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兩彈一星元勳

鎖定
兩彈一星元勳,是指為中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學家。
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人造衞星。其中,一彈是原子彈,後來演變為原子彈和氫彈的合稱;另一彈是指導彈。“一星”則是人造地球衞星 [7]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初幾十年科技實力發展的標誌性事件,兩彈一星也時常被用來泛指中國近代在科技、軍事等領域獨立自主、團結協作、創業發展的成果。兩彈一星年代中國在導彈、人造衞星、遙感與制控等方面的成就,也為以後中國航天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
1999年9月1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週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為中國“兩彈一星”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並授予他們“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1] 
中文名
兩彈一星元勳
外文名
Two bombs and one Satellite Award
主要成就
兩彈一星工程研製
兩彈一星
核彈、導彈和人造衞星
屬    性
榮譽稱號
所屬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榮譽羣體
為中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學家

兩彈一星元勳功勳創建

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為了保衞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果斷地作出了研製“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許多在國外已經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懷着對新中國的滿腔熱愛,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一神聖而偉大的事業中來 [5] 
中央先決定以自力更生為主研製原子彈,後來又決定自力更生為主研製導彈和自行研製人造衞星,統稱“兩彈一星” [52]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處一聲巨響,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中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衞星發射成功。
“兩彈一星”的宏偉事業,是新中國建設成就的重要象徵,是中華民族的榮耀與驕傲。鄧小平同志説:“如果60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衞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 [5] 
兩彈一星工程

