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亞瑟·查理斯·克拉克

鎖定
亞瑟·查理斯·克拉克(英文:Arthur Charles Clarke,1917年12月16日-2008年3月19日),英國科幻小説家。其科幻作品多以科學為依據,小説裏的許多預測都已成現實。尤其是他的衞星通訊的描寫,與實際發展驚人的一致,地球同步衞星軌道因此命名為“克拉克軌道”。作品包括《童年的終結》(1953)、《月塵飄落》(1961)、《來自天穹的聲音》(1965)、《2001太空漫遊》(1968) [6]  和《帝國大地》(1976)等。1964年至1968年間,與斯坦利·庫布里克合作拍攝富有創新的科學幻想片2001太空漫遊 [5]  。亞瑟·查理斯·克拉克與艾薩克·阿西莫夫羅伯特·海因萊因並稱為二十世紀三大科幻小説家 [1] 
2008年3月19日,克拉克在定居地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的一家醫院因呼吸系統併發症和心力衰竭去世,享年90歲。 [4] 
中文名
亞瑟·查爾斯·克拉克
外文名
Arthur Charles Clarke
別    名
Charles Willis
阿瑟·克拉克
國    籍
英國
斯里蘭卡
出生日期
1917年12月16日
逝世日期
2008年3月19日
畢業院校
倫敦國王學院
職    業
科幻小説家
主要成就
小説裏的許多預測都已成現實、星雲科幻大師終身成就獎
出生地
英國薩默塞特郡
代表作品
《童年的終結》
《月塵飄落》《2001太空漫遊》
榮    譽
英國星際協會主席、英國爵士
配    偶
Marilyn Mayfield
性    別

目錄

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簡介

亞瑟·查理斯·克拉克 亞瑟·查理斯·克拉克
亞瑟·查爾斯·克拉克爵士,CBE(Arthur Charles Clarke,1917年12月16日—2008年3月19日),英國作家、發明家,尤其以撰寫科幻小説聞名。他與艾薩克·阿西莫夫羅伯特·海因萊因並稱為二十世紀三大科幻小説家。
克拉克最知名的科幻小説作品是《2001太空漫遊》。本書由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於1968年拍攝成同名電影,成為科幻電影的經典名作。
克拉克於2008年3月19日在斯里蘭卡去世,享年90歲。他在臨終前剛完成最後一本書《The Last Theorem》的校對工作,該書計劃於2008年出版。在《新科學家》雜誌上刊登他的訃告:“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爵士去世,我們已經失去了一個太空時代前的最後一個有遠見,最雄辯的夢想家。”

