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加仙

鎖定
周加仙,女,博士,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神經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國際腦研究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局學習科學高級研究顧問;國際“心智、腦與教育”學會執行理事;中國教育學會腦科學與教育分會理事;上海市教育學會學習科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教育生物學雜誌》執行主編。
2004年在華東師範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05年到2007年,到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心理學流動站完成第一輪博士後研究;2008年-2010年,留在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期間,在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與第二輪博士後研究,為期2年。2010年,引進華東師範大學工作。2011年,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2016年,擔任民進華東師範大學委員會委員。2017年,擔任民進上海市基礎教育委員會委員。 [1] 
出版有《教育神經科學:學科建制與教育創新》《教育神經科學視野中的循證教育決策與實踐》《教育神經科學視野中的第二語言教育創新》《教育神經科學的使命與未來》《教育神經科學引論》;譯著《理解腦:新的學習科學的誕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主編)、《腦與閲讀:破解人類閲讀之謎》(斯坦尼斯拉斯·迪昂 著)、《精準學習》等。
中文名
周加仙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華東師範大學
職    稱
研究員
性    別
學    位
博士

周加仙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為教育神經科學(學習科學),主要運用功能性磁共振技術、行為測查技術、比較分析的方法,研究語言學習、數學學習、音樂學習的認知神經機制,致力於教育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在教育政策與實踐中的轉化與應用。對我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設立教育神經科學項目做出了學術貢獻。
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者Brian Wandell院士以及Stanislas Dehaene(斯坦尼斯拉斯·迪昂 [2]  院士合作,開展跨文化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國際合作項目以及橫向課題40多項。在國內外重要核心期刊發表中英文論文130多篇,出版專著、譯著、主編、合作著作40餘部。

周加仙關於招生

歡迎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的認知神經科學計算機科學心理學生物學數學語言學教育學等背景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報考。本學科的就業範圍廣泛,可以從事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教育學等方面的工作。由於跨學科、寬口徑的人才培養方式,教育神經科學專業方向的畢業生能文能理,在升學與就業方面均受到歡迎。在已經畢業的研究生中,有多名碩士畢業生到華東師範大學等高校任職,成為高校專任教師。在課題組學習的同學被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等錄取。

周加仙獎項榮譽

1. 2022年,獲上海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 2021年,獲華東師範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3. 2021年,獲2014-2020年上海市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4. 2019年,獲第四屆明遠教育獎(研究類)
5. 2014年,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獲獎者之一)。
6. 2013年,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獲獎者之一)。
7. 2013年,獲華東師範大學第七屆優秀本科生導師獎。
8. 2013年,獲上海市首屆社聯年度推介論文獎。
9. 2011年,獲上海市第十屆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獎二等獎。

周加仙授課情況

1. 心智、腦與教育:研究方法與關鍵議題
2. 教育神經科學的基礎研究
3. 教育神經科學與課程教學設計
4. 教育神經科學與教育政策分析
5. 教育神經科學高級研討

