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功名

(漢語詞語)

鎖定
功名,漢語詞語,拼音:gōng míng,舊指科舉稱號或官職名位。泛指功業和名聲。見於《史記·管晏列傳》: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
中文名
功名
拼    音
gōng míng
注    音
ㄍㄨㄥ ㄇㄧㄥˊ
解    釋
泛指功業和名聲

目錄

功名釋義

[scholarly honour or official rank in feudal China]功績和名位;
封建時代指科舉稱號或官職名位。

功名出處

《莊子·山木》

功名例句

1、功業和名聲。
莊子·山木》:削跡損勢,不為功名。成玄英 疏:削除聖蹟,損棄權勢,豈存情於功績,以留意於名譽。
《史記·管晏列傳》:“吾幽囚受辱, 鮑叔 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 [4] 
王禹偁 《求致仕第二表》:(臣)雖無功名報國,常以畏慎周身。
岳飛滿江紅》詞: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董先生(董其昌)曰:“公(袁可立)護名節,勝於功名。善刀而藏,見機勇退。”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六回:司馬尚曰:“將軍稱兵犯闕,知者以為忠,不知者反以為叛,適令讒人借為口實,以將軍之才,隨處可立功名,何必趙也。”
續範亭 《莫干山》詩:寳劍不存池水沸,三十功名賦等閒
2、舊指科舉稱號或官職名位。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不以功名為念,五經三史何曾想。 [3] 
元 無名氏 《馬陵道》楔子:“他兩個每每要下山去進取功名,今日是個吉日良辰,貧道都喚出來,問他志向如何。” [5] 
紀昀《閲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三》:樸者株守課冊,以求功名,致讀書之人十無二三能解事
《三俠五義》第十三回:因此將他極力救出,又助了盤川叫他上京求取功名。 [1] 
巴金《家》十三:他從前怎樣苦學出身,得到功名,做了多年的官。

功名示例

《事事關心》:但是,他們(指東林黨人)比起那一班讀死書的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總算進步多了。 [2] 

功名科舉

功名狀元

狀元 狀元
狀元就是類似今天高普考的榜首。在史籍中留有名號的狀元約有七百多人左右,他們都是在苦讀之後,才一舉天下知,成為當時科考上的佼佼者。因歷朝歷代多以文藝及哲理為取才的標準,雖然這些狀元中不乏政治家、史學家,但仍以文學家為多。其中較為人知的有,唐代的賀知章王維柳公權,宋代的張孝祥、文天祥、呂蒙,明代的胡廣楊慎,清代的翁同和張謇等。中狀元稱為“大魁天下”,是讀書人的最高榮譽,但大多數的狀元,因為個人的因素或當時環境的牽制,使其一生不能大伸手腳,有所作為,而終至湮沒在歷史的洪流中。
狀元起初稱為“狀頭”,原來在唐朝參加考試的士子,經由各州貢送到京城,在應試前需遞送“投狀”,即類似今日考試報時填寫資料的情形一樣。考試結束之後,將最高的成績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狀頭”。居首者因曰狀頭,亦曰狀元。
明清兩代,殿試一二三名,確定其名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狀元的地位日益特殊,新進狀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儲相”之名,因為這個職位較接近皇帝,升遷的機會比同榜者快。
在清朝的殿試主要以應考者的書法來定優劣,清朝政府原本只是要求試卷形式上的整齊,以利閲卷者評閲考卷。到了康熙年間,中年時的康熙對書法產生愛好之心,於是天下的士子在上行下效的流風下,紛紛勤練書法。而這個風潮對於狀元的擇取也有莫大的影響力,在康熙三十年,殿試擬吳昺為狀元,可是康熙喜歡第二名的戴有祺的書法字,於是戴有祺便成為欽點的狀元了。

