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感天動地竇娥冤

鎖定
感天動地竇娥冤,簡稱《竇娥冤》,是元代戲曲家關漢卿創作的雜劇,刊行於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故事原型來自《列女傳》中的《東海孝婦》。
全劇四折一楔子,寫弱小寡婦竇娥,在無賴張驢兒陷害、昏官桃杌毒打下,屈打成招,成為殺人兇手,被判斬首示眾。臨刑前,滿腔悲憤的竇娥許下三樁誓願: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果然,竇娥冤屈感天動地,三樁誓願一一實現。 [1] 
這齣戲展示了下層人民任人宰割,有苦無處訴的悲慘處境,控訴了貪官草菅人命的黑暗現實,生動刻畫出竇娥這個女性形象。該劇同時體現了關漢卿的語言風格,言言曲盡人情,字字當行本色。 [1] 
作品名稱
感天動地竇娥冤
作品別名
竇娥冤
作    者
關漢卿
創作年代
元代
文學體裁
雜劇
字    數
12500

感天動地竇娥冤內容簡介

竇娥從小死了母親,她父親竇天章是一位窮書生,因為上京趕考缺少盤纏,便把年僅七歲的她賣給蔡婆家做童養媳。竇娥十七歲與蔡氏之子成婚,可成婚沒兩年,丈夫就生病死了,只剩下了竇娥和她婆婆兩人相依為命。
當地有個流氓叫張驢兒,欺負蔡家婆媳無依無靠,跟他父親張孛老 [15]  一起賴在蔡家,逼迫蔡婆嫁給張孛老。蔡婆軟弱怕事,勉強答應了。張驢兒又脅迫竇娥跟他成親,竇娥堅決拒絕。還把張驢兒痛罵了一頓。
張驢兒懷恨在心。沒過幾天,蔡婆婆生病了,要竇娥做羊肚湯給她吃。張驢兒便偷偷地在湯裏下了毒藥,想先毒死蔡婆婆,再逼竇娥成親。竇娥把羊肚湯端給蔡婆婆喝。蔡婆婆接過碗,忽然不舒服要嘔吐,就讓給張孛老喝了。張孛老中了毒,在地上翻滾幾下就嚥了氣。張驢兒沒想到毒死了自己父親,惱怒不已,便把殺人的罪名栽贓到竇娥身上。告到楚州衙門。
楚州知府不問青紅皂白,便把竇娥抓到公堂訊問,逼她招認。竇娥受盡拷打,痛得死去活來,還是不肯承認。
知府知道竇娥待她婆婆很孝順,就當着竇娥的面要拷打蔡婆婆。竇娥想到婆婆年紀大了,受不起這個酷刑,只好含冤招供,承認是自己下毒。於是貪官知府便將竇娥定了死罪,押到刑場去處決。
臨刑前,竇娥滿腔冤屈無處可訴,她不想就這麼白白死去,於是含着熱淚向蒼天起誓:“我竇娥真的是被冤枉的,我的冤屈只有老天爺知道。為了證明我的清白,我死後,一要讓這刀過頭落,一腔熱血全濺在上空的白練上,二要天降大雪,遮蓋我的屍體,三要讓楚州從此大旱三年!”
劊子手行刑後。竇娥的鮮血竟然一滴都沒有落在地上,全部飛濺在了高掛的白布上。當時圍觀的百姓暗自稱奇。緊接着天地變色,狂風大作,天空飄起鵝毛大雪,密密地覆蓋在竇娥的身上。那時候正是六月夏天,每一個在場的人都驚呼:“這竇娥真是冤枉的!”
接下來,楚州果真大旱了三年。所有人都相信竇娥的冤屈,為竇娥抱不平,直到竇娥的父親竇天章在京城做官返鄉,竇娥的冤案才得到昭雪,殺人兇手張驢兒被處以死刑,貪官知府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2] 

感天動地竇娥冤創作背景

感天動地竇娥冤故事來源

《感天動地竇娥冤》的故事淵源於《列女傳》中的《東海孝婦》。 [3] 

感天動地竇娥冤時代背景

元朝時,為了滿足蒙古貴族窮奢極欲的生活和軍事的需要,一些蒙古大臣勾結地方官吏,貪贓枉法,無所不為。在殘酷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下,各族勞動人民都過着悲慘的日子,尤其是受到歧視的漢人和南人,冤案多得數也數不清。一些有正義感的讀書人,不滿官府的黑暗統治,便利用雜劇的形式來揭露官場的罪惡和社會不公平的現象,關漢卿就是其中之一。他把看到的、聽到的百姓悲慘的遭遇寫進他的劇本《感天動地竇娥冤》。 [2] 