兩彈一星元勳功勳事蹟

兩彈一星元勳是指當年研製核彈、導彈和人造衞星做出突出貢獻的23位國寶級科學家。歷史將永遠記住他們,他們分別是:
兩彈一星元勳人物事蹟
姓名
人物事蹟
于敏 于敏
于敏(1926.08.16~2019.01.16)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4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60年底開始從事核武器理論研究 [1]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高級科學顧問,曾任該院副院長。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此後長期領導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理論問題。對中國核武器進一步發展到國際先進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從20世紀70年代起,在倡導、推動若干高科技項目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4年獲求是基金傑出科學家獎。1999年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1985年榮獲“五一勞動獎章”。1987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11]  ,1992 年獲光華獎特等獎。2015年被評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12] 
王大珩 王大珩
王大珩(1915.02.26~2011.7.21)應用光學家。原籍江蘇蘇州,1915年2月26日生於日本東京。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2年被英國伯明翰昌斯公司聘為助理研究員。1948年回國,歷任大連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儀器館館長,長春光機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院長,國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長(兼),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任,國防軍工科學研究委員會副主任。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王大珩是中國光學事業奠基人之一。為國防現代化研製各種大型光學觀測設備有突出貢獻為中國的光學事業及計量科學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20世紀50年代創辦了中國科學院儀器館,以後發展成為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領導該所早期研製中國第一蝸光學玻璃、第一台電子顯微鏡、第一台激光器,並使它成為國際知名的從事應用光學和光學工程的研究開發基地。1986年和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聯名,提出發展高技術的建議(“863”計劃)。還與王淦昌聯名倡議,促成了激光核聚變重大裝備的建設。提倡並組織學部委員主動為國家重大科技問題進行專題諮詢,頗有成效。1992年與其他五位學部委員倡議並促成中國工程院的成立 [13] 
王大珩是中國現代國防光學技術及光學工程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他領導下,開拓與發展了靶場光學測試技術、激光技術及太陽地面模擬等國防光學技術領域。為配合中國中程地地導彈發射實驗,中國科學院承擔研製大型精密靶場光測設備的任務,他任總工程師,提出工程總體方案,解決關鍵技術問題,一次研製成功,性能達到當時同類儀器的國際水平,滿足了國防尖端武器試驗的急需。繼而在G179、718經緯儀和船體變形測量系統,170跟蹤望遠鏡,331電影經緯儀等研製任務中,對總體方案和技術路線進行指導,解決了許多關鍵技術問題。他對國家光學技術領域的長遠發展規劃的制定,研究方向、研製任務的確定,技術基礎的建議等方面,做了大量籌劃決策、組織領導和技術指導工作,並積極倡導建立研究——發展——小批量生產一體化的體制 [14] 
王希季 王希季
王希季(1921~ )衞星和衞星返回技術專家,生於昆明。在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獲碩士學位。任航天工業部總工程師,返回式衞星總設計師。中國早期從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製和組織者之一。中國第一枚液體燃料探空火箭、氣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試驗火箭的技術負責人;提出中國第一顆衞星運載火箭“長征一號”的技術方案 [1] 
王希季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機械工程系。1948年赴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研究院留學,獲碩士學位。1950年回國,先後在大連工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科技大學任副教授、教授。1965年後,歷任七機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長、科技委主任,航天工業部總工程師等職。
王希季是中國早期從事火箭技術研究的組織者之一,是中國第一枚液體燃料火箭及其後的氣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試驗火箭的技術負責人,倡導並參與發展無控制火箭技術和回收技術兩門新的學科。他創造性地把中國探空火箭技術和導彈技術結合起來,提出中國第一枚衞星運載火箭的技術方案。主持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和核試驗取樣系列火箭的研製。作為返回式衞星的總設計師,負責制定出立足國內技術和工業基礎而又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研製方案。在他主持下大量採用新技術並突破一系列技術關鍵,使衞星增大了功能,延長了壽命,使中國衞星返回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世界僅有的掌握此項高技術的三個國家之一。1982年榮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和1990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5] 
朱光亞 朱光亞
朱光亞(1924.12.25~ 2011.02.26)核物理學家,生於湖北宜昌,籍貫湖北漢陽。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1949年獲美國密歇根大學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被選聘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解放軍總裝備部科學技術委員會高級顧問,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曾任北京大學、東北人民大學(現吉林大學)教授,核武器研究所(院)副所(院)長,國防科委副主任,原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主任,總裝備部科技委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首任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
朱光亞早期主要從事核物理、原子能技術方面的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負責並組織領導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究、設計、製造與試驗工作,參與領導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的制訂與實施、國防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組織領導了禁核試條件下中國核武器技術持續發展研究、軍備控制研究及我軍武器裝備發展戰略研究等工作,為中國核科技事業和國防科技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6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994年中國工程院成立,朱光亞出任工程院首任院長 [16]  。1957年從事核反應堆的研究工作,領導設計、建成輕水零功率裝置並開展了堆物理試驗,跨出了中國自行設計、建造核反應堆的第一步。他是中國核武器研製的科學技術領導人,負責並領導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製工作。1962年主持編寫的《原子彈裝置科研、設計、製造與試驗計劃綱要及必須解決關鍵問題》,對爭取在兩年內實現第一次原子彈爆炸試驗的目標起了重要作用。參與組織領導中國曆次原子彈、氫彈的試驗,為“兩彈”技術突破及其武器化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20世紀70年代以來參與組織秦山核電站籌建和放射性同位素應用開發研究,80年代後參與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的制定與實施、國防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工作。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7] 
孫家棟 孫家棟
孫家棟(1929.04.08~ ),出生於遼寧蓋縣,遼寧復縣人,中共黨員,運載火箭與衞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長期領導中國人造衞星事業,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1958年畢業於蘇聯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飛機設計專業,獲金制獎章,同年回國。歷任國防部五院一分院總體設計部室主任、部副主任。1967年調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歷任院總體設計部副主任、主任、副院長、院長,七機部總工程師,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天工業部副部長,航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航空航天工業部科技委主任。
20世紀60年代,孫家棟受命為衞星計劃技術總負責人,2017年被評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他擔任東方紅三號通信廣播衞星、風雲二號氣象衞星、中巴資源衞星三個中國第二代應用衞星工程的總設計師,負責上述三個工程大系統的總體設計、技術決策和技術協調。被業界公認為中國的“衞星之父” [1]  [18] 
1967年以前,孫家棟先後領導和參加中國第一枚自行設計的液體中近程彈地地導彈與液體中程彈道地地導彈的研製試驗工作。1967年後,開始從事人造地球衞星的研製試驗工作。在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的研製中,作為技術總負責人,主持完成衞星總體和各分系統技術方案的修改工作。在研製試驗過程中,深入實際,艱苦奮鬥,帶領科技人員攻克了多項技術關鍵,解決了一系列技術問題。他為中國東方紅一號衞星發射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1980年獲七機部勞動模範稱號,1984年榮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8] 
任新民 任新民
