喜禾喜旅遊規劃設計公司
15
西部旅遊發展研究中心
邱萍
校級研究中心
四川旅遊學院
16
山地旅遊與休閒運動開發研究中心
許軍
校級研究中心
四川旅遊學院
17
旅遊農業發展研究中心
向玉成
校級研究中心
四川旅遊學院
18
智慧旅遊技術應用創新研究中心
張華
校級研究中心
四川旅遊學院
19
創新社會治理研究中心
吳小莉
校級研究中心
四川旅遊學院
20
旅遊空間環境設計研究中心
羅德泉
校級研究中心
四川旅遊學院
21
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研究設計中心
權堅
校級研究中心
四川旅遊學院
22
生態旅遊研究所
向玉成
校級研究所
四川旅遊學院
23
藏餐研究開發中心
李想
校級研究中心
川藏旅遊產業競爭力提升協同創新中心 [39] 

四川旅遊學院科研成果

2003年-2014年,學院承擔各類科研項目307項,科研成果獎120餘項。
2017年學校科研向外爭取並立項101項,其中省部級項目15項,地廳級82項,橫向4項。年內到賬各項科研經費631.3萬元,其中省部級科研經費費97.9萬元,地廳級項目經費486.6萬元,橫向合作項目46.8萬元。教師發表論文347篇,其中SCI收錄5篇,EI期刊收錄3篇,CSSCI來源6篇,CSSCI擴展5篇,中文核心84篇,EI會議收錄1篇,ISTP會議收錄3篇。獲得實用外觀新型專利1項。獲四川省第十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專著類二等獎2項,獲專著類三等獎1項,獲論文類三等獎1項;獲四川省教育廳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科研成果三等獎1項。 [40] 
科研獲獎(部分)
序號
項目名稱
完成人
獎項名稱
獲獎年份
1
絲路上的華夏飲食文明對外傳播
杜莉
四川省第十九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019 [41] 
2
基於雲計算的智慧旅遊信息服務模式創新與應用
周相兵
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2023 [66] 
四川旅遊學院2020年教師專利、軟件著作權一覽表
專利名稱
專利類型
專利號
年度
一種犛牛酸醡肉鬆及其製備方法
發明專利
ZL201710545248.X
2020
一種速凍青稞魚面及其製備方法
發明專利
ZL201610124563.0
2020
一種全自動烹飪加工機
發明專利
ZL201810588241.0
2020
基於雲計算的微服務構架方法
發明專利
ZL201910191974.5
2020
旅遊大數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台系統V1.0
軟件著作權
2020SR0729399
2020
餐飲企業食品安全信息綜合服務平台
軟件著作權
2020SR0365720
2020
川菜調味品信息化綜合管理平台軟件
軟件著作權
2020SR0365726
2020
川味香腸加工生產線殺菌處理系統
軟件著作權
2020SR0365713
2020
粗糧加工一體化智能監控管理系統
軟件著作權
2020SR0365708
2020
大數據處理與分析平台軟件V1.0
軟件著作權
2020SR0240590
2020
豆瓣加工抽樣檢測智能管理平台
軟件著作權
2020SR0371825
2020
基於IOT技術的智慧廚房軟件系統V1.0
軟件著作權
2020SR0255929
2020
旅遊景點智能化服務軟件V1.0
軟件著作權
2020SR0097036
2020
烹飪原料設備在線互聯管理系統
軟件著作權
2020SR0365701
2020
肉製品生產質量在線控制系統
軟件著作權
2020SR0371780
2020
基於全景技術的遊戲場景展示系統
軟件著作權
2020SR0464239
2020
即食果蔬點餐條製作拌和器
實用新型
ZL201921095821.2
2020
食品攪拌器
實用新型
ZL201920699367.5
2020
一種便於進行及時封堵的餐飲企業減鹽用加鹽勺
實用新型
ZL201920364862.0
2020
一種便於香腸灌裝和剪切的設備
實用新型
ZL20201106012.3
2020
一種餐飲用具有控鹽功能的儲鹽罐
實用新型
ZL201920364861.6
2020
一種超聲波發酵酶解裝置
實用新型
ZL20192617835.6
2020
一種發酵液酶解裝置
實用新型
ZL201921617802.1
2020
一種旱地划船槳
實用新型
ZL 2019 2 1520319.1
2020
一種簡易木本藥用植物盆景整枝器
實用新型
ZL 2019 2 2319889.0
2020
一種林下套種塊根類中藥的開壟裝置
實用新型
ZL 2019 2 1779623.8
2020
一種肉製品加工快速清洗裝置
實用新型
ZL 2020 2 0405196.3
2020
一種食品存儲櫃
實用新型
ZL 2019 2 1162918.0
2020
一種食品恆温存儲罐
實用新型
ZL 2019 2 1161847.2
2020
一種土豆切片切絲一體機
實用新型
ZL 2019 2 1815348.0
2020
一種用於保鮮枇杷產品的保鮮盒
實用新型
ZL 2019 2 1489142.3
2020
一種用於軟體鮮果包裝的生態保鮮盒
實用新型
ZL 2019 2 1487584.4
2020
一種用於心理學展示板的高度調節器
實用新型
ZL 2020 2 0522222.0
2020
一種專用糌粑調配器具
實用新型
ZL 2019 2 1092371.1
2020
擺件(福鼠吉祥瓶)
外觀設計
ZL 2020 3 0371248.2
2020
壁燈
外觀設計
ZL 2020 3 0139352.1
2020
吊燈
外觀設計
ZL 2020 3 0139149.4
2020
香插(蓮花)
外觀設計
ZL2019 3 0165562.5
2020
展台(玻璃展台)
外觀設計
ZL 2020 3 0169260.8
2020
正海拔潛水公園
外觀設計
ZL 2019 3 0513273.X
2020
指示牌 [65] 
外觀設計
ZL 2020 3 0139353.6
2020

