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

鎖定
杭州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9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開發區,距市中心僅18公里,是杭州市的三大副城之一,面積104.7平方公里,建成區47平方公里,轄區人口50萬。是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發展現代製造業外向型經濟和高教科研的重要基地。
中文名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
建    立
1993年4月
建成區
建成區47平方公里
轄區人口
轄區人口40萬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基本信息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

下沙風光
下沙風光(6張)
按照2004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會議要求,“三為主、二致力、一促進”(以提高吸引外資質量為主,以發展現代製造業為主,以優化出口結構為主,致力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致力於發展高附加值服務業,促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向多功能綜合性產業區發展),以及建設“國際先進製造業基地、新世紀大學城、花園式生態型城市副中心”的目標,着力實施由“建區”向“造城”的戰略轉型,堅持工業化和城市化“兩手抓”、“兩輪驅動”的工作方針,堅持“工業興區、科教強區、環境立區”三大戰略,全力建設創新型開發區,精心打造兩張“金名片”(下沙創造、文化下沙),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有力地推動了開發區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力爭在“十一五”期間,將開發區打造成為先進製造業示範區、科技創新先導區、現代化新城區。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製造業基地

截止到2013年,開發區已集聚了41個國家和地區的824家外商投資企業,引進內資工業企業500家,其中全球500強企業,已有50家在開發區投資設立項目78個。現已基本形成了電子通信、生物醫藥、機械製造、食品飲料等四大支柱產業。連續引進了長安福特、西子航空、統一食品等一批大項目落户建設。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學城

下沙大學城西區 下沙大學城西區
開發區內建有浙江省最大規模的下沙高教園區,集聚了15所以理工類、綜合類為主的高等院校,在校師生達到18萬名,為開發區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技術、教育、文化資源。依託下沙高教園區,搭建了產學研合作平台,構建了優勢互補、互動關聯的創新體系。下沙高教園區是浙江省最大規模的高教園區。2000年12月,下沙高教區正式啓動建設。下沙高教園區規劃面積10.91平方公里,總投資86億元人民幣,總建築面積480萬平方米,計劃安排15所高校,在校大學生16萬人。2001年9月,高教園區西區4.03平方公里一期建設初具規模,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中國計量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警官職業學院、浙江傳媒學院等高校開始對外招生,校大學生已近4萬人。2002年。下沙高教園區東區6.88平方公里,8所高校進入全面建設階段。下沙高教園區的建設將為開發區的發展提供產學研一體化平台和技術創新成果,有利於進一步加快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依託下沙高教園區正在規劃建設全省最大規模的大學科技園區。佔地1平方公里的大學科技園區將構築起下沙高教園區15所高校和開發區產業互動發展的平台,主要承擔起IT、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的孵化功能,促進產學研有機結合,提供高校科學研究和技術交流基地。開發區管委會將為進入園區的創業者提供一流的創業、居住、生活環境,建立政策引導和激勵機制,鼓勵省內外高校、出國留學人員、開發區企業到大學科技園創業。
下沙大學城東區 下沙大學城東區
西區安排了中國計量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浙江警官職業學院浙江傳媒學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等七所高校進入。辦學規模6萬人,總建 築面積220萬平方米,其中院校建築面積121.69萬平方米,生活後勤學生公寓67.7萬平 方米,教師宿舍1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4.6億元。西區各院校於2000年11月底開工建設,學生公寓、園區道路於2001年2月開工建 設。現西區一期工程順利竣工。其中院校一期竣工面積為28.8萬平方米,完成投資2.91億元;各院校配套的學生宿舍和食堂等一期竣工面積為17.6萬平方米,完成投資1.5億元;五條園區道路總長 8.82公里,完 成投資5315萬元;橋樑5座,完成投資500萬元。 東區計劃安排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師範大學浙江財經大學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等8所高校入區。東區規劃總面積6.88平方公里,學生規模 7萬人,總建築面積300萬平方米,總投資46.8億元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下沙新城

