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姓

(中華姓氏)

鎖定
吳姓,中華姓氏,是一個多源流多民族姓氏。發源於江蘇無錫。 [1]  古代吳姓郡望分佈於:陳留郡(今河南開封市陳留鎮),濮陽郡(今河南濮陽市),延陵郡(今江蘇常州)。
公元前473年吳國滅亡,吳姓子孫不僅在祖國內陸遷徙,還遠播國外。早期吳姓主要遷往鄰國越南、日本、朝鮮,後來又陸續遷往南洋諸島繁衍生息。吳國王室的一支演變成日本皇室。漢、魏至隋唐時,日本吳人懷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大陸王朝,並鄭重表明: 日本王室是吳太伯的後裔。近代,一部分吳姓子孫遠遷歐美各國。而今隨着全球一體化的浪潮,吳姓子孫已遍佈全球。 [2] 
現代吳姓主要分佈於廣東、福建、廣西、貴州、江蘇五省,大約佔吳姓總人口34%,其次分佈於河南、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東、江西、安徽八省,又集中了41%。
吳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6位,據2018年國家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大陸地區吳姓人口總數約為2780萬人,排名第9位。 [3] 
中文名
外文名
Wu [4] 
得姓方式
以國為氏
發源地
江蘇無錫 [5] 
得姓始祖
太伯、仲雍 [6] 
當代聚集區
廣東、福建、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台灣、海南
姓氏名人
吳廣吳伯雄吳官正吳邦國吳祖坪吳彥祖
人口數量
中國大陸約2780萬(2018年) [4] 
堂    號
三讓、讓德、種德、世德、仁德、至德、秀聚、忠義等 [7] 
郡    望
延陵濮陽陳留渤海吳興 [7] 

吳姓歷史發展

吳姓源流發展

  • 源於姜姓
吳姓 吳姓
早在黃帝之前,有一個屬於姜姓的部落,這個部落以騶虞為圖騰。上古時,虞和吳同音,後來轉為諧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戰國時期,虞、吳才開始區別。所以這支部落把圖騰解釋為吳,把吳作為部落的名字。吳部落勇敢剽悍,善於狩獵,首領叫吳權,是炎帝的大臣。吳部落在姜水(今陝西隴縣隴山東)活動,他們居住的地方叫吳山。吳權的後裔中有個叫吳樞的女子,嫁給有熊部落的少典,生了個兒子,就是後來的黃帝。夏朝時,吳部落遷徙到觀津(今河北武邑東)。夏王少康時期,吳部落有個人叫吳賀,以善射著稱,曾和當時的神箭手后羿比射。這個姜姓吳部落的人,後來就以吳為姓氏,至今有5000年以上的歷史。 [6]  [8] 
  • 源於祝融氏吳回
源自吳回顓頊的孫子老童,有兩個兒子:重黎吳回。吳回氏族,居住在祝融之墟(今河南新鄭),當時正處於舜的時代,重黎因罪被舜殺,讓吳回繼任祝融氏。 [6]  商朝時,這支氏族遷到山東臨朐,史稱王吳。商朝末期,有個叫吳伯的人,就是吳回氏族的後裔。算下來,這支吳姓的歷史有4000多年。 [6] 
  • 源於姚姓
吳姓淵源 吳姓淵源
禹的兒子啓建立夏朝後,封舜的兒子商均在虞地(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成為方國虞國。虞國的虞思,把兩個女兒嫁給少康,還幫少康復興夏朝。 [6]  商朝建立後,虞國衰落滅亡,虞國的遺民以吳為氏。秦末農民起義的首領之一吳廣,就是姚姓吳姓的後裔。這支吳姓至今有3500多年的歷史。 [6] 
  • 源於姬姓
出自黃帝姬姓。這個起源的吳姓,在歷史上最有名氣、對後世的影響最深遠、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大多數吳姓人公認的吳姓起源。黃帝后裔古公亶父有3個兒子:太伯(又稱泰伯)、仲雍和季歷,季歷兒子姬昌很有才能,古公想讓季歷做他的繼承人,那樣就可傳給姬昌。太伯為了讓位,與仲雍帶着家眷遠走南方的吳越一帶,建立了吳國。 [6]  [9-11]  春秋後期,吳國崛起,後來被越國所滅,吳國的遺民就以國為姓。這支吳姓至今有2600多年的歷史。 [6] 
  • 少數民族
1、源於蒙古八旗姓漢化改姓為氏。 [12] 
2、源於滿洲八旗姓漢化改姓為氏。 [13] 
3、源於達斡爾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14] 
4、源於鄂温克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15] 
5、明初蒲壽庚家族改姓吳。 [16] 
6、鄂倫春族中有吳氏,他們是由鄂倫春族中的吳查爾坎氏的漢譯簡化而成。 [17] 
7、赫哲族人的吳氏,也是由赫哲族姓氏的讀音轉譯而成。 [17] 
8、哈尼族中有吳氏,自公元十四世紀下半葉的明朝洪武年間的吳蚌頗而始宗族始盛。
9、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17] 
10、苗族吳氏,出自苗民改用、借用漢字姓。受漢文化的影響許多苗民借用漢族姓“吳”氏。清前期實行“改土歸流”政策時,又有大批苗民借用漢字姓“吳”氏來作為自身姓氏,進行苗籍户口登記。在今日湘西苗族中,有“吳、龍、廖、石、麻”五大姓,而吳姓最多,排在首位。 [17] 

吳姓得姓始祖

泰伯 泰伯
泰伯。據《史記·吳太伯世家》和《蒼南吳氏通志》記載,泰伯(太伯)、仲雍、季歷兄弟三人,都是姬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因太伯、仲雍遵從父王意願,讓位於三弟季歷,便一同到“荊蠻”(古代對離開京城偏遠的南方地區之統稱)開墾,文身斷髮,化服蠻夷,與當地民眾融為一體,傳播中原先進文化,建立了吳國(今江蘇無錫市梅村)。太伯生於商武丁四十年(前1285),卒於商武乙四年(前1195),享壽91歲,無子,仲雍繼之為國君。爾後,裔孫以國為姓,即吳姓,尊太伯為始祖,仲雍為傳代始祖。

