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光(拼音:guāng)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古文字的光像人頭上有火,火能給人們帶來光明。光的本義是明亮,引申指光線、亮光,又引申指光榮、光彩。光也表示增光、發揚光大、作動詞用。由於光滑、裸露的東西容易反光,故引申為光滑、平滑。山水風景明亮光鮮,所以風景也叫風光。
中文名
拼    音
guāng
部    首
⺌、兒、兀 [15] 
五    筆
IQB(86);IGQB(98) [3] 
倉    頡
FMU [3] 
鄭    碼
KOGR [3] 
筆    順
豎、點、撇、橫、撇、豎彎鈎
字    級
一級(0417) [1] 
平水韻
下平聲·七陽 [4] 
注音字母
ㄍㄨㄤ
筆畫數
3+3,2+4
造字法
會意字
結    構
合體字,上下結構
異體字
灮、炗、炚、炛(其餘見擴展圖冊)
統一碼
基本區-5149 [3] 
四角碼
9021₂ [3]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會意字。光字甲骨文(圖1-3)像火在人頭上的形狀。許慎在《説文解字》中説:“從火在人上,光明意也。”近現代又有學者否定許慎的解釋,認為這個字表示的是“火焚人頭的刑罰”,同“兇險”的“”是同字異形。不過把“光”字釋成“兇”在先秦經典文獻中尚無佐證。可以確定的是,人類很早就知道火可以照明。火焰不能用頭頂着,但是人們可以用柴火或火把來照明。把火把舉高,火就像在人的頭頂上。有學者認為:古時取火不易,失火卻極容易,為了讓火既不熄滅,又不蔓延,古人便需要專人看守火苗或者保護火種。“光”字的字形,就反映了人與火的這種關係。所以“光”字不是指人的頭部被火燒着了,而是以火在人下表示火種常在,光明永存。 [5-6]  [18] 
到了商周兩代的金文階段,上部的“火”又進一步訛變:圖4是商末周初“夨令方彝”裏的“光”,人頭上的“火”不僅有三道火苗,而且還迸出了兩點火星來。圖5是西周晚期“毛公鼎”的“光”,邊上的兩道火苗已拉平近於橫線,人也不是跪姿了。近代有人把圖4的“光”視作“人用兩手舉火以照明”,這是值得商榷的。於是在商周金文的基礎上,這個字又進一步發展成下圖的秦篆的“光”。“火”下人的形體已變得和金文全不一樣了。到了漢隸(圖8-12)階段,這個字的訛變更大,已把上部的“火”變為“⺌”,下部的“人”變為“兒”,再往後就以漢隸為基文,發展成為楷書的“光”字。 [7] 
在金文中“光”開始作為普通名詞使用,《毛公鼎》:“亡不閈(hàn)於文武耿光。”這個“光”是“光輝”的意思。《左傳·莊公二十二年》説:“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這個解釋説明“光”不僅指火發出的光輝,能夠照在物體上使人能夠看見物體的東西就是“光”;用現代科學的定義解釋,“光”就是人的視覺能夠感知的電磁波,也包括看不見的紅外線和紫外線。太陽光、月光、燈光、火光、激光等發出的都是這種“光”。
日、月、星辰等天體看上去都很亮,“光”可用來特指這些天體。《禮記·鄉飲酒義》:“古之制禮也,經之以天地,紀之以日月,參之以三光。”鄭玄注這“三光”指的就是日、月、星辰。現代漢語常説“光景”,“光”即景,本義指陽光。而“風光”原指草反射的光在風起的時候所呈現的狀態,引申表示風景。
“光”和“亮”總是聯繫在一起的,“光”常用來表示“明亮”的意思,“光輝”“光澤”“光明”這些現代漢語常用詞彙中,“光”是“亮”的意思。光亮的東西顯示出的顏色和光澤是人們感官可以感悟到的一種特質,這就是人們常説的光彩和風采。古詩《孔雀東南飛》中有句詩説:“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葳蕤是形容枝繁葉茂,所以後面的“光”不是形容明亮,而是指繡腰襦有獨特的風采。現代常説的“容光煥發”,“容光”是指臉上的光彩。榮耀帶給人的是光彩和讓人感到明亮、明快的東西,“光”引申有“光榮”“榮耀”的意思,“為國爭光”爭的就是“光榮”和“榮耀”。這個意思變成使動用法,就是“使顯耀”的意思,“光宗耀祖”的“光”就是使動用法。“光”給人帶來好處,由此引申出“恩惠”“好處”的意思,“沾光”“借光”,“沾”“借”的都是“好處”。對客人到來表示歡迎用敬辭表達就是“光臨”“光顧”。
“光”能代表日、月、星辰,它們的來與去能顯示時間的變化,所以“光”也用來表示時間、日子。古人常發出“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感慨。
光滑的東西容易反光,“光”又有“光滑”的意思,“光溜”“光潤”“光潔”等詞都是用來形容光滑的情狀的。裸露的東西也容易讓人看到光澤,感覺到它似乎是光滑的,“光”也用來表示“裸露”的意思,如:光着身子、光腳。裸露的東西沒有遮蔽,光禿禿的,讓人想到什麼也沒有、一點也不剩,“光”也有“淨”“盡”的意思,如:錢花光了,吃光喝淨。 [18]  [19]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guāng
通常指可見光,科學上也包括看不見的紅外線紫外線等。
light;ray
《詩經·齊風·雞鳴》:“匪東方則鳴,月出之光。”
巴金《寒夜》六:“他的房門開了一條縫,漏出一點光來。”
光線;反光;陽光;光譜鑿壁偷光
色澤;光彩。
color;lustre
孔雀東南飛》:“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

