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麟

(偽齊皇帝劉豫之子)

鎖定
劉麟,字元瑞,生卒年不詳,金國傀儡政權偽齊皇帝劉豫之子。 [1]  偽齊建立後,任興平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太中大夫、濟南知府等,封梁國公。多次與南宋軍隊作戰。偽齊亡後,在金國任職,歷任參知政事尚書右丞尚書左丞、轉運使等,封韓國公。劉麟死時六十四歲,正隆二年(1157年),改贈特進、息國公。
別    名
劉元瑞
元瑞
本    名
劉麟
國    籍
宋→偽齊→金
民    族
漢族

劉麟人物生平

劉麟隨父降金

北宋宣和年間(1119年―1125年),劉麟以父親劉豫的功勳補任將仕郎,累次升遷至承務郎 [2] 
建炎二年(1128年)冬,金國派兵攻打濟南,時任濟南知府的劉豫,派劉麟出戰,金軍重重包圍濟南,副長官張柬增兵來援,金軍才撤兵。金國趁機派人以利勸誘劉豫,劉豫於是背叛南宋,率百姓投降金國,劉麟也隨父投降金國。 [3]  同年,劉麟率軍討伐水賊王江,並將其擊敗。 [4] 
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金國軍事統帥完顏宗弼聽説宋高宗趙構已南渡長江,就任命劉豫為任京東西、淮南路安撫使等職,又任命劉麟為濟南知府。 [5] 

劉麟建皇子軍

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二十七日,金國派大同尹高慶裔、知制誥韓昉冊封劉豫為皇帝,國號大齊,史稱“偽齊”,建都大名府。九月初九日,劉豫正式即皇帝位,大赦境內,遵用金國年號,稱天會八年。任命劉麟為興平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太中大夫、提領諸路兵馬兼濟南知府,封梁國公。 [6-7]  [36] 
紹興元年(1131年),劉麟任尚書左丞相。 [8] 
紹興二年(1132年)四月初五日,劉豫遷都汴京(今河南開封)。 [9]  當時河、淮、陝西、山東都駐紮着金兵,劉麟招鄉兵十餘萬為皇子府十三軍。 [10] 

劉麟侵宋兵敗

紹興四年(1134年)九月,劉豫派劉麟率軍侵犯南宋,並誘金將完顏宗輔完顏昌完顏宗弼分道南侵南宋,步兵由楚、承進兵,騎兵由泗州奔滁州。劉豫又派知樞密院盧緯向金太宗請兵,金太宗以完顏宗輔為左副元帥,完顏昌為右副元帥,調渤海、漢軍五萬支援劉豫。因完顏宗弼曾渡過長江,熟悉地形,讓他為前鋒。劉豫以劉麟領東南道行台尚書令。南宋朝廷震恐,宋高宗於是決定親征。 [11]  十一月初七日,宋高宗下詔討劉豫,列舉劉豫的罪惡,南宋士氣大振,想渡江與劉豫軍決戰。南宋淮西將領王師晟、張琦合兵收復南壽春府,擒獲偽齊知州王靖。十二月十八日,岳飛派部將牛皋徐慶在廬州打敗金軍。十二月二十六日,金軍退兵,派使告知劉麟,劉麟丟掉輜重晚上逃走。 [12] 
紹興六年(1136年),劉豫聽説宋高宗親征偽齊,向金太宗告急,金太祖答覆劉豫讓他自行其事,暫派完顏宗弼率兵在黎陽見機行事。 [13]  於是,劉豫以劉麟領東南道行台尚書令,李鄴為行台右丞,馮長寧為行台户部,許清臣為兵馬大總管,李成、孔彥舟、關師古為將,組織三十萬民兵,分三路侵宋,劉麟總領中路兵,由壽春進犯廬州,劉猊率東路兵,取道紫荊山出渦口進犯定遠;西路兵奔光州進犯六安,由孔彥舟統領。 [14] 
紹興六年(1136年)九月,劉麟實施獻書斬首毒計。之前的數月裏,他先派人百計尋訪,四處蒐羅黃庭堅墨跡,找到黃庭堅的二十多幅書法真跡。找來一個名叫王開道的文人,許以重賞,讓他照着黃庭堅的真跡苦練,“令王開道效學,務令精肖”,計劃讓王開道冒充黃庭堅的傳人,以進獻黃庭堅真跡為名,渡江拜見宋高宗。九月,他派王開道帶着俠士蒯挺,持20多幅黃庭堅墨跡度江獻給宋高宗趙構,對趙構來個斬首行動,因為趙構“酷好黃庭堅墨跡”。楊萬里在《誠齋集》也記載:“高宗初學黃字,天下翕然學黃”。幸好,張孝純告密,劉麟的毒計破產。 [15] 
紹興六年(1136年)十月,劉猊軍被韓世忠阻止不能前進,回到順昌。劉麟軍從淮西架三座浮橋過河,十萬兵眾駐紮在濠、壽之間。 [16]  南宋將領張俊、楊沂中、劉光世等人打敗偽齊軍。劉猊軍數萬人過定遠,想奔宣化進犯建康。楊沂中在越家坊與劉猊軍相遇,打敗劉猊軍;又在藕塘大敗偽齊軍。劉猊逃跑,劉麟聽説後亦拔砦逃走,劉麟軍中有自己寫好鄉貫姓名而自縊的士卒,劉豫因此而失掉人心。金人聽説劉麟等失敗,責問劉豫的罪狀,開始有廢劉豫之意。劉豫覺察到此事,就請立劉麟為太子,來窺測金人的意圖。金人答劉豫説:“慢慢來,應派人去詢問,徵求河南百姓的意見。” [17] 

