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和光同塵

(漢語成語)

鎖定
和光同塵,漢語成語,最早出自《道德經》。 [6] 
“和光同塵”(和、同:混合。和光:把所有的光彩混合在一起。同塵:與塵俗相同。) [4]  形容與世俗混同,不突出自己,不露鋒芒,與世無爭, [4]  後也指隨波逐流。 [5]  用於書面語,比喻性較強,在句中可作謂語、賓語、定語 [4] 
中文名
和光同塵
拼    音
hé guāng tóng chén
近義詞
渾俗和光與世無爭 [1] 
注音字母
ㄏㄜˊ ㄍㄨㄤ ㄊㄨㄥˊ ㄔㄣˊ [1] 
語法結構
聯合式 [1] 
語法功能
作謂語、賓語、定語
出    處
道德經

和光同塵成語出處

《道德經》:“挫其鋭,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1]  [6] 
後人據此提煉出“和光同塵”這個成語。

和光同塵成語典故

曾國藩左宗棠是朋友,但時時意見不合。左宗棠雖是湘軍的重要首領,但以“今亮”(當今的諸葛亮)自居的他與曾國藩風格大不相同。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春天,曾國藩不待皇帝批准便匆匆回籍奔喪,此事令左宗棠大為不滿,他非常嚴厲地批評曾國藩自私,臨陣脱逃,將曾國藩多年來標榜的忠敬誠信斥為虛偽。左宗棠如此帶頭攻擊,一時間讓長沙官場譁然和之。這令蟄居荷葉塘守喪的曾國藩受到極大的刺激,他本已身心憔悴,經此打擊,更添一重痛苦。 [8] 
和光同塵
和光同塵(2張)
曾國藩恨透了這個不念舊情的左宗棠,也恨透了不明事理的長沙官場,發誓永不與左宗棠説話,也永不與長沙官場往來。曾國藩二次出山前,潛心研讀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崇水,“水利萬物而弗爭,夫惟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水看上去是柔弱的,不逞強,遇到障礙就繞過去,慢慢地浸潤它,最後障礙化為泥沙,泥沙挾裹而下,成為水借重的勢力。通過對道家思想的學習,使曾國藩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8] 
曾國藩認為:無論對湘勇,還是對他個人,左宗棠都是有大恩在前的;何況人才難得,當初沒有在意左宗棠對江西戰事的幾次建議,如今看來,吃虧就吃在沒有聽左宗棠這個“今亮”的話。左宗棠在信中反覆談用兵之道貴在審勢,而自己恰恰就在審勢這點上欠缺功夫。這是一個古今少見的將才,萬不可冷淡於他,而且今後還得重用他,讓他獨當一面。但曾國藩也知道,左宗棠對自己仍是不滿未消。 [8] 
於是,曾國藩輕裝便服去拜訪左宗棠。曾國藩的態度極為誠懇真摯,對當年左宗棠對自己直言勸諫以及在很艱難的條件下為湘勇籌撥了二百九十萬兩餉銀表示了感激之情。另外,曾國藩還謙虛地表示自己在江西戰場做的貢獻不如左宗棠,後悔沒有采納當初左提出的幾點建議。而左宗棠也是素來不習慣謙虛客套,心裏怎麼想嘴裏便怎麼説,他指出穩紮穩打是曾國藩的長處,不能出奇制勝則是其短處。告誡曾國藩要想百戰百勝,必須兩者相結合,希望曾國藩這次復出帶兵能更多地注意審時度勢,出奇制勝。 [8] 
二人相談甚歡,左宗棠表示如有必要,可以自領一軍,做曾國藩的輔翼。 [8] 

和光同塵成語寓意

曾國藩運用“和光同塵”的道家手法巧妙地化解了和左宗棠之間的對立,得到了一個重量級的助力。而曾國藩的做法也證明了這樣一個道理——要將事業做大,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藉助一切可以藉助的勢力,甚至反對方的力量。一個人只有具有這樣的胸懷、氣度和手腕,才能成就大業。 [8] 
一個人如果鋒芒外露,就容易被摧折,而“挫其鋭”不但能夠避免傷害他人,而且也能夠避免自傷,順利保全自己;只有將心中紛亂的思緒都消除,現實中的紛爭都化解,人的心靈才能做到無牽無掛,自由自在,才能活得自然灑脱,所以要“解其紛”;陽光在直接照射到的地方存在,不能直接照射到的地方依然存在,與萬物和諧相處、不離不棄,只有懂得“和其光”才能做到“負陰與抱陽”的融合統一;宇宙之中到處充滿塵埃,這就如同人世間存在的紛繁複雜的情形一樣,它們的客觀存在性以及人的不能超脱現實性,決定了人不可能完全拋開它們,必須學會尊重它們並因勢利導,讓它們都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這便是“同其塵”。 [6] 
和光同塵 和光同塵
老子認為“挫鋭解紛、和光同塵”是為人處世的至高境界。人應該像“道”那樣,能夠頓挫自身的堅鋭而不受任何損害,能夠化解各種紛擾而不感到勞累,能夠含蓄光耀而不被污染,能夠混同塵垢而不失其本真。他告誡人們,為了不讓自己愚笨無知的一面完全地暴露在他人面前,就要學會含蓄一點;為了不讓自己的工作環境、人際關係變壞,就要學會寬容收斂一點。“收斂鋒芒,解除紛亂,含斂光耀,混同塵埃。”這便是老子心中理想的人格特徵。 [6] 

和光同塵成語用法

成文用法
“和光同塵”形容與世俗混同,不突出自己,不露鋒芒,與世無爭, [4]  後也指隨波逐流。 [5]  用於書面語,比喻性較強,在句中謂語、賓語、定語 [4] 
運用示例
司馬彪續漢書》:“平原王君公以明道深曉陰陽,懷德滅行,和光同塵,不為皎皎之操。” [3] 
後漢書·張奐傳》:“我前後仕進,十要銀艾,不能和光同塵,為讒邪所忌。”銀艾:銀印綠綬,以艾草染之,故曰銀艾。 [3] 
晉書·宣帝紀論》:“和光同塵,與時舒捲,戢鱗潛翼,思屬風雲。” [7] 
馮夢龍警世通言》:“休要欺三瞞四,我趙某不是與你和光同塵的”。 [2] 
魯迅華蓋集·並非閒話》:“自然,自己也明知道違了‘ 和光同塵’的古訓了。但我就是這樣,並不想以騎牆或陰柔來買人尊敬。” [2] 
參考資料
  • 1.    和光同塵  .漢典[引用日期2012-010-8]
  • 2.    閆秀文編著.中華成語探源 白金典藏版.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4.12:133
  • 3.    陳虎.成語故事.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0.01:175
  • 4.    史有為主編.成語用法大詞典.大連:大連出版社,1997.07:339
  • 5.    王濤等撰稿.中國成語大辭典(袖珍本).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4:284
  • 6.    姜濤.道德經的人生智慧.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6.09:247
  • 7.    蔡向陽,孫棟,艾家凱主編.漢語成語分類:大辭典.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2008.05:571
  • 8.    光華編著.陽謀高手曾國藩 曾國藩運勢秘經.廈門:鷺江出版社,2013.01: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