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偉

(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

鎖定
劉偉,男,醫學博士學位,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和日本名古屋大學。現任浙江大學特聘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主任,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膜生物學分會副會長,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細胞器分會副會長,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編委,Autophagy副主編。 [1] 
1998至1999年在名古屋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導師:中島泉)。1999年至2001年任日本愛知醫科大學藥理學系助理教授,主要從事腫瘤細胞信號轉導和細胞凋亡方面研究。2001年至2007年在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NICHD,NIH)開展了細胞內囊泡運輸和高爾基體結構及功能研究 (導師:Jennifer Lippincott-Schwartz)。2007年受聘浙江大學醫學院,建立了以細胞器結構和功能為中心研究的細胞器生物學實驗室。 [1] 
主要研究方向是自噬的分子細胞學機制和功能。迄今在Nature, Nat Struct Mol Biol, Mol Cell, J Cell Biol, Autophagy, Hepatology等共發表研究和綜述評論文章60篇,被引用超過5000次。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資助。 [1] 
中文名
劉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第四軍醫大學(學士),名古屋大學(博士) [1]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空軍醫學

劉偉人物經歷

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 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
1987年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空軍醫學系;
1998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98至1999年在名古屋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1999年至2001年任日本愛知醫科大學助理教授;
2001年至2007年在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從事訪問研究;
2007年3月起任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偉研究方向

劉偉研究組致力於分析細胞內蛋白/膜運輸的分子機制,解析重要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變化在細胞生理病理過程中的作用。
主要研究手段包括:1.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和免疫電鏡為主的細胞器形態學觀察和亞細胞蛋白定位。2.通過GFP融合蛋白、活細胞成像和光漂白等方法分析活細胞內的蛋白分子動力學。3.培養動物細胞基因高表達和knockdown法研究細胞器結構和功能基因的作用機制。4.生化和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相關蛋白活性和蛋白質間相互作用。

劉偉主要貢獻

在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GAPDH對細胞自噬的調控作用及機制。2012.1-2015.12, 課題負責人;
2. 錢江人才計劃:高爾基體在細胞自噬中的作用研究。2010.8-2012.12, 課題負責人;
3.國家“973”研究項目:蛋白質主要降解途徑-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及功能。2011.1-2015.12,課題負責人;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反面高爾基體在細胞自噬中的作用研究。2010.1-2012.12,課題負責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