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呂一峯

鎖定
呂一峯(1895-1956),原名平登,四川宜賓人。1911年就讀於敍府聯合中學。1915年加入中華革命黨,任宜賓討袁軍營長,繼任川軍第五師監印官。1918年入國立北京大學補習班,次年入預科;1920年發起川滇黔文化協進會;1921年預科畢業。旋自費留學美國,先入俄亥俄州立大學,後入俄亥俄大學,攻讀社會科學,1924年獲碩士學位。曾到加拿大多倫多編輯《醒華日報》。同年回國,在北京發起組織治平社。1926年任重慶市國民黨左派黨部執行委員。後回宜賓,創辦中山中學,任校長,兼敍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所長。1927年任國立成都師範大學教授,講授社會學課程,宣傳新三民主義、馬克思主義。後任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四川省常委、岷江大學教務長兼教授、國立四川大學教授。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福建人民革命政府文化委員會委員。1934年任國民政府農村復興委員會委員。1935年在南京創辦《金陵日報》。1949年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監察委員。著有《四川農村經濟調查》。 [1] 
中文名
呂一峯
別    名
呂平登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四川宜賓
出生日期
1895年
逝世日期
1956年

目錄

呂一峯人物生平

呂一峯,名平登,1895年10月16日(清光緒二十一年八月二十八日)生,宜賓縣金城鄉人。幼年入私塾。1905年轉入當地小學堂上學。高小畢業時,正遇四川保路運動興起,他在其四哥同盟會員呂超的影響下,投入了保路運動,參加了宜賓縣地方團隊。1911年,呂一峯入敍府聯合中學讀書。1914年呂超從上海運送武器入川,被袁世凱的爪牙跟蹤。呂超只好在涪陵將槍彈密交呂一峯,冒險運回了宜賓。1915年12月,呂一峯加入中華革命黨,參加了宜賓發動的討袁護國戰爭,任第一梯團警衞營長。護國戰爭勝利後,任川軍第五師監印官。 [2] 
1918年夏,呂一峯離開川軍赴北京報考大學,因錯過考期,先入北京大學補習班學習。1919年北京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呂一峯與北大師生一起參加了天安門前的羣眾集會。他和宜賓同鄉北大學生黃淡初加入遊行隊伍,衝向賣國賊曹汝霖住宅。1919年夏,呂一峯入北大預科。1920年7月末,呂一峯聯絡北大的進步學生,組成“川、滇、黔文化協進會”,提出三點主張:一,擁護孫中山的革命主義;二、反對川人治川的門羅主義;三、反對滇、黔軍的侵略主義。不久,呂一峯去上海謁見孫中山,重申對四川的三點主張,孫中山極其贊成。後呂一峯奉孫中山之命入川,遊説川、滇、黔軍各軍聯合倒熊(克武)。10月,倒熊失敗,呂一峯於10月15日返回北大讀書。 [2] 
1921年夏,呂一峯在北大預科畢業後,去美國留學。先後入俄亥俄州立大學及私立COLUMBUS、OHIO大學學習。 [2] 
1924年秋,呂一峯獲碩士學位,後回到北京。他聯絡在京的四川籍大學生百餘人,組成學術和實業的團體“治平社”,宣傳三民主義、國共合作,呼籲停止軍閥內戰。1925年底,治平社被張作霖查封,呂一峯返回宜賓,協助川黔邊防軍總指揮呂超收編楊森殘部。 [2] 
1926年夏,他返回重慶,應吳玉章邀請參加建設四川國民黨左派省黨部(蓮花池黨部)的工作,任重慶市黨部執行委員。不久,他奉派回宜賓建立國民黨左派縣黨部,任主任委員。呂一峯在宜賓發動羣眾示威遊行反對軍閥、惡霸劉文彩強迫農民種植鴉片;同時組織工人、店員、學生等羣眾阻止英國輪船靠岸。他還通過縣黨部在宜賓創辦了中山中學,任校長,兼敍州聯合中學校長、農民運動所所長。1927年劉湘在重慶製造“三·三一”慘案之後,宜賓的軍閥勢力也猖狂起來,他們搗毀、查封縣黨部和中山中學,解散民眾組織。呂一峯險遭暗殺。 [2]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呂一峯離宜賓到達成都,任國立成都師範大學社會學教授。1928年,他在成都參加了第三黨(即農工民主黨前身)的籌建並任省委常委。第三黨創辦了《成都庸報》和岷江大學,呂一峯任該校教務長兼教授。由於岷江大學接納中共黨員在校任教,1930年被四川軍閥以“異黨分子大本營”罪名查封。1931年初,呂一峯到上海向鄧演達彙報第三黨在四川發展受阻的情況,鄧演達派呂一峯迴川恢復第三黨。回川后四川軍閥欲對呂一峯以“異黨分子”論罪,他只好逃離四川到南京。 [2] 
1933年春,呂一峯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11月,福建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呂一峯在中共黨組織的授意下,參加了福建政府,並相機作陳銘樞的工作。1934年8月,中共黨組織派呂一峯以經濟調查為名,返回四川做策反和情報工作。呂一峯先到重慶聯絡進步人士,又到成都與鄧錫侯部師長陳離接頭,陳離向他提供有關軍事情報,幫助掩護同志,在這期間,呂一峯在四川農村調查,收集資料,寫成《四川農村經濟調查》一書,由中華書局出版。1935年6月,呂一峯迴到南京。 [2] 
為了擴大宣傳中共中央的抗戰主張,以動員全國各界人士團結抗戰,中共南京黨組織認為,必須有一個輿論機構。於是,將這個任務交給了呂一峯。他接受任務後找呂超商議,得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支持,決定在南京創辦《金陵日報》。呂一峯通過呂超出面,將四川同鄉、中共黨員陽翰笙何成湘等營救出獄,並安排在《金陵日報》內擔任編輯工作。 [2] 
1937年11月,日軍開始向南京發起進攻。國民政府遷重慶。呂一峯撤到香港。曾動員熊克武去延安觀光,後因故未能成行。1939年春,中共黨組織派呂一峯迴到已淪陷的上海開展工作。當時,汪精衞大肆網絡各省知名人士參加其偽政權。8月30日晨,汪偽特務將呂一峯挾持至特務機關。中共黨組織要呂一峯將計就計打入汪偽政權。呂一峯任汪偽政府監察委員、偽黨部四川通訊處長。他忍辱負重地為黨工作,以他偽職身份掩護中共黨員紀綱在南京建立情報機關,傳遞情報,還長期掩護潘漢年、楊帆、範長江等人在京、滬一帶開展抗日工作,並營救被捕的革命同志。
解放戰爭時期,呂一峯在中共中央社會部領導下留上海、南京工作,獲取重要軍事情報,送交第二、三野戰軍。南京解放後,劉伯承派呂一峯迴川策動四川各軍起義,並隨同解放大軍進軍西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監察委員。1956年12月16日於上海病逝。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