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人自危

鎖定
人人自危(拼音:rén rén zì wēi)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 [1] 
“人人自危”的原義是每個人都存戒心,覺得有危險;形容恐懼不安;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賓語、定語、補語;含貶義。 [1] 
中文名
人人自危
拼    音
rén rén zì wēi
近義詞
人心惶惶提心吊膽
反義詞
高枕無憂安居樂業
注音字母
ㄖㄣˊ ㄖㄣˊ ㄗˋ ㄨㄟ
成語出處
《史記·李斯列傳》
語法結構
主謂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補語

人人自危成語出處

法令誅罰,日益深刻,羣臣人人自危,欲畔者眾。(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 [1] 
後人據此提煉為成語“人人自危”。 [1] 

人人自危成語故事

秦始皇晚年時到會稽遊玩,丞相李斯、中車府令趙高隨行。因為秦始皇很偏愛自己的小兒子胡亥,所以帶了胡亥隨車出遊,其他的皇子都沒有這個榮幸。 [2] 
這年七月,秦始皇走到沙丘時得了病,而且病得很重,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就命令趙高發詔書給領兵駐紮在邊境的大兒子扶蘇,讓扶蘇立刻趕回都城咸陽,主持喪事。趙高剛剛把詔書寫好,秦始皇就斷了氣。因為平常趙高負責掌管秦始皇的玉璽,這樣,秦始皇的遺詔和玉璽都落到了趙高手裏,有了這樣的權力,趙高實際上就可以為所欲為了,於是,趙高就和胡亥合謀,偽造了一道遺詔,説秦始皇立胡亥為太子,讓胡亥繼承皇位。 [2] 
丞相李斯起先並不同意他們的做法,後來在趙高的威脅利誘下,也被迫同意了。接着,趙高為了解除扶蘇與大將蒙恬對自己的威脅,又偽造了另一道詔書,説因為扶蘇不孝順,所以賜給他一把劍,讓他自殺,並派人奪了大將蒙恬的兵權,然後逼他自殺。經過一系列陰謀活動,胡亥當上了皇帝,稱為秦二世,趙高當上了郎中令。從此,朝政大權便全落到了趙高手裏。 [2] 
秦二世非常昏庸暴虐,他害怕別人識破他與趙高的陰謀,坐不穩皇位,便問趙高該怎麼辦。奸詐陰險的趙高説:“必須採用嚴刑酷法, 把那些老臣全部除掉,用新人來代替他們。”繼扶蘇、蒙恬之後,蒙毅、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等大批功臣紛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與此同時,趙高與秦二世對皇室諸公子、公主也不放過,他們將十二位與自己政見不同的公子和十位公主都殺害了。因受到牽連而被殺害的人更是不計其數,弄得全國上上下下籠罩在一片恐怖氣氛之中,人人自危。不但如此,因為朝廷混亂,官員都乘機營私舞弊,中飽私囊,百姓則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深怕自己被牽連到各種各樣的冤案中。 [2] 
不久,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在大澤鄉舉行起義。僅僅三年的時間,秦王朝就在起義軍的打擊下崩潰了。 [2] 

人人自危成語寓意

《史記·李斯列傳》中講到這段歷史,説“羣臣人人自危,欲畔者眾”。畔,即叛,造反、叛亂的意思。在古代,如果統治者不施仁義,只用強權壓制臣民,造成人人自危的局面,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鋌而走險,叛亂造反。同樣地,今天的管理者如果管理手段簡單粗暴,造成人人自危,也會導致管理的混亂和失控。 [2] 

人人自危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人人自危”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賓語、定語、補語;含貶義;指局勢恐怖緊急,令人不安。 [1] 
  • 運用示例
元末明初·羅貫中《三國演義》:“玄德曰:‘ 若斬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軍師恕之。’” [3] 
·程敏政《夜渡兩關記》:“寒風暴起,束燎皆滅,四山草木,蕭颯有聲,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 [3] 
現代作家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滿京城的戚畹勳舊縉紳們為着李國瑞的事人人自危,家家驚慌。” [1] 

人人自危成語辨析

“人人自危”的近義詞有“人心惶惶”“提心吊膽”等。
“人心惶惶”的意思是人們的內心驚恐不安,形容眾人惶恐不安。“人心惶惶”與“人人自危”詞意相近,但也有區別。“人人自危”偏重指當事人感到自身危險,語意較重;“ 人心惶惶”形容驚惶不安的樣子,語意較輕。 [3] 
參考資料
  • 1.    人人自危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29]
  • 2.    新家庭書架編委會著. 中華成語故事全集 新[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8.01:183
  • 3.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心情篇 2[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