任新民(1915.12.05~2017.02.12),航天技術與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專家,生於安徽寧國。1940年畢業於重慶軍政部兵工學校大學部。1945年後獲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院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中國導彈與航天事業開創人之一,曾任衞星工程總設計師。曾作為運載火箭的技術負責人領導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衞星的發射;曾擔任試驗衞星通信、實用衞星通信、風雲一號氣象衞星、發射外國衞星等六項大型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主持研製和發射工作 [1]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任新民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研究員和高級技術顧問,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曾任南京華東軍區軍事科學研究室研究員、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教授、國防部五院總體室主任及液體火箭發動機設計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長兼液體火箭發動機研究所所長、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航天工業部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工業部高級技術顧問等。領導和參加了第一個自行設計的液體中近程彈道式地地導彈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製;領導組織了中程、中遠程、遠程液體彈道式地地導彈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製、試驗;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遠程彈道式導彈的飛行實驗,任首區總指揮;組織研製“長征1號”運載火箭;組織氫氧發動機、“長征3號”運載火箭和整個通信衞星工程的研製試驗;領導組織了用“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把“亞洲一號”通信衞星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擔任“風雲一號”氣象衞星總工程師等。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項、求是基金傑出科學家獎,獲中國載人航天工作突出貢獻者功勳獎章、“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等 [19]  。1964年作為型號副總設計師,領導和參加了第一個自行設計的液體中近程彈道式地地導彈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製工作,保證了東風二號導彈飛行實驗取得圓滿成功。他相繼領導組織了中程、中遠程、遠程液體彈道式地地導彈的多種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製、試驗工作。1980年5月在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遠程彈道式導彈的飛行試驗中,作為首區總指揮,協助領導和指揮了這一重大的飛行試驗任務。組織研製長征一號運載火箭,保證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東方紅一號獲得成功。領導組織了氫氧發動機、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和整個通信衞星工程的研製試驗;領導組織了用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把亞洲一號通信衞星準確地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實現了中國運載火箭國際發射服務零的突破。1984年榮立航天部一等功,1989年和1990年兩次榮獲航空航天部通令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20] 
吳自良 吳自良
吳自良(1917.12.25~2008.05.24)物理冶金學家,浙江浦江人。1939年畢業於北洋工學院。1948年獲美國匹茲堡卡內基理工大學博士學位,後任該校金屬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1949年任錫臘丘斯大學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師。1950年春被選為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員。
1950年底回國,1951年任北方交通大學冶金系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陶瓷所(後為上海冶金所)副所長、所學術委員會主任。1954年領導完成了中央軍委下達的抗美援朝前方需要的特種電阻絲研製任務,獲得獎勵。20世紀50年代,用國內富產元素錳、鋁等代替短缺的鉻,研製蘇聯40X低合金鋼的代用鋼取得成功,對建立中國合金鋼系統起了開創作用。20世紀60年代,在困難的條件下,冶金所承擔氣體擴散法分離鈾同位素用的“甲分離膜的製造技術”任務,與原子能所、復旦大學等單位的科研人員聯合攻關,組成第十研究室,他兼任該室主任,主持這項工作。在他的領導下,經過艱苦探索和反覆試驗,於1964年試製成功並投入使用 [22] 
吳自良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在分離鈾235同位素方面作出突出貢獻。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研究鋼中過渡族元素Mn、Cr、Mo、V、Ti和氮的s-i交互內耗峯,澄清了過去文獻中許多爭論和謬誤,證明只有鈦才有足夠的固氮能力,淨化位錯,消除鋼的應變時效。1988年轉向研究高温超導體YBCO中的氧擴散機制,求得了精確的氧擴散率和擴散激活能,在磁控濺射c取向薄膜中,發現膜的增氧速度,端賴於垂直c-軸單晶的位錯管道所提供的快速氧輸運過程。1980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21]  。1984年獲國家發明獎一等獎 [22] 
陳芳允 陳芳允
陳芳允(1916.04.03~2000.04.29)無線電電子學家,浙江黃岩人。193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45年在英國COSSOR無線電廠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國。1964年至1965年,提出方案並參與研製出原子彈爆炸測試儀器,併為人造衞星上天作出了貢獻。193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研究員。為中國無線電電子學做了開創性工作,單獨或與他人合作完成多項國家急需的電子系統課題,和合作者研製並參加組建成功中國人造衞星無線電測量控制系統提出了微波統一測控系統的新方案,並負責這一系統的研製和星地技術協調工作。為發射中國通信衞星作出了重要貢獻。進一步研究適應中國需要的應用衞星系統,包括定位導航、遙感和移動衞星通信系統。1986年和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聯合向中央提出了發展中國高技術的倡議(863計劃)。1999年榮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1980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8] 
陳芳允先後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工作。1956年,參加了國家12年長期科學規劃制定工作,負責新電子學研究所的籌組工作。1964年起從事空間技術工作,1976年調入國防科委,在技術上負責衞星測量控制系統的總體設計、設備研製、佈局建設以及星地協調工作。1984年調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員、顧問。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
陳芳允是中國衞星測量、控制技術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原蘇聯發 射第一顆人造衞星時,他即對衞星進行了無線電多卜勒頻率測量,並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計算出了衞星的軌道參數,該方法成為以後中國發射人造衞星所採用的跟蹤測軌的主要技術之一。1963年研製出國際領先的納秒脈衝採樣示波器。1965年擔任衞星測量、控制的總體技術負責人,為中國第一顆人造衞星的準確測量、預報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還參加了中國回收型遙感衞星的測控系統方案的設計和制定工作,為中國十幾顆遙感衞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相繼提出了微波統一測控系統、“雙星定位系統”、遙感小衞星羣對地觀測系統和小衞星移動衞星通信系統等方案。他直接參與指導研製成功的微波統一測控系統,在中國同步通信衞星發射和運行中發揮了很高的效用。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23] 
陳能寬 陳能寬
陳能寬(1923.04.28~2016.05.27 ),金屬物理學、材料科學、工程物理學家。生於湖南慈利。1946年畢業於唐山交通大學礦冶系。1947年赴美國留學,1949年獲碩士學位,1950年獲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學位。曾任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員。1955年回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所研究員,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實驗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長、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級科學顧問等職。1986年任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1988年兼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陳能寬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及核武器的發展研製工作中,主要領導組織了核裝置爆轟物理、炸藥和裝藥物理化學、特殊材料及冶金、實驗核物理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工作。組織並參加了聚合爆轟波人工熱核反應研究以及核裝置球面同步起爆的方案制定和研究,在較短的時間內,攻克了技術難關,實現預期結果 [24] 
長期從事金屬物理和材料科學方面研究工作。在多種金屬單晶體形變、再結晶及該材料在高温高壓下的行為方面,解決了一系列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理論和實際問題,對中國技術科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在交叉學科的工程物理研究方面,為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製從事爆轟物理、炸藥工藝與炸藥物理化學、特殊材料冶金、實驗核物理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和組織領導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6]  。中國核武器爆轟物理學的開拓者,為中國核武器的研製和國防尖端科學技術的發展立下功勳。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及核武器的發展研製工作中,主要領導組織了核裝置爆轟物理、炸藥和裝藥物理化學、實驗核物理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工作 [1]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4年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1985年獲三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24] 
楊嘉樨 楊嘉樨
楊嘉墀(1919.07~2006.06.11),空間自動控制學家。江蘇吳江人。194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47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應用物理系留學,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56年回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室主任、副所長,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所長。1968年後,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航天工業部總工程師。
楊嘉墀長期致力於中國科學技術和航天事業的發展。參與中國空間技術發展規劃的制訂,是中國科學院早期開展航天技術研究的專家之一。領導和參加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姿態測量系統的研製。是空間技術分系統的設計師,在中國返回式衞星姿態控制系統方案論證和技術設計中,提出一系列先進可行的設計思想。領導研製的返回式衞星姿態系統及數據分析指標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平。指導研製為原子彈爆炸試驗所需的檢測技術及設備等重大科研項目 [26] 
楊嘉墀先後主持火箭和核試驗用的儀器和控制系統開發工作。30多年來,多次參與中國空間計劃方案論證工作。主持人造衞星姿態控制系統的研究與發展。在三軸穩定的返回式衞星和科學探測衞星的發展中作出重大獻。1986年與王大珩、王淦昌、陳芳允聯合向中央提出了發展中國高技術的倡議(863計劃)。1980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25]  。1984年獲航天部勞動模範稱號,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26] 
周光召 周光召
周光召(1929.05.15~ )湖南長沙人,中共黨員,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學家 [27]  。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5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研究生院。1957年赴蘇聯莫斯科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1961年回國,歷任二機部第九研究院理論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二機部九局總工程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院長。1992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會執行主席,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協主席,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委員。被10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院聘為外籍院士 [28] 
