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祭(拼音:jì、zhài)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其古字形像手持酒肉供奉神主。本義即向神靈、祖上獻上供品,並舉行儀式,表示崇敬、祈求保佑。後來演變為一種對已故之人表示追悼、敬意的儀式。以上義讀jì。祭又是古國名,故地在今河南省鄭州市東北。又用作姓氏。這兩個意義在現代普通話中讀zhài,不讀jì或zhà。 [7]  [20] 
中文名
拼    音
jì,zhài
部    首
五    筆
WFIU
倉    頡
BOMMF
鄭    碼
RSBK
筆    順
撇、橫撇、點、點、橫撇/橫鈎、捺、橫、橫、豎鈎、撇、點
字    級
一級(2371)
平水韻
去聲八霽(jì),去聲十卦(zhài) [4] 
注音字母
ㄐㄧˋ,ㄓㄞˋ
筆畫數
5+6
造字法
會意字
結    構
合體字,上下結構
異體字
𨢵
統一碼
基本區-796D
四角碼
2790₁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2]
會意字。甲骨文中早期的“祭”字作圖1,左邊是一塊鮮肉,肉上還有血水流出,右邊是一個(指手)。兩相會意,表示手拿着肉在祭祀。可能是考慮到這樣的會意並不準確,晚期甲骨文在其下增加了一個祭台“”,代表神主,更加突出祭祀神靈之意;並將“肉”旁變為“口”形。西周金文承襲甲骨文晚期的寫法,但將“肉”旁變為“月”形(圖3)。春秋、戰國、秦代以及漢代文字中基本沿襲西周文字的寫法。但在春秋、戰國時期, “祭”字所從的“又”旁或可寫作“攴”字,如圖5、7。這是因為古文字中,“又”“攴”“殳”等字在用作表意偏旁時常可互換的緣故。這個字到秦篆階段基本定型:上部為左“肉”右“又”(手),下部為“示”。現代文字基本沿襲漢代“祭”字的寫法。 [2]  [5] 
“祭”本義指用牲畜等供奉鬼神,向鬼神祈福消災。遠古先民敬畏天命,極端迷信鬼神,祭祀占卜是他們最重要的生活內容。這種敬畏神靈的心理便是祭祀行為產生的重要因素。隨着物質的日益豐裕,祀神色彩日趨淡化,而祭祖禮儀越來越規範,人們逐漸將崇敬對象由神靈變為祖先。由於祭祀中要進獻牲畜的肉,所以就引申為殺。如《禮記·月令》:“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鷹乃祭鳥。” [18]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動詞
置備供品向神靈或祖先行禮,表示尊敬並祈求保佑。
sacrifi
《穀梁傳·成公十七年》:“祭者,薦其時也,薦其敬也,薦其美也,非享味也。”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我不去,我江家的祖宗還沒有祭呢。”
祭祀;祭灶;祭祖
為逝去的人舉行儀式,表示追念。
sacrifi
唐·韓愈《送楊少尹序》:“古之所謂鄉先生沒而可以祭於社者,其在斯人歟!”
馬識途《老三姐》:“我失悔沒有在白天備辦香燭錢紙,好歹也要祭一祭我的兒子。”
祭奠;祭掃
古典神話小説中指使用法寶。
wield
封神演義》第八四回:“廣成子祭起誅仙劍。”

〈文言〉殺。

逸周書·時訓》:“霜降之日,豺乃祭獸。”

〈文言〉猶供奉。

碧野《沒有花的春天》第八章:“你不會動手着火把鍋子熱上祭肚子嗎?”

zhài
名詞
(Zhài)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鄭州市東北。

國語·周語上》:“祭公謀父諫曰:‘不可。’”

(Zhài)姓氏用字。



以上參考資料: [6-7]  [20]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一上】【示部】子例切(jì)
祭祀也。從示,以手持肉。 [8] 

説文解字注

祭祀也。
注:統言則祭祀不別也。
從示。㠯手持肉。
注:此合三字會意也。子例切。十五部。 [9] 

廣韻

子例切,去祭精 ‖祭聲祭2部(jì)
祭,享也。祀也。薦也。至也。察也。子例切。七。
側界切,去怪莊 ‖祭聲祭2部(zhài)
祭,周大夫邑名。又姓,周公第五子祭伯,其後以為氏。 [10] 