吳姓遷徙傳播

  • 先秦時期
古代的吳國,位置是在現今江蘇省無錫縣一帶,此地也是吳姓發源地。周初,是泰伯的封地。至十九世孫壽夢的時候開始稱王,國勢也日益強大,國境一直延伸到今浙江省的嘉湖一帶。與此同時,吳姓首先向北臨近的齊、魯之間迅速遷徙繁衍。這一帶的吳姓,多為壽夢第四子季札之後。其後遷入河南、安徽等省境。
吳姓子孫在亡國之前,有過一些零星的外遷活動。如與鄰國爭霸時,有少數吳姓子孫在戰爭中被俘,被迫流亡他國,遠離家園。公元前537年,吳楚交戰,厥由(吳王壽夢的第5子,季札之弟)受命前往敵營犒勞楚師,偵察敵情。一至楚營,便被抓住。楚人本擬殺他祭鼓,厥由大義凜然,嚴辭斥敵,使楚人折服,結果不辱使命。楚國撤兵,但厥由也被帶回楚國。此後,他流亡楚國,娶妻生子。後代以名為姓,形成吳姓的分支——厥由氏。又如夫差的兒子吳姑蔑,在與越人作戰中被俘;吳亡前數年,夫差的太子吳友和王孫彌庸也一同被俘,流落到越國。 [2] 
  • 秦漢時期
吳芮屬吳徵生這一支,父親自楚遷居廬山。漢朝一統天下,分封功臣,吳芮被封為長沙王,建都臨湘(今湖南長沙市),食邑3千户。自此,吳姓宗族中吳芮一支又自江西遷到湖南。
嶺南吳霸家族,吳霸字子公,西漢末年陽山(今廣東省陽山縣)人,據後世研究者推測,吳霸先世是吳亡後遷到越國的吳人又隨越人南遷的一支。清代《廣東通志》記述了吳霸的生平。吳霸年輕時非常強壯,就任地方軍官。他曾帶兵駐紮湞陽(今廣東省英德縣),並施行軍屯,招攬流民開墾荒地,後人為紀念他的開發之功,將他曾駐守的山命名為吳山。後來吳霸又升廣鬱(今廣東巴馬、凌雲縣一帶)都尉,負責監視夜郎國。他的族人希望藉助其勢力遷居廣鬱肥沃之地。被吳霸以擾民為由制止。吳霸此舉深為當地百姓敬佩。漢昭帝時吳霸又升任牂牁太守,牂牁郡大約在今貴州省西部。《廣東通志》説,吳霸後裔興旺,五嶺以南,特別是廣東一帶的吳氏大部分是吳霸的後代。 [2] 
  • 三國時期
吳姓圖騰 吳姓圖騰
吳允承回遷吳郡奉祀先祖吳太伯三代之後,歷史進入了三國時期,吳氏家族成為割據江東的孫吳政治的國戚,孫策、孫權兄弟的母親吳國太便出自吳郡吳氏。 [2] 
  • 魏晉隋唐時期
魏晉至隋唐的七百餘年間,北方士民大量南遷,吳氏宗族也在南遷之列。據唐林寶撰寫的《元和姓纂》記載,這期間的吳氏大族主要分佈在吳郡武昌濮陽渤海陳留等地,並呈南興北衰之勢。 [2] 
據史料記載,吳氏子孫在江南分支開基的地方主要有今浙江的杭州、杭井、奉化、温州、臨海、平陽、臨安;江西的興國、石杭;福建的莆田、福州、漳州、泉州、汀州;廣東的潮州、嘉應州、南雄;廣西的梧州、南思等地,如廣東潮州府潮陽縣賀隴鄉吳氏著存堂天元世下一支,就是季札後裔在吳國滅亡後,隨戰亂不斷遷徙而來。至唐代,應募墾殖銅盂,始定居下來。其開基大都在秦漢以後,其中浙江、江西等地在隋唐之前;福建、廣東等地在唐以後。 [2] 
另據史料記載,入閩始祖祭公字孝先,為太伯六十二世孫,原居河南光州固始,唐時隨王審知入閩平黃巢起義,堂族六人分居福州、泉州之間,稱吳氏六祖,支分漳州及泉州。入粵始祖吉甫公,為宣公五世孫,宣公原居四川后遷江西南豐,後因戰亂遷至福建汀州寧化縣,吳氏雖遍及全國,但繁衍發展中心為江南一帶。 [2] 
  • 宋元時期
據《海鹽吳氏宗譜》(光緒22年版)記載,廷尉吳公晚年定居石門語溪洲錢(今浙江桐鄉縣西石門),故居至清末尚存。譜稱語溪洲錢吳氏。宋代中期,吳氏子孫,恃貴犯法,給語溪洲錢吳氏帶來厄運。譜稱因為這次犯事,至使語溪吳氏家族“家被籍,丁口竄斃殆盡”,僅有一胤,僥倖逃過於這場劫難。 [2] 
大難後倖存的一胤生了三個兒子,後來分居三處:長子吳德昭,留居石門洲錢祖居;次子吳德彰,贅居德清(今浙江省德清縣)勾壘;三子吳德輝,贅居海寧縣治前。留居語溪氏,後又分出三派:一派為吳繩翁後裔,分居馬頭村;一派分居海鹽;一派分居石硅村,為吳申孫的後裔。 [2] 
海鹽吳氏一派,以吳馨為一世始祖。據《海鹽吳氏宗譜》記載:海鹽吳氏一世祖吳馨,字世芳,明末處士,世代居住在石門語溪洲錢。吳馨生子吳賢濟,字北皋,排行第四。吳賢濟是石門縣的歲貢生,即秀才,當明朝末年,為避兵災戰亂,他將家室遷居海鹽岡圖畫橋,成為海鹽吳氏的始遷祖。 [2] 
吳佑生了兩子:長子吳鳳,少子吳愷。吳鳳,字君雅,官任漢樂浪郡(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壤市)太守。這是見於史書記載的最早到達今朝鮮國的吳姓成員。吳鳳生的一個兒子吳馮,字子高,官任鯛陽侯國(今安徽臨泉縣鯛城)相。吳鳳的弟弟吳愷,任新息(今河南息縣)令。 [2] 
季札次子吳徵生一支在兩宋產生了科舉官宦世家吳相家族。濮陽吳氏的一支經輾轉遷徙後形成根深葉茂的汝南——太原吳氏。渤海吳氏成員南遷江南後落地生根,在兩宋時期形成江南第一望族吳宣家族。沉寂上千年之久的吳姓正宗季札四子吳子玉一支延陵吳氏開始復興。隱姓達千餘年的季札長房後裔洞庭濮氏於南宋初年複姓歸宗。 [2]  [74] 
  • 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吳姓的分佈更為廣泛,自上古保持世系傳承不亂,代有顯貴的世家大族幾乎絕跡。這時期吳姓望族大都由唐宋時期的單家發展而來,並從地區分佈上呈同姓異宗交叉分佈,如廣東潮州府賀隴吳氏,雖自漢唐後世居本地,因歷代的戰亂和災荒,發展極其緩慢,及至明萬曆後到清乾嘉年間,始繁衍成吳氏著存堂一族。
江西德興建節的吳氏則是唐末為避黃巢兵亂而遷來的。江西弋陽吳氏在五代戰亂時,從金陵(今南京)遷來的。湖南益吳氏主要有三支,九都衝吳氏其先祖吳世春、吳永鑑叔侄二人自江西清江來湖南益陽經商,從而定居益陽,後裔繁衍成益陽九都衝吳氏。泉峯吳氏,其先祖在元初遊學湖南,而定居益陽,後世繁衍成益陽泉峯吳氏。夾流溪吳氏則是明初從江蘇省江陰縣遷居湖南益陽夾流溪,據其家譜記載,到清乾隆時,這支吳氏已傳了13代。 [2] 
山東青州府吳氏是明朝江陰侯吳良次子壽安後裔,1379年受朱元璋派遣移居青州府為女婿齊王修建宮室,二年後病故青州府,故成為此支吳氏始祖。
  • 近現代
吳氏族譜 吳氏族譜
據《吳氏家譜》記載,登州吳氏來源於泰州吳氏,而泰州吳氏又源於浙江吳田吳氏。吳田吳氏是明代浙江山陰吳氏吳溶、吳淵、吳溥的後裔。據《山陰州山吳氏族譜》記載,這支吳氏的家譜因上世家中失火被燒掉,因而吳田吳氏可確認的始祖為吳回。在歷史上,吳田吳氏遷居泰州(今江蘇泰州有兩支,一支是吳田吳氏第十四世裔孫吳潮先遷泰州而成泰州吳氏始祖,另一支是吳田吳氏五世裔孫吳承護下傳12代裔孫吳萬四,也自吳田遷至泰州東的安豐。隨着泰州吳氏人丁的增多,又有吳潮裔孫吳僧兒吳佩十七世祖自泰州北遷山東蓬萊(古屬登州),其後裔形成登州吳氏。登州吳氏雖然家族不甚顯貴,但人丁倒還興旺。登州吳氏自吳僧兒下傳十六世孫吳可誠時,這支吳氏已沒落無聞。 [2] 
  • 遷居台灣
吳姓的發源地江蘇南部距離台灣較近,因此吳姓人遷居台灣的歷史較早。早在吳國滅亡之時,吳姓子孫有一部分逃亡海上,其中一些人有可能遷到了台灣,然而見於歷史記載的卻是在元代。 [2] 
明清以來自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的吳氏遷居台灣的逐漸增多。在台灣的歷次統計中,吳姓長期穩坐第七把交椅,這與南明永曆年間鄭成功渡海收復台灣,從潮州沿海,尤其是饒平、南澳、澄海各縣收了不少吳姓士兵有關。在台灣歷史人物中,吳姓人佔有相當比重,如被稱為“阿里山之神”的吳鳳,宜蘭的開拓者吳沙,抗倭名將吳彭年和吳湯興,抗日民族英雄吳海水,著名作家吳濁流等都是近現代史上來台的著名吳氏子孫。 [2] 

吳姓海外發展

  • 遍佈全球
自公元前473年吳國滅亡至今兩千餘年,吳姓子孫不僅在祖國內陸往復遷徙,而且還遠播國外。早期吳姓主要遷往鄰國越南、日本、朝鮮,後來又陸續遷往南洋諸島繁衍生息。近代由於西方列強入侵,中國國門被打開,中西經濟文化的往來加強,一部分吳姓子孫遠遷歐美各國。而今隨着全球一體化的浪潮,吳姓子孫已遍佈全球。 [2] 
  • 日本
日本與吳國故地隔海相望,國破家亡之後,吳國王室的一些倖存者,到達了日本島。此後,他們便在這裏紮了根。他們給當時落後的日本帶來文明的種子,因而不久便建立起威望和地位,成為當地民眾的首領。這一批優秀的吳姓族人,在日本備極興旺。它的一支,演變成日本皇室 [2] 
漢、魏至隋唐時,日本吳人懷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大陸王朝,並鄭重表明:日本王室是吳太伯的後裔。中國的史書《魏略》、《晉書》、《梁書》、《北史》、《路史》,都記載了這類大事。今天的日本皇室,就是吳姓的後代。這一歷史事實,引起了中日許多學者史家的濃厚興趣。元朝初年,中國史官金履祥在他的《通鑑前編》中提到:“日本又云吳太伯之後,蓋吳亡其支庶人海為倭。”不久,在海洋彼岸的日本著名僧人中巖園在《日本紀》中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數百年後,到民國初年,吳氏裔孫吳佩孚將軍驚奇地發現,他和當時的日本天皇同為吳太伯的第121子孫。時至今日,日本學者鳥越憲三郎、日下恆夫等更推定吳人東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即越滅吳以後。這一批東渡日本的吳姓宗族成員,今天已完全同化和融合到日本民族中,但有的後代數千年來仍保留着自己的血緣標誌——“吳”,演化成今天日本的“吳”,“吳人”,“吳羽”,“吳服”,“吳漢”,“吳服部”等許多姓氏。如當代日本著名經濟學家、日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吳文炳博士,日本統計學家、“國勢普查之父”吳父聰,都是日本吳姓的佼佼者。但也有一部分東渡日本的吳人,已演變成其他的姓氏,如“松野”等。日本《新撰姓氏錄》中記載:“松野,吳王夫差之後,此吳人來我之始也”。 [2] 
近世以來,大批吳姓子孫移居日本,成為日本華僑、華裔的重要一支。如著名日籍華人圍棋大師吳清源,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2] 
  • 越南
越南和中國一衣帶水,在民族獨立前曾是中國封建王朝的統治轄區。吳姓人遷往越南的時代很早,春秋末年越滅吳,大批吳人南遷,加入越人隊伍,後來越國滅亡,吳人又隨越繼續南遷,大約在秦漢時期到達越南地區。秦漢以後,內地吳姓人因做官、經商、從軍等原因陸續有人遷居越南。唐中期,渤海吳氏裔孫吳納任官安州(今越南清化省)刺史,舉家遷到越南北部,此記載也見於唐元和年間林寶編撰的《元和姓纂》。 [2] 
南遷越南的吳姓子孫不斷開拓進取,建立了功業。唐末五代時,南遷越南的吳氏裔孫吳權在越南建立吳朝。據《丹陽吳氏宗支錄·季札以下世系》記載:吳權家族出自延陵吳氏,唐昭宗時,吳權生於唐王朝屬地林州(今越南和西省),其父吳(日文)是當地政府長官——州牧。吳權自幼胸懷大志,性格沉穩,成人後借父之威,先後擊敗附近地區的武裝割據勢力,建立越南歷史上最早的獨立王朝——吳朝,遺憾的是吳朝只歷吳權、吳昌熾父子兩代,就被丁朝取代了。此後,吳權後裔散居於越南各地,據説吳權後世子孫在姓名中間加一“昌”字,以作為吳權家族的標誌。在吳朝以後的一千餘年中,又有許多漢族姬姓吳氏遷入越南,進一步壯大了吳姓隊伍。明朝滅亡後,一部分明乾:遺民流亡到了越南,形成越南華裔“明少二人”,其中有不少吳姓人。著名人物有詩人吳仁靜,他曾任越南阮朝禮部尚書,是祖籍廣東的吳姓後裔,著有《汝山詩集》流傳於世。 [2] 
越南黎朝時,有傑出的史學家吳士連,他創作了越南第一部編年體史學鉅著《大越史記全書》李朝時又有著名學者官僚吳俊。近代越南吳氏著名吳姓人物,是南越政權的最後一位總統吳庭豔。吳姓在越南姓氏人口排列上為第六位,越南文字在使用拉丁字母前,一直使用漢字,吳姓之“吳”與中國無異,不過古代遷往越南的吳人雖仍姓吳,但已融入越南民族中,成為今天越南吳姓的一部分。 [2] 
  • 朝鮮
朝鮮與中國東北相鄰,自夏商以來就是中國的附屬國,吳姓人到達朝鮮地區早在戰國時期就開始了。據《後漢書》記載:東漢陳吳氏裔孫吳鳳官任樂浪郡(今朝鮮平壤地區)太守,舉家遷到朝鮮。此後的歷代王朝又有不少吳姓人遷入朝鮮,今天他們已完全融入朝鮮民族,成為朝鮮吳姓的一部分。吳姓在今天朝鮮143個姓氏中為20大姓之一。 [2] 
  • 東南亞
吳姓人移居東南亞一帶始自元明時期,那時東南亞叫南洋。菲律賓的吳姓華人家族主要來自福建沿海地區,也有來自廣東、台灣地區的吳姓人,但遷移時代較晚。據統計,19世紀末期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大約有五萬多華僑華人,其中吳姓人口位居第七。20世紀以來,吳姓人的影響逐漸擴大。1904年成立的馬尼拉商會,吳克誠是發起人之一,他是自福建晉江移民到菲律賓的。後來,吳克誠成了當地維護華人權益運動的領袖。抗日戰爭時期,菲律賓華人組織了“菲律賓華僑抗敵委員會”,成員中有吳姓人吳道盛等人,其下屬抗日遊擊隊福建隊的指導者也是吳姓人吳揚。由此可見吳姓人在菲律賓的影響。 [2] 
  • 歐美
當西方列強的大炮轟開中國封閉的大門後,吳氏宗族成員便開始走向歐美。 [2] 
在當代美國華人社會中,吳姓宗族的發展之快,勢力之強,人才之多,又遠在他姓之上,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其中,美國華人中的吳姓風雲人物有祖籍浙江餘杭的吳家瑋,他是第一位華人校長一一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校長,1984年全美華人協會會長。祖籍浙江餘姚的吳仙標,1984年當選為第一位美國華人副州長——特拉華州副州長。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位女會長、著名物理學家、科學院院士、美籍華人吳健雄;第一位華裔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男配角吳漢 [2]  [18] 