西子陽光星城 西子陽光星城
開發區正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大力培育發展城市功能。德勝快速路、快速公交、地鐵一號線使開發區與杭州市主城的聯繫更加緊密;生態濕地公園、沿江大道景觀帶、高教園區景觀帶構築了開發區獨特的生態環境;物美超市、新美商城、下沙商貿城、華元十六街區、福雷德廣場東沙商業中心杭州凱恩大酒店、杭州曙江大酒店及正在建設中的和達城下沙文化中心等一批大型商貿設施,完善了購物、休閒環境。下沙新城將建成可容納60萬人口的大型居住、教育、高新企業副城。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集聚度

2006年開發區工業總產值達1100億元,佔杭州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6。1-11月,電子通信、生物醫藥、機械製造、食品飲料四大產業的產值佔開發區的比重達84%,高新技術產業的產值比重達70%。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電子通信業

集聚了東芝、宏訊電子、數源科技和利時、士蘭集成電路、立昂電子、鴻源科技、菱慶高新材料、華虹光電、怡得樂電子、華隆電子、史陶比爾、樂金大自然、飛鳳通信等企業,形成了移動通信、集成電路、印刷電路板、記錄媒體、控制系統為主的產品結構。2005年,被國家信息產業部授予國家信息產業園暨國家計算機與網絡產品產業園。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醫藥業

集聚了康萊特、九源基因、澳亞生物、下沙生物科技、中肽生化、艾博生物、易邦生物、薦量生物、創新生物、國光藥業、愛生藥業、浙大醫學儀器、泰爾茂、旭化成等企業近40家,形成了生物醫藥、現代中藥、新型化學藥物、新型醫療器械等4大行業。我區是杭州市“新藥港”的主要基地,被列入杭州市生物醫藥產業示範基地。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機械製造業

集聚了松下伊萊克斯、司邁特、九陽奧普、鴻陽家電、愛信伊奈等知名企業,形成了洗衣機、燃氣灶具、燃氣熱水器、吸塵器、電飯煲、温水座便器、飲水機、豆漿機、電磁爐、等為主的家電產品結構;集聚了愛知工程車輛、專用汽車、神鋼、矢崎配件、世寶方向機、三花、飛亞電子、錢江彈簧、杭城摩擦材料、泰明頓摩擦材料等企業,形成了液壓高空作業車改裝車挖掘機、汽車用電子連接器和儀表、方向器、汽車橋、摩擦片等為主的專用車及汽車零部件產品結構。裝備製造業: 汽輪動力、船用發動機、數控機牀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食品飲料業

集聚了娃哈哈、中萃食品、頂益食品、頂津食品、康師傅方便食品、味全食品、頂園食品、凱瑞食品、五豐冷食百事可樂、多哥食品、可果美加多寶等企業,形成了以軟飲料(碳酸飲料、飲用水和茶飲料)和方便麪為主的產品結構。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業合作需求

開發區正在積極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極力推動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節能降耗、信息化建設,大力倡導企業設立研發中心、技術中心,大力鼓勵企業開展各種體系認證、爭創品牌和著名商標、參與標準化制定,實行安全生產社會化管理,大力發展與工業企業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為此,我們每年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完善《關於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獎勵政策》、《關於鼓勵科技發展的若干政策》、《關於鼓勵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獎勵政策》等政策體系。這些,都為高校、科研院所的介入提供了良好的需求。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中心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由來

產學研合作中心融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科技中介、金融機構和政府為一體,具備科研合作與開發、信息交流、資源共享、人才服務四大主要功能。這種“六位一體”的新型合作創新機制,旨在實現科技合作、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科技人才積聚和培養、科技資源整合與共享。通過產學研合作中心,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資源優勢,使之與開發區的科技合作、招商引資、對外宣傳、體育文化事業等經濟社會各領域的發展結合起來,推進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之間的有效創新和產業化合作。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四大主要功能

(1)科研合作與開發:促進校企科研合作、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及推廣應用、設計創新課題並組織招標;
(2)信息交流:科技信息檢索、發佈與諮詢、開展網上技術市場服務工作、開展產權交易活動;
(3)資源共享:共建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儀器設備共享;(4)人才服務:開展人才交流和人才引進工作、開展人力資源培訓、共建教學實踐基地。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服務平台

