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佴姓

鎖定
佴姓源於黃帝後裔商湯。至東漢光武帝有左相佴茂為佴氏始祖。得姓原因是:因為皇帝負責設計和製作爵冠,爵冠傍弼珥,大王就以此賜姓豎人旁於耳邊以為佴氏。
中文名
佴姓
得姓始祖
佴茂、佴湛、佴璞
主要郡望
古滇郡.大理國
主要堂號
古滇堂.洱海堂
讀    音
Nài Xìng
注    音
ㄇㄧˋ

佴姓基本介紹

佴姓
佴姓(2張)
佴[佴,讀音作nài(ㄦˋ),亦可讀作mì(ㄇㄧˋ)、lī(ㄌㄧ)、ní(ㄋㄧˊ),就是不可讀作ěr(ㄦˇ)]

佴姓姓氏源流

佴姓源出有:

佴姓源流一

宋代文學家所寫的《晉山公集》有段記載是“晉代,佴湛的事蹟”,説明了佴氏得姓至少有1600年以上的歷史。晉代以後,佴氏很少見。家族現在關於姓氏稱謂多念"nai"音,也有部分念"nie"、"ni"、"mi"。

佴姓源流二

源於器物,出自古代製做爵冠弼珥之工匠後裔,屬於以器物名稱改字為氏。佴氏的得姓歷史,據文獻《佴氏宗譜》的記載,是起源於古代為帝王爵官制做爵冠之工匠,冠旁弼珥,亦稱瑱璫,其祖先便以“珥”立姓,時稱珥氏,到了其後代,改以“亻”偏旁於耳邊。弼珥,官者帽冠兩側垂下的玉飾,亦稱耳璫、瑱璫,古書解釋為“瑱之狀,首直而末鋭,以塞耳。”後逐漸成為古代女子耳上之飾。
在典籍《戰國策·齊策三》中記載:“薛公欲知王所欲立,乃獻七珥。美其一。明日視美珥所在,勸王立為夫人。”在晉末昭明太子編纂的《文選·枚乘<七發>》中解釋:“九寡之珥以為約。”唐朝學者李善注引《蒼頡篇》解釋:“珥,珠在耳也。”唐朝學者韓愈在《城南聯句》中也描述:“酣歡雜弁珥,繁價流金瓊。”清朝文豪紀昀在《閲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中也有相應描述:“母脱簪珥付之去,孝廉弗聞也。”設計、製做“珥”之人,後稱珥氏,再後改佴氏。據説,其第一世祖叫佴茂,為兩漢之際的名人,他在協助漢光武帝劉秀建立了東漢王朝後,曾出任左相,不久即辭官退隱於廣東府南蒼梧之地(今廣西梧州)。此後,佴茂的後裔子孫不斷生息繁衍,後逐漸分播於江蘇、浙江、雲南、廣西等地,世代相傳至今。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晉山谷集有佴湛。”説明佴氏得姓至少有一千六百年以上的歷史了。在史籍《姓譜》中?也記載:“明萬曆有進士佴祺”,就是該支佴氏族人。
該支佴氏族人分為兩種不同的姓氏讀音:分佈在今江蘇省的南京市江浦縣石橋鎮佴家莊的佴氏族人,分為佴南組和佴北組,每隔三年祭奠祖先一次,整個佴家莊依據祖先後人繁衍尊卑的順序分出佴氏八大家,八大家猶有長輩,後代族人依舊繁榮昌盛!佴氏家族有非常細緻規範的家譜,該支佴氏族人稱自己的姓氏讀音作mì(ㄇㄧˋ)。而分佈在江蘇省的句容市陳武鄉佴池的佴氏族人,則稱自己的姓氏讀音作nài(ㄦˋ)。
這兩支佴氏族人皆尊奉佴湛為始祖,但到底是因何分讀兩音,現有的説法皆不足為憑,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佴姓源流三

