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雲縣

(雲南省臨滄市轄縣)

編輯 鎖定
雲縣,雲南省臨滄市轄縣,位於雲南省的西南地區及大理普洱臨滄3個州市的交界處;屬山區半山區縣,屬低緯高原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暖温帶季風氣候;總面積3760平方千米,轄7個鎮、5個鄉;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雲縣常住人口為389180人。 [17] 
雲縣是臨滄地區的交通要道和雲南省廣大腹地交往的北大門,瀾滄江、高山、河谷、熱壩形成了特別的立體氣候和自然風光,境內有大雪山、大丙山原始森林、拿戈河、温竹河、拿魚河、河谷温泉等;還有西漢銅鼓、銅矛、元明陶器、茂蘭長安橋、縣城文筆塔、古老清真寺、雄偉的大武廟等文物古蹟和人文景觀。 [1]  2018年9月29日,經雲南省委、省政府研究,雲縣已達到貧困縣退出有關指標,符合貧困縣退出條件,批准退出貧困縣。 [2] 
2020年,雲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309020萬元, 比上年增長3.4%。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53407萬元,增長5.7%,拉動經濟增長1.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0.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53221萬元,增長2.2%,拉動經濟增長0.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20.9%;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02392萬元,增長2.5%,拉動經濟增長1.0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28.8%。 [18] 
中文名
雲縣
外文名
Yun County
別    名
雲州
大侯
行政區劃代碼
530922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雲南省臨滄市
地理位置
雲南西南地區
面    積
3760 km²
下轄地區
7個鎮、5個鄉
政府駐地
愛華鎮
電話區號
0883
郵政編碼
6758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氣候
著名景點
杜文秀部將府第川廟大侯寨古樹羣亮山天池
車牌代碼
雲S
地區生產總值
1309020 萬元(2020年)
人均生產總值
22578元(2018年)
人    口
389180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雲縣歷史沿革

編輯
雲縣古名大侯,是勐佑蒲蠻部落十三寨之一。
西漢時屬益州郡哀牢地。
東漢,三國、兩晉時屬永昌郡。
隋朝屬濮部地。
唐時歸南詔統治,屬永昌節度。
宋大理國時期屬永昌郡。
元中統年間屬麓川路。
明、清時屬順寧府。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設大侯長官司,永樂二年(1404年)頒發信符。宣德四年(1429年)五月升為大侯御夷州,直隸布政司,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廢大侯土州,設流官,改名雲州。
民國二年(1913年)7月19日,更名為雲縣。
1949年12月9日,響應雲南省主席盧漢“亥佳通電”和平解放。
1950年2月15日,成立縣人民政府,屬大理專區。
1956年8月1日起,改屬臨滄專區。
1959年1月,與鳳慶合併稱雲鳳縣,同年10月恢復雲縣建制。 [4] 
1970年,臨滄專區改為臨滄地區,雲縣屬臨滄地區。
2004年,撤銷臨滄地區、設地級臨滄市,雲縣屬臨滄市。 [5] 
 雲縣縣城全景 雲縣縣城全景

雲縣行政區劃

編輯
截至2018年,雲縣轄7個鎮(愛華鎮、漫灣鎮、大朝山西鎮湧寶鎮茂蘭鎮幸福鎮大寨鎮),5個鄉(忙懷彝族布朗族鄉曉街鄉茶房鄉慄樹彝族傣族鄉後箐彝族鄉)。 [6]  縣政府駐愛華鎮。

雲縣自然環境

編輯

雲縣位置境域

雲縣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在東經99°43′—100°33′,北緯23°56′—24°46′之間。東、北與景東、南澗隔江相望,西與鳳慶永德毗鄰,南與臨滄、耿馬接壤。東西最大橫距84.2千米,南北最大縱距90.4千米,總面積3760平方千米。其中壩區面積722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19.2%;半山區面積1343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35.7%;山區面積1314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34.9%;高寒山區面積381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10.2%。 [4] 

