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史晨碑

(東漢碑刻)

鎖定
《史晨碑》是刊刻於東漢建寧二年(169年)的一方碑刻,又稱“史晨前後碑”,無撰書人姓名,屬隸書書法作品,現存於漢魏碑刻陳列館 [1] 
《史晨碑》為圓首碑,有額,額高34釐米,無字,碑身高173.5釐米,寬85釐米,厚23.5釐米。 [1]  碑兩面刻,面向東為陽面,俗稱“史晨前碑”,又稱“魯相史晨祀孔子奏銘”等,刊刻魯相史晨關於祭祀孔子上呈朝廷的奏章,後附四言銘文12韻24句;面向西為陰面,俗稱“史晨後碑”,又稱“魯相史晨饗孔子廟碑”等,記敍了史晨到任後謁廟拜孔、修牆飾屋、疏通溝渠、植行道樹、設立會市等事蹟,與《乙瑛碑》《禮器碑》合稱“孔廟三碑”。 [2]  其書法含蓄藴藉,健勁遒逸,結構左顧右盼,上下啓承,疏密勻稱,提按得法,風韻自然跌宕,飛彩凝暉,法意俱全。 [1] 
中文名
史晨碑
創作年代
東漢
別    稱
史晨前後碑
書法類型
隸書
碑身規格
高173.5釐米,寬85釐米,厚23.5釐米
現藏地
漢魏碑刻陳列館

史晨碑碑刻內容

碑陽(“史晨前碑”)
“史晨前碑”拓片 “史晨前碑”拓片 [2]
建寧二年,三月癸卯朔,七日己酉,魯相臣晨、長史臣謙,頓首死罪,上┘尚書:臣晨頓首頓首,死罪死罪。臣蒙厚恩,受任符守,得在奎婁,周孔舊寓。不能闡弘德政,恢崇┘壹變,夙夜憂怖,累息屏營。臣晨頓首頓首,死罪死罪。臣以建寧元年到官,行秋饗,飲酒畔宮。畢,┘復禮孔子宅,拜謁神坐,仰瞻榱桷,俯視几筵,靈所馮依,肅肅猶存。而無公出酒脯之祠,臣即自┘以奉錢,修上案食醊具,以敍小節,不敢空謁。臣伏念:孔子乾坤所挺,西狩獲麟,為漢製作,故《孝┘經·援神挈》曰:“玄丘制命帝卯行。”又,《尚書·考靈耀》曰:“丘生倉際,觸期稽度為赤制。”故作《春秋》,以明┘文命。綴紀撰書,修定禮義。臣以為素王稽古,德亞皇代。雖有褒成世享之封,四時來祭,畢即歸┘國。臣伏見臨璧雍日,祠孔子以大牢,長吏備爵,所以尊先師重教化也。夫封土為社,立稷而祀,┘皆為百姓興利除害,以祈豐穰。《月令》:“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矧乃孔子,玄德煥炳,光於上下。而┘本國舊居,復禮之日,闕而不祀,誠┘朝廷聖恩所宜特加,臣寢息耿耿,情所思惟。臣輒依社稷,出王家谷,春秋行禮,以共煙祀,餘□┘賜先生執事。臣晨頓首頓首,死罪死罪。臣盡力思惟庶政,報稱為效,增異輒上。臣晨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上┘尚書。|時副言大傅、大尉、司徒、司空、大司農府治所部從事。┘
昔在仲尼,汁光之精。大帝所挺,顏母毓靈。承敝遭衰,黑不代倉。□流應聘,嘆鳳不臻。自衞反魯,┘養徒三千。獲麟趣作,端門見徵,血書著紀,黃玉𩐿應。主為漢制,道審可行。乃作《春秋》,復演《孝經》,┘刪定《六藝》,象與天談。鈎《河》擿《雒》,卻揆未然。巍巍蕩蕩,與乾比崇。┘ [2]  [3] 
碑陰(“史晨後碑”)
“史晨後碑”拓片 “史晨後碑”拓片 [2]
相河南史君諱晨,字伯時,從越騎校尉拜。建寧元年四月十一日戊子到官,乃以令日拜謁孔┘子。望見闕觀,式路虔跽。既至升堂,屏氣拜手。祗肅屑僾,彷彿若在。依依舊宅,神之所安。春秋復┘禮,稽度玄靈,而無公出享獻之薦,欽因春饗,導物嘉會,述修璧雍,社稷品制。即上尚書,參以符┘驗,乃敢承祀,餘胙賦賜。刊石勒銘,並列本奏。大漢延期,彌歷億萬。┘
時長史廬江舒李謙敬讓,五官掾魯孔暢,功曹史孔淮,户曹掾薛東門榮,史文陽馬琮,守廟百┘石孔讃,副掾孔綱,故尚書孔立元世,河東太守孔彪元上,處士孔褒文禮,皆會廟堂,國縣員冗,┘吏無大小,空府竭寺,鹹俾來觀,並畔官文學先生、執事諸弟子,合九百七人。雅歌吹笙,考之六┘律,八音克諧,蕩邪反正。奉爵稱壽,相樂終日。於穆肅雍,上下蒙福,長享利貞,與天無極。┘
史君饗後,部史仇誧、縣吏劉耽等,補完裏中道之周左牆垣壞決,作屋塗色,修通大溝,西流┘裏外,南注城池。恐縣吏斂民,侵擾百姓,自以城池道𣽈麥給令,還所斂民錢材。┘
史君念孔瀆、顏母井去市遼遠,百姓酤買,不能得香酒美肉,於昌平亭下立會市,因彼左右,┘鹹所願樂。┘
又敕:瀆井,復民飭治,桐車馬於瀆上,東行道,表南北,各種一行梓。┘
假夫子冢、顏母、開舍及魯公冢守吏凡四人,月與佐除。┘ [2]  [4] 
(説明:□,表示缺字;┘,表示分行;|,表示前後有間隔。)