劉麟仕金去世

紹興七年(1137年),金太宗命完顏昌、完顏宗弼偽稱南侵到汴梁,騙出劉麟到武城,指揮騎兵從兩側包圍並擒獲劉麟,於是金軍又奔入城中。擒住劉豫,將其囚禁於金明池。 [18]  十一月十八日,金國廢劉豫為蜀王。 [19] 
劉豫被廢后,劉麟與劉豫一起被遷到臨潢,金國封劉豫為曹王,賜田使他居住。 [20]  不久,金國任命劉麟為北京路都轉運使。後任中京、燕京路都轉運使。 [21] 
天德元年(1149年)十二月十八日,被任命為參知政事 [22]  天德二年(1150年)四月十五日,任尚書右丞 [23]  七月十五日,改任尚書左丞 [24]  十一月十一日,劉麟被免除尚書左丞之職。 [25]  後又復任興平軍節度使、上京路轉運使、開府儀同三司,封韓國公。 [26] 
劉麟死時六十四歲,正隆二年(1157年)二月十一日,海陵王完顏亮下令修改規定親王以下人員封爵的等級,命令置局追蹤取回生存或死亡者授官的憑信,對生存的授二品以上官職,死去的授一品,參照酌情削降。 [27]  於是,改贈劉麟為特進、息國公。 [28] 

劉麟人物評價

紹興六年(1136年),劉豫組織民兵三十萬,分兵三路攻打南宋,劉麟為中路兵統帥。同年十月,宋軍在藕塘大敗偽齊軍,劉麟逃走,劉豫因此而失掉人心。金人聽説劉麟等失敗,責問劉豫的罪狀,開始有廢劉豫之意。劉豫自從劉麟兵敗後,意沮氣喪。中原地區劉豫統治下的百姓,天天盼望宋軍,最終使偽齊政權覆亡。

劉麟史書記載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列傳第二百三十四》 [29] 
《金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十五》 [30] 

劉麟家庭成員

曾祖父劉忠(追尊廟號齊徽祖,諡號毅文皇帝 [31] 
祖父劉宣(追尊廟號齊衍祖,諡號睿仁皇帝 [31] 
祖母:翟太后
叔叔:北京留守劉益
嫡母:錢皇后(或為劉麟生母)

