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其為人也孝弟

鎖定
出自《論語·學而》。“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中文名
其為人也孝弟
出    自
論語·學而
作    者
有子
多音字
弟,讀音和意義與“悌”(音tì)

目錄

其為人也孝弟原文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1]  [2] 

其為人也孝弟註釋

有子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歲,一説小33歲。後一説較為可信。在《論語》書中,記載的孔子學生,一般都稱字,只有曾參和有若稱“子”。因此,許多人認為《論語》即由曾參和有若所著述。
孝弟:孝,奴隸社會時期所認為的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度;弟,讀音和意義與“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別提倡的兩個基本道德規範。舊注説: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
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鮮:音xiǎn,少的意思。《論語》書中的“鮮”字,都是如此用法。
未之有也:此為“未有之也”的倒裝句型。古代漢語的句法有一條規律,否定句的賓語若為代詞,一般置於動詞之前。
務本:務,專心、致力於。本,根本。
道:在中國古代思想裏,道有多種含義。此處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系及其在實際生活的體現。簡單講,就是治國做人的基本原則。
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又是倫理道德準則。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為仁的根本。還有一種解釋,認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1]  [2] 

其為人也孝弟譯文

有子説:“一個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卻喜歡觸犯在上位的人,這種人是很少見的;不喜歡犯上卻喜歡作亂,這種人是不會有的。君子行事致力於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產生了。孝悌就是仁道的根本吧!” [1]  [2] 

其為人也孝弟評析

有人認為,人們如果能夠在家中對父母盡孝,對兄長順服,那麼他在外就可以對國家盡忠,忠是以孝弟為前提,孝弟以忠為目的。儒家認為,在家中實行了孝弟,統治者內部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廣到勞動民眾中去,民眾也會絕對服從,而不會起來造反,這樣就可以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安定。
這裏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對於讀者理解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哲學、倫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時代,周天子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其餘庶子則分封為諸侯,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個社會從天子、諸侯到大夫這樣一種政治結構,其基礎是封建的宗法血緣關係,而孝悌説正反映了當時宗法制社會的道德要求。
孝悌與社會的安定有直接關係。孔子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張都是由此出發的,他認為,人孝悌,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之事。這點上,説明孝悌即為仁的根本這個道理。自春秋戰國以後的歷代封建統治者和文人,都繼承了孔子的孝悌説,主張“以孝治天下”,漢代即是一個顯例。他們把道德教化作為實行封建統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錮在綱常名教倫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對民眾的道德觀念道德行為產生了極大影響,也對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刻影響。孝悌説是為封建統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務的,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和分析判別,拋棄封建毒素,繼承其合理的內容,充分發揮道德在社會安定方面所應有的作用。 [1]  [2] 
參考資料
  • 1.    山東省教學研究室.《論語》《孟子》選讀: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16
  • 2.    楊伯峻.《論語譯註》.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