史晨碑創作背景

西漢自漢武帝開始,經董仲舒改造後的儒學成為國家宗教,儒家思想的統治話語權得以確立。東漢自漢光武帝開始,更是有幾代君主親赴曲阜祭祀孔子,對孔子的一系列祭祀禮儀逐漸規範化、日常化;地方官員更是爭先立碑紀事,宣揚祭孔、尊孔事蹟,《史晨碑》即其中之一。 [5] 
對刊刻時間,因碑陽首雲“建寧二年”而碑陰首雲“建寧元年”,許多著錄者誤以為是兩碑,刊刻時間也只是根據碑文首句而認為碑陽刻於東漢建寧二年(169年)而碑陰刻於東漢建寧元年(168年)。但據碑陰記載,史晨在東漢建寧元年(168年)四月十一日到任後,便選擇吉日,拜謁了孔子的舊宅,接着又向尚書奏請在孔宅以公費祭祀的事宜,奏章中還引用了符驗之説,這樣才能施行祭祀。其中,“乃以令日”的“乃以”兩字説明史晨的到官時間和拜謁孔子並不是一天;“乃敢承祀”則説明了沒有接着拜謁孔子,是因為要向尚書奏請和參驗。可知,建寧元年是史晨到官的日期而非碑陰的刊刻時間。而碑陰又提到:“刊石勒銘,並列本奏。”意思是刻石記下史晨的功績,並將史晨上奏的奏章列在前面,也就是碑陽的內容,由此可知碑陽和碑陰的刊刻時間應是一樣的。 [6]  結合碑陽記載來看,魯相史晨在東漢建寧元年(168年)四月十一日抵達任所,之後進行祭廟、築牆、修溝、立會市等活動,於東漢建寧二年(169年)三月七日上奏朝廷。揆情度理,刊刻時間應為東漢建寧二年(169年)且在東漢建寧二年(169年)三月七日上奏後不久。 [7] 

