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

鎖定
《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詩人在他鄉迎來冬至節,很是想念弟弟,便託京城來的使者帶信給弟弟。他默坐獨飲,非但無以解憂,反而頓生愁緒無數,擔憂弟弟是否知道保重身體,是否知道添衣加被,寄託了對弟弟情深意切的關心,表達了兄弟之間深厚的情誼。全詩層層推進,對親人的關切之情一步步加深,並以景結情,情因景而更加真切感人。
作品名稱
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
作    者
杜牧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作品原文

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
遠信初憑雙鯉去,他鄉正遇一陽生
尊前豈解愁家國,輦下唯能憶弟兄
旅館夜憂姜被冷,暮江寒覺晏裘輕
竹門風過還惆悵,疑是松窗雪打聲 [1] 

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註釋譯文

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詞語註釋

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後。這一天太陽經過冬至點,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間最長。舍弟:對自己弟弟的謙稱。這裏指杜牧的弟弟杜顗
⑵初憑:第一次憑藉。憑,憑藉,依靠。一作“逢”。雙鯉:信函,兩塊木板刻作魚形,一底一蓋,把書信夾在裏面。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因以“雙鯉”代稱書信。
一陽生:因冬至後白天漸長,古代認為是陽氣初動,所以冬至又稱一陽生。《史記·律書》:“日冬至,則一陰下藏,一陽上舒。”
尊前: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尊,酒器,後作“樽”。豈解:豈能消解。愁家國:思家之愁。家國,偏義複詞,偏指家,國無義。
⑸輦(niǎn)下:借指京城。弟兄:也是偏義複詞,指弟弟,兄無義。
姜被:借指棉被。《後漢書·姜肱傳》:“肱與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聞。其友愛天至,常共卧起。”李賢注引《謝承書》曰:“肱性篤孝,事繼母恪勤。母既年少,又嚴厲。肱感《愷風》之孝,兄弟同被而寢,不入房室,以慰母心。”後因以“姜被”指兄弟和兄弟之情。
晏裘:借指衣服。春秋時齊相晏嬰以節儉力行著稱,着苴布之衣、麋鹿之裘以朝。孔子弟子有若謂其衣一狐裘至三十年。後因以“晏子裘”為稱人節儉的典故。亦謂處境困頓。
⑻竹門:用竹片編制的門。惆悵:因失意而傷感、懊惱。
松窗:臨松之窗。多以指別墅或書齋。 [2-4]  [5]  [6] 

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白話譯文

遠方的信件第一次憑藉人帶去,我在他鄉正遇上冬至節。
宴飲哪能消解思家的愁苦,只不過是借酒澆愁罷了。我在京城只有弟弟可懷念。
住在旅館裏天氣很寒冷,正擔心弟弟蓋的被子是否太單薄。夜晚在江邊漫步,感到衣服太輕,不夠暖和。
一陣寒風掠過用竹片編制的門,這使我更加傷感,我還以為是冰雪敲打松窗的聲音。 [6] 

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創作背景

杜牧僅有一個親弟弟杜顗,兄弟友愛。杜牧“拜監察御史,分司東都,以弟顗病目棄官”“出牧黃、池、睦三郡,復遷司勳員外郎、史館修撰,轉吏部員外郎。又以弟病免歸”(《舊唐書·杜牧傳》),可見杜牧對弟弟的關心。此詩是杜牧冬至日客居他鄉,懷念在京城的弟弟而作。 [4]  [6] 

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作品鑑賞

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文學賞析

這首詩寄託了杜牧對弟弟情深意切的關心,表達了兄弟之間深厚的情誼。這種關心是通過簡捷樸素的生活層面加以表達的。
首聯扣緊詩題寫詩人正在他鄉迎來冬至節,很是想念弟弟,恰好遇到京城來的使者,便託他帶信給弟弟。這一聯點明瞭節令,冬至到了,天氣轉冷,不知遠方的弟弟境況如何。時令的推移,引發了感情的起伏變化。
頷聯承首聯而來。冬至節自然有宴飲,飲酒也難以消解思家的愁苦,更何況只有弟弟在京城,那就更加掛念他。詩人把兩種感情加以對比,烘托對弟弟的殷切思念。一杯苦酒,默坐獨飲,非但無以解憂,反而頓生愁緒無數。這種愁悶,不是遙遠的國家之憂,而是更有直接的切膚之感的骨肉之痛。
頸聯更是表達了一位敦厚的兄長對弟弟關心的無微不至。詩人連用“姜被”“晏裘”這兩個典故寫兄弟間很是友愛,以自身的感受來推測親人的處境:天冷了,不知多病的弟弟是否知道保重自己的身體,是否知道添衣加被。現在自己客居他鄉,自然很是懷念弟弟。這種關心之情着實感人。
尾聯用蕭瑟冷落之景,襯托對弟弟的懷念之情,情因景而更真切感人,愈加顯示了兄長的心情之沉重。颯颯的寒風已讓詩人深感不安,更何況是冷雪。即使不是雪,雪天的到來也不會遠。思念關切之情演變為更深的惆悵焦慮。全詩層層推進,逐漸加強對親人的關切之情。 [5]  [6] 

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名家點評

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林方直《中國古典詩詞精華類編:親情卷》:這是一首書寄懷弟之情的親情詩。這首懷弟詩也寄託了情深意切的關心。作者善於運用對氣候、環境的感受表達思念骨肉的憂愁、惆悵。 [4] 

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作者簡介

杜牧 杜牧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佑孫。大和進士,曾為江西觀察使、宣歙觀察使沈傳師和淮南節度使牛僧孺的幕僚,歷任監察御史,黃、池、睦諸州刺史,後入為司勳員外郎,官終中書舍人。以濟世之才自負。詩文中多指陳時政之作。寫景抒情的小詩,多清麗生動。其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後人稱杜甫為“老杜”,稱其為“小杜”。又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有《樊川文集》。 [7] 
參考資料
  • 1.    黃鈞,龍華,張鐵燕等校. 全唐詩 6[M]. 長沙:嶽麓書社, 1998:43.
  • 2.    嚴敬羣,章斯予主編. 中國傳統節日詩詞薈萃[M]. 北京:金盾出版社, 2011:207.
  • 3.    (唐)杜牧著;任文京選注. 杜牧詩歌精選[M]. 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 1996:199.
  • 4.    林方直編. 中國古典詩詞精華類編 親情卷[M]. 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1996:142.
  • 5.    王明韶,曾凡星,王傳光主編. 走進詩歌部落[M].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8:66-67.
  • 6.    藍光中編著. 民俗節日詩歌賞析集[M]. 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2010:295.
  • 7.    俞平伯,蕭滌非,周汝昌,施蜇存等撰寫. 唐詩鑑賞辭典 3[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7: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