周光召在粒子物理研究方面作出了貢獻,世界公認他是贗矢量部分守恆定理的奠基人之一。1958年在國際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態振幅,並建立了相應的數學方法。1960年推導出贗矢量流部分守恆定理(PCAC),成為國際公認的PCAC的奠基者之一。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核武器的理論研究工作,領導並參與了爆炸物理、輻射流體力學、高温高壓物理、二維流體力學、中子物理等多個領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許多具有實際價值的重要成果,為核武器的理論設計奠定了基礎,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的理論設計中作出了重大貢獻 [1]  。1964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7年獲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獎一等獎 [28]  。1996年經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審議通過,將國際編號為3462的小行星命名為“周光召星” [4] 
錢學森 錢學森
錢學森(1911.12.11~ 2009.10.31)浙江杭州人,博士學位,中共黨員,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中國火箭之父”,“導彈之王” [29]  。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35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翌年獲碩士學位,後入加州理工學院,1939年獲航空、數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並從事應用力學和火箭導彈研究。1955年回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力學所所長,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長、院長,七機部副部長,國防科委副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第3屆中國科協主席,第6至8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第9至12屆中央候補委員。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高級顧問,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
錢學森1956年提出《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意見書》,最先為中國火箭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協助周恩來、聶榮臻籌備組建火箭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1956年10月任該院院長。此後長期擔任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並以他在總體、動力、制導、氣動力、結構、材料、計算機、質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領域的豐富知識,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創建與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1957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79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傑出校友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9年獲小羅克維爾獎章和世界級科學與工程名人稱號,1991年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模獎章。2007年被評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30] 
屠守鍔 屠守鍔
屠守鍔(1917.12.05~2012.12.15)浙江湖州人,中共黨員,火箭技術和結構強度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1941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留學,獲碩士學位。1945年回國後,先後在西南聯合大學和清華大學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後,歷任國防部五院研究室主任、總體設計部主任,七機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科技委副主任,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空航天工業部一院技術總顧問和航空航天部高級技術顧問。曾任地空導彈型號的副總設計師,遠程洲際導彈和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
屠守鍔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起,作為開創人之一,投身於中國導彈與航天事業。作為總體設計部主任和地空導彈型號的副總設計師,領導和參加中國地空導彈初期的仿製與研製。他先後擔任中國自行研製的液體彈道式地地中近程導彈、中程導彈的副總設計師,洲際導彈和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帶領科技人員突破了一系列技術關鍵,解決了許多技術難題。特別是在洲際液體彈道地地導彈的研製試驗中,以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提出獨到的見解和解決問題的辦法,保證了中國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洲際導彈任務的圓滿完成。他作為研製長征二號E大型捆綁式運載火箭的技術總顧問,參與領導研製試驗工作,保證發射成功,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榮立航天部一等功,獲求是基金傑出科學家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980年獲七機部勞動模範稱號,1984年榮立航天部一等功,獲航天部勞動模範稱號。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31] 
黃緯祿 黃緯祿
黃緯祿(1916.12.18~ 2011.11.23)安徽省蕪湖人,中共黨員,火箭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947年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獲碩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東風一號”副總設計師兼控制系統總設計師、“東風二號”副總設計師、“東風三號”副總設計師、潛地固體戰略導彈及陸基機動固體戰略導彈總設計師,航天部總工程師、航天工業總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黃緯祿是中國固體戰略導彈的奠基人,在導彈武器系統總體及控制技術的理論和工程實踐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對重大關鍵技術問題的解決、大型工程方案的決策、指揮及組織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20世紀50年代末,在中國涉及火箭技術相當多的學科和技術領域都處於空白狀態下,他主持突破了中國液體戰略導彈控制系統的仿製和改型設計難關,進而通過自行設計相繼解決了遠程、多級火箭的液體晃動、彈性彈體穩定、級間分離及各種制導、穩定方案的理論和工程技術問題,使中國液體戰略導彈控制技術達到了新的水平。20世紀70到80年代,在沒有任何外國實物和資料可借鑑的情況下,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主持研製中國第一個潛地和地地固體機動戰略導彈並獲得成功,突破了水下發射、三軸穩定平台在運動基座上的調平及瞄準、導彈射擊諸元的適時計算和裝訂、陸上機動車的研製及冷發射、高海情下導彈出水大姿態控制等一系列關鍵技術。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32] 
程開甲 程開甲
程開甲(1918.08.03~ 2018.11.17)江蘇吳江人,中共黨員,核武器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4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物理系,1946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工作,1948年獲博士學位後任英國皇家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究員。1950年回國,歷任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副教授、教授,二機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長、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國防科工委核試驗基地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基地副司令員、科技委常任委員、顧問。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
程開甲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核武器試驗事業的創始人之一。在中國國內第一個計算出原子彈爆炸的彈心温度和壓力,其內爆機理研究解決了原子彈的關鍵問題,為原子彈爆炸威力、彈體結構設計提供了重要依據。他創建了核試驗研究所,成功地設計和主持了首次原子彈、氫彈、導彈核武器和增強型原子彈等不同方式的幾十次核試驗,推動了核武器設計、改進和試驗技術協調發展。他是核試驗總體技術的設計者,及時提出了向地下核試驗方式轉變的建議並在較短的時間裏組織實現了大氣層試驗向平洞與豎井試驗的轉變。創立中國自己的系統核爆炸及其效應理論,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核武器應用奠定了基礎。開創了核爆炸的測試研究,對武器的研製及改進、效應及其防護研究起到重要作用。開創了抗核加固技術新領域並完成首次抗加試驗 [33]  。他開創、規劃領導了抗輻射加固技術新領域研究。是中國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領域的開創者之一。出版了中國第一本固體物理學專著,提出了普遍的熱力學內耗理論,導出了狄拉克方程,提出並發展了超導電雙帶理論和凝聚態TFDC電子理論 [1]  [34]  。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33] 
彭桓武 彭桓武
彭桓武(1915.10.06~2007.02.28),生於吉林長春,籍貫湖北麻城,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35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1938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從事固體物理、量子場論等理論研究,獲哲學博士和科學博士學位。1945年與N•玻恩共同獲得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的麥克杜加耳——佈列茲班獎。1948年被選為皇家愛爾蘭科學院院士。1947年回國,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第九研究院副院長等職。
彭恆武領導並參加原子彈、氫彈的原理突破和戰略核武器的理論研究、設計工作。在中子物理、輻射流體力學、凝聚態物理、爆轟物理等多種學科領域取得了對實踐有重要指導意義的一系列理論成果,併為中國核事業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1972年調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1978—1983年任理論物理所所長 [35]  。長期從事理論物理的基礎與應用研究,先後在中國開展了關於原子核、鋼錠快速加熱工藝、反應堆理論和工程設計以及臨界安全等多方面研究。對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對中國第一代原子彈和氫彈的研究和理論設計作出了重要貢獻 [36]  。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5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35] 
王淦昌 王淦昌
