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城遺址

鎖定
古城遺址一般指古代城市遺址,如:良渚古城遺址中山古城遺址蘇州木瀆古城遺址 、前公主陵古城遺址 [3]  等等。
中文名
古城遺址
外文名
The ruins of the ancient city

古城遺址利辛舊城遺址

古城遺址志書記載

舊城,以舊有古城遺址為名。 [2]  舊城,古城邑。據《安徽省利辛縣地名錄》載:“宋初,越王錢俶孫錢鏐朝
覲見宋太祖,歸國途中,聞朝內有變,不敢回國,太祖即以此地封其為百里王,都此,不久即歿。”後人稱之為舊城。據《利辛縣誌》載:舊城古城邑,明《壽州志》:“舊城,蒙城縣西北七十里”。民國《蒙城縣志》:漢置梁國蒙縣。”位於今利辛縣東北18公里,芡河東岸。城址東西1.25公里,南北1.5公里。城址地表可採集到灰陶四分式捲雲瓦當、繩紋簡瓦、幾何形空心磚,側表模印菱形,方格紋磚等漢代遺物。城址外曾發現規模較大的漢磚石墓、墓葬石門,雕刻有朱雀圖案及鋪首街環。

古城遺址民間傳説

眾所周知,坐落在利辛縣東北十八公里的舊城原是一座古城池。《利辛縣誌》載,“……舊城鎮在利辛縣東北,芡河東岸。”
王集位於舊城東三里,瀕臨芡河,它與舊城有着怎樣的淵源呢?在當地流傳着這樣一個傳説。
據傳,宋初越王錢俶朝覲宋太祖。歸國途中,聽説朝內有變,不敢回國,就權且在當地一個小村莊暫住下來。他經常輕車簡從,深入民間,與當地百姓同吃同住,體驗民間疾苦,因而深受當地百姓愛戴。因世道多變,眾百姓為保護越王的安全,就在小村莊的周圍挖壕修寨。由於村子北面有兩條溝,叫灰溝和白羊溝(當地有灰狗攆白羊,十萬八千長之説),人們就修了東西南三個寨門。寨內建有關公廟,鶴家庵等,眾人皆慕越王的為人忠厚,遠遠近近都來拜見,村子一時熱鬧非凡,漸漸成一集市,人們稱之為王集
後來,宋太祖加封越王孫錢俶為百里王。隨後,越王在村西南三里修建城池。城非常壯觀,規模龐大,有御花園,有大殿,有七十二口井,落星橋,老龍灘等等——這就是後來的舊城。
城修好後,越王便搬到舊城去了。但王集依舊人來車往,非常熱鬧,集市不衰。
王集上現留有不少古蹟,讓不少好古之人流連忘返。比如犀牛望月橋、108拱、九龍口、傳磚寺、三山加一井、三步兩橋、楊家廟古碑等。還有不少傳説,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當地仍流傳“豎旗杆”之風俗,據説誰家為祈求子嗣,在鶴家庵捏一個泥娃娃,然後用紅布裹着抱回家中,不久便會生子,很是靈驗。

古城遺址濟南古城遺址

濟南古城遺址 濟南古城遺址
位於濟南市槐蔭區段店鎮古城村東。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2米,主要為商周時期遺存。保存較好。遺址地望與歷代文獻記載之祝阿故城相符,是濟南市商周時期的重要遺址之一。 [1] 

古城遺址安吉古城遺址

浙江省安吉縣古城遺址位於安吉縣安城鎮的西北。
定勝渠流經城北,龍山雄踞城南,白石山坐於城西,城東是開闊的平原。據史載:古城,秦代稱鄣城,漢代稱故鄣城,秦漢之間彰郡治所設於此城。
唐武德七年(624)併入長城(今長興縣),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劃歸安吉。後因其系古代城垣,便稱古城。元代趙孟頫有詩云:“山深草木自幽清,終日聞鶯不見鶯。好作束書歸隱計,蹇驢來往聽泉聲”。
城牆土築,基本呈方形。東西長600米,南北寬558米,面積約0.33平方公里。殘存城牆高5.9米,寬2.3米。城內陶器殘片堆積豐富,陶片紋飾多樣,有方格紋、篩紋、米字紋、回紋等,以漢代陶片為主,也有戰國時代的印紋硬陶片。還有繩紋簡瓦、板瓦、印紋陶罐片,本地農民曾在城內田中出土過金豆子(楚國金幣—蟻鼻,又名鬼臉錢)。城南龍山坡上,土墩密集,是漢時墓地。現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古城遺址內蒙古城遺址