該區正在申報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積極搭建浙江省生物醫藥科技創新服務平台。整合生物醫藥資源,促進科技人才集聚和科技成果轉化,有效提升生物醫藥產業的支撐能力和生物醫藥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浙江省生物醫藥科技創新服務平台為浙江省十一五期間重大公共服務平台之一,核心層由我區高科技孵化器、區內相關企業和市內相關院所組成,服務對象為全省醫藥企業,該平台將集聚高校、科研院所和生物醫藥企業的創新要素,促進科技人才集聚和科技成果轉化,有效提升生物醫藥產業的支撐能力和生物醫藥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為我區生物醫藥產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孵化器

孵化器通過提供低廉的租金、融資擔保、財務、法律諮詢等中介服務,從政策、信息、資金和服務四個方面入手,在吸引初始創業,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方面起着積極的作用。入孵的企業25家,在孵項目43個。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園兩中心

一園兩中心即留學人員創業園、人才開發中心、長三角緊缺人才培訓服務杭州中心開發區分中心,按“三塊牌子、一套班子”模式管理。
留學人員創業園是開發區精心搭建的海外留學人員創業平台,旨在為有創業意向的海外留學人員提供更為便利的接待、諮詢、創業和立業的全程服務。
人才開發中心以“創業、創新、創優”為目標,以全方位地為區內企業和廣大羣眾提供各類高效、優質的人事、人才服務為宗旨。
長三角緊缺人才培訓服務杭州中心開發區分中心的成立,目的是為了接軌長三角,更是為了充分發揮開發區大學城、企業和人才的優勢,不斷完善人才培養和培訓體系,為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學生科技園

根據《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創新型開發區規劃》(還未發佈),我們將出台《新加坡杭州科技園發展獎勵政策》、《產學研合作鼓勵政策》、《生物醫藥創新服務平台扶持政策》等政策。有五大創新平台。
嫁接了周邊高校的智慧大腦,下沙大學科技園有了充足的人才儲備,也難怪其初建不久,就先後落户了中國計量學院ZILOG(杭州)
應用設計中心、新加坡杭州科技園、
下沙新加坡科技園 下沙新加坡科技園
第五時尚設計產業中心及浙江傳媒學院文化創意產業園等高校文化創
意園和機構。下沙大學科技園總規劃
88萬平方米,聯合各高校,發展十大特色產業園,包括:工業設計、
平面設計、軟件設計、影視製作、
文藝創作、時尚設計、傳媒文化、旅遊及城市規劃等產業。

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典例

新加坡杭州科技園
發展定位:(1)軟件研發:着重業務外包和媒體創意,包括ITO信息技術外包與BPO業務流程外包,主推軟件開發、數據處理中心、金融服務、動漫產業;(2)生物製藥:包括生物科技、中藥、醫療配備等;(3)工業設計:包括集成電路設計,紡織品、時裝、珠寶飾物設計、工業產品設計等。力爭通過5-8年的努力,使科技園發展為杭州灣乃至全國一流的軟件研發、生物製藥研發和工業設計產業基地和創新中心。
建成後的新加坡杭州科技園,是一個多功能、高品質、生態化的現代新型科技園,園區的“生產車間”更像是高檔寫字樓,有游泳池,有健身房,還有影劇院,園區內四成空地將栽種綠色植物,整個園區就是一座生態花園。
科技園計劃用地面積約600畝,規劃建築面積 78萬平方米,主要有研發基地、企業服務與生活配套三大功能。研發辦公區:主要包括軟件研發、工業設計、生物製藥、諮詢服務、跨國公司研究中心、孵化園等功能,佈置軟件工廠、綜合研發樓、通用式研發樓、定製式研發樓、獨院式研發樓等;綜合服務區:主要包括高星級酒店、商業、公寓、會議、培訓等配套服務。
首期建設項目——“軟件工廠”(杭州國家服務外包基地核心園區之一)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可入駐5000人,集軟件設計、製作及配套服務功能於一體,主要承接服務外包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