王淦昌(1907.05.28~1998.12.10)生於江蘇常熟,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0年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193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曾任山東大學、浙江大學教授。1950年5月以後,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副所長,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第九研究院副院長,二機部副部長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2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核學會第一屆理事長,第3、4、5、6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王淦昌是中國核武器研製的主要科學技術領導人之一,核武器研究實驗工作的開拓者。在從事核武器研製期間,指導並參加了中國原子彈、氫彈研製工作。他是原子彈冷試驗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指導了中國第一次地下核試驗,領導並具體組織了中國第二、三次地下核試驗。主持指導的爆轟物理試驗、炸藥工藝、近區核爆炸探測、抗電磁干擾、抗核加固技術和激光模擬核爆炸試驗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1964年他與蘇聯著名科學家巴索夫同時獨立地提出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的新概念。他是中國慣性約束核聚變研究的奠基者。積極促成建立了高功率激光物理聯合實驗室並一直指導慣性約束核聚變的研究。積極指導原子能研究所開展電子束泵浦氟化氫激光器等的研究 [37]  。1941年提出驗證中微子的實驗方案。20世紀50年代領導建立了雲南落雪山宇宙線實驗站,使中國的宇宙線研究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在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他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了反西格馬負超子 [38]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37] 
鄧稼先 鄧稼先
鄧稼先(1924.06.25~1986.07.29)安徽懷寧人,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後在北京大學任教。1948年10月赴美國普渡大學物理系留學,195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員,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長、院長,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職。中共第12屆中央委員。
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了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邁出了中國獨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 [39]  。領導完成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前的爆轟模擬試驗。組織領導了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的研究,組織領導並親自參與了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與試驗工作。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在組織領導與規劃中國新的核武器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40]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1987年、198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4項,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94年獲求是基金傑出科學家獎 [40] 
趙九章 趙九章
趙九章(1907.10.15~1968.10.26)生於河南開封,籍貫浙江湖州,氣象學家、空間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33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5年赴德國攻讀氣象學專業,1938年獲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歷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所長、衞星設計院院長,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和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
中國人造衞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從1957年起,他積極倡議發展中國自己的人造衞星。1958年8月,中國科學院成立人造地球衞星研製組,他是主要負責人。同年10月,提出“中國發展人造衞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級到高級”的重要建議。在他領導下,開創了利用氣象火箭和探空火箭進行高空探測的研究,探索了衞星發展方向,籌建了環境模擬實驗室和開展遙測、跟蹤技術研究,組建了空間科學技術隊伍。1964年,根據國內運載工具的發展,他提出了開展人造地球衞星研製工作的建議。他對中國衞星系列發展規劃和具體探測方案的制定,對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返回式衞星等總體方案的確定和關鍵技術的研製,起了重要作用。在他的領導下還完成了核爆炸試驗的地震觀測和衝擊波傳播規律以及有關彈頭再入大氣層時的物理現象等研究課題 [41]  。對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學和空間科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是倡導和開拓中國地球科學數學物理化和新技術化的先驅。在氣團分析、信風帶熱力學、大氣長波斜壓不穩定、大氣準定常活動中心、有關帶電粒子和外層空間磁場的物理機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奠基性的。先後創立了不少地球科學研究機構,並開闢了許多新研究領域,如氣球探空、臭氧觀測、海浪觀測、雲霧物理觀測、探空火箭和人造地球衞星等,並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對中國地球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42]  。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41] 
姚桐斌 姚桐斌
姚桐斌(1922.09.03~1968.06.08)江蘇省無錫人,中共黨員,冶金學和航天材料專家。
1945年畢業於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 [53-55]  ,1947年赴英國伯明翰大學工業冶金繫留學,1951年獲博士學位,1954年赴聯邦德國亞亨工業大學冶金系鑄造研究室任研究員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國後,歷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員、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長。
作為中國第一代航天材料工藝專家和技術領路人,對現代冶金學有關金屬和合金粘性、流動性的研究卓有成績。1962年組織制定了國防部五院材料工藝的研究方向,並按“材料要先行”的要求,安排組織材料工藝的預先研究。在此前後的4年中,他除向國內各兄弟單位提出大量研究課題外,在所內開展的研究課題500多項。領導和指導錳基釺料合金的研製和釺焊工藝研究課題,研製成國產一號及二號錳基釺料,並以釺焊結構取代了中國液體火箭發動機的老式焊接結構。主持了液體火箭發動機材料的振動疲勞破壞問題和液體火箭焊接結構的振動疲勞破壞問題的研究,並應用到型號的研製工作上,對火箭部件的設計、選材和製造起了指導性的作用。他治學嚴謹,以身作則,為科研人員培養和作風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43] 
錢驥 錢驥
錢驥(1917.12.27~1983.08.18)江蘇金壇人,中共黨員,地球物理與空間物理學家、氣象學家、航天專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衞星設計院業務負責人。1968年以後,歷任七機部第五研究院衞星總體設計部主任,第五研究院副院長、科技委副主任。中國宇航學會理事,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副理事長。
他中國空間技術的開拓者之一。領導衞星總體、結構、天線、環境模擬理論研究。負責與組織小型熱真空環境模擬試驗設備、中小型離心機、振動台設備的研製。負責領導探空火箭頭部空間物理探測儀器、跟蹤定位和數據處理設備的研製,獲得豐富的試驗資料。參與制定星際航行發展規劃,提出多項有關開展人造衞星研製的新技術預研課題,為中國空間技術早期的發展做了很多開拓性工作。1965年提出《中國第一顆人造衞星方案設想》的報告。組織編寫《中國衞星系列發展規劃綱要設想》,組織並提出預研課題,為人造衞星研製打下了初步的技術基礎。負責組建衞星總體設計機構,是中國第一顆衞星東方紅一號方案的總體負責人。同時為回收型衞星的研製做了大量技術和組織領導工作。1964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是中國人造衞星事業的先驅和奠基人 [9] 
錢三強 錢三強
錢三強(1913.10.16~1992.06.28),生於浙江紹興,籍貫浙江湖州,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在研究鈾核三裂變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2]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後赴法國巴黎大學居里實驗室和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從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獲博士學位,1946年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金。1948年回國,歷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後改為原子能所)所長、計劃局局長、副秘書長,二機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
中國原子能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20世紀50年代領導建成中國第一個重水型原子反應堆和第一台迴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儀器設備。使中國的堆物理、堆工程技術、釺化學放射生物學、放射性同位素製備、高能加速器技術、受控熱核聚變等科研工作,都先後開展起來。在蘇聯政府停止對中國的技術援助後,一方面迅速選調一批優秀核科技專家去二機部,直接負責原子彈研製中各個環節的攻堅任務,一方面會同中國科學院有關領導人,組織聯合攻關。使許多關鍵技術得到及時解決,為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的研製成功作出重要貢獻。早在1960年,即在原子能所組織中子物理理論與實驗兩個研究組開展氫彈的預研工作,為氫彈研製作了理論準備,促成了中國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僅兩年零八個月,就研製成了氫彈 [44]  。在核物理研究中獲多項重要成果,特別是發現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現象並對三分裂機制作了科學的解釋。為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立、發展和“兩彈”研製作出了突出貢獻。在組織推動中國科學院和國家的科學研究及國際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1985年獲法國總統授予的法蘭西軍官級榮譽軍團勳章 [45] 
郭永懷 郭永懷
郭永懷(1909.04.04~1968.12.05),生於山東省榮成縣,中共黨員,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35年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1940年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留學並獲碩士學位。1941年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研究可壓縮流體力學,1945年獲博士學位後留校任研究員,1946年起在美國康奈爾大學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第九研究院副院長等職。在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製工作中領導和組織爆轟力學、高壓物態方程、空氣動力學、飛行力學、結構力學和武器環境實驗科學等研究工作,解決了一系列重大問題。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46] 
1968年12月5日因飛機失事不幸犧牲,被追認為烈士。 中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在跨聲速流和奇異攝動理論(PLK方法)方面的成就為國際公認。倡導了中國高速空氣動力學、電磁流體力學和爆炸力學等新興學科的研究。擔負國防科學研究的業務領導工作,為發展中國核彈與導彈等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47] 
“兩彈一星”先進羣體 “兩彈一星”先進羣體 [5]

