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承烈

(國務院原參事室參事)

鎖定
劉承烈(1883年—1952年12月7日),字劭襄,號鄰林,亦號墨園,荷塘擔水壩人。幼年在家鄉讀私塾。稍長,入益陽龍洲書院求學,再到長沙嶽麓書院深造。17歲中秀才,此時廢科舉,於是赴甘肅找其父謀事。1902年,劉帶着父親給的300兩銀子赴日本,進入早稻田大學法政系學習,與黃興結為知己,由黃介紹加入華興會。後入同盟會,在總部工作。畢業後回國,在粵湘豫陝等地從事革命宣傳。
1911年10月湖南光復以後,劉任實業廳廳長兼實業銀行總辦、醴陵瓷業公司總辦。袁世凱竊國,劉極為憤慨,邀合在湘志士圖謀討袁,事泄遭袁通緝,亡命日本,至袁死後才回國,同於右任等活動籌建靖國軍。1926年,國民政府遷武昌,劉任特派員。1927年,寧漢分裂,劉積極奔走,參加各地反蔣鬥爭。西安事變以後,劉在天津聯合各黨各派建立華北人民自衞委員會等抗日組織。1938年秋在河北東部發動冀東秋收起義,準備成立冀察熱遼邊區政府並出任主席,被日軍派部隊包圍,劉同女兒甲櫻隨中共將領宋時輪、鄧華所部突圍繞道至北平西部,新建秘密據點,用陳濟棠在天津所設電台與延安聯繫,遞發情報。他與共產黨建立了更加密切的關係,以至他和女兒在為中共工作時兩度被國民黨政府逮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劉應周恩來總理之邀任國務院參事室參事。1952年12月7日,劉在北京醫院病逝,葬於北京市香山萬安公墓,享年69歲。 [2] 
劭襄
鄰林,亦號墨園
出生地
湖南益陽(今桃江)縣
出生日期
1883年
逝世日期
1952年12月7日
主要成就
國務院參事室參事
本    名
劉承烈

劉承烈人物生平

劉承烈,1883年出生於桃江縣浮邱山鄉。劉承烈幼年在家鄉讀私塾。稍長,入益陽龍洲書院求學,再到長沙嶽麓書院深造。17歲中秀才,適清政府廢科舉,乃赴甘肅投親謀事。其父給他白銀300兩,到蘭州學幕。1902年,劉承烈自費赴日本,進入早稻田大學法政系學習,得以結識了黃興宋教仁柏文蔚周震鱗譚人鳳等革命黨人,思想大為轉變,認為必須推翻滿清王朝,進行革命,方可挽救國家,造福人民,遂由黃興介紹加入華興會。後來,劉承烈常去聽孫中山的演講,思想上更受啓發,因此加入了中國同盟會,在同盟會總部工作。
1910年,劉承烈回國,在粵、湘、鄂、豫等省進行革命宣傳,與黃興時有信札往來。1912年,劉承烈被選為國民黨湖南支部評議員。1913年3月,宋教仁在上海被刺身亡,劉承烈組織在湘志士討袁,迫使湖南都督譚延闓於7月25日宣佈獨立。8月12日,譚延闓欲取消獨立,劉承烈與唐蟒柳聘農等人在都督府特別會議上堅決反對,要求同袁世凱鬥爭到底。
討袁失敗後,劉承烈為袁世凱所通緝,只好亡命日本。1914年5月16日,孫中山籌組中華革命黨,劉承烈任籌委會委員。1916年3月,袁世凱死後,劉承烈才回國。1918年,劉承烈與于右任、胡景翼、樊鍾秀等組建陝西靖國軍,與陝西督軍陳樹藩部進行戰鬥。1924年,劉承烈任湘軍第6軍第3師師長。與張子清奉孫中山之命來到寧鄉、桃江交界的雪峯山,在荷塘劉照藜家,説服綠林豪傑鄧黑七率部下山參加革命,併為黑七改名“赫績”。1925年,劉承烈奉孫中山之命與熊克武聯軍赴粵,並將部隊交給劉文錦指揮。1926年,國民政府遷武昌,委任劉承烈為特派員。次年,寧漢分裂,劉承烈積極奔走革命。
他曾策動馮玉祥抗拒蔣關於與日妥協的命令,在察哈爾抗日,與宋哲元閻錫山等反蔣。1933年,劉承烈參加了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等組建的“福建省人民政府”的籌備工作。他還主動與中共地下黨員南漢宸聯繫,積極進行抗日宣傳活動。而且,參加了兩廣陳濟棠李宗仁成立的西南政務委員會,並被該會委任為駐華北的代表,與宋哲元、閻錫山等聯絡,積極開展活動。
西安事變後,國共兩黨實行合作,劉承烈在天津聯合各黨各派建立華北人民自衞委員會。1938年秋,他在河北東部發動起義,準備成立冀察熱遼邊區政府,被日軍偵知,派部隊包圍,劉承烈和女兒隨中共黨員宋時輪鄧華所部突圍而出,他繞道至北平西部,新建秘密據點,與延安聯繫,遞發情報。
1946年,劉承烈到南京,獲悉東北有部分國民黨軍人願意投向共產黨,便向共產黨作了彙報,董必武與劉承烈及其兒子劉仲容等人商定方案,使這支部隊投向人民。東北民主政府成立後,邀劉承烈北上參與領導活動,他因蒐集情報不想放手,沒有北上。次年4月,劉承烈和其女兒劉甲櫻在天津為國民黨誘捕,押赴瀋陽,囚禁於東北行轅軍人看守所。1948年5月,始獲保外就醫。父女去青島,又被青島警備司令部解送南京特種刑事法庭。年底,國民黨接受中共提出的8項和平條件,舉行兩黨和談,劉承烈父女才獲釋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劉承烈任政務院參事室參事。1952年12月7日,劉承烈在北京醫院病逝,葬於北京市香山萬安公墓,享年69歲。 [1] 