興安盟境內已發現的遼金時代古城遺址近50處,其中科爾沁右翼前旗分佈較多。這些古城遺址形狀有長方形、正方形和環圓形,一般都有馬面和角樓,城牆夯土修築,少數較大的古城多為東西或南北兩座。比較典型的古城遺址有以下幾座
吐列毛都1、2號城址
位於科爾沁右翼中旗政府所在地巴彥呼舒鎮西北100公里的吐列毛都鎮內,坐落在霍林河谷北側。城後有山,城西北是金界壕。山東有一小溪從北邊的哈日木流來,經過古城東側匯入霍林河。古城分東西兩座,相距160米。編號為1號、2號城址,1號城址在西,2號城址在東。
1號城址,近似長方形,東南西北牆長度分別為703、504、682、493米,周長2382米。東牆和南牆的中部各開一門,門前皆有半圓形甕城。甕城直徑均為19.2米。城門都朝東南開,殘存城牆高3—4米,底寬3.5米,用土夯築,夯層厚約10釐米。古城四角有角樓。城牆上面築有馬面31個,直徑最大的12米,最小為8米,間距在4.3—8.3米。城內現已闢為耕地。南部有一處建築只存台基,殘存的台基高0.5米,底寬3.8米。台基周圍發現大量殘存瓦片,西北角發現水井一眼。在城西南角清理過一座房址,發現大量布紋瓦、鐵環、鐵釘,出土“元豐通寶”一枚。1號城裏發現大量的鐵鋤、鐵鏵犁、馬蹬石臼、石杵、定瓦片、釉陶缸片、大卷沿夾砂灰陶片、鐵刀、鐵鐧、鐵矛等生產生活用具和兵器,另外還出土了“開元通寶”、“熙寧通寶”、“崇寧通寶”等大量銅錢
內蒙古城遺址 內蒙古城遺址
2號城址,在1號城址東側,長方形。城東西牆各長320米,南北牆各長385米,周長1410米。2號城四隅皆為直角,十分規整。殘存城牆高0.8米,底寬4.5米。北牆偏東開一門,門寬為8米。門前亦有甕城,為長方形,東西長50米,南北寬24米。城外有護城河。2號城發現少量陶片。研究結果表明,2號城當年使用的陶器與1號城的相同,只是使用時間短些。
經考證,1、2號古城建於金代,元代廢棄,所處地址屬金泰州。1、2號古城是烏古敵烈統軍司的治所。
雙城子城址
公主陵古城遺址 公主陵古城遺址
位於突泉縣突泉鎮西北約60公里的寶石鎮境內。從古城城址向北走5公里左右,便到達了蛟流河的上游。由古城城址向西走500米,眼前便是蛟流河。河岸上散佈着遼金時代的陶瓷片、石臼等。雙城係指有南北兩座城。南城小,為外城。北城大,為內城。兩城中間有一道牆,把內城與外城隔開。牆上只有一道門與內外城相通。外城和內城皆為正方形,外城邊長252米,內城邊長336米。城牆高4米,建有角樓四座。兩城外有護城牆,每隔約80米有一個鏑樓。城內曾出土鐵刀、鐵蒺藜、青瓷碟、白瓷碗等兵器和生活用具。據考證,雙城子為遼代的春州城。
公主陵古城遺址
前公主陵1、2號城址
位於烏蘭浩特市烏蘭哈達鎮前公主陵村。北面靠山,東面有洮兒河,西有111國道,南面為開闊地。共有兩座城址,一座位於村北,編號為1號城址;一座位於村東,編號為2號城址。兩城相距150米。
1號城址,近似長方形,夯土板築。城址南北東西長度分別為666米、650米、255米、258米。城牆基寬10米左右。殘牆高1—3米,夯層厚約0.1米。城門在南牆偏東部,寬23米。城門前有甕城,城牆四角有角樓。城牆四周有馬面15個,其中北牆6個、南牆5個、東牆2個、西牆2個。角樓、馬面均高於殘牆,呈半圓形突出於城牆。馬面之間相距15-90米不等。城內東北隅有一內城,為夯土板築,南北長180米,東西長208米。內外城共用一面北牆。內城東牆距外城東牆68米。牆寬約3米,為夯土板築。內城南牆偏東側有一城門,門寬15米。門外兩側各有一個建築基址,呈方形、長方形兩種。城內建築基址分佈規整。在城內發現許多殘存的布紋灰瓦、陶片,還有少量的灰色獸面瓦當
2號城,呈正方形,四周殘存的城牆邊長675米。牆基寬15米,殘牆高1-2米。城牆四角有角樓。四周城牆有馬面,間距50-70米。角樓與馬面均高於城牆,呈半圓形突出於城牆。城牆為夯土板築,夯層厚0.1米。城內西北角有一處窯址,呈圓形,周圍殘存有布紋板瓦、碎磚、窯具等。城北面中部有一處建築基址。
在1、2號城址內採集到的有陶片、板瓦瓦當、粗瓷片、白瓷片等。陶瓷片為泥質灰陶,輪制,素面,鼓腹,有卷沿器口。灰色獸面瓦當主題紋飾為怪獸,四周輔以乳釘紋。板瓦為灰色布紋,粗瓷片為缸胎醬釉色,白瓷片微黃無開片。
根據1、2號城址的特點與採集的標本特點推斷,1號城為遼金時代古城,2號城為遼代古城。

