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仰韶文化遺址

(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的景點)

鎖定
仰韶文化遺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澠池縣城北9公里處的仰韶村。 仰韶文化,因在河南澠池仰韶村發現,故名。仰韶文化也稱彩陶文化,多數是粗陶。這是當作同系統文化的代表名稱。1921年,經中國政府批准,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和我國考地質學家袁復禮一起進行了仰韶遺址的首次發掘。此次發掘,標誌着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 [5]  。根據出土文物,確認是我國遠古文化的遺存。按照考古學慣例,把首先發現地作為該文化類 型的名稱,故名"仰韶文化"。 [1] 
中文名
仰韶文化遺址
外文名
Yangshao cultural site
地理位置
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鎮仰韶村 [3-4]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距今5000——7000年) [2] 
保護級別
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年 全天

仰韶文化遺址遺址結構

仰韶文化遺址文物照
仰韶文化遺址文物照(14張)
仰韶文化,因在澠池仰韶村發現而得名,遺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城北9公里處的仰韶村。
仰韶文化遺址坐落在仰韶村南邊的緩坡台地上,北依韶山,東、西、南三面環水,東北到西南長900餘米,西北到東南寬300餘米,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文化土層堆積存度2一4米。

仰韶文化遺址考古歷史

仰韶文化遺址
仰韶文化遺址(10張)
1951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小規模發掘,發現這裏有四層文化層相疊壓,自下而上是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早期-龍山文化中期。
1961年3月,國務院將仰韶文化遺址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4年,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組織中國 和美、英、日等國的考古專家進行國際田野文物考察,在仰韶村附近的班村,發現了大量珍貴文物,其中最有價值的是數十斤5000年前的小米,説明中國農業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

仰韶文化遺址文化展館

仰韶文化博物館 仰韶文化博物館
仰韶文化博物館內部構造仰韶文化博物館是經國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政府批准,在仰韶村遺址保護區興建的一個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功能為一體的仰韶文化專題博物館。該館總投資5130萬元,佔地43畝,建築面積4700平方米。始建於2009年1月,2011年10月28日竣工,具備開館條件。該館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關肇業先生領銜設計,新蒲集團建設有限公司承建,設計獨特新穎,佈局科學合理,文化特色厚重。

仰韶文化遺址出土文物

仰韶文化遺址 仰韶文化遺址
從1921年仰韶文化遺址安特生、袁復禮的第一次發掘開始,仰韶遺址共經過四次有計劃的發掘 [5]  。其主要出土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蚌器。用於農耕的石器有、鏟、鑿、等工具;用於狩獵的有石鏃、彈丸、石餅等;用於紡織的有線墜紡輪骨針骨錐等。當時人們的生活用具均為陶質,出土器中物有鼎、、盆、缽、杯、、缸等。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陶器上精美的裝飾圖案,其紋飾有寬帶紋、網紋、花瓣紋、魚紋、弦紋和幾何圖形紋等。這些紋飾充分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對生活美的追求。精美的彩陶是仰韶文化獨具的特徵。

仰韶文化遺址考古發掘

2013年6月以來,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對邢台柏鄉縣小裏村仰韶文化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獲得一批重要發現。小裏遺址遺存面積約6萬平米,是一處仰韶時期後崗一期文化遺存,距今約5700年至6300年。
潼關縣境內,已發現的仰韶文化遺址,有兩處:一處是南寨子仰韶文化遺址。位於吳村鄉南寨子魚化屯小河和潼河交匯處,南高北低,東西寬約350米,南北長約1000米。這處遺址的文物,除部分灰坑因修築隴海鐵路受到一些破損,大部分尚保存完好。發現有高2。5米、長達30米的灰層一處,直徑3米到4米的灰坑11個,人骨架三個,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鐮、石環,還有紅灰陶環,夾沙紅網墜的口、耳、底,有彩陶缽、紅陶盆、夾沙陶罐等的口和底,還有紅、彩陶片等。陶器飾多樣,有繪畫紋、網紋、水紋、繩紋、蘭紋和附加堆紋等。另一處是張家灣仰韶文化遺址。位於港口鎮張家灣圪岔路以西的二層高原(當地人叫二層台)上,東西寬約50米,南北長約100米。這處遺址發現有露出在南高紅2米的灰坑兩個。灰坑內有集中的草泥和紅燒土,出土的文物陶器瓦甕、瓦罐、陶瓷瓦甕、陶片和石塊等。陶器紋有繪紋、畫紋、蘭紋等多種。這兩處古文化遺址,依山傍水,土地肥沃,具有人類聚居生存的優越條件。在1980年經省、地、縣普查文物小組發現鑑定,出土文件收藏於縣文化館中。
2014年8月,在配合華豫樽置業廣場項目進行考古勘探中,發現一處面積48227平方米,文化層厚約3米的仰韶文化遺址。
新發現遺址處於許昌市東城區,天寶路與魏武路交叉口附近。經初步勘探,具體位置在華豫樽置業廣場項目西半部(規劃的西大門)、十里廟小區南部及小區以南地塊,緊靠一古河道的河灣分佈。距地表深約1~3米,自北至南逐漸加深,掩藏於沖積土層之下。
從勘探出的加沙陶片、繩紋紅陶片等器物標本及土層包含物分析,該遺址應為距今7000~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且仰韶文化以後的堆積層明顯。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