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鎖定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分東西兩院,東院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張衡路528號,西院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普安路185號。 [5]  始建於1906年,是上海市醫保定點醫院, [7]  也是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院,省部共建研究型中醫院,位列上海十大綜合性醫院之一,全國示範中醫院,全國文明單位。 [6] 
據2023年10月官網顯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院內核定牀位1200張,開放牀位1320張。擁有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9個,衞健委臨牀重點專科6個,中管局重點專科14個。職工總數2055人。 [6]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1984年-2018年十八次蟬聯“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上海市衞生系統唯一),多次獲得全國衞生系統先進集體榮譽和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稱號。2001年成為全國首家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中醫醫院。2010年以來,醫院7次獲得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市級醫院院長績效考核A級。 [6] 
醫院名稱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1] 
醫院等級
三級
醫院地址
上海市普安路185號、張衡路528號
醫院類別
中醫(綜合)醫院 [17] 
成立時間
1906年
醫保定點
[2] 
主管部門
上海市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經營性質
非營利性
醫院院長
房敏 [15]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歷史沿革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創建於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由寧波同鄉會創辦,在寧壽裏愛來格路(現為桃源路)四明公所內設有病房。1921年,由四明公所董事發起募捐,在四明公所病房原址建造醫院。1922年秋,醫院建造完成,取名為“四明醫院”;1953年,更名為上海市立第十人民醫院。1954年,成立上海市立第十一人民醫院;1960年,上海市立第十人民醫院與上海市立第十一人民醫院合併,成立上海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取名為“曙光醫院”,是一所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院。 [8] 
2023年11月11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雲南曲靖醫院(籌)舉行揭牌儀式。 [18]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規模條件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整體規模

醫院擁有東西兩個院區,核定牀位和開放牀位分別為1200張和1320張,共有職工總數2055人,其中包括144名正高級職稱專家和15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醫院設有臨牀科室39個、醫技科室11個。2019年,醫院年門急診量達到397萬人次,出院8.48萬人次,住院手術6.21萬人次,平均住院天數為5.57天。 [6]  [19-20]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院區分佈

醫院分為東部院區和西部院區。東部院區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張衡路528號, [21]  是一所園林式醫院, [22]  於2005年開業,佔地160畝,建築面積8.6萬平方米,醫療用房總面積8.3萬平方米,設有病牀720張。 [20]  [23]  西部院區位於黃浦區普安路185號,是醫院的老院區,佔地28畝,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設有病牀600張。 [6]  [23-24]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醫聯體

醫院還成立了“曙光醫院集團”,到2015年共有成員單位18家,包括一級、二級、三級醫院,覆蓋浙江省、江蘇省、安徽省等區域,牀位總數6557張,職工總數達8677人。其中包括上海市松江區方塔中醫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松江分院),黃浦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温州市中醫院,寧波市奉化區中醫醫院等醫療機構。 [24-25]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醫療設施

醫院開放牀位1320張,配備核磁共振成像系統(MRI3.0T)、CT-Brilliance iCT(極速,256層CT)、通用血管造影系統DSA(Artis zeego)、骨關節成像系統、手術導航系統、脊柱微創手術系統、鈥激光手術系統、彩色多普勒超聲系統舌面脈信息採集體質辨識系統、全自動發藥機等醫療設備。 [6]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科室設置

醫院設有腦病科、脾胃病科、風濕病科、心血管內科肝病科肝硬化專科、腎病一科、腎病二科、肺病科、血液內科、內分泌科腫瘤科老年醫學科、傳統中醫科、神經外科、心胸外科、普外科、乳腺外科、肝膽外科泌尿外科、周圍血管外科中醫外科、胃腸外科、胰膽外科、乳腺科等臨牀醫技科室。其中,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3個: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內科學中藥學中藥製劑、中藥臨牀藥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6個:中醫肝病學、中醫腎病學、中醫傳染病學、中西醫結合臨牀外科學、中醫信息學和中醫護理學衞生部臨牀重點專科6個:肝病科、骨傷科、心血管科、腎病科、內分泌科、臨牀藥學;中管局重點專科12個:腎病科、內分泌科、脾胃病科、心血管科、針灸科肛腸科、肺病科、婦科、急診科、重症醫學科、護理學、臨牀藥學。另外,醫院還建立了7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和12個上海市名中醫工作室。 [6]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教育科研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教育