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生平

1917年12月16日,出生於英格蘭薩默塞特郡邁因赫德。父親是農民,母親是當地郵局的報務員,他幼時就喜歡仰望星空和閲讀舊的美國科幻雜誌。曾利用自制的望遠鏡繪製過月球地表圖,12歲父親去世,他在中學和Huish語法學校畢業後,由於無法負擔大學費用,他在校董會的養老金部門得到一份審計員工作。1934年,加入一個自稱為英國星際協會的人數很少的高級研究團體。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克拉克加入英國皇家空軍,擔任雷達技師,參與預警雷達防禦系統的研製。戰時克拉克主要操作進場雷達,他早期的非科幻類小説,半自傳體的《GlidePath》就以此為背景。克拉克在皇家空軍的無線電學校No.9擔任下士指導員,在1943年5月27日被任命為空軍少尉(技術部門),1943年11月27日提拔為空軍中尉。1946年以空軍上尉軍銜退役,進入倫敦國王學院,並以優異成績畢業,取得數學和物理學士學位。
1945年為《無線電世界》寫了一篇題為《地球外的轉播》的文章,詳細預言了可將廣播和電視信號傳播到全世界的遠程通信地球同步衞星的系統。當時甚至是專門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人讀後也對此表示懷疑。然而,20年後,人們真發射了“晨鳥”同步衞星
亞瑟·克拉克紀念郵票 亞瑟·克拉克紀念郵票
1947年起,擔任英國星際協會主席至1950年。
1948年,撰寫短篇科幻小説《前哨》(Sentinel)參加BBC競賽,但未獲獎;進入英國財政部工作。
1949年起,擔任《科學文摘》(Science Abstracts)的助理編輯至1951年。
1952年,成為全職作家,投入科幻創作。
1953年,遇見了22歲並帶有一個兒子的美國離異女子Marilyn Mayfield,與之閃電結婚,6個月後分手。但婚姻一直持續到1964年才終結。克拉克評價,“這段婚姻從一開始就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他此後沒有再婚,但與Leslie Ekanayake很親密,後者在1977年去世。有新聞記者曾問是否是同性戀,克拉克否認。但Michael Moorcock説每個人都知道克拉克是同性戀,他還與他的男友喝過酒。
1956年,他對海底探索發生興趣,遂移居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開始另一種生涯,從事不穿潛水服的的深水潛泳和攝影。體驗失重的感覺。在以《珊瑚岸》開始的一系列 [2]  作品中,他報道了他的許多水下探險活動 [3]  ,同年出版《城市與星星》;短篇小説《星》(Star)獲得雨果獎
1962年,克拉克遭受了嚴重的小兒麻痹症的攻擊。雖然他完全恢復,在1988年,他被確診為脊髓灰質炎綜合徵,從此只能坐在輪椅上。儘管這嚴重限制了他的行動,也沒有阻止他繼續多產的寫作。
1964年,與斯坦利·庫布里克共同構思《2001太空漫遊》的小説和劇本。小説在一些情節上與電影略有差異。
亞瑟·克拉克紀念郵票 亞瑟·克拉克紀念郵票
1968年,《2001太空漫遊 (電影)》上映,小説也於同年出版。
1973年,出版《與拉瑪相會》。
1974年,《與拉瑪相會》獲星雲獎雨果獎約翰·坎貝爾獎。
1986年,榮獲象徵終身成就的星雲科幻大師獎。成立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獎,頒給在英國出版的最佳科幻小説。
1988年,經診斷患有小兒麻痹後遺症,此後多靠輪椅行動。
1995年,獲NASA“傑出公共服務獎”。
2000年,受封英國爵士,由於克拉克行動不便,英國王室高級專員親臨斯里蘭卡授與其爵位。
亞瑟·克拉克紀念郵票 亞瑟·克拉克紀念郵票
2001年,探測火星礦物的探測器被命名為“2001火星奧德賽”。
2007年12月16日,在斯里蘭卡生活了50多年的克拉克慶祝90歲生日時許下三個生日願望。他説:“我希望人們能發現外星生物存在的證據。我一直相信在宇宙中人類‘並不孤獨’。第二個願望是希望人們能停止使用石油等產生温室氣體的礦物燃料,改用清潔能源。第三個願望是希望斯里蘭卡持續幾十年的種族衝突能早日結束,實現永久和平。” [4] 
2008年,正式成為斯里蘭卡公民。

亞瑟·查理斯·克拉克作品

  • 太空序曲》(Prelude to Space,1951年)
  • 《火星之沙》(The Sand of Mars,1951年)
  • 《空中列島》(Islands in the Sky,1952年)
  • 童年的終結》(又名《最後一個地球人》)(Childhood's End,1953年)
  • 地光》(Earthlight,1955年)
  • 城市與羣星》(The City and the Stars, 1956年)
  • 《深海牧場》(The Deep Range, 1957年)
  • 月海沉船》(A fall of Moondust, 1961年)
  • 《海豚島》(Dolphin Island, 1962年)
  • 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年)
  • 《二零零一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 of 2001, 1972年)
  • 與拉瑪相會》(Rendezvous with Rama, 1973年, 雨果獎,星雲獎)
  • 《會見梅杜莎》(A Meeting with Medusa, 1973年, 星雲獎)
  • 《天堂的噴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 1979年, 雨果獎,星雲獎)
  • 神的九十億個名字》(Of Time And Stars, 1978年)
  • 2010太空漫遊》(2010: Odyssey Two,1982年)
  • 遙遠地球之歌》(The Songs of Distance Earth,1985年)
  • 2061太空漫遊》(2061: Odyssey Three,1988年)
  • 《拉瑪再現》(Rama II,1989年)與簡崔.李(Gentry Lee)合著
  • 拉瑪迷境》(The Garden of Rama,1991年)與金特里·李合著
  • 拉瑪真相》(Rama Revealed: The Ultimate Encounter,1993年)與金特里·李合著
  • 3001太空漫遊》(3001: The Final Odyssey,1997年)
  • 時光之眼》(Time's Eye,2003年)與史蒂芬.巴塞特(Stephen Baxter)合著
  • 太陽暴》(Sunstorm,2005年)與史蒂芬.巴塞特合著
  • 《第一次出生》(Firstborn,2007年)與史蒂芬.巴塞特合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