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頭鳥

(諺語)

鎖定
九頭鳥,見於《酉陽雜俎》卷十六《羽》 [1] 徐珂清稗類鈔·譏諷類二·九頭鳥》。 [5]  作為一個流傳久遠的傳説,九頭鳥傳説肯定是一個多源而又分派的傳説故事,要完全弄清它的源頭和流變,尚須進一步的考證。
中文名
九頭鳥
拼    音
jiǔ tóu niǎo
相關諺語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
出    處
酉陽雜俎》卷十六《羽》

目錄

九頭鳥諺語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
這個説法見於《酉陽雜俎》卷十六《羽》以及清代徐珂清稗類鈔·譏諷類二·九頭鳥》 [1]  ,原文如下:
九頭鳥,《太平廣記》引《嶺表錄異》曰:“鵂鶹乃鬼車之屬。或雲九首,曾為犬囓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兇咎。”今人以九頭鳥為不祥之物,本此。又張君房《脞説》,時人語曰:“天上有九頭鳥,人間有三耳秀耳。”
按《續搜神記》,兗州張審通為泰山府君所君,額上安一耳,既醒,額癢,果生一耳,尤聰俊,時號三耳秀才。蓋時人以九頭鳥能預知一切,故以之比聰俊者。後更轉以譏狡猾之人,而曰:“天上有九頭鳥,地下有湖北十老。”蓋言楚人多詐故也,其實亦不盡然。 [5] 
明代劉基(劉伯温)所著《郁離子》書中有《九頭鳥》寓言一文,寓意在“一頭得食,八頭爭食”。 [2]  唐代劉恂《嶺表錄異》雲:“……愛入人家爍人魂氣。或雲九首,曾為犬齧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兇咎。” [4]  宋代周密《齊東野語》:“鬼車,俗稱九頭鳥,……世傳此鳥昔有十首,為犬噬其一,血滴人家為災咎。……如世所傳。” [6]  明代楊慎《楊升庵全集》:“周公居東周,惡聞此鳥,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餘九首。” [7] 
由於人們對“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這一則流行諺語的褒貶不一,理解各異,在《湖北日報》副刊上又有好幾位作者對此各抒己見,頗為熱鬧。有一位原籍湖北武漢的台灣民俗學家朱介凡也撰有《九頭鳥傳説》一文,此文長兩萬字,引述中國古典文獻包括許多地方誌中的材料近百條,對九頭鳥這一俗諺的今古演變及社會文化內涵進行細密考評。
九頭鳥在後世轉為“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的諺語,影射湖北人好戰、不團結、精明、等。
九頭鳥封面 九頭鳥封面
“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這句讓國人爭辯不已、褒貶不一的俗語的來處和本意,武漢鍾新民先生認為其實就是“不服周”。
九頭鳥 九頭鳥
武漢是湖北的省會。湖北這個地方,歷史上屬楚地。在湖北人的口中有句俗語,謂之“不服周”。就是這個楚人啊,他不服周朝的管束,這個不服周的最好典例,當屬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了。他居然敢去問周天子的使臣,周天子的九鼎它有多重啊,其言下之意是,我楚莊王打算把它據為己有,知道輕重後好準備運回去呀。九鼎就象國之玉璽一樣,誰擁有了它,便擁有了天下,成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這就是“問鼎中原”這句成語的由來。後來楚靈王在春秋之時(公元前530年),楚頃襄王在戰國之時(公元前281年),都曾經一再地“問鼎”。再來説“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
楚莊王當初雖未親見九鼎,應該是聽説過它的形狀的(但不知輕重)。所以,他打聽它的輕重。當王孫滿不給正面答覆時,楚莊王這個湖北佬大怒而言曰:你這小子不要向我封鎖(屏蔽)九鼎的信息九鼎再重也不過是一隻鳥沙,不管它有幾重,充其量。我楚國把楚軍的鷹嘴鈎上的喙折下來,就足以鑄一隻這樣的(鳥)簋了。
尹文子·大道上》裏有個故事,有個楚國人抓到了一隻五彩斑斕的山雞,楚國這人賣山雞,一個路人問他是什麼鳥,他騙路人説:“‘鳳凰’”。路人説:“我聽説過鳳凰好久了,今見到了。你賣嗎”。楚國人説:“賣呀。”路人給他好多的錢,他不賣,要求加倍,待加倍後,才賣給了路人。路人想將山雞獻給楚國的大王,結果過了一夜,山雞死了,路人不可惜花了多少錢,只可惜不能把“鳳凰”獻給大王。楚國的人們聽説了,都在紛紛傳説,都以為是真的鳳凰,才會花那麼多的錢買來獻給大王。後來楚王也聽説了。楚王被那個路人的行為感動了,遂把他召去賜給了好多的東西和錢,路人得到的比買山雞的錢何止多了十倍。 [3] 

