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太玄

鎖定
周太玄(1895年2月14日—1968年7月22日),原名周焯,四川新都縣人。生物學家、化學家、少年中國學會發起人之一、教育家、翻譯家、政論家、社會活動家和詩人、科普作家、四川大學教授。 [1-3] 
周太玄1909年考入四川高等學堂分設中學堂。1913年考入中國公學政治經濟專門部。1924年畢業於蒙彼利埃大學,獲得教育碩士學位,接着又進入巴黎大學研究院,獲理學博士學位。1930年11月應成都大學校長張瀾先生之聘回國,以中華教育文化基金委員會動物學講座的名義同時在成都大學和成都師範大學任職。1932年被聘為四川大學理學院長兼生物系主任。1951至1955年擔任四川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即校長)。1953年調北京,先後任中國科學院編譯局副局長、局長,科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 [1]  [3] 
周太玄對生物學研究主要專注在中國水母方面。 [2] 
中文名
周太玄
別    名
周焯(原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四川新都
出生日期
1895年2月14日
逝世日期
1968年7月22日
畢業院校
巴黎大學
職    業
教育家、翻譯家、 政論家、社會活動家和詩人
代表作品
《過印度洋》

周太玄人物生平

周太玄於1895年2月14日(農曆正月二十日)生於四川省新都縣,原名周焯,號朗宣,出身於一個漢族的詩書世家。祖籍江西金溪,先祖周亮工(合市櫟樹下人)。周太玄在學前即開始學習中國古代的詩詞和典籍,8歲在峨眉進小學,除語文和科學課外,還是以讀經、史、詩和“試取策論“為主要課程。
1909年(清宣統元年),考入四川高等學堂分設中學堂,辛亥後該校併入府中學堂(今石室中學)。
年輕時的周太玄 年輕時的周太玄
1911年,從石室中學畢業,此時,四川的有志青年為追求知識,追求真理,奔赴北京、上海等地求學。(換行)1913年,無經濟來源的周太玄也於與魏嗣鑾、胡選等考入中國公學政治經濟專門部,與許德珩、馮友蘭是同學。他得師友擔保,以自己的稿酬勉強維持學習和生活。
1916年,從中國公學畢業後在上海《民信報》任翻譯,編輯等職。後來去北京,擔任《京華日報》《中華新報》編輯和中華通訊社通訊員。1918年,介紹剛剛畢業於中國大學的王光祈擔任《京華日報》的編輯,經友人介紹,他們結識了正在北京大學任教並主編《晨鐘報》副刊的李大釗同志。他們在長期接觸中,共同決定成立“少年中國學會”。
1918年6月30日,在北京順治門(即宣武門)外的岳雲別墅召開了發起人會議。會議決定王光祈任書記,李大釗任編輯,周太玄任文牘。
1919年7月1日,正式成立了少年中國學會。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會開幕,周太玄在這年的正月初一搭乘一艘郵輪奔赴法國。
1920年,考入法國蒙彼利埃大學,先後通過了植物學、地質學、動物學等多門學科的考試。
為了將巴黎和會的可靠消息發回祖國,周太玄徵得了吳玉章的同意,在華法教育會倡導者之一李石曾支持下,迅即辦起了“巴黎通訊社”。
1921年8月27日,“巴黎分社”成立,周太玄當選為書記。當時“少年中國”在東京、南洋、紐約等地的和赴比利時、德國、瑞士求學的會員都由巴黎分會聯繫。
1924年,獲得蒙彼利埃大學教育學碩士後,進入巴黎研究院,專門研究細胞學和腔腸動物。
1919年底,周太玄又開始創辦《旅歐週刊》,並受華工工會的委託,籌辦《華工週刊》。《華工週刊》於第二年出版並改名為《華工旬刊》。周太玄擔任主編。
1923年,在商務印書館舉辦的“庚子賠款退款興學徵文,他以“庚子賠款與教育”為題應徵獲得了頭獎,獎金500元,當時法郎甚賤,對生活不無小補。
1924年,周太玄畢業於蒙彼利埃大學,獲得教育碩士學位,接着又進入巴黎大學研究院。