雲縣地形地貌

雲縣地處滇西橫斷山系縱谷區南部,屬深度切割中山寬谷、峽谷區。是第四紀更新世初期喜馬拉雅運動大面積強烈的差別抬升所形成。山脈大多為西北一東南走向,地勢東西高,中部稍低,相對高差2350米。最高點為雲縣與臨滄縣交界的大雪山,海拔3429米;最低點為幸福鄉邦洪村公所駐地的南汀河邊,海拔748米。由於長期的侵蝕和風化作用,形成峽谷縱橫,地形破碎的地貌。全縣地貌大致分為河谷盆地、中切割中山寬谷區、深切割中山峽谷區三個類型。 [7] 

雲縣氣候

雲縣的氣候主要受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和西南季風影響,屬於低緯高原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暖温帶季風氣候。由於地形複雜,高差懸殊,形成了顯著的立體氣候,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説。海拔在1300米以下的河谷地區屬南亞熱帶氣候型;海拔1300—1800米的半山區,屬中亞熱帶氣候型;海拔1800—2300米的山區,屬北亞熱帶氣候型;海拔在23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屬暖温帶氣候型。 [7] 

雲縣水文

雲縣境內瀾滄江流經茂蘭、漫灣、忙懷、後箐、慄樹、大石等6個鄉鎮,長130.9千米。境內平均坡降1.38%,多年平均流量1230立方米/秒。雲縣境內屬瀾滄江水系的主要河流有勐佑河、忙甩河、轉水河、哨街河、沙壩河、拿魚河、勐麻河、那戈河等,徑流面積2688.52平方千米,總流量49.2萬立方米/秒,水能藴藏量30.79萬千瓦。雲縣境內匯人怒江的主要河流有南汀河、勐回河,徑流面積488.25平方千米,總流量10.65萬立方米/秒,水能藴藏量10.99萬千瓦。 [8] 

雲縣自然資源

編輯

雲縣水資源

雲縣年平均降水量為1367.2毫米,年平均降水總量為50.1626億立方米。年降水總量豐水年為56.6837億立方米,平水年49.664億立方米,偏枯年44.6447億立方米,枯水年37.622億立方米。年平均徑流深632毫米,年平均徑流總量23.1881億立方米。年徑流量豐水年為27.13億立方米,平水年為22.7243億立方米,偏枯年為19.7099億立方米,枯水年為15.7679億立方米。年平均地下水深199.99毫米,年平均地下水量7.3375億立方米。地下水量豐水年為8.3648億立方米,平水年為8.1978億立方米,偏枯年為6.457億立方米,枯水年為5.5031億立方米。
大朝山水電站 大朝山水電站

雲縣植物資源

雲縣境內林木主要有思茅松、雲南松、華山松、雲南梧桐、雲南紫薇(火把花)、紅椿、木荷(紅木樹)、大葉桉等;食用菌有雞縱.香蕈、木耳、樹窩、馬屁泡、白參、青頭菌、羊幹菌、牛肚菌、大黃雞縱等;各種林木、花卉、草本藤本植物中,可作藥用的主要有杜仲、肉桂、五味子、柯子、銀杏(白果),枳、女貞子等;花卉有劍蘭.黃珠蘭、白珠蘭、素馨、茉莉、夾竹桃(碧桃)等。 [9] 

雲縣動物資源

雲縣境內野生動物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有懶猴(蜂猴)、熊猴、灰葉猴(大青猴)、金錢豹;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有短尾猴(紅面猴)、獼猴(黃猴)、穿山甲、紅豺(紅豺狗)、黑熊(狗熊)、水獺(水獺貓)、大靈貓(九江狸、送屎狼)、小靈貓(香貓、香狸)、金貓(小草豹)、林麝(獐子、香獐)、斑羚(岩羊)、鬣羚(蘇門羚、山驢)、水鹿(馬鹿)、巨松鼠(大黑松鼠)。另有黃鼬(黃鼠狼)、叢林貓(野貓),麂等。鳥類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有赤頸鶴、金雕(老鵰、大雕)、黑頸長尾雉(青雞、草白鷳)、。綠孔雀;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有雀鷹、草原雕、黑兀鷲,蛇雕、紅腹角雉(綠角雞、娃娃雞、雪雞)、白鷳(紅腳雞)、原雞(野雞、茶花雞)、白腹錦雞(箐雞)、楔尾綠鳩(綠斑、鳩)、大緋胸鸚鵡、褐翅鴉鵑(茅雞)、小鴉鵑(小茅雞)、草鸚(猴面鷹)、侖鸚(猴面鷹)、紅角鸚(小貓頭鷹)、雕鴉(貓頭鷹)、斑頭梟,灰林鸚(貓頭鷹)、冠斑犀鳥(大嘴鵲)、灰鶴等。 [9] 