兩彈一星元勳功勳探析

兩彈一星元勳教育經歷

23位兩彈一星元勳全部完成了大學本科學業。其中7人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比例最高,充分説明清華大學貢獻的兩彈一星元勳最多。其他大學依次為西南聯大、交通大學(今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央大學北京大學 [3] 
23位元勳中只有于敏和錢驥沒有留學經歷。但于敏在氫彈研製、錢驥在衞星研製上做出的巨大貢獻比起其他元勳來毫不遜色。不過於敏和錢驥都認為,沒有機會出國留學,並不是機遇對他們的垂青。相反,如果有留學的機會,會更加開拓他們的視野,他們或許可以做出更多的發現和創造。因此,未能有留學經歷對於他們來説畢竟是一種遺憾。
從21位元勳的留學國來看,美、英、法、德、蘇是他們的主要留學地。其中去美國者最多,達11人,居半數以上。其次是英國,有5人。接下來是德國,有2人。到蘇聯留學的2人:周光召和孫家棟,都是新中國建國以後派出的。去法國的有錢三強1人。
從21位元勳所獲的學位看,16人獲得博士學位,2人獲得碩士學位。在西方國家留學而未獲得學位者僅陳芳允1人。這是因為陳芳允到英國後,直接進入了COSSOR無線電廠研究室,沒有在大學註冊讀書。另外,建國後到蘇聯留學的周光召沒有獲得學位,是因為他在學習期間被調回國內參加原子彈研製的緣故。這些共和國的開國科學功臣,在完成學業之際,都在各自的學科領域達到了高水平,為今後事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從兩彈一星元勳們的留學或在國外居留時間來考察,21位有留學經歷的元勳們平均在國外時間為7年,其中時間最久的是錢學森,1935年出國,1955年歸國,在美國整整20年。其次是郭永懷,在國外生活了17年。還有錢三強、陳能寬、姚桐斌,都在國外生活了10年以上。由此看來,在國外居留時間的長短,並沒有影響他們的歸國信念。
另外,兩彈一星元勳們的外語水平普遍較高。除了較長的國外留學經歷外,他們中的一些人在中學和大學讀書時,已經具備了較強的外語聽、説、讀、寫能力。比如程開甲在中學時就獲得全校英文背誦的第一名,直到84歲時,他還能大段背誦莎士比亞戲劇中的精彩片段 [48] 