在1924年至1928年之間,不斷地往返於蒙彼利埃、巴黎和西部海濱之間。
1930年,被授予法國國家理學博士學;1930年11月,周太玄婉言謝絕了巴黎大學研究院的挽留,應成都大學校長張瀾先生之聘毅然回國,以中華教育文化基金委員會動物學講座的名義同時在成都大學和成都師範大學任職,是當時四位特聘教授之一。
1932年,被聘為國立四川大學理學院長兼生物系主任。
1935年,時任四川大學校長任鴻儁向教育部提出在成都市九眼橋外要2000畝地建新校舍的計劃,成都市很支持並落實了土地,但教育部的應撥經費卻遲遲未到位。周先生與魏時珍代表學校找到正在成都的蔣介石,請其解決遷校問題,得到了蔣的答應,所建校區即為今天的四川大學望江校區
1936年,他重遊歐陸考察,曾着文揭露和抨擊舊的制度,並指出在這樣的制度下文化學術都帶有一定的病態。這時,他開始暗暗的研究馬列主義著作和學習俄語。
1937年8月,抗日戰爭已興起,周太玄由歐洲回到上海,節衣縮食在法國為學校買的生物學實驗用品和書籍運到上海時,被“八·一三”的炮火全部毀掉,他支身於八月十五日隨難民逃離上海。
1939年,他因反對國民黨黨棍程天放出任四川大學校長和實行“以黨治校“而罷教離職。這時,他開始為在重慶出版的《大公報》撰寫星期論文和文化教育方面的社評,是年他參加中華文藝界抗敵協會成都分會。
詩人周太玄 詩人周太玄
1940年,又任西康經濟研究所所長,繼續鑽研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並和當時的民主人士葉聖陶張友漁沈志遠黃藥眠等經常集會,與葉聖陶共同創辦了具有進步傾向的“新世紀學會”;同年還出任“平原詩社”社長,給詩社成員講古典詩詞,介紹法國詩歌的各種流派,不僅以自己的影響力保護了這個左翼文學團體,還幫助、指導了“平原詩社”的諸多青年詩人。
1943年,重回四川大學任教並任教授會主席的周先生經常在學術團體和各級學校中作學術報告和形勢報告,公開指責國民黨反動當局的反動行徑,在黑暗中為人們指引前進方向,被稱為“紅色教授”,因深孚眾望被選為教授會主席。
1945年,對人類未來作了引起了人們注目的科學預測,以長篇專論《瞻望人類的未來》連載發表於1946年10月的重慶《大公報》上。他預言在物理科學世代之後將出現以研究人類本身的生物學世代。
1946年,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在重慶宴請民主人士,周太玄三次被請。毛主席詢及能否恢復“少年中國學會”,周太玄就當時情況認真作了回答。在和黨的高級領導人的接觸中,他受到了革命的影響和啓迪。以後在上海又和周恩來、鄧穎超李維漢等同志多有接觸。
1948年,周太玄在國民黨的白色恐怖下,已在成都很難立足,於是先到上海再至香港,這兩年間是舊《大公報》的新生時期,周太玄曾致函王芸生對《大公報》的方向前途、大政方針發表了意見,希望《大公報》能以新的姿態出現。他到香港後和楊東蓴一起,以《大公報》顧問的名義做了《大公報》新生的推動者。
1950年,周太玄擔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和文教委員會委員,並作為特邀代表出席了全國政協第一屆第二次會議,此後繼任全國政協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委員會委員直至去世。
1953年,周太玄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
1954年,受中宣部委託,創辦起中國科學出版社,開創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具有一定規模和水平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出版社。
1968年7月23日,周太玄在北京病逝。
1978年12月22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了骨灰安放儀式。 [1] 