劉麟文學形象

劉麟作為劉豫之子,經常與宋朝作戰,因此在與岳飛相關的小説中多有出場。如熊大木的《大宋中興通俗演義嶽王傳》、錢彩的《説岳全傳》等。 [32]  而在俞萬春的《水滸傳》續書《蕩寇志》中,也有一“雷將”劉麟,為另一“雷將”劉廣之子。研究認為,《蕩寇志》內容體現出作者俞萬春熟知兩宋歷史,幾乎不可能對偽齊皇子劉麟此人完全不知曉,因此偽齊劉麟為書中劉麟之原型的可能是存在的。 [33-34]  後世《結蕩寇志》等水滸衍生小説則直接採用了這一説法,將劉廣設置為劉豫的兄弟,劉麟則設置為被過繼給劉豫的兒子。 [35] 
參考資料
  • 1.    《金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十五》:麟字元瑞,豫之子也。
  • 2.    《金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十五》:宋宣和間,父蔭補將仕郎,累加承務郎。
  • 3.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列傳第二百三十四》:是冬,金人攻濟南,豫遣子麟出戰,敵縱兵圍之數重,郡倅張柬益兵來援,金人乃解去。因遣人啖豫以利,豫懲前忿,遂畜反謀,殺其將關勝,率百姓降金,百姓不從,豫縋城納款。
  • 4.    《金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十五》:討水賊王江,破降之。
  • 5.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列傳第二百三十四》:三年三月,兀朮聞高宗渡江,乃徙豫知東平府,充京東西、淮南等路安撫使,節制大名開德府、濮濱博棣德滄等州,以麟知濟南府,界舊河以南,俾豫統之。
  • 6.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列傳第二百三十四》:九月戊申,豫即偽位,赦境內,奉金正朔,稱天會八年。以張孝純為丞相,李孝揚為左丞,張柬為右丞,李儔為監察御史,鄭億年為工部侍郎,王瓊為汴京留守,子麟為太中大夫、提領諸路兵馬兼知濟南府。
  • 7.    《金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十五》:齊國建,以濟南為興平軍,麟為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梁國公,充諸路兵馬大總管,判濟南府事。
  • 8.    《金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十五》:明年,為齊尚書左丞相。
  • 9.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列傳第二百三十四》:四月丙寅,豫遷都汴。
  • 10.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列傳第二百三十四》:時河、淮、陝西、山東皆駐北軍,麟籍鄉兵十餘萬為皇子府十三軍。
  • 11.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列傳第二百三十四》:九月,豫下偽詔,有“混一六合”之言,遣子麟入寇,及誘金人宗輔、撻辣、兀朮分道南侵,步兵自楚、承進,騎兵由泗趨滁。復遣偽知樞密院盧緯請師於金主,金主集諸將議,粘罕、希尹難之,獨宗輔以為可。乃以宗輔權左副元帥,撻辣權右副元帥,調渤海漢軍五萬應豫。以兀朮嘗渡江,習知險易,俾將前軍。豫以麟領東南道行台尚書令。朝廷震恐。或勸帝他幸,趙鼎曰:“戰而不捷,去未晚也。”張俊曰:“避將安之?”遂決意親征。
  • 12.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列傳第二百三十四》:十一月壬子,下詔討豫,始暴豫罪惡,士氣大振,欲濟江決戰。趙鼎曰:“退固不可,渡江亦非策。豫猶不親來,至尊豈可與逆雛決勝負哉?”淮西將王師晟、張琦合兵復南壽春府,執偽知州王靖。十二月壬辰,岳飛遣將牛皋、徐慶敗金人於廬州。庚子,金人退師,遣使告麟,麟棄輜重宵遁,語在《世忠傳》。
  • 13.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列傳第二百三十四》:豫聞帝親征,告急於金主亶,領三省事宗磐曰:“先帝立豫者,欲豫闢疆保境,我得按兵息民也。今豫進不能取,退不能守,兵連禍結,休息無期。從之則豫收其利,而我實受弊,奈何許之!”金主報豫自行,姑遣兀朮提兵黎陽以觀釁。