吳姓人口分佈

  • 古代
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吳姓大約有17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2.2%,排在王、李、張、趙、劉、陳、楊7大姓之後,為宋朝第8大姓。吳姓第1大省是江西,約佔全國吳姓總人口的13%,佔江西總人口的2.8%。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西、安徽、山西、浙江、山東、福建,這六省吳姓大約佔吳姓總人口的60%;其次分佈於湖北、河南、江蘇、湖南,這四省的吳姓又集中了25%。全國形成了以江西為中心的吳姓人口聚集區。 [19] 
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吳姓大約有23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2.5%,為明朝第7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吳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快,600年中吳姓人口總增加率為35%,淨增加了60萬。浙江為吳姓的第1大省,約佔吳姓總人口的19.8%。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浙江、江西(14.8%)、江蘇(13.3%)、福建(13%),這四省大約佔吳姓總人口的61%;其次分佈於廣東和安徽,這兩省的吳姓又集中了16.4%。宋、元、明期間,吳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南方和四川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贛浙蘇皖、閩粵兩大塊吳姓人口聚集地區。 [19] 
  • 當代
根據2006年《中國姓氏·三百大姓》結果,當代吳姓的人口2400多萬,為全國第十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1.92%。 [20]  根據2018年公安部統計,吳姓排第9,約有2780萬人。 [3] 
目前,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廣東、福建、廣西、貴州、江蘇五省,大約佔吳姓總人口32%,其次分佈於安徽、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東、江西、河南八省,又集中了40%。廣東居住了吳姓總人口的8%,為吳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華南、華東、川鄂貴湘三大吳姓分佈地區。
吳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江蘇、安徽大部、浙江大部、山東中部、江西北部、福建北部,每平方公里的吳姓人口達到7人以上,中心地區可達8.4人以上。吳姓分佈密度在7人以上/平方公里的地區僅佔國土面積的5.4%,吳姓人口大約399萬;4.2—7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土面積的16.1%,吳姓人口大約811萬;1.4—4.2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土面積的40%,吳姓人口大約1126萬;不足1.4人/平方公里的地區佔國土面積的38.5%,吳姓人口大約124萬。 [19] 
吳姓在人羣中分佈在粵瓊桂、閩台贛浙、貴湘大部、蘇皖南部、重慶東南,吳姓一般佔當地人口比例在2.4%以上,最高可達5%以上,上述地區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4.7%,居住了大約56.3%的吳姓人口。在川雲、重慶大部、湖北、湖南東部、蘇皖北部、山東、陝豫南部、寧夏、甘肅中部、青海東部、河北東部、天津、內蒙古中部和東南部、遼寧大部、黑龍江東部,吳姓在當地人羣中的分佈比例在1.2%—2.4%之間,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8.5%;其他地區,居住了大約34.2%的吳姓人口。
吳姓人羣的血型分佈總的是:O型佔35.8%,A型佔29%,B型佔27.1%,AB型佔8.1%
2022年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發佈2021年全國姓名報告。根據報告,吳姓氏人口分佈最多的省份是廣東。 [70] 

吳姓傳統文化

吳姓郡望堂號

  • 郡望
吳姓重要的郡望有延陵、渤海、濮陽、陳留、汝南、長沙、武昌、吳興等八個。
延陵縣:西晉時分曲阿縣置縣。 [21] 
濮陽郡:晉代時改東郡置國,西晉末改為郡。此支吳氏,其開基始祖為廣平侯吳漢的裔孫吳遵。 [21] 
陳留郡:西漢時置郡。此支吳氏是季札的後裔,為東漢吳恢之族所在。 [21] 
長沙郡:秦時置郡。此支吳氏系季札之後,其開基始祖為西漢長沙王吳芮。 [21] 
渤海郡:漢高祖五年(前202)置,治所在浮陽縣(今河北滄州市東南)。東漢移治南皮縣(今河北南皮縣東北)。東魏又移治東光縣(今河北東光縣東)。隋開皇初(約582)廢,大業初(約605)又改滄州為渤海郡。吳國被越國亡後,吳氏子孫到北地避難、拓荒,繁衍成渤海郡望族。 [19] 
  • 堂號
延陵堂:季札是吳王壽夢的第四子,以賢德著稱,壽夢想讓他繼承王位,他堅辭不受,壽夢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個哥哥先後為吳王,臨死時要傳位給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後人奉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時人稱其為“延陵季子”。 [21]  [74] 
至德堂:也出自泰伯的故事。泰伯三讓王位的謙遜禮讓美德連孔子也由衷讚歎:"太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民間尊太伯為"讓王",太伯廟前有"至德名邦"的牌坊。因此,吳姓族人以"至德"作為堂號,還有與"德"字有關的,諸如種德堂、世德堂、仁德堂、怡德堂、尚德堂、源德堂、樹德堂、德禮堂等。 [22] 
三讓堂:出自於吳姓受姓始祖泰伯的故事。泰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長子。亶父有意將王位讓給三子季歷,泰伯為了滿足古公亶父的意願,與弟仲雍避至荊蠻,紋身斷髮,是為一讓;二讓為太伯與仲雍借古公亶父有病之機以採藥為名外出避讓;三讓是指在古公亶父死後奔喪之時,季歷欲以王位迴歸泰伯,泰伯、仲雍再次遠走東吳。吳氏後裔遂以"三讓"作為堂號。還有思讓堂、讓德堂、德讓堂,等等與"讓"字有關的堂號均緣於此。 [22] 
三讓堂 三讓堂
其他堂號還有渤海堂、讓德堂、種德堂、世德堂、仁德堂、至德堂、秀聚堂、忠義堂等。 [22] 

吳姓門楣題辭

“延陵高風”指周章正式封吳之後,國勢日強,至仲雍的十九代孫壽夢正式稱王。壽夢有四個兒子,最小的季札為人仁義禮讓,最為賢能,為父所喜,為兄所愛。壽夢想讓位給他。季札象他的先祖泰伯一樣,執意推讓,並遠逃他鄉,終身不受國位。吳王就將他封在延陵(今江蘇常州市、江陰縣一帶),稱為延陵季子。因此,吳氏亦有稱延陵堂者。延陵遂成為後世吳姓的郡望之一。 [27] 

