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吳(拼音:wú)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本義一般認為是大聲説話,喧譁。由大聲説話義引申為大。作為古國名的“吳”,地處中國東南部,因此又泛指中國東南一帶為吳地。金文中用為國名、地名或人名。 [2] 
(基本信息主要來源:《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 [3]  、漢典網 [4]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五    筆
KGDU(86、98)
倉    頡
RMK
鄭    碼
JAGD
筆    順
豎、橫折、橫、橫、橫、撇、捺
字    級
一級(編號:0718) [1] 
平水韻
上平聲·七虞 [1] 
注音字母
ㄨˊ
總筆畫數
3+4(部首+部首外)
筆順編號
2511134
Unicode
U+5434
舊字形
異體字
呉、𡗾、𡗿、𠯵
造字法
會意字
結    構
合體字,上下結構
區位碼
4666
四角號碼
6080₄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會意字。甲骨文有字形作圖1,從口和一個奔走之形的人,像人奔跑時,兩手前後擺動之形,表示追趕的動作;從口,是説話的動作。表示邊奔跑邊大聲吆喝對方。西周金文的“吳”寫作圖2-4。據文字學家康殷先生説,左邊為“大”,即“人”。右上的“口”陶器器皿,像一個人肩扛着陶器的形狀,實為表示製作陶器之意。古代常以“吳”作為國名。這個“吳”國是個比東周末期的吳國更早的吳國,在這個國家裏製陶業發達,這兒的人都會製陶器,為了標榜這個國家的特徵,因此以“吳”為國名。
“吳”的小篆承金文而來,作圖7。舊字形為圖9,承小篆而來。新字形作“吳”。
説文解字·夨部》:“吳,姓也,亦郡也。一曰吳,大言也。”從康殷先生對“吳”字的解釋來看,許慎所説的昊為“姓”、為“郡”,均非本義,而是“吳”的引申義。許慎認為“吳”為會意字,從夨,從口。“夨”讀zè,把頭歪着叫“夨”,“夨”實為“大”字,“大”為人形。由此認為“吳”為“大言”之義。所謂“大言”,就是一個人在那裏大聲喧譁。段玉裁注《説文》時認為:“大言非正理也,故從夨口。”按照段玉裁的補充,許慎的“大言”就是不講道理,在那裏大喊大叫。所謂“從夨、口”,簡言之就是不按常理講話。這就是“吳”的本義。如《詩經·周頌·絲衣》:“不吳不揚。”毛亨傳:“昊,譁也。”其意思是不喧譁不傲慢。 [2]  [5]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動詞
大聲説話;喧譁。
noise
《詩經·周頌·絲衣》:“不吳不敖,胡考之休。”
唐·元稹《於季友授右羽林將軍制》:“不吳不揚,不掉不挫,皆將軍之命也。”

形容詞
大。
big
戰國·屈原《九章·涉江》:“乘唥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離汰。”王晚注:“士卒齊舉大權而擊水波。”
名詞
周代諸侯國名。故地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參看“吳國”。
Wu state

三國之一。孫權所建,參看“吳國”。
杜甫 《絕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十國之一。楊行密所建。參看“吳國”。


指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帶,是古代吳國的地方。


吳歌;吳語吳牛喘月
姓氏用字,參看”吳姓“。


吳道子(唐代畫家)
-
通”虞“。 地名用字。

《石鼓文·吳人》:“吳人亟。”郭沫若考釋:“吳人即虞人,蓋山虞、澤虞之類。”

(表格信息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6]  《漢語大字典》 [7]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夨部】五乎切(wú)
也。亦郡也。一曰吳,大言也。從夨、口。
𡗾,古文如此。
【註釋】①姓:《姓解·口部》:“周太伯始封於吳,因以命氏姓。”②郡:東漢時江蘇省為吳郡地。 [8] 

説文解字注

“大言也”注:大言之上,各本有“姓也,亦郡也,一曰吳”八字,乃妄人所增。今刪正。檢《韻會》本正如是。《周頌·絲衣》、《魯頌·泮水》皆曰“不吳”。傳箋皆雲:“吳,譁也。”言部曰:“譁者,讙也。”然則大言即謂譁也。孔衝遠《詩正義》作“不娛”。《史記·孝武本紀》作不虞,皆叚借字。大言者,吳字之本義也。引伸之為凡大之偁。《方言》曰:“吳,大也。”《九章》:“齊吳榜以擊汏。”王注:“齊舉大櫂。”
“從夨口”注:大言非正理也,故從夨口。五乎切,五部。何承天改“吳”作“㕦”,音胡化反,其繆甚矣。
“𡗾,古文如此”注:從口大。 [9] 

廣韻

五乎切,平模疑 ‖吳聲魚部(wú)
吳,吳越。又姓,本自太伯之後,始封於吳,因以命氏,後季札避國,子孫家於魯衞之間,今望在濮陽。 [10] 

