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駿馬

(傳統吉祥圖案名稱)

鎖定
八駿馬是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繪八匹各具英姿的駿馬。八駿指古代中國神話傳説中周穆王的8匹名馬。其名目説法不一。
八駿馬也是樂曲名。是弦管,即福建南音的代表曲目。
中文名
八駿馬
別    名
八走馬
樂    種
福建南音
樂隊編制
上四管和下四管
音樂結構
散曲、套曲和器樂曲
演奏樂器
曲頸琵琶、二胡、三絃等

八駿馬樂曲

八駿馬簡介

福建南音:又稱“南曲”,“南樂”、“南管”、“弦管”,被稱為音樂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撥子,且是橫抱姿勢,福建南音至今保持這一遺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與敦煌壁畫中的伎樂圖一樣。南曲主要流行於泉州市、閩南晉江龍溪廈門市,在台灣南洋羣島華僑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樂隊編制』上四管和下四管;
音樂結構』由散曲套曲和器樂曲三部分構成;
『所用樂器』曲頸琵琶、二胡、三絃等。
『代表曲目』《八駿馬

八駿馬樂曲介紹

八駿馬》以八駿為題材,音調古樸、節奏鮮明,生動地表現了駿馬展足的動態。
八駿馬:又名《八走馬》,“八駿”為周穆王(前1001一前951)所用之良馬,乘以周行天下。駿馬是我國曆代畫家喜愛的繪畫題材之一,五代晉時的史道碩畫有《八駿圖》。本曲也以八駿為題材,用寫意和寫實相結合的創作手法,描形傳神。用洞管形式演奏。
全曲共分八節(即段):
1、驊騮開道;2、騄駬閒遊;3、玉驄展足;4、駢驥驕奔;5、烏騅掣電;6、赤兔嘶風;7、黃驂脱轡,8、白犧歸山。這些小標題音樂內容直接聯繫,屬標名性標題。
全曲以狀走馬之態的節奏音型組成的段落循環再現。此段落與前半部分連成一體,這種結構樣式在中國的循環體結構中是較為常見的,它與我國詩詞格律中的“換頭”,及戲曲曲牌中的“合頭”均有聯繫。這個段落處於每一節的後半部分。主要由商(re)和徵(sol)兩個音的來回跳進,並用不同的節奏組合,生動地表現了駿馬展足的動態。每一節前半部分的旋律,有不同音樂材料的聯綴,也有變化重複。這些不相同的旋律有着共同因素相聯繫,即音調古樸、節奏鮮明,從各個側面去刻畫馬的神態。

八駿馬京劇八駿馬

梅蘭芳周信芳馬連良趙如泉林樹森、 趙君玉、白玉昆劉奎官等8位著名京劇表演家被譽為京劇界“八駿馬”。另一説馬連良、梅蘭芳、周信芳、林樹森、劉奎官、白玉昆、趙君玉、趙如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