吳姓宗祠楹聯

湖北紅安縣八里灣鎮陡山村吳氏宗祠 湖北紅安縣八里灣鎮陡山村吳氏宗祠 [23]
廣東省南雄市珠璣古巷的吳氏大宗祠 廣東省南雄市珠璣古巷的吳氏大宗祠
休寧商山吳氏宗祠 休寧商山吳氏宗祠
鄱陽吳氏宗祠 鄱陽吳氏宗祠 [24]
全台吳姓大宗祠 全台吳姓大宗祠 [25]
泉州吳氏大宗祠 泉州吳氏大宗祠 [26]
  • 四言通用聯
世家第一;至德讓三。
——全聯典自春秋吳泰伯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長子,讓位於弟季歷及季歷子昌(文王)。孔子稱其有“至德”,《史記》列為世家第一。
延陵世澤;梅里家聲。
——全聯典自春秋時期的吳公子季札,封於延陵(今江蘇武進)稱“延陵季子”。泰伯讓位而避於吳,住今江蘇省無錫梅里。
延陵望族;廷尉名官。
——上聯典出春秋時期的吳季札。下聯典出西漢時期的吳公,文帝時為河南太守,徵為廷尉。嘗薦賈誼於文帝,文帝召賈誼為博士。
治平稱最;明體達用。
——上聯典自西漢時期的吳公,公正廉明,治平為天下第一。下聯典自清朝年間的吳廷棟治學以明體達用為主。
治平稱最;讓德留芳。
——上聯典指西漢吳公。下聯典指吳氏的來歷。
宮女列陣;簫鸞成仙。
——上聯典出春秋時期的孫武以《兵法》教吳王宮女列戰陣以顯治軍之能。下聯典出唐朝時期的文簫與仙女吳綵鸞結為夫婦,雙雙成仙而去。
清操絕俗;畫聖留名。
——上聯典出西晉時期的吳隱之任職各地,均著清操。下聯典出唐朝時期的吳道子為著名畫家,世人譽為“畫聖”。
鷹揚虎視;劍氣玉光。
——上聯典自三國時期的吳質,曹操贊其“鷹揚其體,虎視鳳觀”。下聯典自明朝年間的吳伯宗,人稱“玉光劍氣,殆不可掩”。
  • 五言通用聯
八閩孝子裔;三讓帝王家。
——台灣省台南市吳氏大宗祠聯
  • 六言通用聯
三讓兩家天下;一劍萬世千秋。
——上聯典出《史記·吳太伯世家:“孔子言:‘太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下聯典用季札掛劍徐君之墓樹的典故。
孫子能教宮女;文簫幸遇仙姝。
——上聯黃指春秋吳王闔閭用孫武操練宮女事,在操練女軍時,不顧吳王面子而殺他兩名愛妃,果然使軍紀嚴明。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吳綵鸞遇書生文簫事,想傳書生文簫於太和年遇到他,受她接濟。十年後,一起到吳中越王山,各跨一虎成仙而去。
  • 七言通用聯
渤海家風千古興;延陵世澤萬載隆。
——此聯為江西省上猶縣吳氏宗祠聯。全聯典指春秋吳國的季札。
百年丕振延陵緒;三讓猶存泰伯心。
——此聯為江西省上猶縣吳氏宗祠聯。全聯典指春秋吳·泰伯。
樓危明月芭蕉翠;水漲白帆楊柳青
——上聯典指南宋詞人吳文英,工詞。下聯典指明朝小説家吳承恩
人稱祖師號畫聖;我恨王郎曰頻香。
——上聯典出唐朝著名畫家吳道子,被譽“畫聖”,民間繪塑藝人奉為“祖師”。下聯典出清朝女詞人吳藻,字頻香。
吏部文章昭日月;將軍功業炳山川。
——典用佚名集吳天發碑字帖聯。
  • 八言以上通用聯
秘義煙涵,瑰詞雨散;文章綺合,藻思羅開。
——採用清朝書法家、金石學家吳榮光聯。
休逸住延陵,支分西土;富饒遷石裏,派衍東山此。
——此聯採用安徽省歙縣胡埠口吳氏宗祠聯。上聯典出本支吳氏源於延陵季子,即吳王壽夢的第四子季札,因不願繼承王位受封於延陵。“西土”,胡埠口在延陵以西。下聯“石裏”,指附近吳氏散居地石門塢、石門坑等;“東山”,為當地小山名。
胄繼縉紳,高出延陵鼎族;政務寬厚,早標太守芳名。
——上聯典指春秋吳國的季札。下聯典指西漢朝時期的吳公。
誌異徵誅,三讓兩家天下;功同開闢,一抔萬古江南。
——此聯為江蘇省無錫縣吳氏宗祠聯。全聯典指春秋吳氏始祖周太王之子泰伯讓位幼弟季歷開闢江南的史實,其聯在今江蘇省無錫縣的泰伯祠(又稱至德寺、讓王廟)和泰伯墓。泰伯因三讓天下,德行高尚而被後人尊為至德。天下吳氏均尊泰伯為開姓始祖。
讀書好,耕田好,學好便好;創業難,守業難,知難不難。
——採用清朝小説家吳敬梓自題聯。
持議剛方,坐席正講官之體;風裁峻厲,飛帛書御史之名。
——上聯典自北宋朝時期的吳申,持議剛方,上書“爭講官正席”。下聯典出北宋·吳中復,累官殿中侍御史,風節峻厲,先後彈罷宰相梁適、劉沆。仁宗飛白書“鐵御史”三字賜之。
至德啓雲礽,三讓兩家天下;大宗綿雪堰,千秋一脈江南。
——典用吳氏宗祠聯。
始國憶江蘇,碑前遂得追根志;遷台榮慄邑,海外還存慕祖心。
——此聯為台灣省苗栗縣吳氏宗親會敬獻給江蘇省無錫市泰伯祠聯。
系出延陵,溯先世家風,芬流蘭谷;派衍綺裏,緬當時儒術,望重草廬。
——此聯為吳氏宗祠聯。
渤海延陵分兩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讓傳家,實二千餘年來共稱鼻祖;
閩派瓊支聚一堂,歡聯異域,最喜四方觀禮,在數萬幾里外大振家風。
——此聯為吳氏宗祠聯。
(資料來源: [27] 

吳姓家譜文獻

族譜名稱
編纂者、編纂方式、年代
藏地
備註
【全國】吳氏宗支蕃衍志不分卷
楊繼盛編纂,手寫本一冊
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全國】吳氏宗支世系圖不分卷
著者待考,手寫本一冊
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全國】吳王壽夢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圖不分卷
吳如勝編纂,手寫本一冊
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全國】吳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
吳鳴鳳撰,手寫本一冊
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遼寧本溪】吳俄雨格氏家乘五卷
清雍正間纂 寫本
遼寧本溪市城子鄉樸卜邨

【遼寧鳳城】吳氏家譜一卷
(民國)吳春融纂,民國十八年(1929)石印本
遼寧鳳城縣楊木鄉、遼寧鳳城縣檔

【遼寧遼陽】吳守近家譜
清鈔本一冊
北圖

【河北河間】吳譜一幅
吳淑珍纂,鈔本
河北青縣崇、鎮野兀屯

【河北】濼南吳氏家譜四卷
(清)吳優善、吳鴻磐纂, 清道光三年(1823)纂,清光緒十八年(1892) 鐵板本
河北灤南縣檔

【河北濼南】吳氏家譜三卷
(清)吳寶善纂, 清光緒十二年(1886)纂 光緒二十五年 (1899)刻本
河北灤南縣文管
吳懷慎首修於清道光三年。
【上海松江】華亭張澤吳氏宗譜二卷
(清)吳德達輯、吳應芝續輯, 清嘉慶十四年(1809)仁澤堂刻本
上海圖

【上海松江】吳氏宗譜三卷
(民國)吳承祐纂,民國十八年(1929) 民國二十五年(1936) 鉛印本
上海松江縣博
該族為張澤吳氏。
【江蘇】吳氏宗譜三十六卷
(清)吳宗洛十一修,清咸豐元年(1851)至德堂鉛印本 三十六冊
歷史所、哈爾濱師大
該族散居常州、無錫、江陰等地。
【江蘇】吳氏族譜十二卷首一卷
(清)吳瑞宗等修,清光緒三年(1877)至德堂木活字本 六冊
上海圖

【江蘇蘇州】吳氏家乘三卷
(清)吳潮 吳文塏修 ,清嘉慶六年(1801)源遠堂本鈔本 二冊
江蘇蘇州市圖

【江蘇常熟】新修丹陽分常熟吳氏支譜六卷
(清)吳煥文 吳焯等修 ,清光緒十四年(1888)修 稿本 五冊
江蘇常熟市圖
封面作《吳氏支譜草稿》。
【江蘇溧水】吳氏宗譜四卷
(民國)吳祖起纂,民國五年(1916)錦肅堂木活字本
江蘇溧水縣明覺鄉向陽邨小吳家
吳孺敦創修於元至正間。
【江蘇贛榆】吳氏宗譜長房卷不分卷
(民國)吳懷鐔重修,民國二十六年(1937)至德堂油印本
江蘇贛榆縣檔

【江蘇淮陰】清河吳氏宗譜一卷
(清)吳崑田修,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翻刻本
江蘇鎮江市圖

【江蘇】淮陰吳氏宗譜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國)吳其種等重修,民國十年(1921)清江柏碧山堂刊本 二十六冊
美國

【江蘇】淮陰吳氏族譜八卷
(清)吳芸等纂, 民國二十四年(1935)石印本
江蘇鎮江市博

【江蘇揚州】吳氏宗譜四卷
(清)吳引孫修,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朱印本 四冊
吉林大學

【江蘇儀徽】古望亭吳氏家譜十一冊
清道光間重印本
江蘇儀徵縣陳集鄉工農邨

【江蘇】如皋吳氏家乘三十卷首一卷
(民國)吳江 吳杓等重修,民國十四年(1925)三讓堂活字本 十四冊
日本、美國
本書一名《吳氏族譜》。
【江蘇鎮江】潤州吳氏家乘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國)吳榮章纂修,民國二十年(1931)均安堂鉛印本 十冊
歷史所、上海圖
書口作《吳氏家譜》。吳新暉等始修於清康熙二年。
【江蘇丹陽】延陵荊邨吳氏宗譜十二卷
(清)吳廣財等修,清同治四年(1865)木活字本
美國

