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鈁

(中華民國陸軍上將)

鎖定
張鈁(1886—1966),字伯英,號友石。
早年在保定陸軍速成學堂求學期間加入同盟會,並領導陝西辛亥革命,任秦隴復漢軍東路征討大都督。民初參加護國運動,反對袁世凱北洋軍閥。後曾擔任國民黨河南省政府代主席、第二十路軍總指揮、軍事參議院副院長、鄂豫陝邊區綏靖公署主任。1945年授銜為陸軍上將。1949年,在四川策動國民黨第二十兵團等部隊起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全國政協委員。毛澤東主席曾稱他為“中原老軍事家”。 [2] 
中文名
張鈁
外文名
zhangfang
別    名
伯英,友石老人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河南省新安縣鐵門鎮
出生日期
1886年
逝世日期
1966年5月25日
畢業院校
河北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炮兵科
職    業
軍人
主要成就
參與西安起義
抗戰期間組織賑濟河南災民
解放戰爭參與四川成都和平解放
收藏大量珍貴書畫作品
代表作品
風雨漫漫四十年》(人物回憶錄)
職    務
民國陸軍上將、原全國政協委員

張鈁人物生平

張鈁人物出身

張鈁,字伯英,號友石,河南省新安縣鐵門鎮人。生於1886年7月17日(清光緒十二年六月十六日)。其父張清和,為清光緒年間拔貢,曾任陝西乾州、鄜州州判。

張鈁光復西安

1902年,張鈁隨母至陝西父親任所。不久,以客籍考入陝西陸軍小學。1907年畢業,以優異成績被選送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炮科學習。在校期間,與校友錢鼎呂公望等組織軍人革命團體“同袍社”,從事反清活動。
1908年加入同盟會,並與河南民黨密切聯繫。是年暑假乘返里之便,於鞏縣黑石關小學與河南同盟會主要負責人秘密會談,為河南民黨起義做準備。
1909年底,張鈁從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畢業。第二年由陸軍部分派回陝西新軍任炮營右隊排長,即與錢鼎、黨自新等在新軍內組織同盟會秘密聯絡組織“武學社”,並擔任該社副會長(錢鼎任會長)。他經常以研究軍事為名,在新軍和陸軍中、小學中傳播革命思想,並與新軍中的哥老會會眾聯繫,發展反清勢力。
1910年7月9日(農曆六月初三),張鈁與在陝同盟會、哥老會主要成員三十餘人,在大雁塔集會,“歃血為盟”,立誓為推翻清王朝而鬥爭。
1911年10月22日,陝西同盟會為響應武昌革命,發動武裝起義,張鈁是主要組織、發動者之一。當日上午,同盟會、哥老會領導骨幹在西安西郊的林家墳開會之後,張鈁即先行入城偵察,率領部隊首先攻佔軍裝局,作為起義軍的總司令部;並繳獲大批槍支彈藥,武裝了徒手的新軍戰士,為光復西安立了首功。
11月初,張鈁出任“秦隴復漢軍”東征軍大都督,率軍東征;三戰潼關,一度進兵到陝、澠一帶,豫西民軍萬餘人也來投奔,一時軍威大振,吸引清兵數萬,血戰百餘天,保衞了西安,推動了河南革命形勢的發展,也減輕了武昌方面的軍事壓力,為武漢革命政權的存在和鞏固,作出了重要貢獻。