周加仙學術成果

一、論文與報告
發表中英文論文130餘篇,多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等期刊轉載。近期主要論文與報告有:
(一)主要英文論文:側重實驗研究與理論建構
1. Shen, J., He, H., Bin, W.,Zhou,J.* (2023)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patial Representations on the SNARC Effectfor Letters: 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Quarterly Journal ofExperimental Psychology.76(11):2613-2628.
2. Zhang, Z., Li, H., &Zhou, J.* (2023). Teaching withsocial context in instructional video facilitates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learning.Heliyon, 9(3), e14540.
3. Xu, C., Wei, D., Liu, J.,&Zhou, J.* (2021) A Tale of TwoCapitals: How Task-Oriented and Guanxi-Oriented Psychological Capitals Lead toa Sustainable Workforce in Rural China. Frontiers in Psychology,12:732445.
4. Li, L., Gow, A.,Zhou,J.* (2020).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Education: ANeuroscience Perspective. Mind brain and education. 14(3)220-234.
5. Zhang, Z.,Zhou,J.*(2020). Cognitive and Neurological Mechanisms of Cuteness Perception: ANew Perspective on Moral Education. Mind brain and education.14(3)209-219.
6. Hou,J., Song, B., Chen,ACN, Sun,C.,Zhou, J.,*Zhu, H. and Beauchaine T.P.(2017) Review on Neural Correlates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d Music:Implicationsfor Emotion Dysregulat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501.
7. Zhou,J.,*Fischer,K.W. (2013)Culturally appropriate education:insights fromeducational neuroscience. Mind, Brain and Education. 7(4):225-231.
8. Zhou,J.,*Zhang,Y,Jiang,Y,Shi,Q.(2017)Crack the nut ofEducational Equity: Integrating the Findings from Laboratory with that fromClassroom.Chair of the Symposium at AERA
9. Zhou,J. (one of thecontributors)(2012).Declaration of the blurring boundaries:An internationaleducational development conference.United Nations Academic Impact.Atlanta, USA.
10. Zhou,J.,*Zhang, Y. He, Q. Yang,K.Dehaene,S.(2016).Culture and language. Oral report at 31st Internationalcongress of Pschology in Yokohama,Japan.
11. Zhou,J.,*Cai,Y.,Yang,K. He,Q.,Luo,L.,Zhang,Y.(2014)Chinese acquisition affects the visualarea. Oral presentation at 26th Annual Association for Pchological ScienceConvention,San Francisco, CA,USA.
12. Zhou,J.*(2012)The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ofthe neural basis for reading and scientific reading instruction. Keynotes atBlurring Boundaries: 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Conference,UnitedNations Academic Impact.Atlanta, USA.
13. Zhou,J.*(2012) Culturallyappropriate pedagogy: Evidence from neuroscience. Oral presentation at Seventh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on Mind, Brain and Education, Ettore MajoranaFoundation and Centre for Scientific Culture,Erice, Italy.
14. Zhou,J.,*Rose, T., Hinton, C. Brunodella Chiesa (2009) Different cultures, different disciplines, one goal: Th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Neuroscience. Chair of Panel at IMBES conferences,Philadelphia,USA.
15. Zhou,J.,*(2009)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neuroscience. Lecture at HarvardUniversity, invited by Professor Kurt Fischer.
16. Zhou,J.*(2008)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Neuroscience in China. Lecture at Harvard University, invited by Bruno dellaChiesa from OECD.
(二)教育轉化與應用:側重循證課程與教學設計、教學策略
17.陳雙,周加仙*. (2023) 智能終端對兒童認知發展的影響及教育對策.現代教育技術.33(2):44-51.
18.周加仙*,徐宜蘭,張夢潤.(2023)敏感型養育行為的神經機制與教育促進.學前教育研究.337(1):9-18.
19. 李豔瑋,馮子予,周璇,袁宗金,周加仙*.(2023)父母缺位與兒童早期依戀的關係:基於教育神經科學的證據. 學前教育研究.337(1):19-28.
20. 周加仙.(2023)教育神經科學為循證教育決策與實踐提供“金標準”證據.中小學管理.9-13.
21.李璐,周加仙. (2023)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腦科學素養調查研究.教育生物學雜誌. (11).
22.周加仙. (2023)國際組織大力推進教育神經科學的轉化與應用.上海教育. (9)20-23.
23.孫亦文,周加仙. (2023)基於教育神經科學的加拿大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上海教育. (9):24-27.
24.許浩宇,周加仙,王靜,蔡芳. (2023)基於教育神經科學證據的高中古詩文教學設計:以七言律詩《蜀相》為例. 上海教育.(9):33-34.
25.喬新虹,葉青,周加仙. (2023)美國哈萊姆小學:如何在地理課堂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上海教育.(9):28-32.
26. 周加仙,王豫笛,陳天宇,劉英欣,金釗.(2023)教育神經科學視角下小學漢字學習的教學策略與運用. 上海教育科研. 435(8):6-14.
27. 張陽,周加仙*. (2023)利他行為產生的神經機制及教育的促進作用.上海教育科研. (8).