兩彈一星元勳地域姓氏

從籍貫看,23位兩彈一星元勳中,江蘇和浙江籍人各6人,安徽3人,湖北和湖南各2人,雲南、遼寧、河北、山東各1人。錢三強、屠守鍔,趙九章同為浙江省湖州市人,程開甲和楊嘉墀同為江蘇省吳江縣人。
23位兩彈一星元勳青少年成長時期所在的省份排序分別是:
彈一星元勳青少年成長時期所在的省份
省份
科學家
上海
姚桐斌、錢學森、屠守鍔、王淦昌
浙江
吳自良、陳芳允、趙九章
安徽
鄧稼先、任新民、黃緯祿
北京
王大珩、錢三強
江蘇
程開甲、錢驥
天津
于敏
雲南
王希季
湖北
朱光亞
遼寧
孫家棟
湖南
陳能寬、周光召
山東
郭永懷
吉林
彭桓武
在南方(淮河以南的)長大的有16人,北方為7人。如果以東部和西部對比,則來自沿海省份的有14人,來自中部省份的有7人,西部的僅有來自昆明的王希季和重慶的周光召2人。
23位元勳中出自蘇南浙北和長江三角洲地域的就有10人,如果算上長江三角洲接近地安徽南部和中部地區的鄧稼先等3人,則為13人。
23位元勳共有18個姓氏,其中只有3個姓出現率在兩次以上,即:王姓3人,錢姓3人,陳姓2人,其餘姓氏者均各佔1個。考慮到王、陳兩姓在漢族中佔有較大比例,而錢姓出現3人次應該説是一個高比例。周恩來曾注意到了錢姓科學家在“兩彈一星”隊伍中的比例。1965年夏天,中國第一顆人造衞星的總體設計負責人之一錢驥攜帶衞星方案到中南海國務院辦公室向周恩來彙報。這時,周恩來手拿一份彙報人員名單,親切地問來到面前的科學家們,你是哪裏人,哪個大學畢業。當他得知錢驥的姓氏時,風趣地説,我們的衞星總體設計師也姓錢啊,我們搞尖端科學的,原子彈、導彈和衞星,都離不開“錢”啊。在這裏,周恩來還暗指錢三強負責了原子彈、氫彈的研製組織工作,錢學森是研製導彈的領導人。
如果聯想到研製“兩彈一星”的科研隊伍中還有著名科學家錢晉、錢皋韻等人,説明這支科學家隊伍中有更多的錢姓人士 [48] 
兩彈一星元勳艱辛攻關

兩彈一星元勳聰穎智慧

兩彈一星元勳都對物理學有精深的研究。此外,對數學的愛好或優異成績是他們共同的特點。物理學和數學有着天然的密切聯繫,這種聯繫在兩彈一星元勳身上體現得特別突出。兩彈一星元勳們至少在高小階段時都在數學上表現出天賦。
兩彈一星元勳中,有一些比較早慧。比較有名的是衞星和衞星返回技術專家王希季。他在小學畢業時獲得昆明市小學生會考第一名,靠獎學金就讀中學。高中一年級的時候,一個同學約他去報考西南聯大,預先品味高考滋味。結果,高一學生王希季被錄取了。從那以後,在任何考場上,王希季所向披靡,直到在美國完成學業於建國初期返回祖國,他一直是所讀專業的弄潮兒。
相比王希季,出生在江南水鄉的核武器技術專家程開甲不那麼早慧。他在朦朧初開,剛踏進學校的時候,是一個村野頑皮小童,二年級時居然留級,全校聞名。但是,讀三年級的時候,程開甲的數學天賦被激發了。他開始跳級學習。這時他的語文成績雖不理想,但由於數學成績逐漸變得非常突出,還帶動了語文水平的提高。程開甲上初二時成績已經冒尖。在數學上,他毫不費力地將圓周率背誦到小數點後的60位數,還將1~100平方表倒背如流。直到80歲高齡以後,程開甲仍然喜歡演算數學,並能夠熟記大量數學定律。
彭桓武從小學時起一直到中學、大學,乃至投入工作以後,都被稱作“數學戰場上的長勝將軍”。在研製原子彈的起步階段,計算機尚不普及,彭桓武用數學“初估”的辦法來檢驗計算機運算的結果。他對數學的愛好保持到八旬高齡仍然不衰。
戰略導彈專家黃緯祿在初小階段由於貪玩,成績也比較差。但是這樣的情況為時很短。他的數學成績自小學後期開始明顯提高,此後飛速發展。他在高中一年級期末考試時第一次獲得全班總成績第一。從那時起,他的同學要在學習成績上追上他就不那麼容易了。考大學的時候,黃緯祿將7道數學試題全部答對,數學教師希望他轉入數學系,但是黃緯祿仍按志願進了電機系。
還有周光召,他以神奇的數學演算,驗證了鄧稼先的設計方案。
倒是科學泰斗級大師王淦昌在晚年時抱怨自己的數學不夠好。其實,王淦昌從小就喜歡推演數學難題,經常思考數學難題。否則,就不能解釋他為什麼能夠在物理研究中取得那麼多突破性的成就。
研究出提煉鈾235這樣在當時成為“核心機密”的吳自良教授亦表示:“我從小就喜歡數學,覺得作出數學題是一種愉快。而數學是物理的基礎。”
黃緯祿院士説:“我願意建議家長和老師們,重視孩子的數學演算能力的培養,培養他們愉快地進行數學演算,因為這是一種智力體操。這種智力體操鍛鍊得好,受益無窮。”
面對兩彈一星元勳們,人們常常驚詫他們超人的智慧,解決疑難的敏鋭。走近他們,和他們交流,才會發現:他們的學識、他們的智慧,都是在理想和勤奮的心血中浸泡出來的。他們表現出來的數學才能又何嘗不是如此 [48] 