張鈁反袁護國

民國建立之後,張鈁出任陝西陸軍第二師(原東征軍)師長,屯兵潼關。
1912年6月,張鈁先後到北京和開封,面見袁世凱張鎮芳,呈准把原參加東征作戰的河南民軍編為“鎮嵩軍”,由劉鎮華統領,回豫西“剿匪”。
時任陝軍第二師師長的張鈁(1913) 時任陝軍第二師師長的張鈁(1913)
1913年,袁世凱指使暗殺宋教仁,激起全國人民的反對,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派人赴河南、陝西與劉鎮華、張鈁聯絡。袁世凱得到密報,急調張鈁率部移軍四川。張鈁身陷川東,孤掌難鳴,未敢輕舉。
袁世凱撲滅了“二次革命”,1914年調張鈁回陝西任陝南鎮守使,駐漢中。第二年,又調張鈁進北京,名義上任將軍府的將軍,實際上是進了袁世凱的無形囚籠。張鈁進京後,受到袁世凱爪牙的嚴密監視;但他仍然與在京反袁志士聯繫,探聽袁世凱帝制活動消息,並暗中與河南和陝西的劉鎮華、陳樹藩聯繫,組織豫陝反袁聯盟,準備起兵反袁。
1916年3月,張鈁經長時間謀劃之後,假託回河南為袁世凱籌辦民團為名,回河南領導豫陝聯軍,以策應雲南護國軍,討伐袁世凱。不料劉鎮華叛盟投靠袁世凱,並向袁告密,所以他一到開封,就被河南督軍趙倜扣押,並當即轉押到北京。這時全國反帝鬥爭已全面展開,袁世凱進退失據,無暇顧及此案,加之張鈁在京好友多方營救,把案子拖下來。6月,袁世凱在一派討伐聲中死去,張鈁獲釋。
1918年,陝西各部靖國軍,在征伐依附於北洋軍閥政府的陳樹藩、劉鎮華的戰爭中,久戰不勝,共約于右任、張鈁赴陝統一領導靖國軍。張鈁應約離京,8月下旬至三原與先行至此的于右任組織靖國軍總司令部,于右任任總司令,張鈁任副總司令。各路靖國軍得到統一整編,加強了對陳、劉集團的攻勢,扭轉了戰爭的局勢。張鈁經常深入前線指揮作戰,並在戎馬倥傯之間,檢閲古詩,編成《歷代軍事分類詩選》。
1921年,陳樹藩、劉鎮華集團瓦解,靖國軍也隨之解體,張鈁因父喪返鄉守制。在故鄉三年,張鈁創辦了鐵門小學,並資助縣政府在鐵門成立“續修縣誌局”,還集股籌資創設“觀音堂民生煤礦股份有限公司”。

張鈁胡憨之戰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之後,胡景翼任河南督軍。仍然盤踞陝西的劉鎮華派憨玉琨部進軍河南,欲與胡爭奪中原。張鈁不忍家鄉戰火再起,禍害百姓,乃發“弭兵電”,呼籲雙方罷兵,以寧中原,並來往奔走於胡、劉之間,從中調解,終於無效。
1925年2月,在豫西爆發了“胡憨之戰”,這時張鈁尚在開封胡景翼處。當他辭胡西歸,途經洛陽時,劉鎮華強把他留在軍中,並發表張鈁為前線“副總指揮”。張鈁囿於鎮嵩軍的舊關係,參與了軍事行動。3月,戰爭迅速結束,鎮嵩軍慘敗。張鈁為胡部所扣,幾遭殺害。由於省參議郭燕生和駐軍洛陽的樊鍾秀的全力營救,才免於難。

張鈁支持北伐

1925年8月,于右任為促成馮玉祥的國民軍與廣州革命政府合作,約請張鈁到北京。
1926年4月,國民軍被迫撤離北京,直魯聯軍入京嚴查國民黨人,張鈁避居天津,以埋頭搞實業作掩護,觀察北方局勢的變化。7月,廣州革命軍出師北伐,張鈁微服返豫,與國民黨人郭燕生、張鴻烈等取得聯繫,籌劃迎接北伐軍,並以觀音堂煤礦資金資助河南國民黨人的秘密活動。
1927年,在五原誓師參加北伐的馮玉祥軍解西安之圍後,張鈁應于右任、馮玉祥的邀請,到了西安。5月,隨馮軍返豫,參與謀劃軍事和河南政務。

張鈁主政河南

1928年9月,張鈁任河南省建設廳長,兼省賑務會主席。他在掌建設廳期間,主持植樹造林,修建公路,頗有成績。是時,豫西兵、匪、旱三災並襲,大批災民扶老攜幼到開封謀生,張鈁多方籌款放賑、開舍飯場,並用“以工代賑”方式,安排災民生活。