四川旅遊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17萬冊,電子圖書71萬冊。圖書館先後購買了涵蓋我校所有學科專業的綜合數據庫、專題數據庫、考試資源、論文檢測等各類數據庫資源20餘個;建成移動圖書館,全方位保障師生在校外有效獲取和利用圖書館資源;圖書館還自建“烹飪特色數據庫”“川菜產業特色資源服務平台”“旅遊學術及行業信息特色服務平台”等;建成計算機集成管理系統、圖書館局域網、計算機檢索系統、電子防盜監測、門禁系統、RFID自助借還系統及3D導航定位系統。 [2]  [67] 
  • 學術期刊
四川旅遊學院學報 四川旅遊學院學報
四川旅遊學院學報》創刊於1988年,1999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在中國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是《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文電子期刊服務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被全國高職高專學報研究會評為全國高職高專優秀學報一等獎,被四川省教育廳評為四川省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42]  2018年11月16日,《四川旅遊學院學報》被評為2018年度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刊)擴展期刊。 [43] 

四川旅遊學院文化傳統

四川旅遊學院形象標識

  • 校徽
設計來源説明:該標誌以漢字“旅遊”的拼音字母“L”“Y”抽象變形,利用中國傳統紋樣“鳳凰”“太陽神鳥”等形象元素有機結合,構成展翅翱翔的飛鳳。四川金沙遺址代表的文化底藴和旅遊學院有機結合,鳳凰的涅槃新生象徵烹專升格後美好的發展前景。 [44] 
校徽 校徽

四川旅遊學院精神文化

  • 校歌
校歌 校歌
  • 校訓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校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以樸實的語言體現了學校追求知識、追求真理,完善人格、知行合一、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指出了學校學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承載了全校師生需要共同遵守維護和踐行的基本思想道德準則與行為規範。體現了全校師生對學校文化傳統、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認同,是學校的一張獨特“文化名片”。 [45] 

四川旅遊學院社團文化

截至2014年6月,學校有學生社團40個,社團成員5000餘人,開展各種各類興趣愛好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學院形成了亞洲盃攀巖賽、大學生創業大賽、校園十佳歌手大賽、十佳團員團幹評選、大學生藝術節、大學生運動會、社團文化節、“5.25”心理健康活動月、志願者服務月、校園專業技能大賽等文化活動項目及品牌。 [46] 

四川旅遊學院現任領導

職位
姓名
黨委書記
張學龍 [68] 
黨委副書記、校長
王川 [63] 
省紀委監委駐校紀檢監察組組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王昕
黨委副書記
宋亞蘭
副校長
任迎偉王雄、王 [62] 
參考資料: [47]  [64]  [69] 

四川旅遊學院校園環境

將峨眉、青城、九寨、黃龍、岷山、岷江、樂山大佛、都江堰等風景名勝濃縮進校園,已建成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休閒美食文化園,形成校園在景區,景區在校園的獨特格局,課堂與實景無縫對接,文化與旅遊相得益彰。學校建有攀巖運動場、休閒運動綜合訓練館、中國唐球練習場、網球場、羽毛球場、游泳館等休閒運動體育設施,建有能夠滿足各學科、專業教學科研需要的各級各類實驗室,建成教學、科研、競賽、雙創、培訓、觀光、休閒、美食、健身“九位一體”的格局 [2] 
休閒美食文化園 休閒美食文化園

四川旅遊學院校友情況

姓名
備註
扶霞·鄧洛普
美食作家,四次獲得“飲食世界奧斯卡”詹姆斯·比爾德烹飪寫作大獎 [48] 
李加雙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炊事培訓基地主任,大校軍銜,“全國技術能手” [49] 
黨科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四川錦江賓館駐店總經理 [50] 
韋昔奇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四川省商業服務學校烹飪教研室主任 [51] 
羅小虎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糧食發酵工藝與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教授,博士 [52] 

四川旅遊學院所獲榮譽

時間
名稱
--
四川旅遊學院前身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在2007年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優秀等級
曾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人才開發先進單位”稱號
多次被省教育廳評為“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四川省教育外事先進單位”
獲省旅遊局“十一五”期間“全省旅遊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全省鄉村旅遊實用人才開發示範單位”
2021年9月18日
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川菜烹飪技藝保護單位
2021年10月
獲評2020年度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2022年5月
四川旅遊學院外國語學院商務英語專業2019級3班團支部被授予成都市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
資料來源: [38]  [53-5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