劉承烈人物事蹟

參加革命起義
1911年3月,同盟會決定在廣州大舉起事,由黃興擔任總指揮,先期赴港主持軍事準備工作,劉承烈奉命到香港參加黃興所主持的作戰會議。會後,被派回長沙、益陽趕製炸彈,策劃舉旗響應。因廣州起義失敗,而未能在湘舉事,被迫亡命日本。同年6月,同盟會中部總會正式成立於上海,使兩湖革命力量聯合。劉承烈又至漢口,與譚人鳳、焦達峯楊任謝介僧及其弟劉文錦等商議,擬乘湖南鐵路風潮之機,分三路相繼暴動。
同年秋,同盟會派一批會員赴北方從事秘密活動,劉承烈也在派遣之列,他由日本乘船到天津後,化名李惕生,即轉往河南、陝西、山西各省,配合于右任閻錫山等人,聯絡清軍鎮統吳祿貞等,預備暗中起事。有一次劉承烈在河南洛陽從事秘密活動,為軍警捕獲,縛於牛車,押解洛陽,行至城外,遇新軍營長張鈁(張也是同盟會員,與劉在日本就相識),即説劉為軍中文職人員,質問軍警何故加以拘捕,並將洛陽警兵扣押,劉承烈才得以隨張到鄭州而脱險。
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後,劉承烈聞訊由河南繞道鄂西,化裝成商販乘船自漢水而至武昌。不久,黃興派他回湖南工作。湖南都督譚延闓委任劉承烈為實業司司長兼實業銀行總辦、醴陵瓷業公司總辦。在任期間,劉承烈運萍鄉之煤支援武漢、長沙,對安定民心,鞏固革命政權有重大貢獻。 [1] 

劉承烈親屬關係

劉承烈父親劉翌賓,早年隨左宗棠入陝西、甘肅任職。妻子周德純。兒子劉仲容、劉叔藩;女兒劉靜君、劉甲櫻。 [3]  外孫劉馳。 [4] 
參考資料
  • 1.    精忠報國劉承烈  .桃江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7-30]
  • 2.    辛亥先驅劉承烈  .桃江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7-30]
  • 3.    《我所知道的辛亥革命老人劉承烈(附1圖)》,《團結報》2003年9月16日,第3版
  • 4.    劉紹韜、劉紹亮:《劉承烈、劉人瑞與“新國民 黨”的華北電台》,《百年潮》2003年第6期,第60-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