感天動地竇娥冤人物介紹

感天動地竇娥冤竇娥

竇娥是不幸的,幼時喪母,七歲又被賣為童養媳,婚後不久丈夫去世。但她是善良的,她只想一心一意服侍婆婆,過安安穩穩的日子。即使受到流氓張驢兒的脅迫時她也堅守着婦德,不畏強權,明辨是非。即使是在行刑的途中,她怕婆婆傷心,請求劊子手從后街走。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善良、柔弱、需要人保護的女子,竟然被當時的官府任意枉殺。 [4] 

感天動地竇娥冤蔡婆

蔡婆的運氣相對較好,如遇到賽盧醫加害時被救,羊肚湯被下毒後作嘔沒吃,面對官司能保全自身,最終又被竇天章收養家中等。這雖然存在外部偶然性,但也有其內在必然性,即蔡婆的性格、觀念、經歷、處事經驗等。在楔子中,蔡婆便道:“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不須長富貴,安樂是神仙。”因此,世故苟且的蔡婆在死與再嫁的問題上選擇再嫁,在官休與私休的問題上選擇私休。 [5] 

感天動地竇娥冤張驢兒

地痞張驢兒對蔡婆和竇娥的威逼、霸佔,完全是一種對人身掠奪的行為。張驢兒為了企圖達到霸佔竇娥的目的,在羊肚湯裏灌下了毒藥想毒死蔡婆,結果卻毒死了老張,從而誣陷竇娥為殺人兇犯。張驢兒這個人物形象,正是當時社會上謀財害命、橫行霸道的流氓典型。 [6] 

感天動地竇娥冤作品鑑賞

感天動地竇娥冤思想內容

竇娥冤 竇娥冤
《感天動地竇娥冤》是中國古代悲劇成熟的標誌和中國古代悲劇的典範作品。竇娥一生的遭遇充分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人民共同的不幸,尤其是婦女的不幸。竇娥在短短的一生中,遭到失母喪夫的打擊、高利貸的毒害、潑皮流氓的欺壓、貪官污吏的毒刑和判決,種種不幸和災難吞噬了她的青春和生命,交織成了“驚天動地”、悲慘無比的大悲劇。如果深入考察就會發現《感天動地竇娥冤》裏的悲劇有着雙重結構。前面所述的社會政治悲劇,屬於表層悲劇,它揭示的是導致竇娥悲劇的社會政治原因。竇娥的內在信念與社會現實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衝突則構成其悲劇的深層結構。竇娥因父親借了高利貸無法償還,被賣給蔡婆做童養媳平時倍受蔡婆的虐待,但她對蔡婆仍是以禮相待。蔡婆輕易地答應張驢兒父子的逼迫,但竇娥各種理由勸阻蔡婆並義正詞嚴地拒絕了張驢兒的無理要求和調戲。即便遭到張驢兒“毒死公公”罪名的逼迫,竇娥也嚴詞拒絕,甚至幾次遭到毒刑、受盡折磨仍不肯屈招。然而,一旦貪官要嚴刑拷打蔡婆,她就甘願自己承認死罪也不讓蔡婆受刑。
在押赴刑場斬首時,她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不幸和冤屈,而是擔心蔡婆看見她披枷帶鎖感到傷心。縱觀全劇,蔡婆這個人並不值得同情,竇娥對她也無多少感情,但她卻處處按照孝道來對待蔡婆。她可以恨具體的蔡婆,卻得對抽象的蔡婆全心盡孝。一個滿腦子孝道、貞節等倫理觀念的善良女子被一個大力提倡孝道、貞節的社會所迫害致死,這才是竇娥的悲劇所在。對既有的觀念堅信不疑並竭力照此去做,但這種信念及其實行者卻為現實所不容,悲劇主體不能、也不願放棄這種信念,這才是竇娥悲劇的深層原因,也是她與現實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衝突,而遭到現實無情打擊的根本所在。 [7] 

感天動地竇娥冤藝術特色

作品在藝術上,體現出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風格的融合。
作品運用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誇張,設計了三樁誓願的超現實情節,運用了浪漫主義手法,顯示正義抗爭的強大力量,寄託了作者鮮明的愛憎,反映了人民伸張正義、懲治邪惡的願望也反襯出社會的黑暗。這是全劇刻畫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筆,是作品藝術性的集中體現,使悲劇氣氛更濃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節更生動,主題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又充滿奇異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8] 

