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門

(北京建築)

鎖定
【釋義】:1、相傳古天子九門。2、九天之門。3、指北京九門,即正陽門崇文門、安定門、宣武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城門。4、地名。戰國趙邑。
【出處】:1、《禮記·月令》:“毋出九門。”鄭玄注:“天子九門者,路門也,應門也,雉門也,庫門也,皋(皋,gāo,義:水邊的高地)門也,城門也,近郊門也,遠郊門也,關門也。”
2、李白《梁甫吟》:“閶闔(閶闔,chāng hé,義:傳説中的天門)九門不可通,以額扣關閽(閽,hūn,義:宮門)怒。”
3、見《清通典·職官九》。
4、見《史記·趙世家》
想當年劉伯温修建北京城,共設了九個城門,就是人們常説的北京“內九城”。
京都九門中雖大多無存,但回憶九門的歷史掌故,別有一番情趣。 內城九門的特殊用途 前邊講述北京的門的歷代演變過程。説説這些門的作用,主要講明清時期各門的特點、作用。
中文名
九門
外文名
nine door
元    稱
齊化門
朝陽穀穗
為南糧北運的第一位喜迎神
俗    稱
"哈德門","海岱門"

九門朝陽門

九門 九門
元稱齊化門,門內九倉之糧皆從此門運至,故甕城門 洞內刻有穀穗一束,逢京都填倉之節日,往來糧車絡繹不絕。"朝陽穀穗"為南糧北運的第一位喜迎神。 走糧車。過去那陣子,沒有鐵路交通。南方出產的糧食往北京調運,必須走通惠河,通過水路運到北京東邊的通州(就是通縣)。順便説一句,通州又分南通州和北通州,有個著名的對子“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説的就是這檔子事兒。糧食到了通州以後,再裝車進城。進城走的就是朝陽門。所以,朝陽門的城門洞頂上,刻着一個穀穗兒。糧食進了朝陽門,就存放在附近的糧倉之中。朝陽門內的地名還有“祿米倉”、 “海運倉”、“新太倉”等,那都是當年存放糧食的倉庫。

九門崇文門

九門 九門
元稱文明門,俗稱"哈德門","海岱門"。崇文門以甕 城左首鎮海寺內鎮海鐵龜著名。此外崇文門税關之苛也使外埠客 商望門生畏。"崇文鐵龜"之名遍響京都。走酒車,城外是酒道,當年的美酒佳釀大多是從河北涿州等地運來,進北京自然要走南路。運酒的車先進了外城的左安門,再到崇文門上税。清朝那時候京城賣酒的招牌得寫“南路燒酒”,意思就是説,我上過税了,我的酒不是盜版,當然,那時候還沒有產權一説呢,呵呵。清末的楊柳青年畫,有一幅叫做《秋江晚渡》。它的畫面上畫着酒幌,上面寫着“南路”、“於酒”等字樣,反映的就是這種全民納税的良好風尚。以前的崇文門外,東北方向有一隻鐵龜,造型很是古樸,據説這一段兒護城河的橋下有一個海眼,於是人們就用一隻烏龜來鎮住海眼,保護北京城的平安。

九門正陽門

九門 九門
元稱麗正門,京人俗稱"前門",與地安門(俗稱後門) 南北呼應。甕城中關帝廟為九門之首,故人稱"正陽關帝"。正陽門因皇帝龍車出入此門,正陽門又稱"國門"。走“龍車”。正陽門位於內城南垣的正中,是皇帝專用的,皇上每年兩次出正陽門,一次是冬至,到天壇祭天,另一次是驚蟄,到先農壇去耕地。這兩次出行,都是要走正陽門。正陽門也叫前門,1949年2月3日北平解放,人民解放軍舉行入城式就是在這裏。“大前門”香煙也是由此而得名,您還記得那煙盒上的圖案嗎?對,那就是威風凜凜的正陽門,反面的圖是建於明正統4年(1439年)的箭樓

九門宣武門

九門 九門
元稱順承門(訛傳順治門),宣武門外為菜市口刑場, 囚車從此門經常出入,人稱"死門",令人回味的是:甕城上的 午炮每日一響,聲震京華,京人以此對時,人稱:"宣武午炮"。走囚車。因為刑場設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犯人經刑部審核確定,從宣武門出去,在菜市口問斬。宣武門的城門洞頂上刻着三個大字兒:“後悔遲”,可不是後悔遲嘛,都要問斬了,再後悔哪兒還來得及啊。菜市口是北京的鬧市,從南方各省來的人,過盧溝橋,進廣安門,再進入北京內城大都要經過這裏。這裏很早以前就是有名的殺人地方了,菜市口沒有什麼固定的地方作刑場,一般都是在菜市口路北的商户或者藥店門口,設下監斬官的坐案。宋末元初,被元朝統治者關了四年的宋朝丞相文天祥,因為不肯屈服,最後在菜市口被殺死。他在刑場上,態度莊嚴地監斬官説:“我為宋朝能做的事,終於做完了”,然後慷慨就義。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也曾在這裏喊出了“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邁遺言,更是為這刑場增添了一股子肅殺之氣。

