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先天性冠狀動脈瘻

鎖定
先天性冠狀動脈瘻為冠狀動脈與心腔或管腔間存在異常交通形成的短路。由於心導管和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的廣泛應用,本病的例數逐年增加。多數病人無明顯症狀,僅在體檢時發現心前區有連續性雜音,響度一般為Ⅱ~Ⅲ級,有時可捫及震顫。部分病人在體力活動後有心悸、氣短、乏力、心絞痛及心衰等症狀。瘻入冠狀靜脈竇者易發生心房纖顫
中醫病名
先天性冠狀動脈瘻
外文名
congenital coronary artery fistula
就診科室
內科
常見發病部位
心臟
常見病因
可能因風疹等病毒感染,營養不良,子宮受物理、化學因素影響,遺傳等
常見症狀
體力活動後心悸、氣短、乏力、心絞痛、心衰等

先天性冠狀動脈瘻病因

同其他先天性心臟病一樣,可能因妊娠早期母親因風疹等病毒感染,營養不良,子宮受到某些物理、化學的影響和遺傳因素等,使胚胎時期心肌局部區域發育停止,竇狀隙持久存在,使冠狀動脈與心腔直接交通,形成了冠狀動脈瘻。

先天性冠狀動脈瘻臨牀表現

多數病人無明顯症狀,僅在體檢時發現心前區有連續性雜音,響度一般為Ⅱ~Ⅲ級,有時可捫及震顫。部分病人在體力活動後有心悸、氣短、乏力、心絞痛及心衰等症狀。瘻入冠狀靜脈竇者易發生心房纖顫。本病可併發心肌梗死、細菌性心內膜炎、冠狀動脈遠端阻塞、冠狀動脈瘤甚至破裂等。

先天性冠狀動脈瘻檢查

1.X線胸片、心電圖檢查
瘻口小者無特異表現。瘻口大者右心瘻可出現肺動脈高壓徵;心電圖顯示電軸左偏,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大。
2.超聲心動圖檢查、二維超聲、聲學造影及彩色多普勒檢查
可做出比較明確的診斷。後者有時可發現瘻口部位。
3.右心導管檢查
可確定分流水平和分流量、肺動脈高壓的程度及肺、體循環血量之比。
4.升主動脈或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
可顯示瘻的位置及受累的心腔,對確診有決定性意義。瘻孔道常為單個,少數為多個。瘻支冠狀動脈常有迂曲、增粗,甚至呈瘤樣擴張。

先天性冠狀動脈瘻鑑別診斷

本病應與動脈導管未閉、主-肺動脈間隔缺損、主動脈竇動脈瘤破裂以及室間隔缺損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等相鑑別。主要鑑別方法應依靠左心血管造影檢查。

先天性冠狀動脈瘻治療

要根據患者的年齡、症狀、瘻口的大小及心臟血流動力學的改變,以決定是否手術或經心導管的介入治療。只要有血流動力學改變的冠狀動脈瘻、診斷明確,均應手術治療。單一交通支的小瘻,可遊離出來後直接縫扎,不需體外循環。較大、彎曲或多個開口的瘻管,則多需在體外循環下進行手術,切開冠狀動脈做瘻口直接縫合或補片關閉交通口。若縫閉瘻口後不能保持冠狀動脈通暢,可取自體大隱靜脈行升主動脈——冠狀動脈旁路術。
1.冠狀動脈瘻支結紮術
不需體外循環,僅限用於冠狀動脈分支瘻或冠狀動脈終末支的瘻。在結紮前應先做阻斷試驗15分鐘,觀察心肌色澤及心電圖,若無變化可予結紮。但術後仍有可能發生延遲性的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
2.冠狀動脈下切線縫合術
不需體外循環。先捫得震顫最明顯的瘻口部位,在瘻口處的冠狀動脈下緣做2~3個切線褥式縫合。手術效果應以結紮褥式縫線後心腔處震顫立即消失為準。
3.冠狀動脈瘻修補術
體外循環下切開冠狀動脈,顯露血管後壁的瘻口,間斷或連續縫合瘻口。瘻口大者可用補片修補。瘻支冠狀動脈若呈瘤樣擴張應將其切除,同時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先天性冠狀動脈瘻預後

本病外科治療已取得良好療效,手術死亡率已降至0.2%。手術死亡原因多與合併先天性心內畸形或後天性心臟病有關。術後長期隨訪,病人症狀消失,心功能改善,無瘻復發。應注意有明顯冠狀動脈擴張的患者,術後有可能發生心肌梗死,應注意術後的抗凝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