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迟

[líng chí]
汉语词语
展开4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凌迟,汉语词语,意为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凌迟刑最早出现于五代时期,是最残忍的一种死刑。
宋史》记载:“凌迟者,先断其支体,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盖真宗仁恕,而惨酷之刑,祖宗亦未尝用。” [2]
宋代用以惩治荆湖地区以妖术杀人祭鬼的犯罪,与绞、斩并列成为法定死刑。
中文名
凌迟
外文名
put to death by dismembering the body a feudal form of capital punishment
拼    音
líng chí
注    音
ㄌㄧㄥˊ ㄔㄧˊ

目录

释义

播报
编辑
(1)零割碎剐的一种酷刑。亦称凌迟。
(2)欺凌;欺负。
(3)衰败,崩坏。 [1]

出处

播报
编辑
韩诗外传》卷三:“夫一仞之墙,民不能逾朽组渗;巩篮炒乘百仞之山,童子登而游焉,凌迟故也
唐芝舟院·陈子昂 战艰《上军国利害事·牧宰》:“不以才能任职,所以天下凌迟。”
《明史·孙玮传》:“法纪凌迟,人危求签心瓦解。”  
清·戴名世 《刘陂千庶诗序》:“而其变愈下,彼此訾謷,互起迭仆,凌迟至於今。”
东晋·葛洪《抱朴子·刺骄》:“道化凌迟,流遁遂往,贤士儒者,所宜共惜。”
梁书·侯景传》:“兼属 魏国 凌迟,外无勍敌,故能西取 华陵 ,北封 淮泗 。”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今日之事,反正而兴之在陛危海下,其遂凌迟不振,亦在陛下。”
宋史·刑法志一》:“凌迟者,先断其支体,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陈氏不合通同奸夫杀死亲夫,大逆不道,凌迟示众。”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 张驴儿毒杀亲爷,奸占寡妇,合拟凌迟。押付市曹中,钉上木驴,剐一百二十刀处死。”
明·沉采 《千金记·延访》:“告元帅,拿这 李左车 ,不知是要粗凌迟碎凌迟他。”
老残游记》第十六回:“六千金买得凌迟罪,一封书驱走丧门星。”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隔膜》:“运命大概很悲惨,不是凌迟,灭族,便是立刻杀头,或者‘斩监候’,也仍然活不出。永承愚”
清·钱泳履园丛话·耆旧·香洲先生》:“忽命舆大搜张室,得木杵於牀下,血痕殷然,尺寸与格伤合,遂定以凌迟详报。”
清史稿·诸王传六·允禩》:“张明德坐凌迟处死。”
敦煌变文集·堡旬良目连缘起变文》:“牛头每日凌迟,狱卒终朝来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