【江蘇常州】吳氏伯武公房譜二卷
(清)吳文薰等纂修,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活字本 二冊
北圖

【江蘇常州】延陵吳氏大成宗譜四十二卷
(清)吳 纂,清光緒元年(1875)刻本
江蘇鎮江博
存卷首、卷1
【江蘇無錫】吳氏族譜不分卷
清同治間刻本
四川圖
存一冊
【江蘇江陰】嚴 吳氏宗譜四十卷
(清)任震初纂修,清同治八年(1869)恩敬堂活字本 二十八冊
歷史所
吳日宣始修於明萬曆三十七年,此為六修。
【江蘇宜興】北渠吳民族譜八卷首一卷
(民國)吳一清等纂修,民國十九年(1930)活字本
北圖(二部)、南開大學、遼寧圖、吉林大學、日本、美國

【江蘇宜興】鍾離吳氏重修忠義分譜八卷
(民國)吳蓮溪續纂,民國三十六年(1947)恩敬堂鉛印本 八冊
歷史所
一名《鍾離吳氏宗譜》。譜始修於清嘉慶十五年。
【江蘇宜興】宜荊吳氏宗譜十卷首四卷
(民國)吳誠一等八修
,民國十五年(1926)齊美堂活字本三十六冊
北圖

【江蘇宜興】吳氏宗譜二十一卷
(民國)吳唱續修,民國十八年(1929)繼述堂木刻本 二十四冊
河北大學

【江蘇泰州】海陵南巴塘吳氏族譜□□卷
(民國)姚龍光重修, 民國八年(1919)木刻本
江蘇丹陽縣圖
存愛字號卷6、忠字號卷
1、2、4—6
【廣東梅縣】梅南吳氏族譜不分卷
(民國)吳錫章纂修,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鉛印本一冊。
廣東省中山市圖書館

【湖南】吳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清)吳樹等纂修,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刻本。
儀隴檔
該族散居長沙、寧鄉、湘潭、益陽等地。
【湖南長沙】吳氏四修譜□□卷
清嘉慶間延陵堂木活字本。
上圖
存卷7、12。
【湖南長沙】長沙石板橋吳氏五修族譜二十卷首六卷
吳安虞等主修,1934年延陵堂木活字本。
首都圖、上圖、湖南圖、尋源姓氏、美國猶他
始遷祖崇叟,明永樂元年(1403)遷居長沙石板橋楊林山口。存卷1、3、5、11、13—15、17—20、卷首1—4。
【湖南長沙】湘西吳氏族譜八卷
吳顯章主修,1948年延陵堂木活字本。
湖南圖、美國猶他
始遷祖正任,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徙居長沙河西蕃家潭。
【湖南長沙】星沙吳祠族譜八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吳楚材纂修,1929年奉先堂四修木活字本。
上圖(存卷36、39)、福建圖(存卷1、卷首、卷末)。
始祖興甫。
【湖南長沙】星沙吳氏奉先堂一柱公支族譜七卷附一卷
吳漢暉等纂修,1996年五修鉛印本。
上圖、無錫市泰伯廟統譜辦。
始祖興甫。
以上族譜來源於參考資料 [28-30] 

吳姓字輩衍派

  • 湖南省
渤海吳姓湖南醴陵分支字派為:(21世紀以來已到了“定”字輩)廉讓開祥遠,友恭發慶長,亨嘉逢康泰,運會際明昌。傳家宜忠厚,立品尚端方,自從名永定,勳業振綱常。繼先貴務本,耀祖重安邦,循法顯道哲,守信添誼良。華藻藴繁士,英才紹宗光,言功建樹偉,奇志賢聲揚。
湘中吳姓自宋代(1260年)由木兜公攜族弟木裕公由贛遷湘,木字派至興字派均同,興字派以下各宗自修族譜,自立字派。新化縣分支字派為:(21世紀以來已到了“成”字輩,泰伯第103世)紹式成添共景木學啓齊家助國興文懷達耀德永以守駿甸自振上開基崇厚貽謀永繼名成篤生逢泰運繡錦茂芳春仰源追祖德敦本樹先聲治際昇平會恩敷億兆寧清芬存禮讓南楚育奇英。
  • 安徽桐城、樅陽
高甸吳:分為保慶和榮華兩股。
保慶股的祠堂是崇本堂,字輩是:世承宗德,忠厚純良,光崇先志,景運宏昌。
自21世起,兩股同取以下十六字:宣昭(22世)義問,自求多福,於萬斯年,孝思維則。
2011年高甸吳榮華堂成功修譜,續字輩:宣昭(22世)義問,自求多福,於萬斯年,孝思維則。鴻學開元,友信長傳。大成懷興,祖澤其綿。
麻溪吳:詒厥孫謀,聿懷多(22世)福,繩其祖武,永言孝思。
豸嶺吳(馬埠吳):一正賢學,元世光昌。家法可遵,禮(22世)義文章。昭茲來許,福祿爾康。聿修厥德,長髮其祥。
安徽桐城、樅陽三支吳姓曾於清末民國時期相繼修譜,其字輩四字一句均一字不差地取自詩經《大雅》之《文王之什》中的詞句。
  • 貴州省
貴州畢節大方吳姓良弼—公榮枝字派為:良公番曰有,威作學國耀,尚善紹枝芳,世永賢儒起,曾元培德昌 ,建政修齊道,崇文立本昂,育材承聖訓,禮義廣宣揚,恩周思顯祖,明哲以書香,克孝傳家久,寬厚惠澤長,年同堯舜時,應守可為綱,中心觀必大,延齡益壽康,泰基謙山讓,秦晉漢豫章,亮寅丕振寧,南華慶錦堂,雲礽著績偉,金鸞來鳳翔,居庭松翠照,蓂秀繼輝煌......
貴州正安吳姓字派為:世傳萬古,嚴漢承宗,太廷忠興,典型的有正安縣市坪鄉刀塘苗寨4000餘人,全部為苗族吳姓。
貴州省都勻市基場鄉山西移居部分字輩:順啓富發祥,文龍邦永進,得賢千萬寶
  • 四川省
川西都江堰(灌縣)吳家大冬水吳氏家族世系排行:“春仁啓碧玉,泗天作俊佳,守太宏先治,肇懋方明昌。金光照江海,鵬徵星宇開,福利壽喜旺,榮華富貴祥。”
四川都江堰大觀、街子交界處沒頭河吳氏一脈世系排行:(九十一世起:)來元應芳升,伯肇永維興,國家光玉(裕)澤,文士慶庭登。
四川巴中吳氏一脈世系排行:叨進守仲朝、從道國懷裔;廷思文宗學、正大永耀錫;登自希修獻、新成化克必;維君青任和、萬載立先師;應佐乘時運、章培善繼宜;崇仁洪廣益、尚直達昌奇。
  • 廣東省
潮州府潮陽縣賀隴(河隴)吳氏(十七世起):......文、克、至、盛、承、先、恢、統......
廣東省葫峯吳氏一支家譜字派:立定揚明聖、家聲克振興、繼承榮耀祖、奕世顯朝廷、宏開善述作、衍慶展文英、應樹鴻偉志、永期更日新、愛國忠良勇、安幫賢豪卿、成名標史冊、晉祿正廉清、讓德崇先烈、友遜紹綸珍、禮儀相傳習、信義乃本根、敦宗舉孝道、和睦發祥禎、謙光能受益、修齊典模稱、萬年懷同緒、億兆享平升。
廣東省普寧市船埔鎮種德堂吳氏字輩(清朝屬惠來縣龍溪都梅田樓,當地第七世起排):敦宗正穆,俊秀用章,紀常名鼎,奕季聯芳。
2001年續排增十六字輩:毓仁貽衍,德讓智傅,冠翰崇沛,宏振光華。其中“用”字輩相當於全國吳氏第101代。
  • 江西省
江西九江荊林街吳氏一支家譜字派:德、思、伯、志、孟、時、天、國、道、中、之、登、光、宗、應、懋、學、仕、宜、崇、周、邦、新、進、化、富、壽、兆、長、英、照、代、文、人、起、恤、茲、建、立、洪、昌、昭、高、尚、法、錫、慶、開、先、業、修、和、本、在、同、倫、常、呈、瑞、象、敦、厚、作、英、雄、孝、左、禎、祥、集、熙、康、治、理、通、書、香、延、祖、澤、華、耀、振、興、豐、信、義、符、欽、敬、親、愛、樂、鹹、雍。
  • 河南省
河南省商城縣一支家譜字派(一百零一世起):聞學傳宗,忠孝允從。世承先志,家慶國封。德為仁積,道以義隆。貽謀祖澤,紹業天功。長開佑啓,遠裕寬宏。迎祥保太,本懋枝榮。芳名百代,光耀大同。顯揚輝蔭,景際雲龍。良善登科第,英才著玉京。聖賢帛統緒,倫紀守和平。克信詩書禮,源尋雅頌聲。延陵陪宇宙,渤海滿懷瀛。
  • 江蘇省
徐州下邳吳姓,明洪武年間,先祖官居古下邳,繁衍後代,枝繁葉茂。
下邳吳氏117世起各支統一字輩:仁愛忠孝嗣續長,鼎盛昌隆煜華章,法治國泰呈祥瑞,清正廉明民富康。
  • 山東省
山東壽光市營裏鎮吳家營(莊)一支,遷始祖原名吳國興,因朱元璋名國瑞而易名種和發祥江陰,朱元璋賜 名良,賜封江陰侯。自明初遷居青州府傳承至今二十七世。
其各支字輩: 遠、思、(部首:日、王、金、木、水、火、土、心、山、辶、 亻、力、糹、言、忄)尚、龍、之、生、振、天、象、鹹、宏、才、夢、廷、桂、冠、存、圃、長、和、文、漢、道(導)、傳、堂、萬、田、雲、芳、蓮、益、亭、良、聯、國、銘、訓、儒、世、徒、智、信、仁、德、坤、震、艮、離、坎、兑、巽、鼎、殿、先、心、蛟、師、孔、念、復、建、步、金、胤、於、化、然、邦、忠、玉、元、克、伯、延、一、景、祥、作、章、清、明、安、三、光、振、修、典、舉、憲、之、蘭、守、庭、希、樂、俊、其、中、烈、鳳、泮、士、之、子、際、淑、學、林、閣、丕、全、九、鳴、春、佔、華、紹、京、相、樹、全、維、可、行、東、奎、魁、棟、百、業、孟、為、存、宗、繼、先、可、曰、基、海、生、善、懷、本、殿、永、泰、即、成、法、江、河、積、卿、敦、義、承、羣、崇、顕、印、傳、鼎、新、獻、慕、尊、如、領、朝、福、珍、同、峯、錫、琴、棋、書、廉、讓、武
  • 其它
吳姓一支字輩(湖北省黃梅縣大河吳祥村一帶,這裏曾是紅十五軍發源地):文章期濟美,芳型務敬典。嘉猷列台鼎,奇勳定垂遠。由禮斯經世,友伯允以顯 。大繼國之士,從德元良衍。光建啓泰運,誠通學必宣。一善同心守,宗敍自爾延。青雲步英哲,凝道真可傳。裕承惟積厚,仁義廼興綿。和忍師前烈,勤儉仰昔賢。正修齊治本,富貴任在天。
吳氏思源堂一支字輩:“國士登來世文章啓今時德原澤宜遠材高功應奇英倫光前列敍餘炳忠夷家庭修法則為政樹鴻猷一本樂昌順封賜記岐周”。
吳氏三讓堂一支字輩:“忠厚傳家遠行親繼澤長衣冠登相位黼黻發榮光”。
吳氏一支字輩:“傅經立大本翼德守朝儀光裕宜師厚承先慶履綏”。
吳氏三在堂一支字輩:乾坤多清淑、鍾毓挺英奇、崇仁敦善本、秉義啓宏基、榮先綿厚澤、濟世應昌期、傳之億萬載、統緒昭創垂。
乾派:“宗伯文仲起汝邦大德與祈天錫瑞裔耀裕慶家聲秉禮遵和睦懷仁啓顯榮同期崇克讓祖□永為程”;
坤派:“丹桂碧蘭香秀連清芝芳英貞榮翟淑婉毓琳琅孟傳名訓正湛著今儀良宜室賢相助□成家義有方”;
吳氏一支字輩:“傳經立大本翼德守朝儀光裕宜師厚承先慶履綏”。