史晨碑藝術鑑賞

史晨碑筆法

一、橫法
《史晨碑》的橫畫富於變化,有平直的,如“臣”字上橫;有中間部位凸出的,如“憂”字的上橫;也有中間部位凹陷的,如“土”字的上橫。
二、波法
《史晨碑》波畫的起筆有方、圓之分,起筆法同橫,只是起筆時稍有下探,轉翻筆鋒右行時逐漸提筆,筆鋒行至中間位置,再逐漸加力至雁尾處。
三、捺法
《史晨碑》的捺有長捺、短捺之別。長捺出現在“教”字、“政”字等中,寫法基本與“波”法相同。所不同的是波畫是呈水平橫置的,捺是右斜下行筆畫,而且捺多是處於與其他筆畫的配合、交織之中的,其效果反不如波畫更為伸展,短捺如“懸 ”字、“報”字等之中,起筆處無明顯頓頭,起筆後即右斜下行,至捺腳處加力,並改變方向平出,整個過程,只有捺腳處有一折筆。
四、撇法
《史晨碑》的撇法有平撇、直撇之分。平撇筆勢取橫,有順寫的,也有逆寫的。直撇的寫法,收筆處多回鋒,形成頓頭,如“煥”字的“火”旁,這種直撇,起筆逆行,轉、翻後筆鋒下行,邊行邊提,至中部位置,筆畫較細,再向左下行筆,逐漸加力,至末端停筆,筆鋒上提,呈方形收筆,形成中間細、兩端重的直撇特點。還有短撇,呈起筆重、收筆輕的寫法,如“視”字的“見”和“人”字的短撇,做出鋒收筆,略似楷法。
五、豎法
史晨碑-碑陽(故宮博物院藏明拓本)
史晨碑-碑陽(故宮博物院藏明拓本)(18張)
《史晨碑》的豎畫除具有力度外,尚有一種跌宕多變的筆意存在。如“祈”字中“斤”的豎畫、“闢”字中“辛”旁的豎畫,其輪廓不垂直,但置其字中,卻中心穩當,儀態多方。此外,“德”字、“復”字中“ㄔ”的豎畫與豎撇的寫法無異。
六、點法
《史晨碑》的點多作三角形,具有方向性;也有的上點寫作短橫的,如“禮”字、“社”字、“主”字的上點均寫作短橫。 [8] 
(圖冊來源:故宮博物院 [9] 

史晨碑結體

《史晨碑》結體端莊典雅,綽約多姿,主要有以下特點:
①端莊整飭,肅穆秀潤。《史晨碑》隸法純正,線條以圓筆為主,方圓兼得,剛柔相濟,舒展優雅,將端莊、工整、雍容、典雅、肅穆、秀逸集於一身,儼然有君子之風。
②左舒右展,橫向取勢。《史晨碑》在橫向取勢方面,大體有以下規律:一收縮豎畫,擴展橫勢。如“上”字,將豎畫收縮,波畫伸展,結體顯得寬博;“千”字,將豎畫收縮,伸展中間的波畫,結體顯得扁平;“奉”字,將下面的豎畫加以收縮,奮力舒展左邊的撇畫和右邊的捺畫,結體顯得寬綽;“並”字,收縮兩個豎畫,伸展中間的波畫來發展橫勢的;“仰”字,由左中右三部分組成,這三部分都壓低變寬,橫勢得到最大限度地展放。二伸展波畫,令字體變寬。如“百”字、“七”字,伸展頂部波畫來發展橫勢;“赤”字、“音”字,伸展中部波畫來發展橫勢;“堂”字、“丘”字,伸展底部波畫來發展橫勢。三伸展撇畫、捺畫,展寬字體。如“石”字、“力”字,通過向左伸展撇畫,加強了橫向取勢;“以”字、“之”字,通過向右伸展捺畫,加強了橫向取勢;“戊”字、“及”字,通過向左伸展撇畫,向右伸展捺畫,形成橫向取勢;“右”字、“孝”字,通過向左伸展撇畫,向右伸展波畫,橫向取勢遂生;刪”字、“倒”字,通過左右兩部分的分張來加強橫勢。“門”字,除了左右兩部分的分張之外,還將左邊的豎畫變為撇畫,從而增強橫向取勢。
史晨碑-碑陰(故宮博物院藏明拓本)
史晨碑-碑陰(故宮博物院藏明拓本)(17張)
③主筆突出,搭配靈巧。如“與”字,以波畫為主筆,波畫橫貫字中,上下兩部分高低相差不大,大小適中,旁附於波畫上下,與作主筆的波畫若即若離,上面部分稍寬,下面部分(一撇一點)稍微收縮,顯得緊俏勁挺,全字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各司其職,氣息相通;“式”字,主筆鈎畫寫作捺畫,與頂端平畫搭起全字骨架,舒展大方,下面的工字旁玲瓏可愛,依附在主筆構成的框架之下,“如老翁攜幼孫行”(包世臣語),其親密和諧俱顯其中;“元”字,兩個平畫一短一長,頂戴在上,下面一撇一鈎,鈎為主,撇為次,鈎放,撇收,共同將頂端撐托起來,全字主次有序,搭配得當。 [10] 
(圖冊來源:故宮博物院 [9] 

