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智慧

(治國理政)

鎖定
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這是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會
中文名
中國智慧
外文名
Chinese wisdom [10] 
所屬類型
治國理政

中國智慧基本介紹

中國智慧 中國智慧
2014年,在實踐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過程中,體現了習近平的政治智慧。
2014年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提出“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即用 “一家人” 的思路去處理兩岸事務。9月習近平會見台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提出 “一國兩制” 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更提出了 “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的新思路。
香港,9月習近平會見香港工商界專業界訪京團以及跟梁振英會面的時候均強調堅定不移貫徹 “一國兩制”,並強調中央對香港發展堅定不移的支持。 [1] 

中國智慧具體體現

中國智慧 中國智慧
三大關鍵詞納(共商、共建、共享)入聯合國決議 習近平助推中國智慧漸成國際共識。
第7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把中方提出的 “共商、共建、共享” 原則納入 “聯合國與全球經濟治理”決議。此前聯合國有關機構通過的決議也曾納入過中方提出的 “一帶一路” 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等內容。 [2] 

中國智慧一帶一路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發表題為《弘揚人民友誼 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全面闡述中國對中亞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政策,倡議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 “絲綢之路經濟帶”,將其作為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這是首次提出共建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 [3] 
2013年10月3日習近平發表演講首次提出共同建設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 [3] 
以中國智慧解題、以中國理念釋疑,在多個外交場合,習近平主席多次闡述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 “一帶一路”倡議遵循的“共商、共建、共享” 原則,體現了全球治理理念的創新發展,是悠遠中華文化同當今時代的共鳴。
俄羅斯《導報》刊文指出, “一帶一路”構想展現了中國對全球治理新理念的思考, “‘一帶一路’與其説是路,更像是中國最重要的哲學範疇——道” 。 “一帶一路”之道就是去探尋中國夢與世界各國夢想的融通、中國智慧與世界智慧的結合。
2016年11月17日, “一帶一路” 倡議首次寫入第71屆聯合國大會決議;2017年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2344號決議,首次吸收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理念,呼籲通過 “一帶一路” 建設等加強區域經濟合作。 [4] 
一帶一路”,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世界其他國家共同繁榮聯繫起來,同樣體現了習近平的世界眼光。

中國智慧金磚合作

“深化金磚合作,助推五國經濟增加動力。” “勇擔金磚責任,維護世界和平安寧。” “發揮金磚作用,完善全球經濟治理。” “拓展金磚影響,構建廣泛夥伴關係。”習近平在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為全球發展勾勒出新藍圖。
作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開出的藥方是全面深化改革,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創新引領經濟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5] 

中國智慧深化改革

2014年,在實踐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過程中,體現了習近平的政治智慧。
習近平強調: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
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連戰時提出 “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即用 “一家人” 的思路去處理兩岸事務。9月習近平會見台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提出 “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更提出了 “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的新思路。

中國智慧治黨治軍

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覆性,形成優良作風不可能一勞永逸,克服不良作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往的經驗告訴中共,糾風之難,難在防止反彈。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教育實踐活動有期限,但貫徹羣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習近平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
“要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以猛藥去痾、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 習近平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 [6] 

中國智慧互聯互通

“中國願意為包括蒙古國在內的周邊國家提供共同發展的機遇和空間,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搭快車也好,搭便車也好,中國都歡迎。中國開展對發展中國家的合作,將堅持正確義利觀,在一些具體項目上將照顧對方利益。中國説到的話、承諾的事,一定會做到、一定會兑現。” 習近平2014年8月22日在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發表重要演講。 [12] 
“中國要發展,必須順應世界發展潮流。要樹立世界眼光、把握時代脈搏,要把當今世界的風雲變幻看準、看清、看透。” 在2014年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認識世界發展大勢,跟上時代潮流,是一個極為重要並且常做常新的課題。 [11] 

中國智慧脱貧減貧

“攜起手來,為共建一個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奮鬥!” 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出倡議。 [13]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25次國內考察,其中14次涉及扶貧,有關扶貧的重要講話20多次,大國領袖的 “扶貧觀”深入人心。較以往相比,習近平此次講話面向國際社會,重點闡述了中國在全球減貧進程中所作出的努力。
習近平此次講話彰顯出負責的大國形象,為國內、國際的扶貧工作提供了價值觀方法論,為消除貧困貢獻出中國智慧。這是該論壇自2007年開始舉辦以來,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出席該論壇,釋放出中國在扶貧工作南南合作上的諸多信號。 [7] 

中國智慧傳播與貢獻

中國智慧世界經濟論壇

習近平在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時強調,把困擾世界的問題簡單歸咎於經濟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實,也無助於問題解決;世界各國要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消解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讓它更好惠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
習近平還強調堅持創新驅動、堅持協同聯動、堅持與時俱進、堅持公平包容,就為全球經濟治理貢獻了 “中國智慧”,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自信與擔當。 [8] 

中國智慧博鰲亞洲論壇

  1. 習近平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緊扣時代命題,提出中國主張,貢獻中國智慧,為應對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推動人類社會走向繁榮和進步指明瞭方向。習近平在賀信中強調: “希望與會嘉賓集思廣益,羣策羣力,為解決世界和區域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貢獻智慧,共同推動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的經濟全球化進程。”
  2. 2015年,習近平再次以國家主席的身份出席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並發表了題為《邁向命運共同體 開創亞洲新未來》的主旨演講。他指出,亞洲是世界的亞洲。亞洲要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必須在世界前進的步伐中前進、在世界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3. “中國將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 “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保護主義,願通過協商妥善解決同有關國家的經貿分歧,積極推動建立均衡、共贏、關注發展的多邊經貿體制”。2013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作為中國國家主席的習近平發表了題為《共同創造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
  4. 2010年習近平出席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並發表了題為《攜手推進亞洲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主旨演講。他強調,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潮流。他建議亞洲各國要堅持凝聚共識,加強團結合作,在實踐中走出一條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之路,以造福亞洲、造福世界。

中國智慧G20峯會

習近平發表題為《中國發展新起點 全球增長新藍圖》的主旨演講 習近平發表題為《中國發展新起點 全球增長新藍圖》的主旨演講 [14]
在2015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安塔利亞峯會上,習近平提出要對世界經濟把準脈、開好方。中方希望同各方一道,推動杭州峯會開出一劑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藥方,推動世界經濟走上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之路。 [14] 
習近平發表題為《創新增長路徑共享發展成果》的重要講話 習近平發表題為《創新增長路徑共享發展成果》的重要講話 [15]
作為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二十國集團要確定目標、指明方向、發揮領導力。二十國集團既要治標以求眼下穩增長,又要治本以謀長遠添動力;既要落實好以往成果,又要凝聚新的共識;既要採取國內措施、做好自己的事,又要精誠合作、共同應對挑戰。 [15] 

中國智慧全球減貧倡議

消除貧困是人類的共同使命。習近平表示,中國在致力於自身消除貧困的同時,始終積極開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援助,支持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消除貧困。
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出鄭重倡議 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出鄭重倡議 [7]
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習近平提出 “共建一個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的呼籲,並就此發出 “四個着力”的倡議: [7] 
  1. 着力加快全球減貧進程;
  2. 着力加強減貧發展合作;
  3. 着力實現多元自主可持續發展;
  4. 着力改善國際發展環境。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