九頭鳥後世影響

以九頭鳥象徵湖北佬,一是同明代湖北人張居正為相有關。這裏又有兩種説法,其一是説張居正為相時,大權在握,整頓吏治,聲譽日增。患病時,各地官紳紛紛為之建醮,跡近鋪張,事為九大御史前後參奏,而張之地位並未動搖,九大御史反為張居正一一整肅,因此當日民間便生出“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之謠,其意與“天上雷公,地下舅公”類似,即湖北佬如九頭鳥般厲害,即使是多方勢力聯合也不足以使之動搖。在這個説法裏,也能看出湖北人的厲害堪比天上的神鳥九鳳。其二是説張居正在整頓朝政時,保薦了九位御史,這九人都是他的湖北老鄉,對貪官污吏嚴厲制裁,革新政風大有成效,那些受到整頓的貪官污吏,心懷不滿,因而咒罵“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由此可以看出,這九頭鳥的謠傳,原是當日政敵散佈出來以攻擊張居正的。
另一説是這句諺語出於清初滿人對湖北人的詛恨。據有關史料記載,鄂之圻黃地區,曾據山岩拼死抗清。大局既定後,那些難忘故國的遺民,又拒絕同清廷合作,如有受清廷籠絡所利用的,眾所共棄;乃使滿人為官湖北者,莫不惱恨交加。在無可奈何之下,因荊楚向有九頭鳥傳説,於是編造了這句諺語。後來武昌辛亥首義的成功,再次證實了這句諺語的活力。因而在台灣出版的《湖北文獻》上刊出的詩作,高唱:“武昌一夕鳥飛鳴,滿族政權難自保,九頭徽號稱鄂鳥,鄂人聽了不煩惱。”
至於在民間,這句九頭鳥的俗諺還有另一層意味。一種觀點認為這同武漢作為一個南北水陸交通中心,所形成的外鄉人同武漢本地人之間的隔閡有關。凡是交通便利的地方,民眾的知識開發較早,在社會生活中競爭較多,在彼此交往中狡詐、奸猾較多。武漢三鎮以外的各省人往往討厭他們,見而生畏。武漢又是湖北的代表,本來是“天上九頭鳥,地下武漢佬”,因武漢二字早期比較生疏,後來就變成湖北佬了。
九頭鳥本是從楚人所崇拜的鳳凰形象脱胎而來的,在中古時期才染上妖邪色彩進入民俗生活,九頭鳥在漢代以後逐漸發展定型為收人魂氣的怪鳥。 [4]  明代以後,才把它和湖北人聯絡起來。但它並沒有明確而穩定的含義,有時用以象徵湖北人的豐富智慧和對邪惡強暴勢力的強有力抗爭,有時則用以嘲諷在人際交往中的狡詐。這些含義和用法都是歷史形成的。既然如此,我們在今也就沒有必要就九頭鳥本身確定一個或正或反的固定解釋。隨著湖北人地方性格及其歷史地位的豐富發展,九頭鳥這句俗諺自然也會具有新的內涵。
九頭鳥三字經
九頭鳥 立宏志 翱藍天 自雛鳥 細觀察 勤做事 多歸納 一旦鳴 驚天地 涅槃鳳 泣鬼神
參考資料
  • 1.    ●卷十六·廣動植之一  .詩詞名句網[引用日期2020-08-20]
  • 2.    《郁離子·九頭鳥》“孽搖之虛有鳥焉,一身而九頭,得食則八頭皆爭,呀然而相銜,灑血飛毛,食不得入咽,而九頭皆傷。海鳧觀而笑之曰:「而胡不思九口之食同歸於一腹乎,而奚其爭也?」”
  • 3.    《尹文子·大道上》楚人擔山雉者,路人問:“何鳥也?”擔雉者欺之曰:“鳳凰也。”路人曰:“我聞有鳳凰。今直見之,汝販之乎?”曰:“然。”則十金,弗與;請加倍,乃與之。將欲獻楚王,經宿而鳥死,路人不遑惜金,惟恨不得以獻楚王。國人傳之,鹹以為真鳳凰,貴,欲以獻之,遂聞楚王。感其欲獻於己,召而厚賜之,過於買鳥之金十倍。
  • 4.    唐代劉恂《嶺表錄異》卷中雲:“鬼車,春夏之間,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嶺外尤多。愛入人家爍人魂氣。或雲九首,曾為犬齧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兇咎。”
  • 5.    徐珂《清稗類鈔·譏諷類二18·九頭鳥》“  九頭鳥,《太平廣記》引《嶺表錄異》曰:“鵂鶹乃鬼車之屬。或雲九首,曾為犬囓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兇咎。”今人以九頭鳥為不祥之物,本此。又張君房《脞説》,時人語曰:“天上有九頭鳥,人間有三耳秀耳。”   按《續搜神記》,兗州張審通為泰山府君所君,額上安一耳,既醒,額癢,果生一耳,尤聰俊,時號三耳秀才。蓋時人以九頭鳥能預知一切,故以之比聰俊者。後更轉以譏狡猾之人,而曰:“天上有九頭鳥,地下有湖北十老。”蓋言楚人多詐故也,其實亦不盡然。”
  • 6.    宋代梅堯臣《古風》“昔時周公居東周,厭聞此鳥憎若仇。夜呼庭氏率其屬,彎弧俾逐出九州。射之三發不能中,天遣天狗從空投。自從狗齧一首落,斷頭至今清血流。邇來相距三千秋,晝藏夜出如鵂鶹。每逢陰黑天外過,乍見火光輒驚墮。有時餘血下點污,所遭之家家必破。”
  • 7.    明楊慎《楊升庵全集》卷八一《鬼車》“周公居東周,惡聞此鳥,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餘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