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元541年

鎖定
公元541年是農曆辛酉年(雞年),是日後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和開國元勳高熲出生的年份。
中文名
公元541年
外文名
541 AD
別    名
南朝梁大同七年
生肖年
雞年
農    曆
辛酉年

公元541年紀年

東魏興和三年
西魏大統七年
高昌章和十一年
新羅建元六年
南朝梁大同七年

公元541年大事記

公元541年中國

公元541年,高車國柔然滅亡。
公元541年,越南人在華裔越南人李賁的帶領下於起事,趕走了中國南朝的督護,又擊退來自林邑王國的進攻,稱帝。
公元541年,百濟遣使請派學者和工醫,梁武帝遂派陸和工匠、畫師前往,並派醫師赴朝。

公元541年外國

公元541年,鼠疫開始在東羅馬帝國屬地中的埃及爆發,接着便迅速傳播到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它地區。這場鼠疫被稱為查士丁尼瘟疫

公元541年出生

楊堅 楊堅
隋文帝楊堅(公元541年——公元604年),在位23年,結束了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分裂局面,使中國又成大一統局面。
高熲(541年—607年),一名敏,字昭玄,鮮卑名獨孤熲,渤海蓚(今河北景縣東)人,隋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
蘭陵王高長恭(541年―573年),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南北朝時期北齊宗室、將領,封爵蘭陵郡王。高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為將躬勤細事,累次升任至幷州刺史。後因“國事即家事”招致北齊後主高緯記恨,於武平四年(573年)被後主高緯賜死。死後北齊朝廷追贈為太尉,諡號武。
孫思邈,唐時京北華原人,即今天的陝西耀縣人,生於西魏大統七年(公元 541年),卒於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92年),高壽141歲,是中國隋唐時期偉大而著名的醫藥學家和養生家,也是一位道士。他一生足踏全國,遍嘗藥草,獨創24種藥方,泄世活人。著書80多種,其中以《千金要方》 、 《千金翼方》影響最大,這兩部鉅著共60卷,藥方論6500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臨牀實用百科全書。
曹憲,南朝及隋唐學者(645年去世)。