九門阜成門

九門 九門
元為平則門,與朝陽門東西兩方遙遙相對,京西門頭 溝,齋堂的煤車多出入此門,故甕城門洞內由煤棧客商募捐刻梅花 一束記之。"梅"與"煤"諧音,每當北風呼號,漫天皆白,烘爐四周之 人皆贊:"阜成梅花報暖春"。走煤車。因為北京西面的門頭溝一帶是產煤之地,北京城所用的煤全是打那邊兒運過來的。門頭溝的煤要進北京,最近的門兒就是阜城門

九門德勝門

九門 九門
元為健德門,為出兵征戰之門,寄語於"德勝"二字。乾 隆四十三年,天大旱顆粒無收,年末清高宗去明陵,至德勝門,時逢 大雪紛飛,除去一年之暑氣,高宗龍顏大悦作御詩立"祈雪"碑碣一 通,有黃頂碑樓,碑之高大,令其它諸門的石刻難以比擬,故人稱: "德勝祈雪"。走兵車。北方按星宿屬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從北門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勝門。德勝門東邊的城牆上放着一尊炮,不過,這炮不是打仗用的,是報時用的。每日午時,德勝門和宣武門同時一聲火炮,城內的老百姓聽炮對時。可是,北京城人稱“宣武午炮”卻不説“德勝午炮”,估計可能是宣武門殺人總在午時,炮聲一響人頭落地,比德勝門有名的緣故吧。德勝門甕城內的珍品,應當要數立在中間的一座碑亭。亭中矗立着一座高大石碑,鐫有乾隆帝六十二歲時(1797年)的御製詩。這位當時的太上皇回憶往昔的崢嶸歲月,在“德勝”二字上很是抒發了一回豪情。

九門安定門

九門 九門
元稱安貞門。此門為出兵征戰得勝而歸收兵之門,京 都九門中有八門甕城內建築關帝廟,唯安定門內建真武廟,在諸門 中獨具一格,從1924年拍攝的照片看,建築整潔,佈局精練。"安定 真武"在諸門中頗有獨特風格。 安定門走什麼車呢?北京的説法是兵車回城走安定門——出兵得勝,收兵呢,自然安定了。那要是打了敗仗呢?瞧瞧,您又抬槓。打敗仗也得回安定門。這次沒勝,下次再安定也不遲。還有種説法兒是清朝八旗精兵全紮營在安定門,所以回兵走這裏。實際上壓根兒就不是那麼回事兒。清朝在北京實行的是旗、民分城制。八旗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一共是是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和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種顏色。八旗官兵及其家屬進駐北京以後,清廷下令圈佔內城的房舍給旗人居住。以前在內城的漢民、回民等一律搬到外城居住。內城以皇城為中心,由八旗分立四角八方——兩黃旗居北:鑲黃旗駐安定門內,正黃旗德勝門內;兩白旗居東:鑲白旗朝陽門內,正白旗東直門內;兩紅旗居西:鑲紅旗阜成門內,正紅旗駐西直門內;兩藍旗居南:鑲藍旗駐宣武門內,正藍旗駐崇文門內。那兒用得着收兵全走安定門啊。實際上,安定門走的是糞車,因為以前地壇附近是北京主要的糞場。之所以説成兵車回城,其實是一種名稱的雅化,就跟臭皮衚衕改成受壁衚衕,臭皮廠改成壽比衚衕,牛蹄衚衕改成留題衚衕,糞廠大院改成奮章大院是一個意思。

九門東直門

九門 九門
元崇仁門,此門為京華九門中最貧之門,以郊外盆窯小販,日用雜品佔據甕城為主,但甕城廟中的藥王雕像極為精細, 市人稱"東直雕像"。走磚瓦、木材車。過去的磚窯都設在東直門外,從南方運來的木材也從東直門進城。實際上,東直門不僅僅只是走磚瓦、木材車,它走各種各樣的車,要是硬給起個名字,那就是,東直門走百姓車。最早的東直門大街其實是東直門外小街,整條大街大概有三里多長,地上鋪的是石板路,一共有一百五十多家買賣鋪子,過了冰窖口,茶米油鹽醬醋茶,只要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無論是吃的、用的,都可以在這條街上找到。

九門西直門

九門 九門
元稱和義門,是東直門的姐妹門,"高亮趕水"的傳説 人人皆知,更兼玉泉山到皇城的御水車都走此門,故甕城門洞中刻 有漢白玉水紋石雕一塊,京人皆知"西直水紋"。走水車。西直門的城門洞上面刻着水的波紋。過去的皇帝,不喝城裏的水,嫌城裏水苦,專門喝玉泉山的水。您聽聽,玉泉山,這水聽着就讓人覺出一股子甜味兒來。乾隆皇帝曾誇北京玉泉山的泉是天下第一泉。這不是傳説,科學進步了,人們專門把這水送去鑑定,的確是雜質少,味道純正。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