源於地名,出自唐朝時期洱海地區住民,屬於以地名改字為氏。在今雲南省昆明市有條街叫“佴家灣”,自古就有佴氏族人棲息於該地,但其出處在當地並無任何記載,其佴氏族人自稱為古夜郎國人(古滇國)的後裔。據該支佴氏老人自説:是以地名為氏者,即源出滇西點蒼山東麓榆城之佴革竜(今雲南大理息龍山)的原住民,因世居古渳海湖畔,而其湖原來依兩側山岬而形似“耳”,浪大如海,遂添“氵”偏旁稱之為西洱海、西洱河,當地白族同胞則稱之為“耳滈”,漢義“下邊的海子”。“洱海”之稱,實際上始於唐朝時期,唐朝以前稱葉榆澤、或稱昆彌川。進入洱海的大小河流共有一百十七條之多,但其出口只有一條,即葉榆河,今稱西洱河,流入黑惠江後匯入瀾滄江。實際上,洱海是因古代地質運動形成的一種大型堰塞湖,多條河流匯聚在洱源盆地和鄧川盆地形成的一種高原構造斷陷湖,即伴隨第四紀地質年代青藏高原的隆升下陷積水而成。
在唐朝時期,其地住民即以“洱海”之名為姓氏,後在改土歸流運動中有改“洱”為“佴”者,稱佴氏,世代相傳,還有二百來户人家。該支佴氏族人望出古滇郡(今雲南大理),那裏的佴氏族人皆稱自己的姓氏讀音作ní(ㄋㄧˊ)。

佴姓源流四

源於古波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江蘇省的揚州市東南四十公里處的昌松鄉有一座奇特的村莊,名曰波斯莊,全村有一部分人是佴氏,面相鼻樑高挺,雙眼深凹,男子兩頰多留長鬚。這座村莊的名字就叫波斯村,共有一千一百餘户,人口四千一百餘人,其中一百多户姓佴,都承認自己是古波斯人的後裔,説是祖先從江南蘇州遷徙過來的,皆稱自己的姓氏讀音為lī(ㄌㄧ)。近有學者推測,揚州佴氏族人可能是波斯等色目商人的後裔,這支西亞人因避亂遷居揚州東郊,用祖先或家鄉名稱(伊朗、伊拉克)中第一個音節的“i”,取漢姓為“佴”,與當地豪紳漢族姓氏“倪”區別,逐步繁衍,並與當地人和睦相處,日趨漢化,重視耕讀,文化傳家,逐漸成為當地一支巨族。波斯村的佴氏族人生活習俗已經與周圍人沒有什麼區別,但依然長期保持着與傳統中原文化不同的特殊祭祀與葬禮習俗,即古波斯地區的瑣羅亞斯德教(祆教、聖火教、拜火教、明教,Zoroastrianism)的宗教特色。
波斯村佴氏族人在舉行祭祀時,總是供奉兩尊木刻神像,一名“波斯”,一名“龍驥”,一個面善,一個面惡,俱為武士裝束,頭戴向上翻卷的氈帽,上插一支點燃的蠟燭。舉行祭祀時,主祭人員十六人,頭戴西式高統黑禮帽,身穿燕尾禮服,盛放祭品的器具是木製長方形托盤,兩側均有提把,這樣的祭祀在中國其他地方是罕見的。 [1] 