28. 喬新虹,周加仙*. (2023)腦科學視域下合作學習中的“邊緣人”研究.上海教育科研. (8).
29. 沈科娜,周加仙*.(2023)基於教育神經科學證據的初中生古詩文閲讀教學設計——以五言律詩《渡荊門送別》為例.教育生物學雜誌.11(1):14-19+26.
30. 周怡,張琪,周加仙*周鵬雁,王豔豔,欒天池,(2023)基於教育神經科學研究證據的音樂教學設計——以音樂欣賞課《野蜂飛舞》為例. 教育生物學雜誌.11(1):7-35-41.
31. 喬新虹,周加仙*.(2023)數學天才兒童的認知神經特徵及教育建議. 教育生物學雜誌.11(1):42-47.
32.周加仙*,高於婷,張志聰,陳丹.(2022)互動視頻教學的神經機制與可視化分析.現代教育技術. 32(9).19-30.
33.劉哲雨,周繼慧,周加仙.(2022)教育神經科學視角下促進心流體驗的智慧教學活動設計.現代教育技術. 32(7):14-21.
34.魏大為,許春燕,周加仙.(2022)教育神經科學視野中的兒童句法學習及教學策略.教育生物學雜誌.10(5):418-423.
35. 鄧珏,葉子青,周加仙*.(2021)音樂訓練對統計學習能力的促進作用.心理發展與教育.37(6):904-912.
36. 周加仙*.(2020)教育神經科學視角的課程設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LIBRE課程設計的樣例分析與啓示.人民教育.(9)33-37.
37. 周加仙*.(2019)腦科學轉化應用入歧途教育神經科學鬚髮力.光明日報.2019年07月30日,14版.
38. 周加仙*,王丹丹,章熠. (2018)貧困代際傳遞的神經機制以及教育阻斷策略,教育發展研究.(2),71-77.
39. 王丹丹,周加仙*.(2017)貧困對大腦結構與功能的影響及教育干預策略.教育生物學雜誌.5(1):47-54.
40. 周加仙*.(2017).學會關心:從生物傾向到倫理關懷.教育發展研究.(8):10-17.
41. 張金鳳,周加仙*.(2016)教育神經科學視野下的發展性計算障礙研究及教育對策.教育生物學雜誌. 4(4):169-175.
42. 周加仙*.(2016)基於證據的教育決策與實踐:教育神經科學的貢獻.全球教育展望.45(8):90-101.
43. 周加仙*.(2012).教育神經科學與文化適宜性教學.遠程教育雜誌.212(5):20-25.
44. 周加仙*,羅璐嬌顧晨璐.(2012)人類的可教性與教學腦.全球教育展望.41(6):3-9.
(該文被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2012年10 月轉載).
45. 周加仙*.(2010)整體語言教學法與拼讀教學法孰優孰劣:腦與認知科學的研究證據.全球教育展望.270(6).59-62.
46. 周加仙*.(2010)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基於腦與認知科學的通用教學設計.全球教育展望. 270(1):15-20.
47. 周加仙*.(2009)語言學習敏感期的腦與認知機制研究——兼談我國外語教育政策和實踐.全球教育展望.269(9):20-26.
(三)基礎研究:側重教育神經科學的學科建制與基本理論研究
48. 周加仙,張志聰,陳丹,沈潔. (2023)教育中神經神話的可視化分析及教育啓示.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8:63-78.
49.張婧婧,於玻, 周加仙*.(2021)教育神經科學核心主題的演變——基於2007~2020年《心智、腦與教育》雜誌刊發的335篇論文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31(05):5-17.
50. 顧晨璐,周加仙*. (2019)漢語發展性閲讀障礙兒童對快速視覺呈現漢字的加工.教育生物學雜誌.(2),70-79.
51. 侯建成,宋蓓,周加仙*,孫長安,朱海東.(2017)絕對音高加工的認知神經機制.心理科學進展 (25)11,1865–1876.
52. 周加仙*.(2016)教育神經科學與計算機信息技術的跨學科整合研究.開放教育研究.22(6):4-10.
53. 周加仙*.(2016)“教育神經科學”與“學習科學”的辨析.教育發展研究.6:25-38.
54. 侯建成,宋蓓,張豐豔,周加仙*.(2015).失樂症的認知神經機制及矯正和教育策略.教育生物學雜誌.3(1):4-8.
55. 南雲,陳雪梅,劉文利,周加仙.(2012).音樂教育的腦認知機制與國民素質的提高.全球教育展望。30(2):53-59.
56. 周加仙*,王臻璐.(2014).教育神經科學視野下的有害壓力研究及教育對策.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4)71-79
57. 周加仙*.(2013)教育神經科學:創建心智、腦與教育的聯結.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31)2:42-48.
[該文獲得上海市首屆社聯年度推介論文獎(2012-2013),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3年第5期轉載(5):83.]
58. 周加仙*,蔡永華.(2012)教育神經科學的超學科研究範式,教育發展研究.32(22):53-58.
59. 周加仙*.(2010)敏感期的可塑性機制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09(3)50-53.
60. 周加仙*.(2009)教育神經科學的領域建構.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02(3). 69-74.
[該文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0年第一期轉載.(1):194.]
61. 周加仙*.(2008)“神經神話”的成因分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01(3). 60-64.
62. 周加仙*,董奇.(2008)學習與腦可塑性的研究進展及其教育意義.心理科學.31(1).152-155.
63. 周加仙*.(2008)學習科學:內涵、研究取向與特徵.全球教育展望.268(8).17-19.
[該文被《素質教育大參考》2008年22期轉載.]
(二)專著、譯著、主編
主編叢書五套,主要著作有:
1. 周加仙.(著).教育神經科學引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該書獲得2011年上海市第十屆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獎二等獎,《教育發展研究》(2011年18期)發表《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教育神經科學引論>一書評介》】
2. 方明生,孫可平,高振宇,周加仙. (2019)兒童研究:世紀的回眸與展望. 華師大出版社.
(該書入選中國教育網評選的“2019年全國教師暑期閲讀推薦書目第二批”)
3. 周加仙.(主譯).腦的閲讀:破解人類閲讀的奧秘.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年.
4. 周加仙.(主譯).貧困生的有效教學:來自認知神經科學的前沿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5. 周加仙.(等譯).(2020/12)心智覺醒:日常生活中的神經科學. 中國法制出版社.
叢書一:周加仙.[美]Kurt Fischer(叢書總主編).教育神經科學與國民素質提升系列叢書
(該叢書被列入“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獲得2014年國家出版基金的資助)
6. 周加仙.(著)教育神經科學:學科建制與教育創新.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12).
7. 周加仙.(編著)教育神經科學的使命與未來.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12).
(該書被評為“2017年影響教師的100本圖書”,《教育生物學雜誌》(2017年12月)發表《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教育神經科學的使命與未來>評介》)
8. 周加仙.(等著)教育神經科學視野下的循證教育政策與實踐.北京:教育科學出版(2016.12).
9. 周加仙,陳菊詠.(等著)教育神經科學視野下的第二語言教育創新.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12).
10. 周新林.(主編)教育神經科學視野下的數學教育創新.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12).
11. 江琦,侯敏.(等著)教育神經科學視野下的道德教育創新.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12).