榮耀;榮譽。
honor;glory
《詩經·大雅·韓奕》:“百兩彭彭,八鸞鏘鏘,不顯其光。”
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老弟呀……雖説給我增了光了,我出了氣了,可就難免在場這些親友們受累。”
光榮;增光
景色;景物。
scenery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風光;觀光;春光;湖光山色
神采。

莊子·盜蹠》:“身長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齒如齊貝,音中黃鐘。”

特指日、月、星辰等天體。

《莊子·天運》:“一清一濁,陰陽調和,流光其聲。”
三光
時光。
time
鮑照《觀漏賦》:“姑屏憂以愉思,樂茲情於寸光。”
光陰
敬辭。表示對方的行為使自己感到光榮。

曹植《七啓》:“不遠遐路,幸見光臨。”
光臨;光顧
比喻好處;恩惠。
favor
老舍《全家福》第一幕第一場:“得啦,誰挑不一樣啊,反正我老婆子沾了大夥兒的光!”
借光;沾光
(Guāng)姓氏用字。參看“光姓”。



光明;明亮。
bright
屈原《九章·涉江》:“吾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漢書·元帝紀》:“風雨時,日月光。”

平滑。
smooth
韓愈《進學解》:“爬羅剔抉,刮垢磨光。”

華美。

後漢書·列女傳·王霸妻》:“吾與子伯,素不相若,向見其子容服甚光,舉措有適。”
韓愈《送陸歙州詩序》:“我衣之華兮,我佩之光。”

大;遠。
vast
《尚書·顧命》:“燮和天下,用答揚文武之光訓。”
《穀梁傳·僖公十五年》:“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顯耀,使榮耀。
glorify
左傳·隱公三年》:“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務乎?”
諸葛亮《出師表》:“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
光宗耀祖;光前裕後
照耀。
shine;illuminate
傅鹹《贈何劭王濟》詩:“日月光太清,列宿曜紫微。”

盡,一點不剩。


精光
(身體)裸露。
bare
紅樓夢》第九七回:“難道他個女孩兒家,你還叫他赤身露體,精着來,光着去嗎?”

充滿。

《尚書·洛誥》:“惟公德明,光於上下。”

限定範圍,相當於“只”。
merely;only
巴金《寒夜》二二:“不過你光是替她着想,你為什麼不想到你自己。”


以上參考資料: [8-9]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上】【火部】古皇切(guāng)
明也。從火在人上,光明意也。
𤎫,古文。
,古文。
【註釋】①炗:王筠《説文解字釋例》:“炗從廿火。廿,古疾字,速也。火速則光盛也。又加炎則緐(同“繁”)復晦滯矣,恐是籀文。“ [10] 

説文解字注

朙也。
注:《左傳》周內史釋易觀國之光曰:光,遠而自他有燿者也。
從火在兒上,光朙意也。
注:説會意。目在兒上則為見,氣在兒上則為欠,口在兒上則為兄,皆同意。古皇切。十部。
炗,古文。
注:庶字從此會意。
【註釋】①兒:音rén,《説文解字》認為兒是人的古文奇字。 [11] 