功名榜眼

“榜眼”的由來
“榜”就是“表列取士次第之狀”,在這裏就是人們所説的黃榜或者叫“金榜”。排在首位的叫“狀元”。
榜眼 文林郎 榜眼 文林郎
自唐朝以來,這個稱謂就已經存在了,雖然也有過“狀頭”、“榜首”等不同叫法,但是得以傳承的還是“狀元”。而榜眼就不一樣了,宋朝之前從未聽説。據記載:“宋蘇老泉曰:今進士三人之中,釋褐之日,天下望為卿相。不十餘年,未有不為兩制者。是時,一甲無定額,不止三人,而以三人為貴。然未言一甲二、三名為榜眼、探花。”就這個説法,張惟驤做案注:“《宋史陳思讓傳,思讓子欽祚,欽祚子若拙,太平興國初進士,以第二人及第。時號第二及第者為榜眼。又李昭遘子杲卿,杲卿子士廉,皆一甲三名,人稱三世。探花郎昭遘,宋初宰相李窻孫。是宋初已有榜眼探花之稱矣。丙寅孟秋惟驤又識。”由此可知,北宋時宋仁宗太平興國初年,已經有“榜眼”的稱號。
“榜眼”的演變
我們在這裏所説的“榜眼”,實際上指出的是全國最高級別的科舉考試,所選拔出來的進士第二人。如上所言,宋以前“未言一甲二、三名為榜眼、探花”。但是在科舉考試中,實際上宋以前的進士第二人等同於以後的榜眼。隨着歷朝的更迭,不論國祚久遠還是短暫,榜眼如同科舉制一樣不斷髮生着變化。且不説萌芽階段的南北朝,就是隋唐兩朝,初創時期的科舉制度也並不完善。既然考試,就會有排序先後,否則,第一又怎麼得出來呢,但是,由於在同一榜內,有時少到僅僅數人,也就沒必要特別強調第二如何了。唐朝連進士的稱謂都有差異,如在參加考試時已經叫進士了,到考取後“雁塔題名”時就稱“前進士”。也就是説“前進士”才是後來所説的進士,而“進士”等同於舉人。由此可知,“榜眼”一詞遠不具備產生的環境。
宋朝太祖趙匡胤開寶六年三月,在講武殿親試舉人,並確定自此以後定為常式。自武則天稱帝,天授元年二月親自策試貢士,開殿試之先河,至此終於將殿試納入科舉制常例之中,成為科舉中最高的一級考試。北宋時期,宋太宗太平興國九年進士始分三甲。一開始殿試設三甲取士,一甲三人都可以稱為狀元①。凡眼睛,人們認為必成雙成對,於是將黃榜之上,榜首之下的一甲二、三名統稱為金榜之眼,不分第二、第三,全稱作榜眼。到宋太宗太平興國初年,已經將進士第二人號稱為榜眼。到??為進士第二人的專用名稱。
元朝雖然仍分三甲取士,但多數一甲僅取一人。因此,進士第二人就成了二甲第一名,僅得進士出身。但是,還是有個別例外,元順帝首先提出“鼎甲”②,一鼎三足,自然會有榜眼、探花,否則狀元單獨不可能將“鼎”穩定支撐。
明朝朱元璋洪武年間多次頒詔書,定科舉制度。洪武三年,詔定科舉法,確定八股制義;洪武四年,初開會試、殿試;洪武十五年,定三年舉行一次科舉考試,後又命釐定新進士受職制等。從現存文獻看,明朝隆慶年間(1567~1572)已有以榜眼作為著作的題名③。只有到了明朝,榜眼、探花才成為朝廷承認的稱謂,開始成為官方定製。清朝沿襲明制,直到終止。
“榜眼“作為進士一甲第二人的稱謂,從無到有、從俗稱到官制,經歷了一個較長的過程。對於我們來講,不論提到狀元還是榜眼,都是數一數二的。眾所周知,作為“文明古國”的中國,可以説第五大發明之科舉,影響遠至西方各國,國際上通行的前三名、各種評比的冠、亞、季軍,真不知是否也有狀元、榜眼、探花的影響。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國的科舉制度被國外選官制度所借鑑、所採用。

功名探花

殿試取中的前三名進士,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
殿試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為定製。唐武則天時,試貢舉之士立於殿前,門下省長官奏狀,名次最高者置於最前,因而稱為狀頭,也叫做狀元。自宋代起,沿用舊稱,以殿試第一甲第一名為狀元。狀元雖亦被稱狀頭,但已不算正式名稱了。
唐無榜眼,卻有探花郎。唐代新進士榜公佈後,他們在曲江有盛大宴遊活動,以最年少者為探花郎;原意只是戲稱,與登第名次無關。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進士為榜眼。因為填進士榜時,狀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在進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體的眼部地位,所以稱作榜眼。北宋陳若拙並無文才而取中第二名,人們都嘲笑他是「瞎榜」。
到了南宋後期,第三名進士改稱為探花,於是榜眼成為第二名的專名。因此説,狀元、榜眼、探花作為三鼎甲的三個專稱,合成於南宋。
在古代考試得到名次,因而可以飛黃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