古城遺址其他遺址

雞鹿塞遺址
雞鹿塞遺址 雞鹿塞遺址
雞鹿塞遺址位於瞪口縣沙金套海蘇木巴音烏拉嘎查以北哈日格乃山口西的台地上。此城全用片麻岩牙和卵石砌成,築於距溝底高約19米的山坡平台上。城呈正方形,邊長約68米。牆上端殘存厚度約3.7米,下端厚約5.3--5.5米,殘牆高一般約7米,最高8米,西北缺口處只有兩米高,平均高度為7.2米。古城只在南牆開一城門,城門外有類似甕形的長方形小圍牆,留有入口。靠南牆東部內側和西北角砌有磴道。城內出土文物有:漢代繩紋磚瓦、灰陶片、箭簇和一件青銅弩機。 在古城周圍十公里範圍內有漢代烽燧遺址十幾處,作為防線和報警之用。雞鹿塞烽燧共同組成了漢王朝西北邊陲的軍事要衝。
窳渾古城遺址
窳渾古城,蒙語為保爾浩特,漢語也稱土城子,位於蹬口縣沙金套海蘇木西南約三公里處,建於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該城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東西最長250米,南北最長200米,北與西北被沙漠覆蓋,垣寬9~13米,南垣中部有一缺口寬約20米,約為城門。該城東牆北牆,殘高1~2.5米。城中部略偏東處有一面積為10000平方米的台,探得文化層有1~3米深。
文化層下層為漢代文物,較厚,出土大量灰陶器和漢代建築材料;中層為唐代文物,出土文物有白瓷器物殘片數種;上層為明、清文化層,較厚,有大量鈞窯瓷殘片,如青花瓷殘片。在斷垣殘壁的表面也可揀到鐵鏈、三梭銅合金箭鏃等。台地東100米處,曾出土兩件唐代金碗,其一為蓮花狀口徑;另一件呈圓形口徑,刻有纏枝牡丹和忍冬花紋,工藝精巧,花紋逼真,雖在地下埋藏一千多年,出土時仍然金光閃閃。
臨河市八一鄉古城遺址
臨河市八一鄉東3公里處公路北側,有一座漢代古城遺址。此城南北長約450米,東西寬210米,平面呈“目”字形。城內東北部和中部有兩處台地,為古城的建築區,出土大量磚瓦和陶器殘片。城正北2公里處有漢代磚石墓葬羣。
三頂帳房古城遺址
唐古城遺址 唐古城遺址
三頂帳房古城遺址位於烏拉特前旗黑柳子三頂帳房村南0.5公里處,古城東西長1120米,南北寬近1000米,西牆和南牆西段部分殘高3~4米,其他部分殘高1~2米,呈土壟狀。城東北角有較大型夯土台地,似為角樓遺址和角樓附近建築物遺址。城中部偏南也有一處較大的建築台基。城內其他地區遍佈建築材料,特別是曾出土有典型的漢代瓦當和“長樂未央”銘文磚,此為其斷代的依據之一。城中出土的器物有陶製罐、甕、瓶、盆、鼎以及兩漢五銖和新莽大泉等貨幣。除了兩漢的器物外,還出土有環狀石器和典型的戰國大鐵鼎,這證明漢代之前,此處已成為要地。古城遺址的西部和東北部有大量的古墓葬。