公元541年資治通鑑記載

【1】春,正月,辛巳,上祀南郊,大赦。辛丑,祀明堂。
【1】春季,正月,辛巳(疑誤),梁武帝在南郊舉行祭天典禮,大赦天下。辛丑(二十九日),在明堂舉行祭祀典禮。
【2】宕昌王梁定為其下所殺,弟彌定立。二月,乙巳,以彌定為河·梁二州刺史、宕昌王。
【2】梁朝的宕昌王梁定被他的下屬殺死,他的弟弟梁彌定繼承了他的位置。二月,乙巳(初三),梁武帝任命梁彌定為河、梁二州刺史,並封他為宕昌王。
【3】辛亥,上耕藉田。
【3】辛亥(初九),梁武帝來到藉田耕作。
【4】魏幽州刺史順陽王仲景坐事賜死。
【4】西魏的幽州刺史順陽王元仲景犯罪被文帝命令自殺。
【5】三月,魏夏州刺史劉平伏據上郡反,大都督於謹討禽之。
【5】三月,西魏的夏州刺史劉平伏佔據了上郡,在那裏發動叛亂,大都督於謹前去討伐,捉住了他。
【6】夏,五月,遣兼散騎常侍明少遐等聘於東魏。
【6】夏季,五月,梁武帝派遣兼散騎常侍明少遐等人到東魏聘問。
【7】秋,七月,己卯,東魏宜陽王景植卒。
【7】秋季,七月,己卯(初九),東魏的宜陽王元景植去世。
【8】魏以侍中宇文測為大都督、行汾州事。測,深之兄也,為政簡惠,得士民心。地接東魏,東魏人數來寇抄,測擒獲之,命解縛,引與相見,為設酒淆,待以客禮,並給糧餼,衞送出境。東魏人大慚,不復為寇,汾、晉之間遂通慶弔,時論稱之。或告測交通境外者,丞相泰怒曰:“測為我安邊,我知其志,何得間我骨肉!”命斬之。
【8】西魏委派侍中宇文測出任大都督,兼管汾州的事務。宇文測是宇文深的兄長,他處理政務時講究效率、仁慈,受到士人與普通百姓的擁戴。他管轄的地域與東魏相連接,東魏人多次前來掠奪,宇文測抓住了他們之後,叫人給他們鬆綁,帶他們來和自己見面,專門安排了美酒佳餚,象招待客人一樣招待他們,還給他們糧食,派人護送他們出境。東魏人覺得非常慚愧,不再與宇文測為敵,汾州與晉州兩方居民如果遇上喜事或喪事時,還相互前去祝賀或弔喪,當時的輿論給予了好評。有人控告宇文測交結聯繫國境以外的人,西魏丞相宇文泰聽了憤怒地説:“宇文測替我安定邊境地區,我瞭解他的心意,你怎麼能夠離間我們骨肉兄弟?”他下令殺掉了控告者。
【9】魏丞相泰欲革易時政,為強國富民之法,大行台度支尚書兼司農卿蘇綽盡其智能,贊成其事,減官員,置二長,並置屯田以資軍國。又為六條詔書,九月,始奏行之:一曰清心,二曰敦教化,三曰盡地利,四曰擢賢良,五曰恤獄訟,六曰均賦役。泰甚重之,嘗置諸坐右,又令百司習誦之,其牧守令長非通六條及計帳,不得居官。
【9】西魏丞相宇文泰想要改革當時的政治,採取有利於國家強盛、人民富裕的制度,大行台度支尚書兼司農卿蘇綽想盡自己的才智能力,支持宇文泰的改革,裁減了多餘的官員,設置了兩個令長,並且實行屯田,以便增加軍用開支。蘇綽又撰寫了六條詔書,在九月份經文帝同意後開始付諸實施。這六條詔書的內容是:第一、純潔心靈,第二、使政教風化歸於諄原,第三、發揮土地資源效用,第四、提拔品德高尚的人才,第五、慎重對待刑案訴訟方面的事情,第六、公平地收納賦税,指派勞役。宇文泰對這六條詔書非常重視,曾經專門擺在自己座位的右邊,又命令各個部門的官員學習背誦,並規定凡是擔任牧守令長的,如果不熟悉這六條和户籍情況,不能再擔任這些官職。
【10】東魏詔羣官於麟趾閣議定法制,謂之《麟趾格》,冬,十月,甲寅,頒行之。
【10】東魏的孝靜帝頒下詔書,叫文武百官在麟趾閣商議制定法律制度,命名為《麟趾格》。冬季,十月,甲寅(十六日),新法開始頒佈實行。
【11】乙巳,東魏發夫五萬築漳濱堰,三十五日罷。【11】乙巳(疑誤),東魏徵調五萬名民工修築漳濱堰,三十五天完工。
【12】十一月,丙戌,東魏以彭城王韶為太尉,度支尚書胡僧敬為司空。僧敬名虔,以字行。國珍之兄孫,東魏主之舅也。
【12】十一月,丙戌(十八日),東魏任命彭城王元韶為太尉,度支尚書胡僧敬為司空。胡僧敬本名叫胡虔,通常以表字相稱,他是胡國珍的兄長的孫子,孝靜帝的舅舅。
【13】十二月,東魏遣兼散騎常侍李騫來聘。