佴姓得姓始祖

佴茂、佴湛、佴璞。

佴姓各支始祖

雲南臨安佴氏世系:
第一世:佴勇,佴茂第四十三世孫,明太祖朱元璋授其濟陽衞(今山東濟陽)指揮累進都督,奉旨調雲南臨安衞(今雲南紅河建水臨安鎮),配聶氏,生三子:佴儀、佴禮、佴智。
第二世:佴儀,襲山東濟陽衞副千户,後降百户,調雲南平夷陣亡;佴智,奉旨從揚州調雲南臨安衞,承襲其兄百户,仍復職千户,配李氏,生三子:佴王睿、佴王獻、佴琰。
第三世:佴琰,生二子:佴謙、佴讓。
第四世:佴讓,生一子:佴倫。
第五世:佴倫,配周氏,生四子:佴華、佴蕃、佴景新、佴景榮。
第六世:佴景榮,配陳氏,生三子:佴時春、佴時光、佴時陽。
第七世:佴時春,贈文林郎、江西道監察御史,配詹氏,贈太孺人,生四子:佴禎、佴祜、佴祺、佴祥。
第八世:佴禎,明萬曆己卯年(公元1579年)鄉試舉人,授河南汝寧府光州息縣教諭,配王氏,恩褒節孝,八十壽待贈安人,生二子:佴夢騮、佴夢龍;佴祜,壽官鄉大賓,配向氏,生二子:佴夢驄、佴夢騶;佴祺,明萬曆辛卯年(公元1591年)鄉試舉人,乙未年(公元1595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改授江西道監察御史,巡按直隸河南、山東、廣西等處地方、崇祠孔廟鄉賢祠,配王氏,生三子:佴夢鰲、佴夢鯤、佴夢鼎;佴祥,敕封徵仕郎,光祿寺掌醢庶監,事鄉賓,配高氏,封孺人,生二子:佴夢鬥、佴夢冠。
第九世:佴夢騮,明萬曆丁酉年(公元1597年)恩貢選授廣東高府化州石城縣知縣(今廣東廉江),配徐、王、孫、左氏,生三子:佴懷清、佴懷慎、佴懷直;佴夢驄,明祟禎癸未年(公元1643年)歲貢,選湖廣衡州府教授,配鄒氏,生子佴懷明、繼配王氏,(公元1641年)生子佴懷紱、(公元1643年)生子佴懷綬。
第十世:佴懷綬,州庠生,贈文林郎,配孫氏,馳贈孺人,生四子:佴湛、佴沄、佴溥、四子幼亡。
第十一世:佴溥,例贈文林郎,配淩氏,生五子:佴兆熊、佴兆鳳、佴兆鵬,長子及四子幼亡。
第十二世:佴兆熊,武庠生,配張氏,生二子:佴煜、佴焯;佴兆鳳,清乾隆壬申年(公元1752年)恩科舉人、選授湖南辰溪縣知縣,配孔氏,側配嚴氏,無子,以兄子佴焯為子。
第十三世:佴煜,縣庠生,配王氏,生四子:佴思莊、佴紹雍、佴思欽、佴思元,繼配羅氏,生佴思恆。
第十四世:佴紹雍,清道光“戊戌年(公元1838年)歲貢,例贈文林郎,配傅氏,贈孺人,生子佴永苞,繼配孫氏、雷氏,生子佴永昌。
第十五世:佴永苞,清道光丁酉科(公元1837年)舉人,歷任安寧、尋甸州學政,祟祀孔廟鄉賢祠,配李氏,生二子:佴瓊、佴瑛。
第十六世:佴瓊,畫家、尤善畫八哥,任教鄉間私塾,配秦氏,生八子:佴美中、佴致中、佴元中、佴誠中、佴和中、佴如中、佴大中、佴用中。
第十七世:佴美中,生子佴鵾(公元1884~1950);佴致中,歲貢,署易門縣知事,1911年農曆10月31日(公曆11月1日)與朱朝瑛一道響應唐繼堯的重陽起義,發動反清起義,成功佔領建水縣城,進而佔領滇南,1920年參與續修建水縣誌,生二子:佴京鳥、佴鵬;佴元中,生子佴昌鳥、佴誠中(公元1856~1925年),清光緒舉人,曾任廣東文昌縣令(今海南文昌)兼代理臨高縣令,配姜氏,生女佴玉竹,繼配李氏,生二子:佴鸞、佴鳳(又名佴鳴岐,公元1904~1999年),又繼配蔡氏,生女佴淑貞、佴秀君,曾參加辛亥起義,後晚年行醫為生;佴和中(公元1865~1936年),清光緒年間武舉人,任雲南元新左軍頭司廳,參加反清起義,配曹氏,生子佴章鳥、佴大中(公元1872~1958),清光緒十九年秀才,曾任文昌縣師爺,1902年開始在昆明和香港經商,配蘭氏,生二子:佴皇鳥(又名佴鳴崗)、佴鳶,生一女佴玉蘭,繼配鄭氏,生二子:佴華鳥(又名佴曉清)、佴鴻,生四女:佴玉釵、佴玉蟾、佴玉燕、佴玉佩;佴用中(公元1874年生),光緒十九年秀才,晚年行醫為生,配楊氏,生二子:佴賓鳥、佴壽鳥(幼亡)。