醫院作為中國中醫院校的臨牀教學基地之一,承擔着中醫學(5+3一體化)、中醫學七年制、中醫學五年制、碩博士研究生、留學生、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學員等不同層次的教學任務。每年有近1000人次接受醫院的教育培訓。 [26] 
醫院的教育培訓不僅限於課堂教學,還包括臨牀實踐、實習和進修等多種形式。醫院擁有一支經驗豐富、學術水平高的師資隊伍,包括上海市教學名師、上海中醫藥大學教學名師、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等。 [26] 
醫院的教育培訓課程設置豐富,包括中醫學本科專業、碩士學位授予專業、博士學位授予專業和博士後流動站等。已出版了多部國家級規劃教材,為學員提供了全面的學習資源。 [26] 
醫院的關聯院校——上海中醫藥大學是中國首批建立的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也是上海市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學校擁有優越的辦學條件和教學設施,並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學校設有多個博士後流動站、博士學位授予專業和碩士學位授予專業,為醫院的醫療和教育培訓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27]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科研

自1995年以來,截至2021年4月,該醫院承擔了大量部級、國家級課題,其中包括一項國家863課題和多項國家重大專項、十一五支撐項目、973子計劃等。此外,醫院還獲得了160多項科技成果獎,其中包括74項部級、國家級科技進步獎,並獲得了26項發明專利授權。 [23]  2022年,該醫院在中國醫院科技量值(STEM)排名中位列第82位。 [28] 
該醫院擁有肝腎疾病病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上海市中醫臨牀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台。肝腎疾病病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致力於慢性肝腎疾病的病機理論研究、慢性肝腎疾病證候及生物學基礎研究、治療慢性肝腎疾病有效中醫方藥作用機制的研究以及慢性肝(腎)髒疾病的病證結合療效評價方法研究等工作。 [29] 
該醫院還有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內科學、中藥學(中藥製劑、中藥臨牀藥理)3個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以及中醫肝病學、中醫腎病學、中醫傳染病學、中西醫結合臨牀外科學、中醫信息學、中醫肝病重點研究室、中醫質量監測重點研究室、中醫傳染病重點研究室和中醫護理學9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這些學科在各自的領域內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一系列顯著的成果。 [26]  [30] 
自1993年以來,中藥學作為該醫院的重點學科,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製劑科承擔了多項科研項目,包括國家“八五”攻關項目、國家“863”課題、國家“十一五”新藥重大創制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上海市科委等資助的項目。其中,作為第一負責人承擔市級以上中標課題27項,包括國家“十一五”新藥重大創制專項“複方鹿角顆粒治療慢性心衰的新藥臨牀前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從調控RAS兩軸平衡角度探討鹿角方防治慢性心衰的分子機制與物質基礎”等,已完成的研究項目23項。 [31] 
臨牀藥理科在藥物安全性評價方面也作出了貢獻。作為監測單位,參與了“注射用丹蔘多酚酸鹽上市後安全性再評價多中心研究”,完成了300例研究病例。此外,作為上海市分中心組長單位,參與了“注射用血栓通上市後安全性再評價多中心研究”,完成了500例病例。在過去的十幾年中,臨牀藥學科申報並獲得立項的各類課題有6項,參與編寫專著1部,發表核心期刊論文8篇。 [32] 
在中醫肝病學方面,該學科擁有多名博士研究生導師和碩士研究生導師,致力於中醫中藥、中西醫結合防治各種肝病的臨牀和科研工作。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該學科共承擔各級各類研究項目86項,其中包括國家級科研項目2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2項,其他科研項目15項。這些研究成果在學術界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並獲得了一系列科技進步獎。 [33] 
中醫腎病學也是該醫院的重點學科之一。該學科擁有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11人,上海市領軍人才1人、上海市醫學領軍人才1人、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1人。他們的研究成果獲得了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各級各類科技進步獎20餘項,獲授權專利10項,並在國內外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這些研究結果不僅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34] 
中醫肝病重點研究室是該醫院的一個重要的研究機構,主要研究方向是中醫藥防治慢性肝臟疾病。這個研究室擁有強大的師資力量和優秀的科研團隊,曾獲得過國家973計劃項目的首席科學家稱號,並獲得了多項國家及省部級二等獎以上的獎勵。他們還申請了多項專利,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並編寫了多部教材和專著。 [35] 
曙光醫院的中醫護理學也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護理重點學科之一。2015年,該學科獲得了上海市衞生計生系統重要薄弱學科建設項目(中醫護理學)的資助。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醫辨證施護理論與臨牀實踐研究、中醫護理人文教育思想與方法的研究、中醫護理“治未病”技術與方法的社區實踐研究等。 [36]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聲譽與排名

