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又(拼音:yòu)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及商代金文 [3]  ,其古字形像人的右手,本義即右手,也指方位之右。因“又”借用為副詞,方位之右就用“右”表示。“又”主要用作副詞,表示動作、行為的重複、繼續,也表示同時存在幾種情況或性質。“又”還表示意思上更進一步,相當於“而且”。“又”還表示轉折,相當於可是。“又”也表示兩件互為矛盾的事情,一般疊用。此外“又”還有在敍説某個範圍之外另有所補充的含義。
“又”是漢字部首之一,序號24 [4]  。用“又”作意符的字一般與手有關,如:、受。有些簡化字裏的“又”,用來代替筆畫多的偏旁,既不表音也不表義,如:勸、雞、觀、鄧、轟。
中文名
拼    音
yòu
部    首
五    筆
CCCC
倉    頡
NK
鄭    碼
XS
字    級
一級(0021)
平水韻
去聲二十六宥 [7] 
注音字母
ㄧㄡˋ
總筆畫數
2+0
統一碼
基本區 U+53C8
造字法
象形字
結    構
獨體字,獨體結構
四角碼
7740₀
異體字
𡯅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象形字。“又”字甲骨文寫作圖1,像人的右手,是“”的初文。段玉裁《説文解字注》:“此即今之右字。”不過在古文字中,用作偏旁的“又”一般表示廣義的手,既可以表示左手,也可以表示右手。圖2是周代早期金文裏的“又”。從甲骨文到篆文,都上像五個手指省作三個手指,連着的一豎像手臂,據具體的實象造字。隸書作圖5,形體發生變化,楷書沿之,也就不易瞭解其初形了。 [2]  [8] 
在卜辭中,“又”主要有兩種含義,一表示左右的“右”,二表示有無的“有”。 [19]  後來,又假借“又”來表示“重複”和“再”等義,逐漸成為“又”的基本義。引申可表示加重語氣、更進一層;也表示幾種情況或幾種性質同時存在等。 [9]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yòu
副詞
表示重複或繼續。
again
《詩經·小雅·巧言》:“亂之又生,君子信讒。”
巴金《探索集·探索之三》:“我的小説是我在生活中探索的結果,一部又一部的作品就是我一次又一次的收穫。”

表示幾種情況或性質同時存在(多重複使用)。
at the same time
《國語·晉語一》:“既無老謀,而又無壯事,何以事君?”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整整一天半夜,她沒有吃過一口東西,這時覺得又餓又渴。”
又驚又喜;又紅又專
表示意思上更進一層。
and
那一天正好是三伏的第一天,又是中午,又沒有風,不動也會出汗。
《墨子·非攻中》:“至攘人犬豕雞豚者,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

表示在某個範圍之外有所補充。
in addition;
besides
《莊子·應帝王》:“始吾以夫子(指壺子)之道為至矣,則又有至焉矣。”
趙樹理《小二黑結婚》十二:“縣裏把罪狀一一證實之後,除叫他們賠償大家損失外,又判了十五年徒刑。”
又及
表示整數之外再加零數。

魯迅《朝花夕拾·範愛農》:“我交出賬目和餘款一角又兩銅元。”
二又三分之一。

表示有矛盾的兩件事情。

《西遊記》第十四回:“你往那裏去來?教我行又不敢行,動又不敢動,只管在此等你。”
他又想去,又不想去,拿不定主意。

表示輕微轉折,相當於“卻”。
but
《二刻拍案驚奇》卷九:“(楊素梅)好生不快,又不好説得出來。”

用在否定或反問句裏,加強語氣。

《左傳·莊公十年》:“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巴金《隨想錄·多印幾本西方文學名著》:“多印幾本近代、現代的西方文學名著,又有什麼不好呢?”

動詞
通“”。寬恕。

《禮記·王制》:“王三又,然後制刑。”

通“”。保佑。

《小屯殷虛文字乙編》 7826 :“我伐馬方,帝受我又。”

yǒu
動詞
通“有”。

《易·繫辭上》:“又以尚賢也。”陸德明釋文:“鄭本作‘有以’。”
《漢書·韓信傳》:“淮陰少年又侮信曰:‘雖長大,好帶刀劍,怯耳。’”《史記》又作“有”。

[10-11] 

