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法斫琴

鎖定
指採用唐代傳統方式精工細作的一種古琴製作工藝,它是融匯文化藝術音律美學修養木工、漆工等技術於一體的綜合技藝。琴界素有“善彈者善斫”之稱,意為傳統琴師在琴藝修養中斫琴是必修課程之一。歷史上許多著名琴師同時也是斫琴大師。
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1]  ,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2] 
中文名
古法斫琴
保護等級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 
保護單位
陝西省長安古琴藝術研究院 [3] 
代表性傳承人
昭聞
古法斫琴傳承人
古法斫琴傳承人(4張)
古法斫琴是一種完全沿用唐代時期古琴的純手工製作的技藝,每張琴經過選料、定式、造型、槽腹、辨音、
微調、定音、合琴、配件、靠木漆、裹夏布、上粗胎、上中胎、上細胎、粗打磨、中打磨、精打磨、試音、調厚薄、再定音、上面漆、推光、上弦等幾十道傳統工序,歷時兩年多方能完成。
古法斫琴傳承人制作百納琴 古法斫琴傳承人制作百納琴
唐代是當時世界的強國之一,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在古琴藝術的發展方面湧現了一大批技藝精湛的專業琴家,如趙耶利董庭蘭薛易簡陳康士陳拙、穎師等,這些琴家不僅以其高超的演奏技術獲得當時人們的尊重,而且在蒐集、整理、加工傳統曲目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唐代琴曲藝術的提高也推進了造琴工藝的發展。從文獻記載和傳世實物來看,隋唐時期在古琴的斫制工藝上,已達到相當的高度。唐代最為著名的斫琴家是四川雷氏家族,他們所制的琴被人們尊稱為“雷琴”、“雷公琴”、“雷氏琴”。雷家世代造琴,有名的琴匠有雷威、雷儼、雷紹、雷會、雷珏、雷文、雷迅、雷霄等。今故宮博物院所藏唐琴“九霄環佩”、“大聖遺音”、“飛泉”,中國藝術研究院所藏“枯木龍吟”琴等,經專家考證,皆為雷琴。其它有名的唐代斫琴名家還有郭諒、沈鐐、張越、馮昭等。 [4] 
古法斫琴作品集
古法斫琴作品集(16張)
據《琴史》載:“勉有所自制,天下以為寶,樂家傳響泉、韻磬皆勉所愛 者。或雲,其造琴,新舊桐材扣之合律者,裁而膠綴之,號百衲琴,其響泉韻磬,弦一上十年不斷,其制器可謂臻妙,非達於琴者,孰能與於此乎”。唐代李勉百納琴製作技藝距今只有西安的李明忠昭聞在專業研究和製作。 [5] 
據古法斫琴代表性傳承人昭聞介紹,古法斫琴以工藝複雜、時間漫長、對原材料苛刻而著名。每張琴均採用百年以上古舊廟梁為原材料,使用秦嶺產苧麻通體包裹,梅花鹿角霜調和秦嶺野生生漆作為灰胎,遵照傳統工序,耗時兩年以上斫制而成,其音色高古、通透、圓潤、餘韻悠長,低音醇厚、高音清越。可與唐宋老琴媲美,是北方古琴的典型代表。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