吳姓文物遺產

吳道台宅第 吳道台宅第
吳道台宅第,是江蘇省規模最大的浙派建築羣,建於1904年,當年吳引孫用40萬兩紋銀,模仿寧紹台道衙署,結合揚州建築風格建造而成,宅第規模宏大,結構精巧,為揚州古建築中獨具一格的住宅建築羣,它與杭州胡雪巖故居、無錫薛福成故居齊名,被譽為“江南三大名宅”之一。被揚州人稱為“九十九間半”。 [31] 

吳姓姓氏名望

吳姓名人頻率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吳姓歷代名人805名,佔總名人數的1.77%,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七位;吳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1.28%,排在第十三位;吳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2.55%,排在第七位;吳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3.16%,排在第五位。 [32] 

吳姓名門望族

1、嶺南吳霸家族。 [2] 
2、長沙王吳芮家族。
長沙王吳芮家族中五人封王、九人封侯,在漢初榮極一時。但家族雖尊榮顯貴,子孫人丁卻不大興旺。在吳芮六子中,其他幾支均傳至三五代便告終結,獨有第三子吳淺家族一支,綿綿不絕,但到第五代以後,也離開湖南,北遷中原。 [2] 

吳姓知名人物

  • 先秦秦漢
吳起,戰國時軍事家。後世把他和孫武並稱為“孫吳”,《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佔有重要地位。 [33] 
吳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 [34] 
陳勝、吳廣起義 陳勝、吳廣起義
吳芮(約公元前241年—公元前201年),是秦漢交替時期的百越領袖,他是第一個響應秦末農民起義的秦吏,項羽分封諸侯,吳芮被封為衡陽王;漢朝建立,改封為長沙王。卒於公元前201年,諡“文王”。 [22]  [35-36] 
吳漢(?—44年),字子顏,漢族,南陽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雲台二十八將第二位。 [37] 
吳巨,東漢建安中為蒼梧太守。 [22] 
  • 魏晉南北朝
吳質(177年—230年),字季重,兗州濟陰(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人,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曹魏大臣。 [38] 
吳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39] 
  • 隋唐五代
吳汝納,唐大和年間進士,官至左拾遺。 [22] 
吳兢(670—749年),字號不詳,汴州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唐朝大臣,著名史學家。
吳道子(約680—759)唐代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畫史尊稱“畫聖”。 [40] 
吳權,五代十國時期安南地區軍事獨裁者。 [41] 
吳巒(?—944) 五代十國時官員。
  • 宋元
吳夲(979—1036),北宋泉州同安(今漳州台商投資區白礁村)人,被民間尊為“神醫”。
吳玠(1093年—1139年7月18日),字晉卿。德順軍隴幹縣(今甘肅省靜寧)人。南宋名將。 [36] 
吳璘(1102年—1167年6月6日),字唐卿。德順軍隴幹縣(今甘肅靜寧)人。南宋初年名將,四川宣撫使吳玠之弟。
吳潛(1195年—1262年) 字毅夫,號履齋,原籍宣州寧國(今屬安徽),出生於浙江德清新市鎮。南宋後期名臣,詩人。
吳昌齡:元代著名戲曲作家。
  • 明清
吳偉(1459年—1508年),字次翁,又字士英、魯夫,號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漢)人,明代著名畫家。 [42] 
吳鞠通(1758—1836),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人(今棉花莊鎮大興北菊通故里),清代山陽醫派的創始人。
吳尚先(1806—1886),清代醫學家。
吳熙載(1799—1870),江蘇儀徵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
吳歷(1632年—1718年)清初書畫家,天主教傳教士。
吳友如(約1840—1893年),清末畫家。
吳時來(1527—1590),男,字惟修,號悟齋,浙江仙居縣白塔鎮厚仁上街村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鄉試中舉。次年會試不第。
吳勉(1334—1385),侗族,元末明初五開洞(今貴州省黎平縣)人。吳勉起義首領。
吳承恩 吳承恩
吳承恩(約1500—1582)明代淮安人,小説家。被認為是《西遊記》作者。 [43] 
吳有性(1582—1652),字又可,漢族,吳縣東山人。明末清初傳染病學家。
吳振(?—1632後)字振之,一作元振,號竹嶼、雪鴻。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朝畫家
吳三桂(1612—1678)明末清初遼東人,吳周政權建立者吳周太祖。吳襄子,孫吳世璠 [44] 
吳敬梓,清代人,以小説《儒林外史》而著稱的傑出諷刺作家。
吳趼人,清代小説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吳其濬,清代政治家、科學家。著有植物學著作《植物名實圖考長編》22卷和《植物名實圖考》38卷。
吳大澂(chéng)(1835年—1902年),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號恆軒,晚號愙齋,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清代官員、學者、金.石學家、書畫家,民族英雄。 [45] 
  • 近代以來
吳澤霖(1898年—1990年),中國當代民族學家、教育家。
吳晗(1909年8月11日—1969年10月17日),原名吳春晗,字伯辰,筆名語軒、酉生等,浙江義烏人,中國著名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現代明史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吳有訓(1897年4月26日—1977年11月30日),字正之,江西高安人,物理學家、教育家。
吳健雄(1912.5.31—1997.2.16),生於江蘇省蘇州太倉瀏河鎮,美籍華人,核物理學家。 [46] 
吳文俊(1919年5月12日—2017年5月7日),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文祺(1901— 1991),男,語言文字學家、文史學家。
吳文藻(1901年12月20日—1985年9月24日),江蘇江陰人,中國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
吳佩孚 吳佩孚
吳中倫,浙江諸暨人,林學家、森林地理學家,中國林業區劃的開拓者之一。
吳昌碩(1844.8.1—1927.11.29)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 [47] 
吳學謙(1921.12.19—2008.4.4),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外交戰線傑出的領導人,曾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吳桂賢(1938—),女,河南鞏縣(今鞏義市)河洛鎮胡坡人,西北大學畢業,政治家,外交家, 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1975年1月至1977年9月),是中國的首位女性副總理,也是中國當選時最年輕的副總理。 [48] 
吳德(1913年2月—1995年11月29日),河北豐潤人。曾用名李若夫、李子實、孔四維。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
吳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東蓬萊人。直係軍閥首領。 [49] 
吳虞,學者,猛烈抨擊舊禮教和儒家學説,胡適稱他為“中國思想界的清道夫”。 [50] 
吳邦國,十六屆、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第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51] 
吳官正,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原書記 [52] 
吳儀,第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原副總理 [53] 
吳祖坪 吳祖坪
吳祖坪,浙江嘉興人,施承志之婿。台灣造紙業先驅、工商界名流,以發明“蔗漿造紙”技術而聞名,有“紙業大王”稱號。
吳祖愷,浙江嘉興人,第三、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子學會第一至三屆理事,中國真空學會第二屆理事。
吳玉韶:現任全國老齡辦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 [67] 
吳政隆:中共江蘇省委書記。 [68] 
吳義勤:中國作家協會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69] 
吳京,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電影導演。 [54] 
吳宇森,導演。
吳鎮宇,演員。
吳彥祖 吳彥祖
吳奇隆,中國台灣演唱團體小虎隊成員、演員。
吳彥祖,華語影視男演員、導演、製片人。 [55] 
吳建豪,台灣藝人團體F4成員。
吳映潔,藝名鬼鬼,中國台灣影視演員、歌手、主持人。 [56] 
吳俊諺,藝名鮪魚,台灣藝人。
吳昕(Orfila),1983年1月29日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演員。
伊能靜,本名吳靜怡,歌手。
安以軒,本名吳玟靜,1980年9月29日出生於台灣省台北市,中國台灣女演員、歌手。
伍佰,本名吳俊霖,1968年1月14日生,中國台灣男歌手,詞曲創作人,音樂製作人,演員,攝影家。 [57] 
吳秀波,中國內地男演員。
吳莫愁,中國內地流行樂女歌手、影視演員。 [58] 
吳千語(Karena Ng),1993年10月27日生於中國浙江,1/8中法混血兒 ,中國香港電影女演員、廣告模特。
吳子牛,1952年10月31日出生於四川省樂山市,中國內地導演、編劇,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吳靜一,1985年3月4日出生於遼寧省阜新市,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2003級表演系本科,中國內地女演員。
吳謹言,1990年8月16日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
吳倩蓮,1968年7月3日出生於台灣,中國台灣影視女演員、歌手。
吳倩蓮 吳倩蓮
吳青峯,1982年8月30日出生於台灣省台北市,華語流行樂男歌手、詞曲創作人、策展人,樂團蘇打綠的主唱。
吳磊,1999年12月26日出生於上海,祖籍四川廣安,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
吳孟超,1922年8月31日出生於福建省閩清縣,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2021年5月22日逝世,享年99歲。 [66] 
吳基傳,1937年10月生,湖南常寧人,曾任信息產業部部長。
吳階平(1917.1.22—2011.03.02),醫學家。 [71] 
吳莎,女子撐杆跳高運動員。1986年出生於蕪湖。 [73] 
  • 國際名人
吳士連,越南後黎朝前期的官員、歷史學家。
吳庭豔(Ngô Đình Diệm,1901-1963),生於越南廣平省,1955年10月建立越南共和國任總統。 [72] 
吳作棟,1941年5月20日出生於新加坡,政治家,新加坡第二任總理
  • 將軍名錄
●開國中將:
吳先恩 [59]  吳克華 [60-61]  吳法憲吳信泉吳富善 [62]  吳瑞林 [63] 
●開國少將:
1964年晉升:吳肅吳愷吳彪吳仕宏吳永光吳效閔
參考資料: [59-65] 

