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丁煥峯

鎖定
丁煥峯 ,男,1970年1月出生於湖北省孝感市,博士,國家註冊城市規劃師,中共黨員,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華南理工大學產業與城鎮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廣州國家創新型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廣州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主任。 [2] 
中文名
丁煥峯
出生地
湖北省孝感市
出生日期
1970年1月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本科) [2] 
中山大學(博士) [2]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區域外部性理論與實證研究、區域經濟產業發展
職    務
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副院長
任職院校
華南理工大學

丁煥峯人物經歷

1988年9月—1992年6月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本科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
1992年7月—1995年1月 湖北工程學院工作,助教。
1995年2月—1996年1月 武漢大學計算機科學系進修數據結構等課程。
1996年2月—1999年8月 湖北工程學院工作,講師。
1999年9月—2004年6月 中山大學經濟地理學專業學習,獲理學博士學位。
2004年7月—2005年5月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工作,講師。
2005年6月—2010年8月 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工作,副教授。
2010年9月— 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工作,教授/博士生導師。 [1] 

丁煥峯學術兼職

廣東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廣東國際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廣東優化發展研究會會員。 [1] 

丁煥峯主講課程

研究生:發展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管理經濟學。
本科生: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經濟地理學 [1] 

丁煥峯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區域外部性理論與實證研究、區域經濟與產業發展、公共經濟與城市發展、區域旅遊發展與規劃等, 研究方向是區域經濟統計與城鄉發展。 [1] 

丁煥峯科研項目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負責人,2011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城市社會來臨與智慧城市設計及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編號:11&ZD154,首席專家王世福/張振剛)子課題之三“智慧城市的產業體系” (2011年12月—2014年12月);
2主持人,2008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區域基本公共服務:30年變化趨勢、影響因素與均等化對策”( 項目編號:08CJY055)(2008年7月—2011年12月);
3主持人,2010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項目“開發區發展的經濟學理論與實證”(項目批准號:10JHQ026)(2010年12月—2012年12月);
4主持人,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中國區域發展與區域污染規律研究”( 項目批准號:07JC790051)(2008年1月—2010年12月);
5主持人,2011年廣州市軟科學研究計劃重大項目“廣州戰略性主導產業科技發展制高點研究” (項目編號:2011J1300036)(2011年09月—2011年12月);
6主持人,2008年廣東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廣東省高技術產業同構與結構優化對策研究”( 項目編號:2008B070800084)(2009年01月—2010年12月);
7主持其他省部級課題4項、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
8主持了廣州、中山、佛山、東莞、增城、順德、山西等地區20多項有關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發展、經濟發展戰略、城鎮定位等方面的橫向課題。 [1] 

丁煥峯著作與論文

2丁煥峯、李佩儀. 中國區域污染與經濟增長實證:基於面板數據聯立方程.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22(1):49—56。
3丁煥峯、郭榮華.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主體的意願把握與多維取向:粵省樣本. 改革,2011,11:84—90。
4朱一中、丁煥峯. 關於我國控制性詳細規劃問題與改革的再思考——基於一個規劃選址案例的思考. 城市發展研究,2011,18(11):45—49。
5丁煥峯、寧穎斌. 要素流動與生產率增長研究——對廣東省“空間結構紅利假説”的實證分析. 經濟地理,2011,31(9):1421—1426。
6劉小勇、丁煥峯. 區域公共衞生服務收斂性研究——基於動態空間面板模型的實證分析. 經濟評論,2011,4:70—78。
7丁煥峯、曾寶富.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綜述.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5):34—41。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D01《公共行政》2011年第2期全文轉載:101—108。
8丁煥峯、曾寶富. 中國區域公共服務水平均等化差異演變:1997—2007. 城市觀察,2010,5:24—29。
9丁煥峯、李佩儀. 中國區域污染影響因素:基於EKC曲線的面板數據分析.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20(10):117—122。
10丁煥峯. 廣東區域經濟差異與區域極化演變過程分析. 白永秀主編《區域經濟論叢》(十),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31—39。
11丁煥峯. 古鎮燈飾價格指數—提升古鎮燈飾中心地位的重要助推器. 羊城晚報,2010-10-15 A7。
12丁煥峯. 珠三角城市制造業聚集與分工研究. 城市發展研究,2010,8:45—50。
13丁煥峯、周月鵬. 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關係——基於中國1953—2007年的實證研究. 工業技術經濟,2010,7:71—76。
14丁煥峯、杜麗璇. 廣東省高技術產業演化的時空差異研究. 研究與發展管理,2010,3:29—35。
15丁煥峯、李佩儀. 區域污染與區域經濟增長:中國1998—2007面板數據分析. 經濟與管理研究,2010,6:63—69。
16Ding Huan-feng. A Comparative Study on Industrial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Growth Vitality among Ten Chinese Cities. Joseph Kam Hung, Plum-blossom ZHAO, and ZHANG Wei eds. 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gional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y 17-18, 2010, M&D Forum(ISTP/ISSHP).
17丁煥峯、孫潑潑. 中國產業升級測度與策略分析. 商業研究,2010,5:97—100。
18丁煥峯. 珠江三角洲城市圈製造業競爭力研究——基於SSM的實證. 中國區域經濟,2010,2:33—42。
19丁煥峯、李佩儀. 廣州經濟增長與環境關係——以水污染為例. 城市觀察,2010,2:137—146。
20丁煥峯、李佩儀. 中國區域污染形態及特徵分析. 經濟地理,2010,3:501—507。
21丁煥峯、杜麗璇. 廣東省高技術產業結構評析. 科技管理研究,2010,5:99—101,105。
22丁煥峯、李佩儀. 1952—2008年廣東經濟重心演變軌跡與區域差異. 嶺南學刊,2010,1:84—88。
23丁煥峯、李佩儀. 中國區域污染重心與經濟重心的演變對比分析. 經濟地理,2009,10:1629—1633。
24丁煥峯、曾寶富. 我國十大城市工業結構調整與增長活力比較研究. 城市發展研究,2009,10:42—48。
25丁煥峯. 城鎮有效就業影響因素研究:基於廣東省1978—2005的實證. 改革與戰略,2009,4:118—120。
26丁煥峯、李佩儀. 建國以來廣東省人口重心與就業重心演變軌跡分析. 工業技術經濟,2009,28(4):79—64。
27丁煥峯、周月鵬. 工業產業結構調整與專業化. 國際經貿探索,2009,2:40—44。 [1] 

丁煥峯獲獎記錄

2005年“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著作《廣州增城市域可持續發展研究》,2004-技-3-016-205)。
2009年“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著作《學習與區域創新發展》,2009-A-3-080)。
中山市“十二五”規劃專家顧問、汕尾市人民政府科學發展顧問。
第三屆廣東省宣傳思想戰線優秀人才“十百千工程”第三層次社科理論類培養對象。
廣東省高等學校第七批“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 [1] 
參考資料
  • 1.    丁煥峯  .華南理工大學社會科學處[引用日期2019-11-08]
  • 2.    丁煥峯  .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引用日期202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