佴姓遷徙分佈

佴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羣體,歷史悠久,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灣省則沒有,望族出古滇郡。
1、在江蘇南京江浦縣石橋鎮有一個佴家莊,分佴南組和佴北組,每隔三年祭奠祖先一次,整個佴家莊依據祖先後人繁衍尊卑分出佴氏八大家,八大家猶在長輩先人了,但後人依舊繁榮昌盛。且佴氏家族有非常細緻規範的家譜。
2、江蘇省句容市陳武有佴池,那裏的佴姓人士都按詞典上稱“姓 Nài”。
3、江蘇省揚州市東南40公里處有座奇特的村莊,全村大部分人都鼻樑高挺,雙眼深凹,男子兩頰留長鬚,長期保持着特殊的祭祀與葬禮習俗,這座奇特的村莊的名字就叫波斯村。村中建有一座波斯亭,亭中記載,清代有波斯商人在此地落户,與當地漢族女子通婚,後有強盜進村燒殺擄掠,波斯商人奮勇抵抗,戰死當場。後人為祭奠波斯商人,建立了波斯亭。截止至2009年,波斯村共有1100多户,人口4100人,其中100多户姓佴,這些人都承認自己是波斯人的後裔。特別奇怪的是這裏姓佴的稱自己姓“li”,而不是與中國其它地方姓佴的念“Nài”,他們認為這是因為“li”中的“i”的發音與伊朗、伊拉克中的伊字發音相同。現在,波斯村的人生活習俗已經與周圍人沒有多大區別,唯有祭祀方式仍保留着古波斯拜火教的色彩。波斯村在舉行祭祀時,總是供奉兩尊木刻偶像,一名“波斯”,一名“龍驥”,一個面善,一個面惡,俱為武士裝束,頭戴向上翻卷的氈帽,上插一支點燃的蠟燭。參祭人員約16人,頭戴西式高統黑禮帽,身穿燕尾禮服,盛放祭品的器具是木製長方形托盤,兩側均有提把,這樣的祭祀在中國其他地方是罕見的。(後多方聯繫揚州當地佴姓朋友,波斯村佴姓讀“Ni”,波斯村的由來為一位波斯王子入贅當地佴家,後代以佴為姓,保留波斯傳統)
4、江蘇徐州銅山西部何橋鎮張集和香鋪有佴氏家族定居,但在此地定居不過百餘年,祖墳在徐州泰山一帶,向上在何處遷徙來不可知。堂號為古滇堂,讀ní,班排為“永尚文貴巧連登”。因發音與字典不一致,有寫倪的情況。
5、雲南昆明有條街道叫“佴家灣”,雲南佴姓家族據家譜記載系當年明太祖朱元璋調山東濟陽衞都督佴勇任雲南臨安衞(建水縣)。後人在這裏繁衍生息,這裏人讀ní。以上佴姓的分支均來自揚州,而揚州佴氏家譜記載祖先又遷徙自通州。
今江蘇省的南京市江浦縣石橋鎮句容市陳武鎮、揚州市波斯村(江都市昌松鄉)、淮安市金湖縣盱眙縣蘇州市泗陽縣鹽城市,浙江省的嘉興市,上海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雲南省的昆明市佴家灣、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箇舊市等地,均有佴氏族人分佈。

佴姓傳統文化

佴姓郡望堂號

郡望
古滇郡:兩千多年前,滇池沿岸有過一個古老的王國,司馬遷在《史記》中稱之為“滇”,然而就在司馬遷將她載入典籍後不久,滇國就銷聲匿跡了,它曾經達到鼎一時的藝術成就也再沒有復興過。關於這段歷史,司馬遷有過一個至關重要的記載:大約在周顯王三十年(壬午,公元前339年),楚國欲將勢力範圍擴展到西南,派楚將莊入滇。不久,秦國滅了巴國和蜀國,莊失去了與楚國本土的聯繫,於是,“以其眾王滇,變服從其俗以長之。”這是史料中明確記載的一代滇王,公元前一世紀左右,這個孤立的王國終於走到了終點,西漢朝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大軍兵臨滇國,滇王舉國投降,並請置吏入朝。於是漢武帝賜給了滇王一顆王印,令其復長其民——這枚純金鑄就的夜郎王印(滇王印),在兩千零六十五年後的1956年出土於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古墓羣中。此後,漢武帝在雲南設置了益州郡,滇王的權利被郡守取代了,從此受制於漢王朝的郡縣制度
大理國:前稱古滇國夜郎國、葉榆州、南詔國。大理地區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據考古發掘,新石器時代遺址廣泛分佈在以洱海為中心的高原湖泊羣周圍。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的先民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種植水稻,馴養家畜,從事採集、漁獵,創造了大理地區的遠古文明。西漢元封年間(公元前110~前105年),漢王朝在大理地區設置了葉榆、雲南、邪龍、比蘇四縣,屬益州郡管轄,從此大理地區正式納入了漢王朝版圖。東漢時期,大理地區屬永昌郡。蜀漢時期分屬永昌、雲南兩郡。晉朝時分屬寧州的永昌、雲南兩郡。南朝劉宋王朝時分屬寧州的雲南郡、東河陽郡、西河陽郡;南齊時期分屬寧州的雲南郡、東河陽郡、西河陽郡、永昌郡。隋朝時期屬昆州。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洱海地區置有“八州十七縣”,唐麟德元年(甲子,公元664年),改屬姚州都督府。公元八世紀三十年代,洱海地區“六詔”中的南詔,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詔為一,統一了洱海地區,建立了南詔國;唐昭宗天覆二年(壬戌,公元902年),南詔權臣鄭買嗣發動宮廷政變,建立了大長和國,南詔亡。五代後唐天成二年(丁亥,公元927年),又先後建立了大天興國和大義寧國後晉天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滇東三十七部,進軍大理,推翻了大義寧國,建立了大理國。南宋寶元年(癸丑,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大軍滅大理國,建立雲南行省。南詔、大理國曆唐、宋兩朝,達五百餘年,使雲南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政治統一體,奠定了祖國的西南邊疆,推動經濟文化迅速發展。元朝時期,雲南政治中心東移昆明,元朝政府在大理地區設立了上下二萬户府;元至元十一年(甲戌,公元1274年),改設路、府、州、縣,大理地區分屬大理路鶴慶路、威楚路和雲龍甸軍民府。明朝時期,大理地區分屬大理府鶴慶府蒙化府永昌府楚雄府。清朝時期,大理地區分屬大理府、麗江府、永昌府、蒙化直隸廳。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大理地區屬滇西道。民國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國民政府實行省、縣兩級制,大理地區設祥雲、彌渡、賓川、鳳儀、蒙化、大理、永平、雲龍、漾濞、鄧川、洱源、劍川、鶴慶十三縣。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後期,雲南省政府在大理、蒙化、鶴慶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2月1日,大理專員公署建立,轄下關、大理、鳳儀、鄧川、賓川、祥雲、彌渡、蒙化、雲縣、緬寧、順寧(鳳慶)、永平、漾濞、雲龍、洱源十五縣市。1956年,雲縣、緬寧、順寧三縣劃歸臨滄專區,麗江專區的鶴慶、劍川兩縣劃歸大理專區。1956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關定為自治州首府。2000年止,大理白族自治州轄一市十一縣,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縣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南澗彝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西漢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在大理地區設葉榆縣,直至南北朝葉榆縣的建制一直未變。唐朝初期,洱海地區“六詔”中的蒙舍詔勢力漸強,在唐朝支持下,於唐開元二十六年(戊寅,公元738年)統一“六詔”,建立南詔國。唐開元二十七年(己卯,公元739年)南詔國都城由巍山遷至太和城(今大理蒼山太和村附近),此後又遷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帶)。南詔與以後建立的三個王朝及大理國都城均定都於羊苴咩城。從公元八~十三世紀的唐宋五百多年間(從公元738年南詔國建立至公元1253年大理國覆滅),大理一直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詔、大理國的都城所在地。大理國滅亡後,元朝政府仍然將雲南政治中心設於大理。元至元十一年(甲戌,公元1274年)建立雲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遷至昆明,但大理仍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襲至今。
堂號
古滇堂:在現在的雲南省境內,據説自古以來,有不少姓佴的人家,在不斷繁衍滋長。雲南古稱滇,所以一直到現在, 佴氏家族世代相襲“古滇”堂號。
洱海堂:以望立堂,亦稱葉榆堂、南詔堂、大理堂。