康熙字典

【醜集上】【口部】 吳;部外筆畫:4
俗吳字。《吳志·薛綜傳》:無口為天,有口為吳。《正字通》:此借字形為諧語,非吳字本義。《正韻》吳字注亦作吳,非。 [11] 
【醜集上】【口部】吳;部外筆畫:4
古文:𡗿、𡗾
(wú)《唐韻》午胡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竝音吾。國名。《史記·吳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注:宋衷曰: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秦置,高帝六年為荊國,十二年,更名吳。 亦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吳縣。
又《説文》:郡也。《後漢·郡國志》:吳郡,順帝分會稽置。《韻會》:吳郡、吳興、丹陽為三吳。《正字通》:水經以吳興、吳郡、會稽為三吳。指掌圖以蘇、常、湖為三吳,其説不同。又《齊語》:西服㳅沙西吳。注:雍州之地。
又天吳,水神也。郭璞《山海經贊》:八頭十尾,人面虎身。龍據兩川,威無不震。
又《説文》:姓也。《廣韻》:太伯之後,因以命氏。
又《方言》:大也。《説文》:大言也。《詩·周頌》:不吳不敖。傳:吳,譁也。又《魯頌》:不吳不揚。《説文注》:大言故夨大口以出聲。今寫詩者,改吳作㕦,又音乎化切,其謬甚矣。《釋文》:吳,舊如字。何承天雲:從口下大,故魚之大口者名㕦,胡化反,此音恐驚俗也。按:《説文》《釋文》俱雲吳作㕦讀,非,而《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韻會》諸書,吳字亦皆無去聲一音,惟《正韻》收吳入禡韻,《詩》朱注亦作去聲讀。未知孰是,存以備考。
(yú)又《集韻》元俱切。音愚。虞,古作吳。注詳虍部七畫。《釋名》:吳,虞也。太伯讓位而不就,歸封於此,虞其志也。
又與娛通。《詩·周頌》:不吳不敖。疏:正義曰:人自娛樂,必讙譁為聲。故以娛為譁也。定本娛作吳。 [11]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吳字書寫筆順 吳字書寫筆順
“口”窄“天”寬。“口”居上居中,略偏左,上寬下窄,略扁。“天”,居下半格;首筆短橫起筆於橫中線;長橫寫在橫中線下方;撇起筆豎中線左側,與短橫相接;捺起筆豎中線左側,與長橫相接;撇、捺收筆持平。 [3]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ŋ
o
王力系統
ŋ
a
董同龢系統
ŋ
uɑɡ
周法高系統
ŋ
aɣ/waɣ
李方桂系統
ngw
ag


o


o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魚虞模

o
北魏後期北齊
魚虞模

o
齊梁陳北周隋
虞模

u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ŋ
uo
擬音/王力系統

ŋ
u
擬音/董同龢系統

ŋ
uo
擬音/周法高系統

ŋ
uo
擬音/李方桂系統

ng
uo
擬音/陳新雄系統

ŋ
u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2] 

韻書集成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上平十一模

合口呼
一等
次濁
五乎切
ŋuo
集韻
平聲
上平十虞

合口呼
三等
次濁
元俱切
ŋio
平聲
上平十一模

合口呼
一等
次濁
訛胡切
ŋo
禮部韻略


平聲





訛胡切



去聲





胡化切

增韻


平聲





訛胡切



去聲





户快切



去聲





胡化切

中原音韻

陽平
魚模



全清

u
中州音韻


平聲
魚模





王姑切

洪武正韻

平聲
五模


次濁
訛胡切
ŋu

去聲
十一禡


全濁
胡掛切
ɣua
分韻撮要

陽平
第三十三吾五悟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2]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u
35
陽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u
42
陽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u
24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u
213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u
21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u
55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u
34
陽平

晉語
太原
u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ɦəu
24
陽平
文讀
ŋ
24
陽平
白讀
吳語
温州
ŋ
31
陽平

湘語
長沙
u
13
陽平

湘語
雙峯
əu
13
陽平

贛語
南昌
u
45
陰去

客家話
梅縣
n
11
陽平

粵語
廣州
ŋ
21
陽平

粵語
陽江
wu
43
陽平

閩語(閩南片)
廈門
ŋɔ̃
24
陽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
24
陽平
閩語(閩南片)
潮州
gou
55
陽平

閩語(閩東片)
福州
ŋu
52
陽平

閩語(閩北片)
建甌
ŋu
22
陰去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3]  、漢典 [12]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6-12]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910
  •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366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16]
  • 5.    吳東平著.漢字的故事[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9:201
  •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738
  • 7.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縮印本 上[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8.01:309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413.
  • 9.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4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1652.
  • 10.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83.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106-107.
  • 12.    ”吳“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6-12]
  • 13.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12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