12. 宋蓓,侯建成.(著)教育神經科學視野下的音樂教育創新.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12).
(該書於2017年7月獲得黑龍江省藝術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
13. 陳愛國.(著)教育神經科學視野下的體育教育創新.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12).
(該書於2018年獲得江蘇省人民政府、江蘇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江蘇省教育教學與研究成果獎(研究類)二等獎)
叢書二: 周加仙(譯叢主編) 教育神經科學譯叢.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8本).
(該叢書獲2018年度國家出版基金的資助,被列入上海市“十三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2020年,獲第41屆華東地區優秀教育圖書獎)
14. 周加仙.(主譯)教育神經科學在課堂.(2020)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被中國教育新聞網評為 “影響教師”的100本圖書)
15. 周加仙(主譯)神經教育學研究導論(201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6. 周加仙.(主譯)教育神經科學的是與非(2020).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7. 周加仙.(主譯)教育神經科學(2020).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8. 周加仙.(主譯)教育中的執行功能(2020).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 周加仙.(主譯)貧困生的有效教學與有效投入(2020).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 南雲.(等譯)音樂教育神經科學(2019).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1. 趙暉.(等譯)人腦如何學數學.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12
22. 李燕芳.(等譯) 0-8歲兒童的腦、認知發展與教育.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出版.
叢書三: 周加仙(譯叢主編)心智、腦與教育叢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3. 周加仙.(主譯)心智、腦與教育:教育神經科學研究對課堂教學的啓示。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6.
(該書被評為“2013年教師喜愛的100本圖書”)
24. 周加仙.(主譯)人腦的可塑性與人類的教育(2020).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5. 楊安博,姜雪.(主譯)依戀的教育神經科學(2019).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叢書四:周加仙(譯叢主編).腦與終身學習譯叢. 浙江:教育科學出版社(8本).
26. 周加仙.(主譯).(2023).精準學習.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27. 周加仙.(主譯).(2018).腦與閲讀.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該書入選《環球科學》“最美科學閲讀”2018年度榜單TOP10科學圖書】
28. 章熠.(譯)(2018)腦與意識.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29. 周加仙.(主譯)(2019)腦與數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叢書五:董奇,周加仙(譯叢主編).腦與學習科學新視野譯叢.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8本).
30. 周加仙.(主譯)理解腦:走向新的學習科學.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31. 周加仙.(主譯)理解腦:新的學習科學的誕生.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0.
(該書被評為“2011年影響教師的100本圖書”)
32. 周加仙.(主譯)受教育的腦:神經教育學的誕生.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1.
(該書被評為“2011年影響教師的100本圖書”)
33. 周加仙.(主譯)人腦的教育.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1.
34. 徐曉東.(等譯)劍橋學習科學手冊.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35. 趙明 李光豔(譯)腦的爭論:先天還是後天.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36. 宋偉,梁丹丹.(等譯)人類行為、學習和腦的發展:典型性發展.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該書被評為“2013年教師喜愛的100本圖書”)
37. 董選.(等譯)人類行為、學習和腦的發展:非典型性發展.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三)參著、參編書籍
38. 語言與貧困問題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2019.
39. 拓展型課程實踐研究與探索.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0. 多維視角下的教育理論與思潮.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41. 高中學分制:國際經驗及建議.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該書獲2006年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二等獎)
42. 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導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該書獲第六屆全國大學出版社優秀暢銷書一等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三等獎)
43. 國際普通高中基礎學科解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44. 研究性學習的國際視野.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該書獲華東地區優秀教育圖書一等獎)
45. 研究性學習的開發體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該書獲華東地區優秀教育圖書一等獎)
(四)參譯書籍
46. 人是如何學習的II:學習者、境脈與文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47. 理解課程.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該書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2004年國家圖書獎提名獎、第三屆全國教育圖書獎一等獎)
48. 課程範式的轉換.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該書獲華東地區優秀教育圖書一等獎)
49. 課程基礎、原理和問題(教育科學精品教材譯叢). 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50. 全球教育發展的歷史軌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大會建議書專集.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2005.