佴姓家譜文獻

雲南(臨安衞千户官籍)佴氏宗譜,著者佴永苞,清朝道光年間編修印刷本。現被收藏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臨安鎮古橋口村佴氏後代(手抄本),建水縣岔科鎮禹堵村佴氏宗祠 (印刷本)。
江蘇省揚州市昌松鄉波斯莊有《南蒼梧佴氏宗譜》民國初年編修印刷本一套共八本;現收藏在波斯莊佴氏後代家中。

佴姓字輩排行

江蘇江浦佴氏字輩:“記世同宗永仁行子客章萬代熙鴻良”。
江蘇南京佴氏字輩:“紀世同宗永仁賢子科章”。
雲南禹堵佴氏字輩:"梓(雲南第13世)紹必朝志學忠良雲明鵠泊揚州傳家"。
雲南古橋口佴氏字輩:"火(雲南13世)紹(宗、思)永王(有)中(從)鳥如(家)應(正)雲"。

佴姓宗祠楹聯

七言通用聯
人傑地靈風光好;
耳聰目吸造詣高。
鑑賞: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佴姓之“佴”字的析字聯
明代祺公第進士;
晉朝湛祖入典籍。
鑑賞:上聯典指明代有進士佴祺,下聯典指晉《山公集》中載有佴姓名人佴湛。
甚囂塵上多議論;
水落石出見真情。
鑑賞:全聯典指佴姓始祖佴湛,以鶴頂格鑲嵌晉代佴姓名人佴湛之“湛”字的析字聯。 [1] 

佴姓姓氏名望

佴姓佴湛

據《通志·氏族略》記載,晉有佴湛,被佴氏後人奉為佴姓的鼻祖。

佴姓佴祺

明萬曆年間金榜題名,榮登進士。官至御史、直隸巡按等。

佴姓佴縉

據《續通志·氏族略》載,明時有佴縉任廣東都指揮。

佴姓佴傑

據《續通志·氏族略》載,清時有佴傑,曾任直隸知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