廣韻

古黃切,平唐見 ‖光聲陽部(guāng)
光,明也。亦州名,漢西陽縣地,屬江夏郡,梁置光州,因浮光山為名。又姓,田光之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為氏。晉有樂安光逸。古黃切。十四。
古曠切,去宕見 ‖光聲陽部(guàng)
光,上色。又古黃切。 [12] 

康熙字典

【子集下】【兒字部】光;康熙筆畫:6;部外筆畫:4
古文:炗、𤎫、𠈑、𤉭
《唐韻》古黃切。《集韻》《韻會》《正韻》姑黃切,竝廣平聲。《説文》:從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
又《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
又諡法,能紹前業曰光。
又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為氏。晉有光逸。
又《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䊯。 [13]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14]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3]

書寫提示

光字書寫筆順 光字書寫筆順
【筆順】①丨(豎)②丶(點)③ノ(撇)④一(橫)⑤丿(撇)⑥乚(豎彎鈎)
【寫法】❶“⺌”窄“兀”寬。❷“⺌”首筆豎在豎中線,兩側點低撇高。❸“兀”,居下半格;橫筆在橫中線;“兒”,底部較寬,乚(豎彎鈎)的豎段在豎中線,鈎部超出上部。 [15] 

書法欣賞

以上參考資料: [16]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k
wɑŋ
先秦
王力系統
k
uaŋ
先秦
董同龢系統
k
uɑŋ
先秦
周法高系統
k
waŋ
先秦
李方桂系統
kw
ang
西漢



東漢





ang


a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陽唐

wɑŋ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陽唐

wɑŋ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陽唐

wɑ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k
wɑŋ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k
uɑŋ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k
uɑŋ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k
uɑn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k
wâng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k
uɑŋ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7] 

韻書集成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下平十一唐

合口呼
全清
古黃切
kuɑŋ
去聲
四十二宕

合口呼
全清
古曠切
kuɑŋ
集韻
平聲
下平十一唐

合口呼
全清
姑黃切
kuɑŋ
去聲
四十二宕

合口呼
全清
古曠切
kuɑŋ
中原音韻

陰平
江陽

合口呼

全清

kuaŋ
中州音韻


平聲
江陽





姑黃切



去聲
江陽





姑晃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七陽


全清
姑黃切
kuaŋ
分韻撮要

陰平
第十剛講降角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7] 

方音彙集

注意:發音用國際音標標註,僅作參考,可能與實際發音有異
方言區
方言點
發音
調值
調類
備註
北京官話
北京
kuaŋ
55
陰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
北京官話
北京
kuaŋ
214
上聲
北方官話
濟南
kuaŋ
213
陰平

中原官話
西安
kuaŋ
21
陰平

西南官話
武漢
kuaŋ
55
陰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
西南官話
武漢
kuaŋ
35
去聲
西南官話
成都
kuaŋ
44
陰平

江淮官話
合肥
kuɑ̃
212
陰平

江淮官話
揚州
kuaŋ
21
陰平

晉語
太原
kuɒ̃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kuɒŋ
44
陰平

吳語
温州
kuɔ
44
陰平

湘語
長沙
kuan
33
陰平

湘語
雙峯
kɒŋ
55
陰平

贛語
南昌
kuɔŋ
44
陰平

客家話
梅縣
kuɔŋ
44
陰平

粵語
廣州
kuɔŋ
53/55
陰平

粵語
陽江
kɔŋ
33
陰平

閩語
廈門
kɔŋ
55
陰平
文讀
閩語
廈門
55
陰平
白讀
閩語
潮州
kuaŋ
33
陰平

閩語
潮州
kɯŋ
33
陰平

閩語
福州
kuɔŋ
44
陰平

閩語
建甌
kuaŋ
54
平聲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17]  、《漢語方音字彙》 [20]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7-24]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898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9-02-16]
  • 4.    平水韻 七陽  .搜韻[引用日期2019-07-24]
  • 5.    丁義誠等主編.全解漢字 詳釋1500個常用漢字的音、形、義、用 第1輯 第2版[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05:254
  • 6.    許進雄著.文字小講[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02:41-43
  • 7.    陳政 著.字源談趣 800個常用漢字之由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7:191-192
  • 8.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第2卷 [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223
  •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483
  • 10.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389
  • 11.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19-07-24]
  • 12.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181;428
  • 1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51
  • 14.    [清]張玉書 等 編纂.康熙字典[M].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124
  • 15.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17
  • 16.    各體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7-25]
  • 17.    “光”字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19-02-16]
  • 18.    陳煒湛著.古文字趣談[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09:23-25
  • 19.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260-261
  • 20.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32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