吳姓研究考證

《姓氏考略》 據 《山海經》 注云: “顓頊時有吳權,通阿女緣婦。”吳權當為吳姓之始。
《史記·索隱》注云: “舜後封虞,虞音近吳,故舜後亦有吳氏。”此當系出媯姓。
《帝王世紀》 注云: “少康時吳質與羿期射。”是夏代少康時亦有吳姓。
鄭樵注云: “ (吳),今蘇州城是也。太伯與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季歷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故太伯、仲雍相攜而奔荊蠻,太伯號句吾。舊曰: ‘句吾,地名。’ 然吳有勾吾、越曰勾踐,皆是名號,非地名。子孫以國為氏。”此則系出姬姓。
《續通志·氏族略》 載: “明賜元人姓名。巴圖特穆爾曰吳允誠; 子額特特穆爾曰吳克思;瑪嚕曰吳成;諤勒哲特穆爾曰吳良; 布敦袞曰吳守義; 濟蘭曰吳克誠; 多羅幹曰吳存敬; 瑪魯曰吳管。”
《清通志·氏族略》:清代高麗族亦有吳姓,散處易州、海州等地方。
劉慶華 《滿族姓氏錄》:為清代滿族姓氏所改: 滿族之吳扎拉氏 (按:亦作“兀扎拉”)、烏爾錫氏、烏拉氏、烏蘇佔氏、烏蘇氏、烏雅氏等或改為單姓 “吳”。
錫伯族之吳氏,為其吳扎拉氏所改,蓋取其首音,諧以漢姓“吳” 而得。 [4] 
赫哲族之 “吳”氏,則出自吳丁克哈拉,蓋取其哈拉之首音,諧以漢姓“吳”而得。 [4] 
鄂倫春族之吳氏,則出自吳卡爾康(一作“吳恰它堪”) 哈拉,蓋取其哈拉之首音,諧的漢姓“吳”而得。 [4] 
達斡爾族之吳姓亦為本族姓氏所改。 [4] 
蒙古族之吳姓,或以烏梁海氏所改。 [4] 
白族之吳姓,源於古代氏族圖騰崇拜。 [4] 
裕固族之吳氏,則為巴依亞提氏所改。 [4] 
柯爾克孜族之吳氏,世居今黑龍江省富裕縣。為其部落名稱所改。 [4] 
參考資料
  • 1.    代代相傳的文化徽章——南昌姓氏文化溯源(下)  .網易新聞.2016-03-31[引用日期2019-06-26]
  • 2.    吳姓遷徙史  .萬家姓[引用日期2015-05-06]
  • 3.    《二〇一八年全國姓名報告》權威發佈  .中國警察網[引用日期2020-03-25]
  • 4.    袁義達、邱家儒.中國姓氏大辭典: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420
  • 5.    高郵吳氏明初從蘇州遷至此地 官宦世家 十六世祖兄弟同中進士  .揚州網.2018-05-25[引用日期2019-06-26]
  • 6.    古老吳姓 歷史輝煌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0-03-21]
  • 7.    袁義達、邱家儒.中國四百大姓(上):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29
  • 8.    陳明遠《中國姓氏人全》説:吳權的後裔以吳為氏,成為吳姓的一支。
  • 9.    《史記·吳太伯世家》説:“自太伯作吳,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後二。其一,虞,在中國;其二,吳,在蠻夷。”
  • 10.    中國姓氏地圖 吳  .人民網.2005年06月20日[引用日期2018-01-09]
  • 11.    吳的本義是大聲説話 吳姓起源複雜有5個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0-07-01]
  • 12.    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巴爾虎蒙古吳西勒氏,原居喀爾喀地區(今我國的新疆東部,以及蒙古國、俄羅斯聯邦圖瓦共和國等地),因遭受葛爾丹部族的迫害,率巴爾虎族萬餘人南下,遊牧於今河北張家口一帶。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經大清朝廷準議,全族移駐盛京(今遼寧瀋陽),其中一部分族人駐守丹東鳳凰城、岫巖等地並獨豎一旗,稱蒙古九旗。清朝中葉以後取原姓氏首音的諧音漢字“吳”為氏。   ⑵.蒙古族翁尼特氏,亦稱倭依特,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Wengni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鄂氏、吳氏。   ⑶.蒙古族烏佳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Ugiya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   ⑷.蒙古族烏喇特氏,以部為氏,世居翁克都濟訥爾(翁鄂洛城,今黑龍江哈爾濱)、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Ula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   ⑸.蒙古族烏嚕特氏,源出元朝時期烏魯特部,以地為姓,世居巴嶽特(今山西天鎮、陽高邊外地區)、錫喇穆楞(今內蒙古東部克什克騰旗西喇木倫河流域、吉林西部一帶)。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Ulu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   ⑹.蒙古族烏濟奇特氏,世居克什克騰(今內蒙古克什克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Ujigi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   ⑺.蒙古族烏梁海氏,以部為氏,內扎薩克之喀爾沁土默特左翼都統皆烏梁海氏,乃元朝大臣濟喇瑪之後裔,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峯喀喇沁)、烏嚕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阿爾泰山(今新疆準葛爾盆地東北側天山北出支脈)、唐努山(唐努圖瓦,今蒙古國西北部唐努山)、黑龍江流域、西伯利亞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Ulanghai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為吳氏、烏氏、於氏。   ⑻.蒙古族烏梁海濟勒默氏,世居遼河(今遼河流域)、阿爾泰山(今新疆準葛爾盆地東北側天山北出支脈)、唐努山(唐努圖瓦,今蒙古國西北部唐努山)、黑龍江流域、西伯利亞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Ulanghaigilmo Hala。清朝中葉以後冠漢姓為吳氏
  • 13.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滿洲八旗姓》、《滿漢名臣傳》等的記載:   ⑴.滿族烏蘇氏,亦稱吳蘇哈里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温古孫部(吾古孫部、烏孫部),以部為氏,滿語為Usun Hala,漢義“水”,世居烏蘇(今吉林伊通)、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長白山區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冠漢姓為烏氏、吳氏、蘇氏、關氏、穆氏、戴氏、柏氏、武氏、常氏。   ⑵.滿族烏色氏,亦稱吳色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吾塞部,滿語為Use Hala,漢義“皮帶”,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二道村)、吉林烏拉(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長白山區、松花江兩岸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冠漢姓為吳氏、烏氏。   ⑶.滿族烏拉氏,亦稱吳拉氏、烏喇氏,隸屬依徹滿洲,滿語為Ula Hala,漢義“江”,世居鄭家堡(今吉林雙遼鄭家屯)、烏拉街(今吉林永吉烏拉街)、黑龍江兩岸等地,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隨軍駐守丹東鳳凰城地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解氏等。   ⑷.滿族烏雅氏,亦稱吳雅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烏延部,在金國時期為女真兀顏部,滿語為Uya Hala,漢義“豬”。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德爾吉穆湖(,今黑龍江虎林東北部)、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伯都訥(今吉林松源)、長白山區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冠漢姓為吳氏、烏氏、穆氏、包氏、鮑氏、黃氏、邵氏、朱氏、牛氏等。   ⑸.滿族烏爾漢氏,亦稱烏爾罕氏,烏拉爾汗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兀裏坦部,滿語為Urhan Hala,世居遼河流域、烏嚕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後有蒙古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冠漢姓為吳氏。   ⑹.滿族烏勒錫氏,亦稱吳爾錫氏,滿語為Ulsi Hala,漢義“掌管餵養祭祀牛羊的小吏”,世居長白山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   ⑺.滿族烏靈阿氏,亦稱吳靈阿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的烏陵部,金國時期稱烏林答部,滿語為Ulinga Hala,世居巴林(今黑龍江伯力、俄羅斯哈布羅夫斯克),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蔡氏。   ⑻.滿族烏魯哩氏,亦稱吳魯哩氏,滿語為Uluri Hala,漢義“獼猴桃”,世居沾(今吉林雙陽河流域)、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那氏、石氏、趙氏。   ⑼.滿族烏蘇哩氏,亦稱烏蘇拉氏,以地為氏,滿語為Usuri Hala,世居德爾吉色欽(今黑龍江虎林東北)、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烏氏、武氏、吳氏。   ⑽.滿族烏蘇佔氏,源出遼國時期女真烏薩扎部,以部(姓)為氏,滿語為Usujan Hala,世居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什海蘭河(今俄羅斯濱海地區),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   ⑾.滿族烏扎庫氏,亦稱烏札庫氏,滿語為Ujaku Hala,世居噶哈里氏、倭濟石氏、綏分。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阿氏、吳氏。   ⑿.滿族武佳氏,亦稱吳佳氏、烏佳氏,滿語為U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烏拉(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索倫(今黑龍江嫩江市以西廣大地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烏氏、武氏。   ⒀.滿族烏爾古宸氏,亦稱吳爾古禪氏、吳爾古察氏,滿語為Urgucen Hala,世居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木楞(今黑龍江穆稜、雞東、密山一帶)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   ⒁.滿族烏爾瑚濟氏,亦稱吳訥虎沁氏,滿語為Urhugi Hala,世居松花江兩岸、烏蘇裏(今烏蘇里江流域)、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烏氏。   ⒂.滿族吳穆氏,滿語為Umu Hala,漢義“勿、不要、不行”,世居長白山區,是滿族脱譜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   ⒃.滿族吳努齊氏:滿語為Unuci Hala,世居蜚優城(今吉林琿春三家子鄉高麗城村)。清朝中葉以後冠漢姓為吳氏。   ⒄.滿族吳濟克忒氏,滿語為Ugiket Hala,世居待考。清朝中葉以後冠漢姓為吳氏。   ⒅.滿族吳扎拉氏,又稱為兀喇氏、兀扎拉氏、兀札喇氏、烏扎喇氏,滿語為Ujara Hala,取首音為漢字“吳”氏,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俄羅斯境佈列亞河流域)、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白石(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薩爾和(今俄羅斯共青城南部)、瓦丹(今黑龍江牡丹江寧安)、廟噶山(今黑龍江湯原,一説在今俄羅斯黑龍江口廟街)、黑龍江沿岸地區。始祖兀喇·忒秋和兒子吳扎拉·敦得力於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到鳳凰城駐防,居住於現白旗鄉吳家堡子、後營子村岔溝、民主二隊等地,岫巖滿族自治縣黃花甸子鄉關門山村的吳氏亦是由吳家堡子移居過去的。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烏氏、武氏等。
