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當

(元朝官員、理學家)

鎖定
吳當(1297年-1361年),字伯尚。元代大儒吳澄之孫。撫州崇仁(今屬江西)人。中國元后期詩人。 [5] 
吳當幼承祖訓,以穎悟篤實著稱,精通經史百家之學。隨祖父吳澄至京,補國子生。至正五年(1345年),以父蔭授萬億四庫照磨,改國子助教,參與編纂遼金宋三史。歷任翰林編修、國子司業等職。時江南動亂,江西飽受殘害。吳當世居江西,知習鄉邦民俗,且有一定聲望,故至正十五年(1355年)被授予江西肅政廉訪使,前往剿撫。一年之間,吳當平定撫州、建昌兩地叛亂,功勳卓著,卻受到同儕的嫉恨誣陷,被解除兵權,貶黜為民。至正十八年(1358年),朝廷復拜吳當為江西行省參知政事。此時陳友諒已攻陷江西大部,吳當遂着道士服,隱居不出,以著書為業。陳友諒派人邀請,吳當誓死不從。被拘九江一年,終不屈服。後隱居廬陵吉水之谷坪,逾年以疾卒,年六十五歲。 [5] 
吳當受家學影響,致力於學術,仕途也比較平順,是元末維繫江西安危的重要人物。其大部分詩歌作於元末動亂之時,詩中流露出對國運民生的憂慮,如《述感十五首》《鈔掠》諸篇,皆效法杜甫,質樸悲涼。清人李紱《學言稿序》謂吳當詩“雄渾雅健,高出元人之上”。四庫館臣亦稱其詩“風格遒健,忠義之氣凜凜如生,亦元季之翹楚”。今存吳當《學言詩稿》6卷,收錄詩歌500餘首,有乾隆年間吳氏刊本、《四庫全書》本。 [5] 
伯尚
所處時代
元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撫州崇仁
出生日期
1296年
逝世日期
1361年
主要成就
學者、詩人
主要作品
《周禮纂言》《學言稿》
本    名
吳當

吳當生平經歷

吳當早期經歷

吳當幼承祖訓,以聰慧和踏實著稱。長大後,精通經史百家,侍奉其祖父吳澄京城,補國子生。吳澄去世後,吳澄的學生跟隨吳當畢業。
至正五年(1345),以父蔭,授萬億四庫照磨,未上任,改任國子助教。吳當勤講解,嚴肄習,諸生皆樂於跟隨。吳當參與編纂《遼史》、《金史》、《宋史》。書成,任翰林院修撰
至正七年(1347),遷國子博士
至正八年(1348),升國子監丞
至正十年(1350),升國子司業
至正十一年(1351),遷朝林待制。
至正十二年(1352),改任禮部員外郎
至正十三年(1353),擢監察御史,後復任國子司業。
至正十四年(1354),遷禮部郎中
至正十五年(1355),任翰林直學士。

吳當平叛江西

江南兵亂已經持續五年,大臣推薦吳當世居江西,習知江西民俗,且其才能可以擔當重任,下詔特授江西肅政廉訪使,與江西行省參知政事火你赤、兵部尚書黃昭,招捕江西諸郡,便宜行事。由於朝廷兵力不足,吳當召募民兵,由浙江福建。至江西建昌境內,招安新城孫塔,擒殺李三。吳當進攻南豐,匪首鄭天瑞遁逃,鄭原自刎而死。
至正十六年(1356),吳當調檢校章迪率本部兵,與黃昭夾攻撫州,剿殺首寇胡志學,進兵收復崇仁、宜黃。於是建昌、撫州兩郡平定。參知政事朵歹總管撫州、建昌的軍隊,積年無功,嫉妒吳當屢戰屢捷,功在己上,又認為南人不宜總兵,於是傳播謠言,説吳當與黃昭皆與賊寇勾結。下旨解除二人兵權,吳當任撫州路總管,黃昭任臨江路總管,負責供給平章火你赤軍。火你赤殺害吳當的從事官範淳及章迪,將士皆憤怒不平,吳當告訴大家:“上命不可違也。”而火你赤又上奏彈劾吳當和黃昭。”吳當與黃昭皆被罷職除名。

吳當隱居而逝

至正十八年(1358),火你赤自瑞州龍興,吳當、黃昭皆隨軍不敢去。起初,吳當與黃昭平賊功勞的奏報,自廣東海道未達京師,而朵歹、火你赤等公牘先至,故朝廷聽取片面之詞,責備吳當、黃昭,皆貶官。等到吳當、黃昭的奏報到達後,才知道兩人被誣陷,詔拜吳當為中奉大夫、江西行省參知政事,黃昭為湖廣行省參知政事。任命未到,陳友諒已攻陷江西諸郡。火你赤棄城而逃。吳當戴黃冠,穿着道士服,閉門不出,專心著書。陳友諒遣人徵召,吳當卧牀不食,以死自誓。於是將吳當連帶所卧之牀裝到船上,送往江州,拘留一年,終不為屈。後隱居廬陵吉水之谷坪。
至正二十年(1360),病逝,享年六十五歲。 [1-4] 

吳當主要著作

著有《周禮纂言》、《學言稿》。 [1-3] 

吳當親屬成員

祖父:吳澄
父:吳文,官至同知柳州路總管府事。
叔父:吳京,官至翰林院典籍官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