近義辨析

還、又
副詞“還”和“又”都可以表示動作再一次出現,但是“還”表示未實現的動作,如:他昨天去過,明天還要去。“又”表示已實現的動作,如:他昨天去過,今天又去了。 [12] 
再、又
在表示動作重複或繼續時,“再”用於尚未實現的,“又”用於已經實現的,如:再説一遍(尚未實現)︱又説了一遍(已經實現)︱再玩一會兒(尚未實現)︱又玩了一會兒(已經實現)。 [13]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三】【又部】於救切(yòu)
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𠛱多略不過三也。凡又之屬皆從又。
〖註釋〗①𠛱:列的異體字;類。②略:簡略。③不過三:徐灝《説文段注箋》:“古人凡言物多者以三為率(標準)。” [14] 

説文解字注

“手也,象形”注:此即今之右字。不言又手者,本兼𠂇又而言,以屮別之。而又專謂右,猶有《古文尚書》而後有《今文尚書》之名,有《後漢書》而後有《前漢書》之名,有《下曲禮》而後有《上曲禮》之名也。又作右而又為更然之詞。《穀梁傳》曰:又,有繼之辭也。
“三指者”注:三岐象三指。
“手之列多略不過三也”注:以指記數者,或全用,或用三。略者言其大略。於救切。古音在一部。 [15] 

康熙字典

【子集下】【又部】 又;部外筆畫:0
《唐韻》於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並音宥。《説文》: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多,略不過三也。《韻會》偏旁作。
又《廣韻》又,猶更也。
又《韻補》葉夷益切,音亦。復也。《詩·小雅》:人之齊聖,飲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富音逼。 [16]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5]

書寫提示

首筆㇇(橫撇)從左上格起筆,折點在豎中線右側,撇段通過田字格中心,撇至左下格。末筆捺楷體上端不與㇇(橫撇)相接,下部與㇇(橫撇)相交於豎中線左側,捺腳稍低於撇尖。 [6]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
i̯ŭɡ
王力系統
ɣ
ǐwə
董同龢系統
ɣ
juə̆ɡ
周法高系統
ɣ
jwəɣ
李方桂系統
gw
jəgh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j
i̯ə̯u
擬音/王力系統

ɣ
ǐəu
擬音/董同龢系統

ɣ
ju
擬音/周法高系統

j
iəu
擬音/李方桂系統

j
ə̆u
擬音/陳新雄系統

j
ǐou
[17] 

韻書集成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四十九宥

開口呼
三等
次濁
於救切
ɣju
集韻
去聲
四十九宥
雲/匣

開口呼
三等
全濁
尤救切
ɣiəu
禮部韻略


去聲





爰救切

增韻


去聲





爰救切

中原音韻

去聲
尤侯

齊齒呼

全清

iəu
中州音韻


去聲
尤侯





移究切

洪武正韻

去聲
十九宥


次濁
爰救切
oiou
分韻撮要

陽去
第五修叟秀






[17]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iou
51
去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iou
21
去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iou
5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iou
3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iəu
1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5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iɤɯ
55
去聲

晉語
太原
iəu
45
去聲

吳語
蘇州
jiʏ
24
陽平

吳語
温州
jiau
22
陽去

湘語
長沙
iəu
45
陰去
文讀
iəu
21
陽去
白讀
湘語
雙峯
33
陽去

贛語
南昌
iu
45
陰去

客家話
梅縣
iu
52
去聲

粵語
廣州
jɐu
22
陽去

粵語
陽江
jɐu
54
陽去

閩語(閩南片)
廈門
iu
33
陽去

閩語(閩南片)
潮州
iu
55
陽平

閩語(閩東片)
福州
ieu
242
陽去

pou
242
陽去
俗讀,為“復”(復原)訓讀
閩語(閩北片)
建甌
iu
44
陽去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8]  、漢典 [17]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21]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220
  • 3.    董蓮池編著.新金文編 上[M]. 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10:320
  • 4.    GB13000.1字符集漢字部首歸部規範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3-22]
  • 5.      .漢典[引用日期2018-08-15]
  • 6.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424
  • 7.    平水韻 二十六宥  .搜韻[引用日期2020-03-21]
  • 8.    陳政 著.字源談趣 800個常用漢字之由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7:97
  • 9.    左民安著.細説漢字 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03:48
  • 10.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2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851
  • 1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582
  • 12.    曹先擢,蘇培成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新華多功能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12:292
  • 13.    曹先擢,蘇培成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新華多功能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12:888
  • 14.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411
  • 15.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0-03-21]
  • 16.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95
  • 17.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21]
  • 18.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 第2版[M]:語文出版社,2003.06:221
  • 19.    王元鹿著.漢字中的符號之美[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7.12:89-9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