雲縣礦產資源

雲縣有各類礦種有鐵、錳、銅、鉛、鋅、銻、鎢.錫、金、鑽、鎳、硫,鎂、煤等17種,以銅礦、鐵礦、錳礦葉臘石等為主。已發現了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化工、燃料等4類礦產。縣境內的礦產分佈,可劃分出4個成礦帶:瀾滄江斷裂以西一拿魚河斷裂帶西側中低温熱液銅、銅鉛、金、銀成礦帶;中部雲縣花崗岩錫、鎢礦化帶;頭道水—幸福沉積變質鐵礦和多金。 [10] 

雲縣人口

編輯
截至2018年底,雲縣常住人口466700人,城鎮人口達189247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0.55%,比上年提升1.2個百分點。年末户籍人口為445175人,其中:男性人口234498人,女性人口210677人,分別佔總人口的52.7%和47.3%。出生人口5747人,死亡人口3563人。 [3]  雲縣境內有漢族彝族白族傣族拉祜族布朗族回族傈僳族苗族等23個民族。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雲縣常住人口為389180人。 [17] 

雲縣政治

編輯
職務
姓名
縣委常委、縣委書記
李明奎
縣委常委、縣委副書記、縣長
字清華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譚波
縣委常委、副縣長
羅成貴、李偉春(掛職)
副縣長
範傑
統計截至2023年8月,參考資料來源 [11-12]  [19] 

雲縣經濟

編輯

雲縣綜述

2018年,雲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5.2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9.6%,人均生產總值22578元。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2.18億元,同比增長6.1%,拉動經濟增長1.8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18.4%。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6.67億元,同比增長10.9%,拉動經濟增長4.5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6.5%。其中:工業拉動經濟增長3.6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7.0%。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6.37億元,同比增長11.2%,拉動經濟增長3.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5.1%。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1.2:34.7:34.1調整為30.6:34.9:34.5。完成非公經濟增加值48.36億元,增長10.9%,佔地區生產總值的46.0%。
2018年,雲縣共實施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73個,其中當年新開工項目40個。全年共完成投資193830萬元,比上年增長23.2%。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0447萬元,增長21.0%。
2018年,雲縣地方財政總收入87329萬元,下降23.2%。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1041萬元,增長10.2%;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327190萬元,增長10.1%。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完成22967萬元,增長14.1%。
2018年,雲縣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20元,比上年增長8.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12元,比上年增長9.3%。年末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8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3平方米。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分別為30.5%和33.2%。全縣單位從業人員25302人,比上年增長2.4%;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1660308萬元,增長7.2%;單位在崗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65302元,增長4.1%。 [3] 
2020年,雲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309020萬元, 比上年增長3.4%。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53407萬元,增長5.7%,拉動經濟增長1.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0.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53221萬元,增長2.2%,拉動經濟增長0.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20.9%;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02392萬元,增長2.5%,拉動經濟增長1.0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28.8%。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2.0:28.6:39.4調整為34.6:27.0:38.4。實現非公經濟增加值684073萬元,比上年增長3.1%,佔地區生產總值的52.3%,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 [18] 