周太玄主要成就

周太玄科研成就

  • 生物研究
從1921年至1930年,周太玄完成了七部專著,四部譯著和幾十篇論文。
1924年,獲得教育學碩士後,進入巴黎大學研究院,專門研究細胞學和腔腸動物。在此後的幾年裏,他在細胞學、腔腸動物,特別是水母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並利用“松滋侯”墨把細胞組織清晰地展示出來,解決了細胞研究中的染色問題。
在巴黎期間周太玄加緊了研究工作,曾分別在法國科學院、法國動物學會、生物學會的刊物上發表了9篇研究報告,另外還有植物學報告、地質學報告及50多幅詳圖、100頁的博士論文。周太玄以其在腔腸動物、特別是在水母的研究方面的成就和解決細胞研究中的染色問題上的突破。
在四川大學遷至峨眉期間,川大學生在樂山農村發現了一種銅錢大小的粉紅色水母,請生物系鑑定。已任川大教授的周太玄發現,這是一個從未見過的新品種,便將其命名為“桃花水母”。他對這種水母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在四川省做了普查。結果在各地都發現了這種生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組織帶領人員對中國沿海地區水母分佈進行了普查,與助手一起發表了一系列很有價值的論文,填補了中國水母研究的空白。僅在《煙台水螅水母的研究》一文中,就有25種水母是中國第一次記載,4種是太平洋地區第一次記載。 [3] 
  • 學術著作
周太玄是中國科學出版社第一任社長,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曾為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個具有一定規模和水平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出版社做了開創性的工作。他曾主持編輯出版了《世界科學譯叢》。他還主編了《中國動物圖譜》,出版了《動物志》和《建國十年科學成就叢書》等。
留下的生物學著作有《Chrysaora生活史之研究》(由法國大學出版處印刷發行)、《動物心理學》(商務印書館1930年初版)等共7部。譯着共有11部,重要的有、《古動物學》(1922年上海中華書局出版)、《達爾文以後生物學上諸大問題》(1927年北京樸社出版)、《人的研究》(1924年中華書局出版)、《人的科學》(1945年中華書局出版)、《物種》(194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等。此外,他還撰寫了科學論文、科普書籍及教育、文學等方面的評論和政論文章。 [4] 

周太玄人才培養

周太玄非常重視教育工作,在青年時代即曾着譯過十多篇有關教育的文章,在四川大學任教後曾教授過無脊錐動物學、胚胎學、細胞學、遺傳學、動物生理學、生物學概論、進化論等,不論學生多少應開的課都開出來,凡無人教的課程他都承擔。 [3] 
學者周太玄 學者周太玄

周太玄人物生活

  • 家庭成員
周太玄原名周焯號朗宣,後改名周無,號太玄。祖籍江西金溪,先祖周亮工(合市櫟樹下人),字符亮,一字緘齋,又號櫟園,人稱“櫟下先生“,是清末民初的一位學者,學識淵博,有大量著作,但多被“奏請查毀”,留傳下來的僅有《賴古堂詩鈔》、《書影》等。周太玄的父親周域,號樸臣曾在新都、峨眉等縣作過小小典吏。哥哥周曉和,亦為四川大學京劇團票友。 [3] 
  • 婚姻生活
1920年,周太玄的女友王耀羣從成都到巴黎勤工儉學,和王耀羣同行的還有四川的胡蜀英、吳若膺等。就在這時周太玄結束了刊物的工作,偕王耀羣同到法國南部的蒙彼利埃城,進入了古老的蒙彼利埃大學。他學習博物學,王耀羣學藥學。不久他們結婚生子,僅靠太玄手中的一支筆維持着兩人的學業及一家的生活。在艱苦的留學歲月中,王耀羣不但把一大家子操持得井井有條,自己也獲得藥科學位。令人痛惜的是,1935年,王耀羣因流產失血過多去世。
與周太玄共同走完人生下半場的,是堪稱奇女子的喻培厚。喻培厚也是四川人,她在復旦大學法律系讀書時與周太玄相識,是當時復旦法律系唯一的女生。她比周太玄小16歲。周太玄在喪妻之後重赴歐陸之前,1936年他們兩人在上海喻培厚的老師李登輝家中結識。1951年,他們的愛情經過15年的長跑終成正果。 [5] 
  • 詩歌成就
據統計,周太玄一生著有詩詞兩千餘首,在寫詩之餘,還寫了詩論,《法蘭西近世文學的趨勢》《詩的將來》等等。 [6] 
1913年,出川及在上海時的日記中有詩33首,詞60餘首。此後他將舊作的詞59首用揩書集成冊取名“桂影疑月詞“,但都未發表。由於晚年多病常住醫院,在此期間常寫詩填詞,從1964年至1968年的5本日記中共有詩1300餘首,詞420餘首。
他留下的大量詩詞生前幾乎都未發表,直到他去世後子女才在整理他遺物時發現,後來結集為《周太玄詩詞選集》出版。 [4] 
  • 喜愛書畫
在旅法留學巴黎期間,周太玄夫婦與畫家徐悲鴻、常玉交往密切。由於周太玄擅長烹調,徐悲鴻經常上門做客周太玄寓所,尤愛周太玄做的拿手菜魚香肉絲和宮保肉丁。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徐悲鴻到成都期間,還專門拜見周氏兄弟,併為周太玄水墨畫造像。
周太玄亦擅長書法,曾為王光祈題寫墓碑。在成都共和里居住時,常常為成都商家商號題寫匾額。周太玄長子周孟璞回憶説:小時候經常看見父親用竹棍裹布條,蘸硃砂泥水,在鋪在地上的斗方黃裱紙上榜書,寫完後用毛筆勾勒,然後制匾,氣勢大得很。 [2] 
  • 追求時髦
回到中國後的周太玄、周曉和兄弟兩家人都居住在成都市共和裏的周家大院,周家大院當時面積有四畝多地,兄弟倆沿襲多年在法國的生活習俗,曾在此開闢出一個家庭網球場,閒暇時光邀請朋友們來打網球,一時傳為時髦佳話。 [2] 

