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逸周書

(中國古代歷史文獻彙編)

鎖定
《逸周書》是中國古代歷史文獻彙編,又名《周書》,隋唐以後亦稱為《汲冢周書》。作品中內容主要記載從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穆王,厲王到景王年間的時事。舊説《逸周書》是孔子刪定《尚書》後所剩,是為“周書”的逸篇,故得名。今人多以為此書主要篇章出自戰國人之手,可能還經漢代人改易或增附。 [1] 
書    名
逸周書
別    名
周書
周志
外文名
Yi Zhou Shu
創作年代
先秦或西漢
最早出現於
説文解字 [2] 
篇    數
全書十卷71篇

逸周書目錄

卷一
度訓解第一
命訓
常訓解第三
文酌解第四
糴匡解第五
卷二
武稱解第六
允文解第七
大武解第八
大匡解第十一
程典解第十二
程寤(闕)
秦陰解第十四(闕)
九政第十五(闕)
九開第十六(闕)
劉法第十七(闕)
文開第十八(闕)
保開第十九(闕)
八繁第二十(闕)
卷三
酆保解第二十一
大開解第二十二
小開解第二十三
文儆解第二十四
文傳解第二十五
柔武解第二十六
大開武第二十七
小開武解第二十八
寶典解第二十九
酆謀解第三十
寤敬解第三十一
武順解第三十二
武穆解第三十三
卷四
和寤解第三十四
武寤解第三十五
克殷解第三十六
大匡解第三十七
文政解第三十八
大聚解第三十九
世俘解第四十
箕子第四十一(闕)
耆德第四十二(闕)
卷五
商誓解第四十三
度邑解第四十四
武儆解第四十五
五權解第四十六
成開解第四十七
作雒解第四十八
皇門
大戒解第五十
卷六
周月解第五十一
時訓解第五十二
月令解第五十三(闕)
諡法解第五十四
明堂解第五十五
嘗麥解第五十六
本典解第五十七
卷七
官人解第五十八
王會解第五十九
卷八
史記解第六十一
職方解第六十二
卷九
芮良夫解第六十三
太子晉解第六十四
王佩解第六十五
殷祝解第六十六
周祝解第六十七
卷十
武紀解第六十八
銓法解第六十九
器服解第七十
周書序
出土於清華簡但未完全確定序次的尚書類逸文
厚父 [5-7] 
[8] 

逸周書作品簡介

《逸周書》今本全書十卷,正文七十篇,其中十一篇有目無文,四十二篇有晉五經博士孔晁注。各篇的篇名均贅“解”字。又序一篇,各本或在卷端,或附卷尾。《左傳》《國語》稱引《周書》多次,考查文字,在今《尚書》之中與《墨子》《戰國策》也稱引《周書》多次,考查文字,與今《逸周書》同。《左傳》引今《逸周書》之文,或曰“周志”或曰“書”。序與《尚書》序相類,分言各篇之所由作。正文基本上按所記事之時代早晚編次,歷記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穆王厲王及景王時事。 [3] 
《逸周書》內容龐雜,各篇體例、性質不盡相同,正文大體上按史事之年代早晚編次,記事上起周初的文王、武王,下至春秋後期的靈王、景王。該書記載了許多重要史事,保存了不少上古時期的歷史傳説,對研究先秦歷史文化很有價值,其中《克殷》《世俘》等篇記武王伐紂經過,是研究商周之際史事的重要依據之一。 [1] 

逸周書歷史沿革

刻本《逸周書》書影 刻本《逸周書》書影
《逸周書》原名《周書》。《逸周書》稱呼初見於東漢許慎的《説文解字》,自清代修《四庫全書》,題名為《逸周書》,《逸周書》書名才確定。《隋書·經籍志》又誤題為《汲冢周書》(實際並非汲冢所出),相傳乃孔子所刪百篇之餘,故不入六經。作者不詳。此書經後代學者考定為先秦古籍,與《尚書》相類,是一部周時誥誓辭命的記言性史書。
今本全書10卷,正文70篇,其敍事上起周文、武王,下至春秋後期的靈王、景王。內容龐雜,體例不一,性質各異,如前3篇皆以王者師的口吻,講為政牧民之道;第5篇和第11篇講救助災荒的措施與制度;第6~10篇等均類兵家言;而自第11篇以下,各篇又多以“維(王)某祀(或某月)”的形式開頭,記事或言。第30~50篇,主要記伐商前後事。第51、52篇是有關天文曆法的文字等等。其中不少事實,可以和《史記》《禮記》《周禮》等典籍中的記載相互印證。如《克殷》篇所載周武王待首於太白事及《度邑》《作雒》篇所載周公營建洛邑事等,皆為研究周代歷史的重要史料。
然此書文字多誤脱,還間雜有後人羼補、更動之作,尤須注意。清人注者數家,以朱右曾《周書集訓校釋》流傳最廣及王念孫《讀逸周書雜誌》、俞樾《周書平議》、劉師培《周書補正》和陳漢章《周書後案》,均可參考。 [4] 