臨戎古城遺址
唐古城遺址 唐古城遺址
臨戎古城遺址位於瞪口縣補隆淖鄉河枴子村西。建於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該城呈長方形,城垣由黃土夯實築成。南北垣長約450米,東垣長637.5米,西垣長620米,古城的西北部及東北部還殘留着0.5~2米高的土垣。城內出土文物有:繩紋磚、瓦、罐、壺、甕、盆等灰陶片,上面都帶有繩紋、波浪、方格、斜方格等紋飾,此為漢代陶器的明顯特徵。城中央偏西北方,有一座鐵製作坊遺址,距遺址近千米的地段上佈滿鐵器殘片。還有極少灰陶片和紅陶片,類似遼至西夏遺物。古城垣外的東南部,也有制鐵作坊遺址,出土文物有箭頭、戟、刀等殘存物。從地形看,臨戎擇河而築,在黃河拐彎的地方。
三封古城遺址
三封古城亦稱陶生井古城,位於瞪口縣哈騰套海蘇木約5公里處,建於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古城築有內城和外城。內城土垣長約118米。外城在北部及西南部有殘存的土垣。內城西南角有一坍塌的土丘。內城內外,磚、瓦、陶片俯拾可得,箭挺、箭簇數量不少,均為東漢遺物。內城東南角和外城相近處0.5米深的土中,發現有文化層。遺址範圍內有武帝和王莽時期的五株、大泉錢幣等文物。
沃野鎮古城遺址
沃野鎮古城遺址位於烏拉特前旗蘇獨侖鄉東南5公里處,建於北魏。古城東西長1040米,南北長680米,南牆東部還有東西約340米,南北約200米的外牆。城牆殘高0.5~1.3米。城東北角有一高大夯土堆,可能是角樓遺址。城內到處有磚瓦和碎陶片,曾出土有瘦蓮花紋瓦當,均屬北魏遺物。
西受降城遺址
西受降城遺址位於烏拉特中旗烏加河鄉西南15公里的圄圈補隆村東。建於唐代。此城東西寬280米,南北長420米。城牆大部分坍塌,只留北牆示口東南城角樓。出土文物有“開元通寶”和“乾元重寶”等銅錢數枚。受降城是唐代設置的軍事城堡。
除上述古城遺址外,還有烏拉特中旗的城圄圈古城、石蘭計山口南西夏古城、烏拉特前旗增隆昌古城(漢、北魏)、城二壕古城(漢唐)、張連喜古城、城台子古城(北魏)、西山咀晚唐遺址、麻個奈古城(北魏)、五原縣西土城古城(漢、唐)、蔡家地古城(漢)、向陽鄉西夏遺址、五份橋古橋(漢)、臨河縣的黃羊木頭古城(漢)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