感天動地竇娥冤作者簡介

關漢卿(約生於金末,卒於元代),號已齋叟,大都(今河北安國)人,元代戲劇家。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並稱為“元曲四大家”,關漢卿居首。鍾嗣成《錄鬼簿》説他曾任太醫院尹。據各種文獻資料記載,關漢卿編有雜劇60多種,現存18種。個別作品是否出自關漢卿手筆,學術界尚有分歧。其中《感天動地竇娥冤》《趙盼兒風月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魯齋郎》《單刀會》《調風月》等是他的代表作。所作散曲今存套曲10多套、小令50多首,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描繪都市繁華與藝人生活,羈旅行役與離愁別緒以及自抒抱負的述志遣興。 [14] 

感天動地竇娥冤後世影響

《感天動地竇娥冤》對後世文學、戲劇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僅就改編之作來説,明代即有葉憲祖以《感天動地竇娥冤》為題材,改編成三十二出的傳奇《金鎖記》,其中的《羊肚》《探監》《斬娥》等出,直至近年來還在舞台上演出。很多地方戲曲如徽劇、秦腔、晉劇、河北梆子、桂劇、滇劇編演的《六月雪》,漢劇的《羊肚湯》《斬竇娥》,川劇高腔的《金鎖記》,也都是取材《感天動地竇娥冤》的改編作品。此外,各種説唱藝術,如鼓詞、寶卷、子弟書等等,也都有以竇娥故事為題材者。 [9] 
《感天動地竇娥冤》在20世紀即被翻譯介紹至西歐與日本。 [10] 

感天動地竇娥冤作品評價

近代文學家王國維《宋元戲曲考》:“即列之於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也。” [10] 
近代文學家、翻譯家李健吾《李健吾文集·文論卷2》:竇娥是一個善良女子——具有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對悲劇人物所要求的那種善良性格。《竇娥冤》的悲劇性,單純有力,像釘子一樣,越敲越深,又像階梯一樣,越升越高。 [11] 

感天動地竇娥冤出版信息

感天動地竇娥冤主要版本

《感天動地竇娥冤》現存版本有:明脈望館藏《古今名家雜劇》《元曲選》《酹江集》《元雜劇二種》和《元人雜劇全集》本等。 [12] 

感天動地竇娥冤翻譯情況

《感天動地竇娥冤》是較早被介紹到西方的中國戲劇。英國外交家斯湯東(Thomas Staunton)翻譯了清朝圖理琛的《異域錄》,1821年在倫敦出版,其中收有《感天動地竇娥冤》的劇情概要。1925年,美國波士頓小布朗公司出版了由朱克(A.E.Zucker)編著的《中國戲劇》(The Chinese Theatre),其中收有《感天動地竇娥冤》第三折“斬娥”的節譯文。1958年,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楊憲益、戴乃迭合譯的《關漢卿戲劇選》(Selected Plays of Guan Hanqing)中收錄了《感天動地竇娥冤》的全譯,後多次再版。1972年,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時鐘雯(Shih Chung-wen)的全譯本《感天動地竇娥冤》。 [13] 
參考資料
  • 1.    斗南編著,歷史文化常識全知道[M],中國華僑出版社,2015.01,第391頁
  • 2.    夏候畀春著,元朝故事 青少版[M],天地出版社,2016.06,第69-71頁
  • 3.    夢華主編,圖解國學知識 全新圖解版 暢銷升級版[M],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04,第621頁
  • 4.    桂斌;經典戲曲《竇娥冤》賞析[J].歌海.2015年03期
  • 5.    劉小祺.呈露人性的本真狀態:《竇娥冤》主要人物形象剖析[J].劍南文學,2011,(第2期).
  • 6.    吳鷺山著;盧禮陽,方韶毅編校,吳鷺山集 上[M],線裝書局,2013.12,第489-490頁
  • 7.    王衞東;從《竇娥冤》的雙重結構看中國古代的悲劇意識[J].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 8.    遊國恩 等.中國文學史(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225-237
  • 9.    張英偉編著,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講[M],南開大學出版社,2014.07,第137頁
  • 10.    本書編委會編,元雜劇觀止[M],學林出版社,2015.08,第1頁
  • 11.    李維永編,李健吾文集 文論卷 2[M],北嶽文藝出版社,2016.05,第318-319頁
  • 12.    徐元勇著,中國古代音樂史研究備覽 修訂本[M],安徽文藝出版社,2015.11,第242頁
  • 13.    李正栓,王燕主編;賈曉英,柳博飛副主編,典籍英譯簡明教程=A CONCISE COURSE BOOK ON CLASSIC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06,第94頁
  • 14.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346
  • 15.    姜智主編. 《戲曲藝術》二十年紀念文集 戲曲理論卷[M].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0.11.P40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