逸周書來歷

《逸周書》之來歷,漢班固漢書·藝文志》所引劉向語及劉知幾史通》皆以為是孔子刪削《尚書》之餘篇,今人多不信從,而以為是戰國人所編;各篇寫成時代或可早至西周,或晚至戰國或西漢,另有個別篇章,可能還經漢代人改易或增附。如《時訓》以雨水為正月中氣,驚蟄為二月節氣,與漢以前曆法相左。該書在漢代已散佚不全。劉向校書,即謂存者四十五篇。今傳六十篇本,蓋又經後人改編。
關於《逸周書》的來歷,一種説法以為它是晉武帝汲郡古墓所出,是汲冢古書的一種,所以又稱之為《汲冢周書》,《隋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等皆如此著錄;另一種説法以為它自古流傳不絕,而非出於汲冢,並以許慎説文解字》、鄭玄周禮注》等所引材料及《漢書·藝文志》所載“《周書》七十一篇”為證。亦有人折衷兩種説法,認為今之所見《逸周書》實為後人合傳世本與汲冢本而成。 [1] 

逸周書思想內容

由於《逸周書》部分內容及思想與儒家道德理論相違背,其書迄清代一直不甚為人所重,故乏精校,版本文字脱誤嚴重。

逸周書清代校正

今傳世本有十餘種,以元至正十四年(1354)嘉興路學宮刊本為最古,但不易得。《四部叢刊初編》所收為明嘉靖間四明章檗刊本。清乾隆盧文弨合眾本校刊,是為抱經堂本,世推“最善”。
清人著者數家,以朱右曾《周書集訓校釋》流傳最廣,然其注較簡,且説多本丁宗洛《逸周書管箋》。另有潘振《周書解義》、陳逢衡《周書補註》、唐大沛《逸周書分編句釋》,及王念孫《讀逸周書雜誌》、俞樾《周書平議》、孫詒讓《周書補》、劉師培《周書補正》和陳漢章《周書後案》,均可參考。

逸周書考證

逸周書 逸周書
有人認為今本蓋後人合舊本與晉太康年間汲冢所出之周書而成,故有“汲冢周書”之名。但多數人認為稱今本《周書》為《汲冢周書》,是一種誤解。 《逸周書》內容龐雜,各篇體例不盡一致,性質亦有不同。如前三篇《度訓》《命訓》《常訓》,皆以王者師的口吻,講為政牧民之道﹔第五篇《糴匡》和第十一篇《大匡》,講救助災荒的措施與制度,第六篇至第十篇《武稱》《允文》《大武》《大明武》《小明武》及第三十二篇《武順》、第三十三篇《武穆》和第六十八篇《武紀》,均類兵家言:而自第十一篇以下,各篇又多以“維(王)某祀(或某月)”的形式開頭,記事或言。
第三十至第五十篇,主要記伐商前後事。如《酆謀》記伐商前的準備,《和寤》記伐商途中事,《克殷》記克殷的經過及善後,《世俘》主要記伐殷戰果,《商誓》主要記武王訓告商舊臣諸侯之辭,《度邑》記周公規擬伊洛而定“天室”之事,《作雒》記營建成周之緣起及成周之制。
第五十一篇《月令》是有關天文曆法的文字。第五十二篇《時訓》記一年中二十四節氣及七十二時之物候。第五十四篇《諡法》言給諡的法則。第五十八篇《官人》與《大戴禮記·文王官人》文同而人異(《大戴禮》為文王太公望,此為文王與周公旦)。第五十九篇《王會》,記成周之會的盛況及各方貢獻。第六十篇《史記》,記歷史上諸王國滅亡的原因與教訓。第六十二篇《職方》,即《周禮·夏官·職方氏》文。第六十三篇《芮良夫》,記芮良夫訓誡厲王之辭。第六十四篇《太子晉》,記周景王太子晉行事。第六十七篇《周祝》,則又為韻語,純系説教。
今存的五十九篇當中,屬於或基本屬於西周作品者大概有:《世俘》《商誓》《皇門》《祭公》《芮良夫》等篇。這些篇記事當較可靠,此外,《度邑》所記之事在周初銅器何尊亦有反映,《克段》所記,朱右曾以為“非親見者不能”,也當有較可靠的根據,此二篇皆為《史記·周本紀》所採用。即使時代較晚各篇,也有研究價值,如《度訓》等篇對於研究孟子荀子等人的思想淵源,《程典》等篇對於研究古代倫理思想,類兵家言的幾篇對研究先秦兵家,《王會》對於研究古代少數民族的分佈及民族關係,均有特殊意義。