張鈁叛馮附蔣

1929年,蔣、馮戰爭爆發,張鈁因參與了蔣介石收買韓復榘的活動,開始與馮玉祥分道揚鑣。
1930年春,蔣、馮、閻中原大戰爆發。5月,蔣介石在徐州約見張鈁,委任他為河南省代理主席,利用他在河南地方的影響和他與西北軍的密切關係來對付西北軍。7月,蔣介石又加委他為第二十路軍總指揮,促使他加強對西北軍的分化工作。接着張鈁飛抵漯河,乘閻、馮聯軍失敗之際,收編了萬選才(時已被蔣介石槍斃)舊部,使二十路軍一度擁有一個軍八個師的兵力。
10月,國民黨河南省政府成立,蔣介石任命劉峙為省主席,以張鈁為民政廳廳長。二十路軍經國民黨中央整編為七十五、七十六兩個師,張鈁以二十路總指揮兼任七十六師師長。此後,他又擔任河南“清鄉督辦”,指揮二十路軍在河南各地“剿匪”。

張鈁保護文物

是時,張鈁在執行軍務中,看到豫西地區歷年出土大量唐代墓誌,不為人所重視,甚為痛惜,遂於1931年夏委專人代為蒐購,妥為保存。此事前後歷經五年,共得唐志及其他石刻千餘片。
1936年在故園“蟄廬”單闢一天井院,建磚拱窯十五孔,將志石鑲嵌在窯內外牆壁間,並請章太炎古篆題額為“千唐志齋”。

張鈁進攻紅軍

1932年春,張鈁奉命到潢川“剿共”,歷時一年,遭到紅軍沉重打擊。年底,帶七十六師移駐昌進行整補。第二年7月,七十六師移駐洛陽西工,負責豫西“剿匪”事宜。張鈁以“剿”、“撫”結合的政策,把豫西主要杆頭收編在自己部下。
張鈁出任第二十路軍總指揮兼河南省代主席 張鈁出任第二十路軍總指揮兼河南省代主席
1934年春,二十路軍回駐許昌、南陽一帶。南陽是東漢大醫學家張仲景的故里,南陽“醫聖祠”歷來是醫界景仰的聖地。但是,由於軍閥的破壞,當地豪強的劫奪。“醫聖祠”已破敗不堪。張鈁目擊神傷,憤然槍斃了霸佔“醫聖祠”地產的劣紳先及元,發願重修“醫聖祠”,並計劃創設“國醫學校”,以光大祖國醫學。後因蔣介石命令張鈁赴江西參加第五次“圍剿”紅軍的戰爭,此計劃未能實施。這期間,張鈁還購得《萬有文庫》、《四部叢刊》、《四部備要》多部和一批精印的兒童讀物,分別捐贈給故鄉鐵門和新安、偃師、洛陽、許昌、南陽等地,建立公共圖書館。
是年9月,張鈁奉蔣介石命令帶領二十路軍進至江西的臨川、光澤、邵武南城一帶,參加對紅軍的第五次“圍剿”。10月,紅軍主力突圍遠征,根據地只留有少數游擊隊在堅持鬥爭。紅軍游擊隊靈活機動的戰術,曾使二十路軍常年奔波於深山茂林之中,備受疲憊之苦,且二十路軍官兵多系北方人,大都不服水土,在江西三年,僅死於疾病者就有數千名。