【13】十二月,東魏派遣兼散騎常侍李騫到梁朝聘問。
【14】交趾李賁世為豪右,仕不得志。同郡有並韶者,富於詞藻,詣選求官,吏部尚書蔡撙以並姓無前賢,除廣陽門郎;韶恥之。賁與韶還鄉里,會交州刺史武林侯諮以刻暴失眾心,時賁監德州,因連結數州豪傑俱反;諮輸賄於賁,奔還廣州。上遣諮與高州刺史孫、新州刺史盧子雄將兵擊之。諮,恢之子也。
【14】梁朝交趾人李賁一家世世代代都是豪門大族,他本人在仕途上一直不大得志。有位與他同郡的人叫作並韶,擅長賦詩作文,到吏部求取官職,吏部尚書蔡撙認為姓並有以前從未出過有名望的人,就授予他廣陽門郎這樣小小的官職,並韶對此感到恥辱。李賁與並韶返回家鄉時,正趕上交州刺史、武林侯蕭諮由於苛刻殘暴而失去民心。當時李賁官居德州監,他就聯合了幾個州的豪傑一起造反;蕭諮送給李賁財物之後,跑回了廣州。梁武帝派遣蕭諮與高州刺史孫、新州刺史盧子雄一同率領部隊攻打李賁。蕭諮是鄱陽王蕭恢的兒子。
【15】是歲,魏又益新制十二條。
【15】這一年,西魏又增加了十二條新的制度。
【16】東魏丞相歡以諸州調絹不依舊式,民甚苦之,奏令悉以四十尺為匹。
【16】東魏丞相高歡發現各個州徵調絹帛時,都不按照原來的規定辦事,老百姓為此吃了許多苦頭,就上書請求孝靜帝頒佈命令,規定一律以四十尺為一匹。
魏自喪亂以來,農商失業,六鎮之民相帥內徙,就食齊、晉,歡因之以成霸業。東西分裂,連年戰爭,河南州郡鞠為茂草,公私困竭,民多餓死。歡命諸州濱河及津、梁皆置倉積穀以相轉漕,供軍旅,備饑饉,又於幽、瀛、滄、青四州傍海煮鹽,軍國之費,粗得周贍。至是,東方連歲大稔,谷斛至九錢,山東之民稍蘇息矣。
北魏從孝昌年間國內發生動亂以後,農民、商人失業,六鎮的百姓相繼向內地遷移,到齊、晉之地尋求生路,高歡因此成就了霸業。北魏分裂成東魏、西魏之後,連年發生戰爭,在黃河以南的各個州郡,全都變為一片荒蕪,公家和個人都貧困不堪,許多老百姓都餓死了。高歡命令各州的河岸以及有渡口和橋樑的地方,都設置庫儲存糧食,然後通過水道轉運,供應部隊,準備應付饑荒,又在幽、瀛、滄、青四個州的海邊煮鹽。由於採取了這些措施,軍事和行政方面的開支,大致能夠週轉開了。到現時,東部地區的莊稼連年好收成,一斛穀子的價格降到了九個錢,崤山以東的百姓在經歷了長時間的困頓之後能夠稍稍地休生養息了。
【17】東魏尚書令高澄尚靜帝妹馮翊長公主,生子孝琬,朝貴賀之,澄曰:“此至尊之甥,生賀至尊。”三日,帝幸其第,賜錦彩布絹萬匹。於是諸貴競致禮遺,貨滿十室。
【17】東魏的尚書令高澄與孝靜帝的妹妹馮翊長公主結婚,生了一個兒子叫高孝琬,朝中的顯貴們紛紛向他祝賀。高澄回答説:“這孩子是皇上外甥,應該先向皇上祝賀。”三天之後,孝靜帝來到高澄的家中,贈送給他一萬匹織錦、綵緞、綿布與絹帛。於是顯貴們競相前來贈送禮品,貨物整整堆滿了十個房間。
【18】東魏臨淮王孝友表曰:“令制百家為族,二十五家為閭,五家為比。百家之內有帥二十五,徵發皆免,苦樂不均,羊少狼多,復有蠶食,此之為弊久矣。京邑諸坊,或七八百家唯一里正、二史,庶事無闕,而況外州乎!請依舊置三正之名不改,而每閭止為二比,計族省十一丁,貲絹、番兵,所益甚多。”事下尚書,寢不行。
【18】東魏的臨淮王元孝友上書給孝靜帝説:“規定以一百户人家為一族,二十五户人家為一閭,五家為一比。一百户人家裏有族帥、閭帥、比帥共二十五人,都免除了兵役、勞役,他們與普通百姓相比苦樂不均,在這種羊少狼多的崐情況下,又有互相蠶食的現象,這一制度造成危害已經很久了。京城的各個坊裏,有的是七八百户人家才有一個里正,兩個史,日常事務都做得不錯,何況京城外的各個州呢?請求照舊設置三正,名稱不作改動。每個閭只設兩個比,算起來一個族就減少十一丁,這樣可以增加許多税帛和兵役。”孝靜帝將此事交給尚書辦理,但是沒有得到實行。
【19】安成望族劉敬躬以妖術惑眾,人多信之。
【19】安成的名門望族的劉敬躬用妖術迷惑眾人,許多人都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