雲縣第一產業

2018年,雲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489986萬元,比上年增長6.4%,其中:農業產值275810萬元,增長10.1%;林業產值10900萬元,增長0.9%;畜牧業產值188155萬元,增長1.9%;漁業產值2847萬元,下降5.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2274萬元,增長6.5%,五產業比重為56.3:2.2:38.4:0.6:2.5。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29654萬元,增長6.1%。全年實現糧食總產量21萬噸,比上年增長0.6%;全年家禽出欄405萬羽,增長26.0%;生豬出欄73.6萬頭,增長3.9%,肉類總產量達72137噸,增長5.5%,其中豬肉60772噸,增長3.9%。水產品2240噸,下降1.2%。 [3] 

雲縣第二產業

2018年,雲縣全部工業總產值達829251萬元,同比增長9.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612009萬元,增長10.7%。企業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全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83700萬元,增長10.2%,實現利潤總額65700萬元,增長57.6%。
雲縣一角 雲縣一角
截至2018年底,雲縣擁有資質以上建築施工企業11户,其中:二級資質4户,三級資質7户。全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204310萬元,比上年增長20.6%,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4.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7.9%,其中:新開工房屋施工面積40.2萬平方米,下降33.2%,房屋建築竣工面積298002平方米,下降26.1%。 [3] 

雲縣第三產業

2018年,雲縣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53383萬元,增長37.2%,施工面積957821平方米,增長24.2%。商品房銷售面積110397平方米,增長14.5%,商品房銷售額40173萬元,下降1.2%。年末共擁有房地產開發企業18户。
2018年,雲縣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9496萬元,比上年增長14.7%。其中:限額以上零售額196843萬元,增長18.5%,限額以下零售額122653萬元,增長9.2%。進出口總額5142萬元,比上年增長43.1%。全年共實施招商引資項目197個;累計市外實際到位資金149.05億元,比上年增長18.0%,其中:省外到位資金119.7億元,增長19.5%。
2018年,雲縣完成郵政業務總量1112.57萬元,比上年增長20.3%。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32.05萬件,包裹業務7.12萬件,快遞業務收入209.17萬元。年末擁有移動電話用户31.38萬户,固定電話用户12258户;互聯網用户79619户,移動互聯網用户258856户。共接待國內外旅遊者356.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3.5%;其中:接待海外旅遊者8118人次,增長37.2%。累計完成旅遊業總收入38.03億元,增長42.7%。全年創旅遊外匯收入444.35萬美元,增長62.5%。
截至2018年底,雲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784869萬元,比年初增加12038萬元。其中:住户存款620586萬元,比年初增加56783萬元;非金融企業存款32986萬元,比年初減少26174萬元。年末各項貸款餘額546679萬元,比年初增加36820萬元。其中:住户貸款306847萬元,比年初增加36566萬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239833萬元,比年初增加255萬元。 [3] 

雲縣社會事業

編輯

雲縣科學技術

2018年,雲縣舉辦科普講座10場次,聽講人數2000多人;舉辦科普展覽16場次,參觀人數約3萬人次,開展實用技術培訓1.08萬人次。 [3] 

雲縣教育事業

雲縣第一完全中學 雲縣第一完全中學
截至2018年底,雲縣擁有學校202所,其中:小學173所,初中16所,高中2所。九年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9717人,其中:初中在校生15904人,小學在校生33813人。全年普通高中招生1603人,在校生4495人,畢業生1176人,高中畢業升學率達93.29%。初中招生5287人,畢業生5164人。幼兒園173所,在園幼兒9291人,特殊學校1所,在校學生349人,專任教師20人。小學適齡兒童毛入學率達115.3%,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04.89%,高中階段毛入學率73.18%,人均受教育8.35年。 [3] 
雲縣有雲縣第一中學雲縣湧寶中學、雲縣幸福中學、雲縣後箐中學、雲縣慄樹中學、雲縣糯灑中學、雲縣湧寶分水嶺附中、雲縣新合附中、雲縣大寨中學、雲縣茶房鄉橋街附中、雲縣茶房中學、雲縣萬佑附中、雲縣曉街中學、雲縣忙懷中學、雲縣丙令附中、雲縣哨街附中、雲縣茂蘭中學、雲縣大朝山中學、雲縣漫灣中學、雲縣民族中學、雲縣愛華第一中學、雲縣頭道水中學等中學。