張鈁抗日期間

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戰爆發,張鈁升任第十二軍團長,移駐蘇州,所部在崑山前線與日寇作戰。9月下旬,蔣介石任命張鈁為第一戰區抗日預備軍總司令,令其回河南收編地方武裝。張鈁奉命到河南,處處碰壁,方悟這是蔣藉機剝奪自己兵權的陰謀,因此一氣上了雞公山。1938年2月,已經西遷在重慶的國民黨政府,任命張鈁為軍事參議院副院長(後改任代院長),但他仍住雞公山。後來日軍逼近武漢,他才攜眷至西安。
此後,一直到抗戰勝利,張鈁除因公務短時間逗留重慶外,長期居住西安。在這裏,他倡辦麟鳳煤礦公司、沔縣民主煤礦公司,組織西北建設促進會,致力於實業開發工作,並捐資幫助陝西著名中醫黃竹齋刻版印行了東漢醫學家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第十二稿,使這一中醫珍籍得以傳世。
抗戰期間,河南水、旱、蝗、湯(恩伯)四害橫行,逃荒到陝西乞食的災民難以數計。豫西淪陷後,更有大批難民湧進西安,充塞於街道和城壕之間。張鈁以河南同鄉會會長身份向西安市民募徵饅頭、大餅,救濟難民,並多方奔走;甚至變賣漢中私產,籌糧籌款,放賑,開舍飯場,以解難民燃眉之急。張鈁還創辦“西北中學”,安排難民子弟入學就讀;接着組織“西北移民墾幹班”,短期培訓移民幹部和醫生,有計劃地組織難民向甘肅、新疆移民。
1944年春,流亡在豫西潭頭鎮的河南大學遭日寇襲擊,數百名學生輾轉到西安,衣食無着,露宿街頭。也賴張鈁救助,河南大學很快安頓在寶雞覆校上課。抗戰勝利後,張鈁又親自出面,為河南大學爭取到一筆“善後救濟款”,才使河南大學順利回到開封復學。1945年5月,張鈁當選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
抗戰勝利後,張鈁先後擔任過國民黨政府國策顧問、總統府顧問,並被授予上將軍銜,但這都是作為蔣介石安撫雜牌軍將領的閒職。

張鈁通電起義

張鈁先生手書《蘭亭集序》(局部) 張鈁先生手書《蘭亭集序》(局部)
1949年9月,全國即將解放,蔣介石飛抵重慶,妄圖負西南一隅作最後掙扎,遂委張鈁為“鄂豫陝邊區綏靖公署主任”,希望張鈁重新拉起一方勢力,為他支撐殘局。不久,解放軍大舉入川,解放重慶,包圍成都。張鈁乃聯絡國民黨第二軍、十五軍,連同本部共六萬餘人,於12月在成都近郊郫縣通電起義。第二年,隨軍到天水,在彭紹輝軍長歡迎起義軍將領的招待會上,張鈁痛陳“覺今是而昨非”,堅決表示要和人民一道,努力建設新中國。

張鈁晚年生活

1951年,張鈁定居北京。1954年,擔任全國政協第二屆委員會委員。
1966年5月25日因患癌症逝世,葬北京八寶山公墓
1986年,張鈁誕辰一百週年紀念,骨灰遷回故里,安葬於千唐志齋旁。 [3]  其回憶錄輯為《風雨漫漫四十年》,於1986年出版。 [4] 

張鈁人物故居

張鈁故居包括張鈁紀念館和千唐志齋兩部分,由新安縣千唐志齋博物館負責管理。
張鈁紀念館開館儀式
張鈁紀念館開館儀式(2張)
張鈁紀念館坐落在新安縣鐵門鎮西后街路北,與千唐志齋一路相隔。張鈁故居始建於1917年,佔地42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坐北朝南,規模龐大,房舍絕大多數為磚木結構,基本保持着明清時期北方傳統民居的建築風格,特別是主體部分,為三進的四合院連環結構,佈局嚴謹,錯落有致;但有別於傳統的,是它的門窗和內部裝修,其採用的是西式風格,尤其是大量採用了在當時需要進口的水泥、玻璃等建材,使得整座宅院呈現出中西結合的典型特色。是河南古建築羣中獨具特色的民國初期民居建築羣。
張鈁故居 張鈁故居
隨着時間的推移,張鈁故居曾做過公社的招待所、“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指揮部,後來成了鐵門鎮政府的家屬院。到2006年,張鈁故居已經變得破敗不堪,隱患重重。張鈁故居的維修保護工程2008年4月開始實施,至2010年10月完工,工程總投資800萬元。2011年,經多方努力,張鈁先生留下來的部分物品和珍藏書籍整理齊全,得以在紀念館內陳列展出。 [1]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