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先農壇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先農壇,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永定門內大街西側。 [2]  先農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山川、神農等諸神的重要場所,亦是皇家最早在北京城南設立的僅有的一座皇家禁苑。 [3] 
先農壇平面呈北圓南方之形,總面積860萬平方米,原由內、外兩道壇牆圍成,外壇牆長達4378米。以內壇牆為界,分為內、外壇。外壇即西部和北部內、外壇牆之間寬闊的樹林、空地。祭祀先農神和行耕籍禮的主要建築多建在內壇。先農壇主要建築有太歲殿先農神壇、神廚庫、觀耕台、具服殿、慶成宮、神倉及祭器庫、神壇等。先農壇是全國祭祀等級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農場所。 [2] 
2001年6月25日,先農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核定並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先農壇
地理位置
北京市西城區
所處時代
明、清
佔地面積
860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9:00—16:00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Ⅲ-202

先農壇歷史沿革

修繕前的先農壇宰牲亭 修繕前的先農壇宰牲亭
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山川壇,合祀先農、太歲、風雲、雷雨、五嶽、五鎮、四海、四瀆和鐘山諸神,並在鐘山之下加祀天壽山神。嘉靖年間(1522—1566年),重訂廟壇禮制,形成多種祭祀的格局:分置太歲殿,專祀太歲(木星);新建天神壇、地祇壇和先農神壇;將山川壇更名為神壇。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七月),壇內陸續增建了纛旗廟、神倉、齋宮等,並正式命名為先農壇。 [2]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對先農壇作了較大調整,撤去纛旗廟,將其移建為神倉;改土木建築的觀耕台為磚石琉璃瓦建築;改齋宮為慶成宮,形成先農壇整體格局。 [2]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後,先農壇成為美國兵營,司令部設在太歲殿。 [2]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在神倉設北京壇廟管理所。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元旦,先農壇首次對外開放。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民國政府制訂忠烈祠祭禮,設忠烈祠於太歲殿,祭祀黃花崗烈士;太歲殿兩廡改為禮器陳列所,集中展陳壇廟祭祀禮器。中華民國四年(1915年),正式闢為公園,初名先農壇公園。中華民國六年(1917年),改名為城南公園。中華民國八年(1919年),先農壇內興建兩座新式建築,一座是以觀耕台為底座,上建八角二層的觀耕亭,造型仿歐洲古典花園中的玻璃亭;一座是純歐式的三層鐘塔,通稱“四面鐘”。中華民國十九年(1930年),先農壇外壇牆全部被拆除,附近建成市場、道路、民居等,壇西成為廣場;慶成宮之南闢為先農壇體育場。 [2] 
1949年7月,育才學校等單位陸續遷入。 [2]  1997年,育才學校圖書館從俱服殿搬出。21世紀初,政府投資進行大規模綜合修繕,並設立北京市古代建築博物館。 [4] 
2022年12月,媒體報道,正陽門城樓和先農壇神倉修繕工程均按計劃穩步進行。 [9] 

先農壇建築特點

先農壇結構

先農壇共有慶成宮、太歲殿(含拜殿及其前面的焚帛爐)、神廚(包括宰牲亭)、神倉、具服殿5組建築羣;另有觀耕台、先農壇、天神壇、地祇壇4座壇台,耤田位於觀耕台南。建築組羣與壇台基本都坐落於內壇牆裏,僅慶成宮、天神壇、地祇壇位於內壇牆之外,外壇牆之內。 [8] 
先農壇的建築風格一反中國古代傳統建築“中軸突出、兩翼對稱”的佈局原則,根據帝王祭祀活動的實際需要,分為先農神壇與太歲殿、慶成宮、天神地祇壇3個獨立羣組。 [2] 

先農壇特點

北京先農壇由內外兩重壇牆環繞,外壇牆南北長1424米,東西寬約700米,呈北圓南方狀。內壇牆南北長446米,東西寬306米。內壇是祭祀先農神的主體,外壇在內壇的南門外設有天神壇、地祇壇,在內壇東門外興建有慶成宮。 [8] 
先農壇現存建築的特色及藝術風格大部分保留了明代特徵,莊嚴古樸,部分建築為明代遺構。 [5] 

先農壇主要建築

先農壇太歲殿

太歲殿 太歲殿
太歲殿,位於先農壇內壇北門西南側,是為祭祀太歲及春夏秋冬等自然神靈之地。其東鄰神倉,西近神廚,南為俱服殿,位置基本在先農壇內壇建築的中心地帶,建築體量為先農壇之最。
太歲殿組羣建築佔地約9076平方米,內有四座單體建築,中軸線從南向北依次為拜殿、太歲殿,東西兩側各有廂房11間,建築間用圍牆相連,拜殿兩側牆及東西牆北側共設隨牆門4個。