兩彈一星元勳所獲榮譽

1999年9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對當年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予以表彰,並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兩彈一星功勳獎章”,追授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5]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兩彈一星元勳文化特色

  • 紀念雕像
中國全國各地建有多處“兩彈一星元勳”科學家的紀念雕像和紀念建築。“兩彈一星”國防科技科普基地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舊址,建於20世紀60年代後期,是中國繼青海之後第二個核武器研製基地的總部,1969年搬遷至此,1992年遷至綿陽科技城,歷經23年。中物院人在此先後組織完成了22次核試驗的指揮實施和原子彈、氫彈的武器化與定型以及新一代核武器研製攻關等國防科研內容。“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于敏、王淦昌、鄧稼先、陳能寬、朱光亞、程開甲等傑出科學家曾帶領數萬名科研工作者紮根於此發展中國核武器事業,鑄就了中國的“國之重器”。該基地仍完整保存着大禮堂、辦公樓、鄧稼先舊居、王淦昌舊居、防空洞等167棟上世紀建築物及眾多紀念實物 [49] 
兩彈一星元勳紀念雕像
  • 紀念圖書
中國各地出版社編輯出版了多部介紹“兩彈一星元勳”事蹟的圖書。
2001年4月清華大學出版社編輯出版了原國家科委主任宋健主編的《兩彈一星元勳傳(上、下)》,全面詳實地介紹了兩彈一星元勳各位科學家艱苦創業、勤奮鑽研、克服困難、創造偉業的感染事蹟。
兩彈一星元勳圖書
  • 紀念郵票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發行多套包括“兩彈一星元勳”科學家在內的中國科學家紀念郵票。
2022年9月7日,中國郵政發行《中國現代科學家(九)》紀念郵票一套4枚,其中第2枚圖名為“物理學家程開甲”。他是第10位進入新中國郵票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51] 
兩彈一星元勳紀念郵票1
兩彈一星元勳紀念郵票2

兩彈一星元勳社會評價

兩彈一星元勳歷史選擇

兩彈一星元勳是歷史選擇的一代人。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為了保衞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果斷地作出了研製“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許多在國外已經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懷着對新中國的滿腔熱愛,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一神聖而偉大的事業中來 [5]  。(人民網 評

兩彈一星元勳創造歷史

兩彈一星元勳是創造歷史的一代人。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處一聲巨響,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中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衞星發射成功。“兩彈一星”的宏偉事業,是新中國建設成就的重要象徵,是中華民族的榮耀與驕傲。鄧小平同志説:“如果60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衞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 [5]  ”(人民網 評

兩彈一星元勳才華卓越

兩彈一星元勳才華卓越。他們中有“無論在哪裏都可抵五個師兵力”的空氣動力學家,有讓老師讚歎“沒見過物理像于敏這麼好的”的物理奇才。他們無私崇高,為了研製“兩彈一星”,許多人紮根大漠,甘當無名英雄,隱姓埋名,默默奉獻,連家人都不瞭解他們具體從事的工作,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自力更生,從新中國百廢待興、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起步,以超常的毅力和投入向世界宣告:“別人已經做到的事,我們要做到;別人沒有做到的事,我們也一定要做到。 [5]  ”(人民網 評

兩彈一星元勳歷史銘記

歷史不會忘記兩彈一星元勳。人民不會忘記他們。他們詮釋的“兩彈一星”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激勵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攻堅克難,勇攀高峯。
“兩彈一星”對中國的安全和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23位兩彈一星元勳是投身“兩彈一星”研製工作先進羣體的傑出代表。他們中的許多人,如錢學森、郭永懷等都在國外學有所成,擁有優越的科研和生活條件,但為了投身新中國的建設事業,衝破重重障礙和阻力,毅然回到祖國。有很多人像于敏一樣,為了研製“兩彈一星”,隱姓埋名幾十年,連家人都不瞭解他們具體從事的工作 [10]  。(共產黨員網 評
中國科學院“兩彈一星”紀念館 中國科學院“兩彈一星”紀念館

兩彈一星元勳弘揚精神

2020年4月23日,習近平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孫家棟、王希季等老同志回信中寫道:
孫家棟、王希季等老同志們:
你們好,來信收悉。作為“東方紅一號”任務的參與者,你們青春年華投身祖國航天事業,耄耋之年仍心繫祖國航天未來,讓我深受感動。
50年前,“東方紅一號”衞星發射成功,我在陝北梁家河聽到這一消息十分激動。當年,你們發憤圖強、埋頭苦幹,創造了令全國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顯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勳已經牢牢銘刻在新中國史冊上。不管條件如何變化,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志氣不能丟。新時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為榜樣,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峯,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50]  。(習近平 評
習近平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的信 習近平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的信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