  • 14.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列傳第二百三十四》:豫於是以麟領東南道行台尚書令,李鄴行台右丞,馮長寧行台户部,許清臣兵馬大總管,李成、孔彥舟、關師古為將,籍民兵三十萬,分三道入寇。麟總中路兵,由壽春犯廬州;猊率東路兵,取紫荊山出渦口以犯定遠;西兵趨光州寇六安,彥舟統之。
  • 15.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豆瓣)  .豆瓣讀書[引用日期2020-11-19]
  • 16.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列傳第二百三十四》:十月,猊兵阻韓世忠不得前,還順昌。麟兵從淮西系三浮橋以濟,賊眾十萬次濠、壽間。
  • 17.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列傳第二百三十四》:江東安撫使張俊拒戰,詔並以淮西屬俊,命殿帥楊沂中至泗州與俊合,比至濠而劉光世已棄合肥矣。張浚遣人星馳採石諭光世曰:"敢濟者斬。"光世不得已還廬州,與沂中相應。統制王德、酈瓊出安豐,遇賊三將軍皆敗之。猊眾數萬過定遠,欲趨宣化犯建康。沂中遇猊兵于越家坊,破之;又遇於藕塘,大破之。猊遁,麟聞亦拔砦走,麟兵有自書鄉貫姓名而縊者,豫由此失人心。金人聞麟等敗,詰豫罪狀,始有廢豫意矣。豫覺,請立麟為太子,以覘其意。金人乃答豫曰:“徐當遣人諮訪河南百姓。”
  • 18.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列傳第二百三十四》:初,金主先令撻辣、兀朮偽稱南侵至汴,紿麟出至武城,麾騎翼而擒之,因馳至城中。豫方射講武殿,兀朮從三騎突入東華門,下馬執其手,偕至宣德門,強乘以羸馬,露刃夾之,囚於金明池。
  • 19.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列傳第二百三十四》:十一月丙午,廢豫為蜀王。
  • 20.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列傳第二百三十四》:後並其子麟徙於臨潢,封豫為曹王,賜田以居之。
  • 21.    《金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十五》:豫廢,麟遷臨潢。頃之,授北京路都轉運使,歷中京、燕京路都轉運使………
  • 22.    《金史·卷五·本紀第五》:丙寅,以燕京路都轉運使劉麟為參知政事。
  • 23.    《金史·卷五·本紀第五》:辛酉………參知政事劉麟為尚書右丞,殿前左副點檢僕散忽土為殿前都點檢。
  • 24.    《金史·卷五·本紀第五》:七月己丑,司空、左丞相兼侍中烏帶罷。以平章政事温都思忠為左丞相,尚書左丞蕭裕為平章政事,右丞劉麟為左丞,侍衞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完顏思恭為右丞。
  • 25.    《金史·卷五·本紀第五》:十一月癸未,尚書右丞相劉筈罷。以會寧牧徒單恭為平章政事。尚書左丞劉麟、右丞完顏思恭罷。
  • 26.    《金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十五》:復為興平軍節度使、上京路轉運使、開府儀同三司,封韓國公。
  • 27.    《金史·卷五·本紀第五》:癸卯,改定親王以下封爵等第,命置局追取存亡告身,存者二品以上,死者一品,參酌削降。
  • 28.    《金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十五》:薨,年六十四。正隆間,降二品以上官封,改贈特進、息國公。
  • 29.    《宋史·卷四百七十五·列傳第二百三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12]
  • 30.    《金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1-12]
  • 31.    《續資治通鑑·卷一百十》:(劉豫)尊其祖忠曰毅文皇帝,廟號徽祖;父曰睿仁皇帝,廟號衍祖。
  • 32.    大宋中興通俗演義  .夢遠書城[引用日期2014-01-12]
  • 33.    俞萬春《蕩寇志》
  • 34.    朱一玄.水滸傳資料彙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
  • 35.    教頭林沖《結蕩寇志》
  • 36.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四十六》:偽齊劉豫以其子太中大夫、知濟南府麟為諸路兵馬大總管、尚書左丞相,封梁國公。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