康熙字典

【午集下】【示部】 祭
《唐韻》《集韻》《韻會》竝子例切,音霽。《説文》:祭祀也。從示,右手持肉。
又《尚書大傳》:祭之言察也。察者,至也,言人事至於神也。
又《孝經·士章》疏:祭者,際也,人神相接,故曰際也。詳見《禮記》《祭法》《祭統》《祭義》諸篇。
又《廣韻》《集韻》側界切。《韻會》《正韻》側賣切,並音債。周大夫邑名。
又姓,周公子祭伯,其後為氏。 [11]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3]

書寫提示

祭字書寫筆順 祭字書寫筆順
【規範提示】“示”的第四筆楷體是點。
【寫法】“月”主體居左上格,第二筆㇇(橫撇)的撇尖延伸到左下格,第四筆點在橫中線上側;第五筆㇇(橫撇)和第六筆捺都從豎中線起筆,捺腳在橫中線下側。“示”,短橫在橫中線,亅(豎鈎)的豎段在豎中線。 [12] 

書法欣賞

以上參考資料: [13-14]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十三祭

開口呼
全清
子例切
tsjæi
去聲
十六怪

開口呼
全清
側界切
tʃɐi
集韻
去聲
十三祭

開口呼
全清
子例切
tsiæi
去聲
十六怪

開口呼
全清
側界切
ʧɐi
禮部韻略


去聲





子例切



去聲





側界切

增韻


去聲





子例切



去聲





側介切

中原音韻

去聲
齊微

齊齒呼

全清

tsi
中州音韻


去聲
齊微





精細切



去聲
皆來





葉齋去聲

洪武正韻

去聲
三霽


全清
子記切
tsi

去聲
六泰


全清
側賣切
tʃiai
分韻撮要

陰去
第二威偉畏






以上參考資料: [17]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ts
i̯ad
王力系統
ts
ǐat
董同龢系統
ts
jæd
周法高系統
ts
jiar
李方桂系統
ts
jadh
西漢



東漢





jad


jad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祭霽

jiɑd
北魏後期北齊
祭霽

jiɑd
齊梁陳北周隋
祭霽

jiæi
隋唐
高本漢系統

ts
i̯ɛi
王力系統

ts
ǐɛi
董同龢系統

ts
jæi
周法高系統

ts
iæi
李方桂系統

ts
jäi
陳新雄系統

ts
ǐɛi
以上參考資料: [15-16] 

方音彙集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發音
調值
調類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ɕi
51
去聲
官話(北方官話)
濟南
tɕi
21
去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ɕi
5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ɕi
3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ɕi
1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sɿ
5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ɕi
55
去聲
晉語
太原
tɕi
45
去聲
吳語
蘇州
tsi
412
陰去
吳語
温州
tsei
42
陰去
湘語
長沙
tɕi
45
陰去
湘語
雙峯
tɕi
35
陰去
贛語
南昌
tɕi
45
陰去
客家話
梅縣
tsi
52
去聲
粵語
廣州
tʃɐi
33
陰去
粵語
陽江
tʃɐi
24
陰去
閩語(閩南語)
潮州
tsi
213
陰去
閩語(閩南語)
廈門
tse
11
陰去
閩語(閩東語)
福州
tsie
213
陰去
閩語(閩北語)
建甌
tsi
22
陰去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17]  、《漢語方音字彙》 [19]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8-12]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7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8-11-07]
  • 4.    平水韻 八霽  .搜韻[引用日期2019-08-12]
  • 5.    陳政著.字源談趣 800個常用漢字之由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7:194-195
  • 6.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第7卷 [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910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616;1634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1
  • 9.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19-08-12]
  • 10.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375,;384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803
  • 1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50
  • 13.    各體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8-19]
  • 14.    田其湜編.六體書法大字典[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07:1459
  • 15.    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19-08-22]
  • 16.    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19-08-22]
  • 17.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19-08-12]
  • 18.    俞水生著.漢字中的禮儀之美[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7.12:155-159
  • 19.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 第2版[M]: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06:86
  • 20.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2566-256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