  • 14.    據史籍《布特哈志略》、《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的記載:   ⑴.達斡爾族鄂諾氏,亦稱俄嫩氏、鄂內氏、鄂訥氏、斡難氏,為達斡爾族著姓之一,世居黑龍江北境、鄂嫩河(今黑龍江上游北岸支流斡難河流域)。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Eno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鄂氏、敖氏、吳氏等。   ⑵.達斡爾族烏禮蘇氏,亦稱烏力斯氏,世居齊齊哈爾、黑龍江沿岸。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Urisu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   ⑶.達斡爾族吳然氏,世居黑龍江流域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Uyan Hala,漢義“懦弱”。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
  • 15.    據史籍《八旗通志》記載:   鄂温克族吳扎氏,以地為姓,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Uja Hala,為滿族書面語言“穀物”之意。清朝中葉以後,鄂温克族、滿族吳扎氏多冠漢姓為吳氏。
  • 16.    據文獻《報告發見蒲壽庚家譜經過》中的記載:“明初蒲家被剿,不敢姓蒲,改氏吳,因吳、蒲一音相近。族人不甘心,在死了人時,墓碑上正面寫‘吳某某之墓’,反面暗寫‘蒲某某之墓’。”
  • 17.    吳姓起源  .萬家姓[引用日期2020-03-21]
  • 18.    當年洪金寶集結20位打星,冒險拍了這部片,還差點炸死錢嘉樂  .網易[引用日期2020-04-03]
  • 19.    5、吳 姓  .蒼南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6-03]
  • 20.    袁義達.《中國姓氏·三百大姓(上)》: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38
  • 21.    吳姓來源及郡望堂號  .中國台灣網[引用日期2020-06-03]
  • 22.    吳(Wú)  .湖南圖書館[引用日期2020-02-28]
  • 23.    鄂東第一祠 重慶吳氏後人起源地  .天下吳氏[引用日期2020-03-21]
  • 24.    鄱陽這3個地方被劃定為文物“保護圈”,你去過幾個?  .騰訊[引用日期2020-04-03]
  • 25.    全台吳姓大宗祠  .中國台灣網[引用日期2020-04-03]
  • 26.    文物重光10週年慶典今日舉行(圖)  .網易新聞[引用日期2020-04-03]
  • 27.    吳姓宗祠通用對聯  .萬家姓[引用日期2015-05-07]
  • 28.    吳姓家譜  .中國台灣網[引用日期2020-02-02]
  • 29.    《湖南家譜知見錄》之吳氏(一)  .天下湖南[引用日期2020-02-28]
  • 30.    王鶴鳴.中國家譜總目(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910-1058
  • 31.    揚州吳道台宅第整修 吳氏後人願捐祖輩史料(圖)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0-06-03]
  • 32.    袁義達、邱家儒.中國四百大姓(上):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30
  • 33.    吳起的悲哀之性格人品缺陷  .騰訊網[引用日期2020-04-29]
  • 34.    司馬遷·《史記·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
  • 35.    漢·班固《漢書》:天下之初叛秦也,黥布歸芮,芮妻之,因率越人舉兵以應諸侯。沛公攻南陽,乃遇芮之將梅鋗,與偕攻析、酈,降之。及項羽相王,以芮率百越佐諸侯,從入關,故立芮為衡山王,都邾。其將梅B04D功多,封十萬户,為列侯。
  • 36.    臧勵龢等編,方寶觀,方毅,王存著.中國人名大辭典:商務印書館,1998:315
  • 37.    臧勵龢等編,方寶觀,方毅,王存著.中國人名大辭典:商務印書館,1998:327
  • 38.    臧勵龢等編,方寶觀,方毅,王存著.中國人名大辭典:商務印書館,1998:329
  • 39.    吳均簡介 吳均被稱為什麼 吳均的詩  .深圳熱線[引用日期2020-03-25]
  • 40.    田七將穿越千年 多才演繹唐代“畫聖”吳道子  .騰訊娛樂[引用日期2020-03-30]
  • 41.    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二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版,242-244頁
  • 42.    臧勵龢等編,方寶觀,方毅,王存著.中國人名大辭典:商務印書館,1998:319
  • 43.    吳承恩署名引爭議,《西遊記》作者究竟是誰  .上觀[引用日期2020-03-25]
  • 44.    臧勵龢等編,方寶觀,方毅,王存著.中國人名大辭典:商務印書館,1998:305
  • 45.    臧勵龢等編,方寶觀,方毅,王存著.中國人名大辭典:商務印書館,1998:306
  • 46.    從教書匠到女王:實驗物理世界的吳健雄  .騰訊[引用日期2020-03-25]
  • 47.    吳越:我的曾祖父吳昌碩  .中國青年報[引用日期2020-04-29]
  • 48.    吳桂賢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1-31]
  • 49.    曹子西主編.《北京歷史人物傳 下》.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第828頁
  • 50.    吳虞 隻手“打孔家店”  .新京報網[引用日期2020-04-29]
  • 51.    吳官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6-03-17]
  • 52.    吳官正簡歷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6-03-17]
  • 53.    吳儀簡歷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6-03-17]
  • 54.    “功夫小子”:吳京  .金鷹網[引用日期2020-03-25]
  • 55.    馮德倫吳彥祖紳士大片 為理想合作太極(圖)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0-03-25]
  • 56.    鬼鬼吳映潔三十而立“要嫁了”? 砸百萬製作單曲  .新浪娛樂[引用日期2020-03-25]
  • 57.    伍佰吐槽某歌手,芒果台的常客唱了一輩子的歌,卻人紅歌不紅  .網易[引用日期2020-03-25]
  • 58.    吳莫愁罕見現身,留着短髮略顯發福,表演的環境極其簡陋令人唏噓  .網易[引用日期2020-03-25]
  • 59.    吳先恩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03-19]
  • 60.    吳克華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03-19]
  • 61.    永遠的豐碑:功勳卓著的戰將━━吳克華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03-19]
  • 62.    吳富善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03-19]
  • 63.    吳瑞林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4-29]
  • 64.    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將帥名錄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03-19]
  • 65.    開國少將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03-19]
  • 66.    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病逝 享年99歲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1-06-04]
  • 67.    中國新觀察|中央@所有老年人,關係你的養老!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11-26]
  • 68.    吳政隆當選中共江蘇省委書記  .新華社[引用日期2021-11-27]
  • 69.    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 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機構  .國際在線官方賬號[引用日期2021-12-17]
  • 70.    常見姓氏分佈來了,看看你的姓氏在哪個省份最多  .北京日報[引用日期2022-01-24]
  • 71.    吳階平  .中國科學院[引用日期2022-03-29]
  • 72.    吳庭豔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3-06-27]
  • 73.    吳莎(撐杆跳)  .安徽省體育局[引用日期2023-12-25]
  • 74.    傳承先賢精神 弘揚誠信文化  .常州市天寧區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4-03-2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