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江英租界

鎖定
九江英租界,位於九江府城以西,長江與甘棠湖之間的狹窄地段,西面到龍開河,東西向長150丈(即沿長江岸線長度),南北向進深為60丈,面積150畝。租界南部包括湓浦港的一部分。 [1-2] 
1861年3月25日,江西布政使張集馨與英國參贊巴夏禮訂立約章《九江租地約》,開闢了九江英租界。1891年,英租界工部局越界填築了湓浦港的界外部分。 [1-2] 
1927年3月15日,九江英租界由中國政府正式收回管理。 [1] 
中文名
九江英租界
設立時間
1861年3月25日
結束時間
1927年3月15日
地理位置
九江府城以西,長江與甘棠湖之間
面    積
150 畝

九江英租界歷史背景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後,中英簽訂了《天津條約》,其第十款規定:“准將自漢口溯流至海各地,選擇不逾三口,準為英船出進貨物通商之區”。咸豐十一年(1861年)初,英國參贊巴夏禮乘坐軍艦前往根據條約新開闢的長江口岸勘察形勢,選定將要開闢的租界界址。在鎮江和漢口兩地租界界址劃定之後,3月22日,巴夏禮從漢口返回九江,確定在九江開闢商埠。 [1] 

九江英租界歷史沿革

九江英租界晚清時期

咸豐十一年(1861年)3月25日,江西布政使張集馨與巴夏禮訂立開闢九江英租界的約章九江租地約。租界的位置位於九江府城以西,長江與甘棠湖之間的狹窄地段,西面到龍開河,東西向長150丈,南北向進深為60丈,面積150畝。租界南部包括湓浦港的一部分。 [1] 
同治元年(1862年)3月27日,英國人在重新勘測租界界址時,與當地居民發生衝突。 [1] 
光緒十七年(1891年),英租界工部局越界填築了湓浦港的界外部分,闢為公園和球場。 [1] 
宣統元年(1909年)4月26日,英國巡捕打死了中國商販餘發程,這引發九江持續數月的”抵制英貨“運動。 [1] 

九江英租界民國時期

民國八年(1919年),九江羣眾抗議英租界當局對過境行李、貨物抽税的活動。 [1] 
民國十四年(1925年)6月13日,為聲援五卅運動,九江羣眾發動對英租界的衝擊行動。 [1] 

九江英租界迴歸政府

民國十六年(1927年)1月9日,九江民眾各團體聯合組織的”九江市民對英外交行動委員會“正式成立。1月13日下午,九江市民在大校場舉行反英運動示威大會,到會者一萬餘人,羣情激憤,高呼“打倒英帝國主義”、“收回英租界”等口號。 [2] 
3月15日,被侵佔長達66年之久的九江英租界由中國政府正式收回管理。 [1] 

九江英租界重要事件

九江英租界“一三”慘案

1927年1月3日,有講演隊的宣傳員數人進入到武漢第一碼頭江漢關前面中英交界的空場內講演。英租界當局調動大批武裝水兵登陸挑釁,史稱“一·三”慘案。 [1] 

九江英租界潯案協定

1927年1月,李立三同志參與領導收回漢口、九江英租界的反帝鬥爭。他先後三次參與主持召開數十萬人蔘加的反英示威大會和遊行,同武漢國民政府的外交談判相配合,迫使英國政府作出讓步,將在漢口、九江的租界交還中國。 [4] 
在中國工人階級和各界羣眾的堅決鬥爭下,英帝國主義被迫於1927年2月19日、20日與武漢國民政府簽訂了(漢口)案、(九江)案協定,正式把漢口、九江英租界無條件地歸還給中國。(詳情見詞條”漢口九江收回英租界事件“或”漢口九江工人收回英租界事件“) [1] 

九江英租界南昌起義前夕

1927年7月20日,在九江的譚平山李立三鄧中夏聶榮臻葉挺5人在九江英租界海關召開談話會(通稱九江首次會議)。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