周加仙講座報告

(一)在教育神經科學的基礎研究方面,主要面向高校神經科學、心理學、教育學研究者、教師、碩士、博士研究生、本科生:
1.教育神經科學的學科建制:解決教育實踐問題 滿足國家重大教育需求
2.教育神經科學:創建心智、腦與教育的聯結
3.教育神經科學的研究方法
4.教育神經科學為教育強國建設提供科學的途徑
5.教育神經科學為循證教育決策與實踐提供“金標準”證據
(二)在轉化應用方面,主要面向培訓機構以及中小學幼兒園等不同學段、不同學科(17門)的教學,以及家長的通識培訓:
1.打開黑箱:腦科學與新課標的科學、精準、有效教學
2.神經神話與教師的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3.教育神經科學與語文新課標的科學、精準、有效實施
4.教育神經科學與英語新課標的科學、精準、有效教學
3.腦科學與道德教育的創新
4.人工智能、神經科學與教育創新
5.嬰幼兒神奇的學習能力及其神經機制:對幼兒教育的啓示
6.教育神經科學與學前教育的創新
7.教育神經科學與教育領導力(教育管理)
8.教育神經科學與家校社共育
9.教育神經科學與社會情感學習

周加仙優秀學生

羅璐嬌:國家獎學金(2萬),校長獎學金,華東師範大學優秀畢業生
蔡永華:國家獎學金(2萬),華東師範大學優秀畢業生
賀琴: 國家獎學金(2萬),上海市優秀畢業生

周加仙社會兼職

1. 國際腦研究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局學習科學高級研究顧問(三位)
2. 國際心智、腦與教育學會執行理事(6位)
3.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習科學分會副理事長
4. 中國教育學會腦科學與教育分會理事
5. 上海市教育學會學習科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6. 民進上海市婦女兒童委員會副主任
7. 民進上海市基礎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
8. 上海市學習科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9. 《教育生物學雜誌》執行主編
10. 《心理學進展》編委
11. 民進華東師大學委員會委員
12.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