史晨碑章法

《史晨碑》的章法具有以下特點:
①縱有行,橫成列,佈局嚴整。《史晨碑》章法嚴整,步伍整齊,凜不可犯。其字距與行距較大,章法佈局疏朗空靈。這一特點,在同類漢碑中極為突出,充分展示了其恢宏鉅製和高古典雅的廟堂之氣。
②分背取勢,字疏行密,橫向湧動。《史晨碑》結體上內收外張,突出主筆,其波畫奮力向左右舒展,撇畫、鈎畫儘量向左伸展,捺畫儘量向右伸展。因而,字體多呈扁平形狀,具有橫向張力,分背之勢十分明顯,這樣,行與行之間的呼應顧盼作用比字與字之間的關聯作用更為強烈,因此形成正文的整體佈局的字距大於行距的排列形式。總覽其整體布白,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一行行橫向之間搭肩接踵,橫看猶如一排排波浪,前呼後應,一層一層地向前湧進。
③舒曠疏朗,清新空靈,靜中寓動。《史晨碑》雖然以端莊典雅著稱,但它的筆畫是活脱的,極具偃仰變化,而且搭配靈巧,所以其字是活潑靈動的,具有參差錯落的變化,看似靜態,實則隱含着流動之勢,遠離刻板之累。 [11] 

史晨碑作品評價

明末清初金石書法家郭宗昌:分法復爾雅超逸,可為百代模楷,亦非後世可及。(《金石史·捲上·漢魯相史伯時供祀孔子廟碑》) [12-13] 
明末清初收藏家孫承澤:史魯相有二碑,石皆完好,字復爾雅超逸,可為百世楷模,漢石之最佳者也。前碑載史姓字爵裏,於建寧元年四月十一日戌時到官,乃以令日拜孔子,即修禋祀,罷斂民錢。後碑史自出俸錢家谷以供禋祀,於建寧二年三月癸卯朔七日上尚書,時副言大傅、大尉、司徒、司空、大司農,蓋國有大造,司徒、司空通而論之。史不以案食小節自忽,必上之尚書、請之天子,亦賢矣哉。(《庚子銷夏記·卷五·魯相史晨孔子廟碑(前碑後碑)》) [14] 
清代書法家萬經:兩碑字修飭緊密,矩度森然,如程不識之師,步伍整齊,凜不可犯,其品格當在《卒史》(《乙瑛碑》)、《韓勅》(《禮器碑》)之右。(《分隸偶存·捲上·漢史晨饗孔廟前後兩碑》) [13]  [15] 
清代書法家王澍:①《乙瑛》雄古,《韓敕》變化,《史晨》嚴謹,皆漢隸極則。(《虛舟題跋·原卷一·漢魯相為孔廟置百石卒史碑》) [16-17]  ②吾以《孔和》《韓敕》《史晨》三碑舉似學者,以為遒古莫如《孔和》,清超莫如《韓敕》,肅括莫如《史晨》,三碑足概漢隸。其實《孔和》《史晨》二碑皆各就一偏而詣其極,唯《韓敕》無美不備。(《虛舟題跋·原卷二·漢魯相韓敕孔廟碑》) [18-19] 
清代書法家何紹基:每閲是碑,端謹淵肅,宛然見伯時躬上醊具,仰瞻俯視光景。東京分書碑尚不乏,凡遇一碑,則意度各別,可想古人變化之妙。要知東京各碑,結構方整中變化無窮;魏、吳各刻,便形板滯矣。(《雪堂所藏金石文字薄錄·漢·史晨饗孔廟奏銘(朱少河舊藏本)》) [20] 
清代書法家方朔:書法則肅括宏深,沉古遒厚,結構與意度皆備,洵為廟堂之品,八分正宗也。(《枕經堂金石跋·卷三·舊拓漢魯相史晨祀孔廟前後二碑跋》) [13]  [21] 
近代書法藝術家楊守敬:碑下一層字,嵌置趺眼,向來拓本,難於句讀。自乾隆己酉何夢華將趺眼鑿開,從此全文遂顯。昔人謂漢隸不皆佳,而一種古厚之氣,自不可及,此種是也。(《激素飛清閣評碑記·卷一·漢·史晨奏祀孔子廟碑》) [22] 
近代書法家康有為:虛和則有《乙瑛》《史晨》。(《廣藝舟雙楫·卷二·本漢第七》) [26] 
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鍾明善:左規右矩,法度森嚴,立漢碑風範的。這類碑刻在漢隸碑刻中為最多。其代表作有《熹平石經》《禮器碑》《曹全碑》《乙瑛碑》《史晨碑》《華山碑》《孔宙碑》《朝侯小子殘石》《韓仁銘》《楊叔恭殘碑》《白石神君碑》《劉熊碑》等。歷來人們認為這類碑刻是漢隸碑刻的典範。這一派在當時是開風習、樹“八分”法則的革新派,後世則視之為漢隸中之“館閣”。(《中國書法簡史》) [23] 