周太玄社會任職

周太玄曾任中國農工民主黨北京市委員會委員和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常務委員會委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一級研究員。 [3] 

周太玄人物評價

“王光祈、魏嗣鑾、李劼人、周太玄諸人都是我當時的同學,在當時都要算是佼佼者。太玄最年青……他是翩翩出世的一位佳公子……他多才多藝。據我所知,他會做詩,會填詞,會彈七絃琴,會畫畫,筆下也很能寫一手的好字。 [3]  郭沫若在《反正前後》中評)
“周先生一生著有詩詞兩千餘首,《書寄峨眉山人》、《懺情詩》、《高山流水》等等在內容和形式、思想和藝術上都具有引人入勝之美。” [3]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陳應鸞評)
《過印度洋》開頭的兩句詩刻畫出了當時的環境,以及遼闊海天與渺小郵輪的對比,而這種對比是在古詩裏就存在的,比如這種跟“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的感覺是一樣的,周太玄是把古典的意象化用了。而且化用的很巧妙。 [6]  (詩人向以鮮評周太玄的詩《過印度洋》)
周太玄最終的研究雖為自然科學的生物學,卻志趣廣泛尤其在文學上造詣甚高。周太玄一生在擔任教學、科學研究和行政領導職務的同時,還勤於著述,孜孜不倦,並十分重視科學普及工作。眾所周知的周太玄是一位科學家,他在生物學方面填補了中國水母研究的空白,被稱為“我國腔腸動物研究的鼻祖”。他為中國水母研究開闢了道路,被稱為腔腸動物研究的鼻祖,在國內外享有崇高的學術威望。周太玄為新中國的科學出版與科學研究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他的新詩和《法蘭西近世文學的趨勢》、《詩的將來》等詩論,推動了中國新詩的發展。其中,《過印度洋》影響最大:“圓天蓋着大海,/黑水託着孤舟。/遠看不見山,/那天邊只有雲頭。/也看不見樹,/那水上只有海鷗。/哪裏是非洲,/哪裏是歐洲!/我美麗的故鄉,/卻在腦後!/怕回頭,怕回頭,/一陣大風,/雪浪上船頭。/颼颼,/吹散一天雲霧一天愁。”詩句雋永清麗,音韻鏗鏘,抒發了遠離故鄉時對美麗祖國的思念之情。 [3-4]  (四川大學評)
“本是一個感情深厚與文筆優美的詞人”。 [6]  (《四川大學歷史·精神·使命》評)
周太玄被譽為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通才。他是著名的生物學家,在細胞學尤其是腔腸動物方面的研究成就,堪稱我國鼻祖。他是著名的教育學家,曾任四川大學教授、生物系主任、理學院院長、校長。發表教育論文數百篇。聽他的課是藝術享受。他是哲學家、社會活動家,參與創立“少年中國”、“巴黎通訊社”,創辦《旅歐週刊》,主持過香港《大公報》,傳播新思想、新文化。他是詩人,一生著有詩詞兩千餘首,“字斟句酌,無論長言短詠,皆極精思”,他的詩論推動了中國新詩的發展。 [1]  (鳳凰網評)

周太玄人物影響

周太玄以“周無”這個名字寫下的詩《過印度洋》發表在《少年中國》上,清華大學的教授趙元任一讀到這首詩,給它譜了曲,使之傳唱開來。這首詩還被選入了當時的中學課本。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