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亢龍有悔
- 外文名
- The swellhead will be punished
- 拼 音
- kàng lóng yǒu huǐ
- 出 處
- 《周易·乾》
- 注音字母
- ㄎㄤˋ ㄌㄨㄥˊ ㄧㄡˇ ㄏㄨㄟˇ [1]
- 語法結構
- 主謂式 [4]
- 語法功能
- 作賓語、定語
亢龍有悔成語出處
編輯亢龍有悔成語故事
編輯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個兒子,他意志十分堅定,聰明伶俐,又有大志,因而武則天對這個年小志高的小孫子格外喜歡。武則天死後,相繼繼位的唐中宗、唐睿宗懦弱無能。經過一番波折,皇位傳給了李隆基,稱唐玄宗,年號為開元。
[7]
唐玄宗提拔宋璟、張九齡等有才能的人做宰相,賞罰分明,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經濟、軍事、政治等多方面加以整治。開明的政治,使經濟迅速發展。到了開元年間,社會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歷史上稱作“開元盛世”。這一時期被認為是繼漢朝“文景之治”之後,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二次鼎盛局面。如果李隆基能一心地努力下去,“開元盛世”的時間會更長久一些。可是人終歸是有一些惰性的,李隆基看到了國家的繁榮景象,竟然心生驕傲之情。加上在宮中養尊處優,他慢慢地變得懶散起來,逆耳忠言聽不得了,費腦筋的事兒做不得了,舒舒服服地過起了清閒的日子。他對貴妃楊玉環百般寵幸,不管她提出什麼要求,他都立刻滿足。
[7]
一年夏天,唐玄宗挽着楊貴妃在御花園裏散步,楊貴妃突然心血來潮想吃荔枝。唐玄宗吃了一驚,眉宇間泛起難色。荔枝生長在嶺南,果肉瑩白如冰雪,果汁甘酸可口。但是,如果摘下荔枝,一天色變,兩天香變,三天味變,四五天後,色香味都沒有了。唐玄宗心想:嶺南離這兒幾千裏,荔枝怎能運到?但在楊玉環的乞求下,他無可奈何,只好下令嶺南地區立即送鮮荔枝進京。當時的保鮮技術落後,要吃到鮮荔枝必須爭分奪秒。嶺南離長安有幾千裏遠,於是官員便動用了驛站的馬送荔枝。在通往長安的路上,人們常常看見一人騎馬飛馳,塵土飛揚,行人都急急躲避。路過大街小巷的時候,人們常常來不及躲避,路邊的貨物被奔馳的馬匹弄得一片狼藉,受驚的馬嘶聲、商人的叫罵聲、人們的哭喊聲響成一片。為了運送鮮荔枝,無數的人累死在了馬背上,無數的馬累死在了驛站旁。這一切,唐玄宗視若無睹,他只要鮮荔枝,只要貴妃的笑容。“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正是當時情景的真實寫照。
[6-7]
唐玄宗成日沉溺於享樂之中,沒有了以前勵精圖治的精神。正直的官員先後被罷免,小人李林甫、楊國忠掌權,致使政治更加黑暗,長達八年的戰亂使唐王朝走向了衰敗。天寶十四年(755年)十月,“安史之亂”爆發,叛軍一路上勢如破竹,燒殺搶掠濫殺無辜,無惡不作,激起了人們的憤怒。後來叛軍後來侵佔了洛陽,建立了政權,唐玄宗這才從自己營造的“太平盛世”的夢中驚醒,但為時已晚。後來,在他不得不在馬嵬坡賜死愛妃楊玉環,同時讓位於太子李亨。
[6]
亢龍有悔成語寓意
編輯安史之亂歷時八年,雖然後來被鎮壓下去,但唐王朝的興盛也一去不復返了。國力虧虛,百姓生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一切都源於唐玄宗的驕躁和決策失誤。是他營造了“開元盛世”,也是他一手導致了“安史之亂”。這些錯誤和過失給他帶來的又何止是遺憾,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一生的悔恨。暮年的他只能在淒冷的宮中度過自己悽慘的餘生。
[6]
事物的發展盛極必衰,“亢龍有悔”便藴涵了這一哲理。任何一個事物的發展總是要經歷發生、發展、鼎盛、衰落的過程。人們不但在事物的發生、發展的時候要謹慎行事,而且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時更要戒驕戒躁,保持清醒的頭腦,避免陷入功敗垂成的境地,給自已造成終生的悔恨,人們常説的“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也正是這個道理。
[6-7]
亢龍有悔成語用法
編輯成文用法
運用示例
- 參考資料
-
- 1. 亢龍有悔 .漢典[引用日期2020-05-16]
- 2. 靳文濤著.周易鑑用[M].成都:巴蜀書社,2018.01:15
- 3. 蔡向陽,孫棟,艾家凱主編.漢語成語分類:大辭典[M].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2008.05:473-474
- 4. 史有為主編.成語用法大詞典.大連:大連出版社,1997.07:472-473
- 5. 王濤等撰稿.中國成語大辭典(袖珍本).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4:393
- 6. 李秋麗編著.《周易》智慧名言故事.濟南:齊魯書社,2004.05:8-14
- 7. 肖雪玲,付蓉編著.周易名言故事.北京:海豚出版社,2008.01:9-12
- 8. 張立山,晁儲軍,李鴻著.實用語文[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0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