史晨碑歷史傳承

流傳情況
《史晨碑》刊刻後收存在山東曲阜孔廟同文門下。 [1]  碑下端曾嵌於碑趺卯眼中,清代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何元錫將碑根部提升上來,碑全貌才顯露。 [24]  1978年移入孔廟東廡,1998年移存漢魏碑刻陳列館。 [1] 
著錄情況
著作
著錄名稱
名稱
作者
後漢魯相晨孔子廟碑
漢魯相史晨孔子廟碑(碑陰)
漢史晨孔子廟碑(碑陽)
魯相史晨祠孔廟奏銘(碑陽)
史晨饗孔廟後碑(碑陰)
漢史晨祠孔廟奏銘(碑陽)
漢史晨饗孔廟後碑(碑陰)
(表格內容來源:《〈史晨碑〉著錄研究》 [25] 
參考資料
  • 1.    東漢·史晨碑(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  .曲阜碑林[引用日期2020-04-27]
  • 2.    滕西奇.兩漢名碑註譯——史晨碑(一)[J].老年教育(書畫藝術),2019(6):20-21.
  • 3.    徐玉立 主編.漢碑全集(四)[M].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08月第1版:1230.
  • 4.    徐玉立 主編.漢碑全集(四)[M].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08月第1版:1253.
  • 5.    呂章申 主編;楊揚 編著.史晨碑:明拓本(中華寶典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法帖書系 第一輯)[M].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18年01月第1版:5.
  • 6.    於樂.《史晨碑》著錄初探[D].西安:西安工業大學,2019:14.
  • 7.    李檣 著.杞芳堂讀碑記[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4年01月第1版:90-91.
  • 8.    魏立斌.淺析《史晨碑》技法[J].劇作家,2014(6):170.
  • 9.    明拓東漢史晨碑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0-05-04]
  • 10.    騰西奇 編著.史晨碑寫法與註譯[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1年06月第1版:58-64.
  • 11.    滕西奇.史晨碑書寫技法解析(二十五)[J].老年教育(書畫藝術),2014(1):52-53.
  • 12.    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 編輯.石刻史料新編 第三輯(三九)[M].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07月台一版:470.
  • 13.    郎紹君,蔡星儀,王玉池,水天中,王瀧 主編.中國書畫鑑賞辭典[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1255-1256.
  • 14.    (清)孫承澤,高士奇 著;餘彥焱 校點.庚子銷夏記·江村銷夏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08月第1版:94.
  • 15.    王德毅 主編.叢書集成續編(第九八冊)[M].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07月台一版:348.
  • 16.    王德毅 主編.叢書集成續編(第九七冊)[M].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07月台一版:53.
  • 17.    崔爾平 選編校點.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5年07月第1版:672.
  • 18.    王德毅 主編.叢書集成續編(第九七冊)[M].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07月台一版:61.
  • 19.    崔爾平 選編校點.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5年07月第1版:674.
  • 20.    羅振玉 著;羅繼祖 主編;王同策 副主編.羅振玉學術論著集(第七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140.
  • 21.    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石刻史料新編 第二輯 一九[M].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06月初版:14263.
  • 22.    謝承仁 主編.楊守敬集(第八冊)[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04月第1版:544-545.
  • 23.    鍾明善.中國書法簡史[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1983年08月第1版:37.
  • 24.    李翠,孔勇 攝影.孔廟之史晨碑[J].走向世界,2014(10):85.
  • 25.    於樂.《史晨碑》著錄初探[D].西安:西安工業大學,2019:33.
  • 26.    (清)康有為 著;崔爾平 校注.廣藝舟雙楫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8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