逸周書四庫提要記載

十卷(內府藏本)
舊本題曰《汲冢周書》。考《隋經籍志》《唐藝文志》,俱稱此書以晉太康二年得於魏安釐王蒙中。則汲冢之説,其來已久。然《晉書·武帝紀》及《荀勖》《束晳傳》,載汲郡人不準所得《竹書》七十五篇,具有篇名,無所謂《周書》。杜預《春秋集解後序》,載汲蒙諸書,亦不列《周書》之目。是《周書》不出汲冢也。考《漢書·藝文志》先有《周書》七十一篇,今本比班固所紀惟少一篇。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凡七十篇,《敍》一篇在其末。京口刊本,始以《序》散入諸篇,則篇數仍七十有一,與《漢志》合。司馬遷紀武王克商事,亦與此書相應。許慎作《説文》,引《周書》“大翰若翬雉”,又引《周書》“豲有爪而不敢以撅”。
馬融注《論語》,引《周書·月令》。鄭玄注《周禮》,引《周書·王會》,注《儀禮》,引《周書·比黨州閭》。皆在汲冢前,知為漢代相傳之舊。郭璞注《爾雅》,稱《逸周書》。李善《文選注》所引,亦稱《逸周書》。知晉及唐初,舊本尚不題“汲冢”。其相沿稱為汲冢者,殆以梁任昉得《竹簡漆書》,不能辨識,以示劉顯。顯識為孔子刪書之餘。其時《南史》未出,流傳不審,遂誤合《汲冢》《竹簡》為一事,而修《隋志》者誤採之耶。鄭玄祐作《大戴禮後序》,稱《文王官人篇》與《汲蒙周書官人解》相出人。《汲冢書》出於晉太康中,未審何由相似云云。殊失之不考。《文獻通考》所引《李燾跋》及劉克莊《後村詩話》,皆以為漢時本有此書,其後稍隱,賴汲蒙竹簡出,乃得復顯。是又心知其非而巧為調停之説。惟舊本載嘉定十五年《丁黼跋》,反覆考證,確以為不出汲冢。斯定論矣。其書載有太子晉事,則當成於靈王以後。所云文王受命稱王,武王、周公私計東伐,俘馘殷遺,暴殄原獸,輦括寶玉,動至億萬,三發下車,懸首太白,又用之南郊,皆古人必無之事。陳振孫以為戰國後人所為,似非無見。然《左傳》引《周志》“勇則犯上,不登於明堂”。又引《書》“慎始而敬終,終乃不困”。又引《書》“居安思危”。又稱“周作九刑”。其文皆在今《書》中,則春秋時已有之。特戰國以後又輾轉附益,故其言駁雜耳。究厥本始,終為三代之遺文,不可廢也。
近代所行之本,皆闕《程寤》《秦陰》《九政》《九開》《劉法》《文開》《保開》《八繁》《箕子》《耆德》《月令》十一篇。餘亦文多佚脱。今考《史記·楚世家》引《周書》“欲起無先”,《主父偃傳》引《周書》“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貨殖傳》引《周書》“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漢書》引《周書》“無為創首,將受其咎”,又引《周書》“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唐六典》引《周書》“湯放桀,大會諸侯,取天子之璽,置天子之座”,今本皆無之。蓋皆所佚十一篇之文也。觀李燾所跋,已有脱爛難讀之語,則宋本已然矣。 [9] 

逸周書文體意義

為闡釋性“語”體文獻提供話語資源
“語”是先秦時期非常普遍的一類文體,它作為古人生存經驗、知識積累的結晶和為人處世的指南,是當時人們的一般知識和共有的思想、話語資源,也是後人常常借用的文化資源。“語”類文獻通常以“明德”為目的,具有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有言類之語、事類之語,也有兼記言敍事之語,有散見之語,也有成篇甚至結集之語。
論語》《國語》《文子》《管子》《大戴禮記》《戰國策》等書中都有成篇的語類文獻,出土的郭店楚簡《語叢》、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馬王堆帛書《稱》、銀雀山漢簡《要言》、阜陽漢簡《春秋事語》等也都屬於語類文獻的範疇。《逸周書》中也有非常多的“語”體文,不僅大多數篇章中帶有總結性質的句子獨立出來都可以視作“語”,還存在着一些語體文集成性質的篇章,如《王佩》《銓法》和《周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