2022年,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在中國醫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中排名第82位。 [28]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現任領導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黨委書記:周強峯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房敏 [15-16]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醫護團隊

截至2023年10月,醫院有職工總數2055人,具有正高級職稱144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15名,入選國家級人才培養項目70人次,擔任全國和上海市專業醫學會副主任委員以上的專家100餘名。擁有全國名中醫2名,上海市名中醫20名、47名曙光名中醫、50名曙光高級中醫師。 [6] 
嚴世芸 嚴世芸
姓名:嚴世芸 [9] 
職務與職稱: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 [9] 
從事中醫各家學説、中醫學術發展史、中醫歷代醫家學術思想及學術經驗、藏象辯證論治體系、中醫學方法論和人才培養規律,以及中醫心血管疾病臨牀和基礎研究工作。 [9] 
孫卓君 孫卓君
姓名:孫卓君 [10] 
職務與職稱:上海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10] 
診治範圍:月經失調、絕經前後諸證、不孕症、多囊卵巢綜合徵等女性生殖內分泌疾病 [10] 
朱抗美 朱抗美
姓名:朱抗美 [11] 
職務與職稱: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11] 
診治範圍:更年期綜合症、心血管疾病、肥胖病、脾胃病、更年期綜合症胸悶、胸痛、心律失常 [11] 
黃吉賡 黃吉賡
姓名:黃吉賡 [12]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終身教授 [12] 
診治範圍:慢性咳嗽、哮病、喘證等肺系疾病方面 [12] 
詹紅生 詹紅生
姓名:詹紅生 [13] 
職務與職稱:主任醫師、教授。 [13] 
診治範圍:手法、針灸和中醫藥治療骨傷科疾病。 [13]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合作交流

2023年1月11日,安徽省衞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吳振宇出席安徽省首個國家中醫區域醫療中心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安徽醫院成立大會並講話。 [4]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重要人物

吳涵秋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的首任院長吳涵秋,於1936年創辦了寧波國醫專門學校並擔任校長。1942年,他開始執掌四明醫院(曙光醫院的前身)。1954年,四明醫院改名為上海市立第十人民醫院,吳涵秋繼續擔任院長。隨後,在1954年,上海市立第十一人民醫院成立,吳涵秋兼任該院的副院長。1960年,第十和第十一人民醫院合併,新組建了一所以中醫為特色的“曙光醫院”,併成為上海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吳涵秋再次被任命為曙光醫院的首任院長。吳涵秋擅長內科,他根據中醫理論進行創新,研製了紅、綠兩種藥丸,臨診時根據中醫辨證,分別採用紅丸或綠丸,這種方法可視為早期中西醫結合製劑的範例。此外,他還積極推動中西醫結合,除了中西醫臨牀各科外,還在醫院開設了化驗室、手術室、X光室等。他的生涯在1979年因去世而結束。 [37]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所獲榮譽

1984年-2015年,醫院連續16次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1986、2004年,分別獲全國衞生先進集體;1991年,獲全國百佳醫院;2010年,獲國務院頒發的上海世博會先進集體。 [8] 
2020年9月,獲得”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3] 
2022年,中國醫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排名第82位。 [14]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資質認定

1986年,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獲得衞生部批准,成為首批中藥臨牀藥理基地。 [38] 
1993年,該醫院被評估為三級甲等中醫院。 [39] 
2001年,醫院成為中國第一家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中醫醫院。 [6] 
2010年,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臨牀藥理科和檢驗科通過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的ISO17025和ISO15189認證。 [38]  [40] 
2022年8月,經過上海市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綜合評價(評審)中心的評審和上海市衞生健康委、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的審核公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通過了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的複評審。 [41]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醫院地址

上海市普安路185號、張衡路528號。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