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危若朝露

鎖定
危若朝露(拼音:wēi ruò zhāo lù)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 [1] 
危若朝露指危險得就像早上的露水,太陽一出來就要消失。常用於比喻處境危險,容易滅亡。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1-2] 
中文名
危若朝露
拼    音
wēi ruò zhāo lù
近義詞
危於累卵
反義詞
安如泰山
出    處
《史記·商君列傳》
注音字母
ㄨㄟ ㄖㄨㄛˋ ㄓㄠ ㄌㄨˋ
語法結構
偏正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

危若朝露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君之危若朝露,尚將欲延年益壽乎?”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危若朝露”。 [1] 

危若朝露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左庶長,進行變法。為了取信於民,商鞅在京都南門豎起一根木頭,懸賞十兩金子搬到北門,起初百姓很奇怪,沒有人敢去搬。於是,商鞅把賞金提高到五十兩金子。有個人壯着膽子把木頭搬到了北門,果然得到賞金。從此,商鞅的威信大大提高。 [2] 
有一次,太子贏駟犯了法,商鞅認為太子犯法也應治罪,但因為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不好施刑,就把太子的兩個師傅抓來懲罰。 [2] 
由於執法如山,鐵面無私,商鞅得罪了許多人。一次,一個名叫趙良的人去見商鞅,勸告他要恩威並用,對於貴族大臣不宜執法太嚴,以免結怨過多。最後趙良説:“您現在的處境危若朝露,這樣下去,怎麼能長保平安呢?” [2] 
商鞅聽了,不以為然。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因病去世,太子贏駟即位,史稱惠文王。他的兩個師傅馬上勾結貴族大臣誣告商鞅謀反,最後商鞅被車裂。 [2] 

危若朝露成語寓意

趙良形容商鞅已經到了危若朝露的處境,而商鞅卻並不在乎,最終商鞅被誣告謀反車裂而死。成語告訴人們,當一件事物到了“危若朝露”的地步時,就註定難以成功。應該及時止損,妥善的處理問題,不可意氣用事。 [2] 

危若朝露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危若朝露”指危險得就像早上的露水,太陽一出來就要消失。常用於比喻處境危險,容易滅亡。 [1]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2] 
  • 運用示例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唐則天后垂拱四年》:“今李氏危若朝露,汝諸王不捨生取義,尚猶豫不發,欲何須邪!” [3]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餘古農先生》:“藩聞之先生曰,《鈎沈》一書,漢、晉、唐三代經注之亡者本欲盡採,因乾隆壬午四月得虛損症,危若朝露,急欲成書。乃取舊稿錄成付梓,至今歉然。” [4] 
清·黃宗羲《文淵閣大學士吏兵二部尚書諡文靖朱公墓誌銘》:“景炎新造,危如朝露,猶以台諫,排論宿素。” [4] 

危若朝露成語辨析

危若朝露—危於累卵
“危若朝露”與“危於累卵”意義相近,兩者皆有形容處境危險的意思。區別在於“危若朝露”強調的是死亡的危險隨時都可能來臨,而“危如累卵”強調潛在的危險因素仍然存在,如果改變策略還是可以解除危機的。 [2] 
參考資料
  • 1.    王濤等編著. 中國成語大辭典 新一版·辭海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03:1121
  • 2.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成敗篇 2[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4:72-74
  • 3.    《漢語成語詞典》編寫組編. 漢語成語詞典[M]. 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2002.01:703
  • 4.    朱祖延主編. 漢語成語辭海[M]. 武漢:武漢出版社, 1999.08: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