雲縣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底,雲縣共有縣級藝術團體3個,全年組織文藝活動130場次,約15.8萬人次參加觀看;擁有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鄉鎮文化站12個,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8個。圖書館內資源豐富,其中:電子書148000冊,紙質書籍66000多冊。廣播、電視節目綜合覆蓋率達99.2%。2018年完成新入館藏圖書上架整理和外借764冊。 [3] 

雲縣醫療衞生

截至2018年底,雲縣擁有衞生機構251個,其中鄉鎮衞生院12個;實有牀位1921張;衞生技術人員1861人,其中:醫生455人;每千人擁有醫院牀位3.99張,每千人擁有醫生0.97人。年末全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404147人,參合率達99.36%。 [3] 
雲縣人民醫院 雲縣人民醫院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13] 

雲縣體育事業

2018年,雲縣舉辦羣眾體育活動8次,參加約0.08萬人次,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約4.5萬人次。 [3] 

雲縣社會保障

2018年,雲縣城鎮新增就業4311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183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達3.55%,比2017年下降0.3個百分點;完成職業技能培訓7208人,比上年增加2698人。
截至2018年底,雲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48025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完成率達100.15%,收繳基本養老保險基金28469萬元。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統籌18642人,城鎮參加工傷保險19710人,失業保險11660人,生育保險14906人。
2018年,雲縣社會救濟總人數110250人,發放救災救濟款250萬元。年末列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632人,發放保障金2201.8萬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2363人,發放保障金4997.5萬元。享受低保人數佔救濟總人數25.4%;全年優待優撫對象3177户,優待優撫金額1838.2萬元。全年醫療救助72393人,醫療救助金1339.4萬元。
截至2018年底,雲縣擁有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11個,牀位600張,每千老年人口擁有養老牀位19張。農村五保集中供養率20.75%,比上年下降0.23個百分點。 [3] 

雲縣交通運輸

編輯
祥臨高等級公路、214國道和省道羊耿線、雲保線貫穿縣境。2014年,雲鳳一級公路(雲縣至鳳慶)部分路段已完成;在建設規劃中的有云縣至臨滄的高速公路(雲縣至臨滄)、祥臨鐵路祥雲至臨滄)。
雲縣鄉村公路 雲縣鄉村公路

雲縣風景名勝

編輯
大朝山
風景名勝
風景名勝(6張)
大朝山位於大朝山西鎮東南,為臨滄地區的名山,其東臨瀾滄江,西依大雪山,南北開闊。主峯海拔1813米,距瀾滄江僅2.5千米,因山上石橋、石房、陰陽石等怪石林立而又名大石(原名)。 [14] 
瀾滄江高峽百里長湖風景區
至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家先後在瀾滄江面上建起了百萬千瓦級的漫灣電站和大朝山電站;兩座電站大壩形成了兩個高峽平湖和百里長湖,即漫灣庫區的高峽平湖和漫灣電站到大朝山電站全長91.3千米的百里長湖。 [15] 
亮山天池
亮山天池位於湧寶鄉南,距縣城66千米,距湧寶鄉駐地7千米,海拔2400米,蓄水240萬立方米,面積0.1平方千米,南依亮山林海——面積1.96萬畝的生態林場;北臨草場花海。 [16] 

雲縣著名人物

編輯
楊國翰(1787—1832年),字鳳藻,號丹山,大寨梨園村人。歷任奉化、諸暨、海鹽、仁和等縣知縣。
葉荃(1879—1939年),字相石。歷任駐粵滇軍總司令、靖國軍第八軍軍長。
胡瑛(1889—1961年),歷任重慶衞戍司令,黔軍總指揮,靖國聯軍佽飛軍第4軍軍長兼雲南憲兵司令等。
董文英,任國民黨陸軍第一八二師一〇七八團上校團長,在台兒莊戰役中犧牲。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