先農壇先農神壇

先農神壇,位於太歲殿西南方,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乾隆十九年重建。先農神壇為磚石結構的方形平台,坐北朝南,枱面高出地面1.5米,邊長15米多,四面各出8級台階,青石階條石,壇面金磚墁地。

先農壇觀耕台

觀耕台一覽
觀耕台一覽(4張)
觀耕台,位於具服殿之南,台前原有帝王親耕一畝三分耤田(現無存),皇帝祭拜完先農,於具服殿更衣後,先親耕耤田,後於觀耕台上觀看百官耕種。觀耕台在明代創建時原為木製高台,清乾隆年間改為磚石砌築的正方形須彌座高台,結構按清《工部工程則例》的形制建造,為典型的宮殿台基建築。台高1.9米,太平面正方形,邊長16.06米,台上四周有漢白玉欄板,雲龍紋望柱頭,台上地面細墁方磚。 [5] 

先農壇慶成宮

慶成宮 慶成宮
慶成宮,位於先農壇內壇東部,明時為山川壇齋宮,乾隆大修後更名為慶成宮,作為皇帝行耕耤禮之後,行慶賀禮、休息和犒勞百官隨從的場所。院牆南北總長122.84米,東西總寬110.14米。中軸線由南往北依次是宮門、內宮門、大殿、後殿,大殿與後殿間東西兩側各有東西配殿。大殿兩側院牆隔開拱券掖門一間。慶成宮整體佈局為院中院,內外宮門形成兩大院落,主要殿宇集中在同一高台上,每座建築間由牆體連接,一共形成7個封閉的院落。 [5] 

先農壇神倉

神倉,位於太歲殿東部,現存建築雖為清乾隆時期修建,但保存了明代風格。神倉院落佔地面積約3436平方米,東西寬41.2米,南北長83.4米。其平面佈局和建築形制按照功能需求設計,南北中軸線上自南向北分別為山門、收谷亭、圓廩神倉、祭器庫,東西分列倉房、值房各三座。圓廩神倉後另設院牆,將全院分為兩進院落,中設圓門。 [5] 

先農壇宰牲亭

宰牲亭,位於神廚正殿西側,緊鄰內壇西壇牆,是為祭祀時宰割牲畜的地方 。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從外看為重檐,上檐為出際很大的懸山頂,下檐為四坡水,此屋頂形制為北京皇家壇廟宰牲亭類建築中的孤例。室內為空間高大的單層建築,其樑架結構分為兩層,上層為當心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的佈局,金柱用通柱,柱身開卯口穿插承椽枋、角梁、抱頭梁等,交與檐柱坐鬥向外伸出,與檐柱形成一圈四坡水屋頂。 [5] 

先農壇歷史文化

先農壇傳説軼事

祭祀先農和親耕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周朝,但不是每年舉行。明清兩代,成為國家重要的祭祀典禮。每年仲春亥日皇帝率百官到先農壇祭祀先農神並親耕(稱為藉田禮)。在先農神壇祭拜過先農神後,在俱服殿更換親耕禮服,隨後到親耕田舉行親耕禮。親耕禮畢後,在觀耕台觀看王公大臣耕作。秋天,親耕田收穫後,將穀物存放在神倉院,供北京九壇八廟祭祀使用。

先農壇活動建設

2020年9月5日,先農壇舉辦以"歲稔年豐黍稷香·重農固本國運昌"為主題的秋收儀式。 [7] 

先農壇文物價值

北京先農壇是明清時期皇家壇廟建築的重要遺存,其建築單體及平面格局基本保留了明清兩代的風格與特色,是明清官式祭祀建築的傑出範例。先農壇靈活多變的建築結構、為功能所展開的平面佈局,以及獨具特色的建築彩畫、琉璃貼飾等,體現出當時的設計者和工匠們的別具匠心,展示出明清兩代建築設計、施工的最高水平和技術。 [5] 

先農壇保護措施

1979年8月21日,先農壇被北京市革命委員會公佈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2001年6月25日,先農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核定並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先農壇旅遊信息

先農壇地址

先農壇,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東經路21號。 [4]  [6] 

先農壇門票

成人15元/人,學生8元/人,每週三免費參觀(限額200名)。 [6] 

先農壇交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