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示(拼音:shì)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其古字形像古人祭祀用的祭台。祭品都是顯示在光天化日之下,因此“示”有展示出來讓大家看的意思。人們在祭祀祖先時常常會説些禱告祈求的話,目的是求得神靈的保佑。正因如此,“示”又有“以事相告”的意思,所以又引申為顯示、表示的意思。
示是漢字部首之一,作左旁時寫作礻,用示作意符的字多與鬼神、祭祀、崇拜有關,如社、祇、祥、福等。 [17] 
中文名
拼    音
shì
部    首
五    筆
FIU [3] 
倉    頡
MMF [3] 
鄭    碼
BK [3] 
筆    順
橫、橫、豎鈎、撇、點
字    級
一級(0194) [1] 
平水韻
去聲四寘 [3] 
注音字母
ㄕˋ
總筆畫數
5+0
四角號碼
1123₄
Unicode
CJK統一漢字-793A [3] 
造字法
象形字(存疑)
結    構
獨體字,上下結構
異體字
𥘅、𡭕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2]
“示”始見於商代甲骨文。關於“示”的含義,據考證,這是古代的“神主”,即供奉祖先、神靈的木牌或石頭祭台,又稱“靈石”。這石桌很平,上面放着祭品。下面的一豎表示支撐石桌的腳。古人很相信鬼神,每逢節日或重大事件,都要跪拜祖先和鬼神,供桌上擺放着各種祭品。由此可知,“示”的本義應是指供放祭品的“石桌”,也就是“靈石”。金文的“示”字與甲骨文略有不同。下面的一豎變成了像“小”字一樣的支架,這似乎使石桌能擺放得更平穩些。也可能是表現祭祀時塗抹在神主上的血液。小篆以後,字形基本定型,沒有太大變化。 [2]  [4] 
由於“示”是神主,所以示部的字都與祭祀和鬼神有關。有的是關於神的類別,如“神”是天神,“祇”(qí)是地神,“社”是土神。有的是關於祭祀的類別,如“祝”是禱告,“祈”是求福,“祓”是除惡祭。有的是關於祖先的,如“宗”是祖廟。有的是關於禍福的事情,如福、祿、祥、禎、祜、祉都是福,“禍”是害,“祟”是神禍。隨着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祭祀的事已成過去(當然並未絕跡),上述諸字有許多不再使用,有些字的意義發生了變化,如“祝”已發展為一般的祝願,“作祟”也不再限於神禍,而是泛指搗鬼了。 [17] 
“示”本義是神主,但在實際使用中,從古至今,“示”的基本意義是“顯現,表示”。如《宣和遺事》後集:“梁(師成)外示恭謹,中存險詐。”又如示弱是表示出軟弱,示威是顯示威力,示意是表示意思,暗示意圖。又引申為把事物擺出來或指出來給人看。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又如示眾就是給眾人看。又如示範、展示、出示的“示”都是拿出來給人看的意思。“示”又用作名詞,如告示、出示安民。
上述“顯現”等義是從何而來的,過去許多人認為《説文解字》所説的“天垂象,見吉凶”是“示”的本義,那麼説“顯現”是由此引申出的意義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但是許慎沒有見過甲骨文,只是根據小篆釋字,不足為據。那麼“顯現”義的產生就應當另有來源了。
王力先生認為,“示”與“視”是同源字。“‘視’是看,‘示’是使看,二字同源。”示、視上古音同屬脂部,疊韻旁紐,中古“示”為船母去聲至韻,“視”為禪母上聲旨韻,讀音接近。裘錫圭先生指出:“視察的“視”引申而為顯示、指示的“示”(使人視就是示)。這一引申義本來就用‘視’字表示(《詩經·小雅·鹿鳴》:‘視民不恌(tiāo)’,鄭箋:‘視,古示字也。’)秦簡、馬王堆帛書都以‘視’來表示“示”了。後來為了跟本義相區別,假借充當‘視’字聲旁的、本來當神主講的‘示’字來表示這一意義。”就是説,“顯示”之“示”是“視”字引申義的假借字。但是,“顯示”義既已成為“示”的常用義,就沒有必要再去恢復本字“視”,因為文字的功能是在不斷變化的,在漢字的大系統中,“視”與“示”已經找好了各自的位置,很好地承擔起了各自的任務。 [17] 
也有學者認為,示字的具體象形是神主,具體含義是把神意顯示給人,所以在古漢語中“示”被看作為“視”的使動,可見“示人”(使人看)一詞就是由神意示人直接引申而來。 [18]  還有人認為,由於“示”作為擺放祭品的石桌,它常將祭品顯示在光天化日之下,供鬼神享用,因此“示”便引申出“給人看”的意思。 [19]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shì
動詞
〈文言〉上天顯現出某種徵象,向人垂示休咎禍福。
notify;show
《周易·繫辭下》:“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隕然,示人簡矣。”

把事物擺出來或指出來使人知道。
point out
禮記·禮運》:“刑仁講讓,示民有常。”
示意;指示;顯示;啓示;表示
〈文言〉告訴;告知。
hint
屈原《九章·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
戰國策·秦策二》:“醫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

〈文言〉教導。

禮記·檀弓下》:“國奢則示之以儉,國儉則示之以禮。”
桓寬《鹽鐵論·本議》:“夫導民以德,則民歸厚;示民以利,則民俗薄。”

〈文言〉通“”。看待。

《太平經》卷六七:“帝王待之若明(朋)友,比鄰示之若父母。”

名詞
〈文言〉公文;告示。
notice
鏡花緣》第三十八回:“那看的人雖如人山人海,好在國王久已出示。”

用於對他人信函、告白、批答等的敬語。

魯迅《書信集·致陳君涵》:“稿本應否寄回,候來示照辦。”
惠示;賜示
zhì
動詞
〈文言〉通“”。

《詩經·小雅·鹿鳴》:“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名詞
同“”。地神。

《周禮·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


以上參考資料: [5-6]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一上】【示部】神至切(shì)
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從二。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凡示之屬皆從示。
𥘅,古文示。
〖註釋〗①象:指天象,即下文的“天文”。②見(xiàn):上古無現字,凡出現義都寫作“見”。③示:顯示,給人看。④二:古文上字。 [7] 

説文解字注

天𠂹象,見吉凶。
注:見《周易·繫辭》。
所㠯示人也。從𠄞。
注:古文上。
三垂,
注:謂川。
日月星也。觀乎天文㠯察時變。
注:見《周易·賁彖傳》。
示神事也。
注:言天縣象箸明以示人,聖人因以神道設敎。
凡示之屬皆從示。
注:神至切。古音第十五部。《中庸》《小雅》以示為寘。
𥘅,古文示。
注:所謂古文諸上字皆從一也。 [8] 

廣韻

巨支切,平支羣 ‖示聲支部(qí)
祇,地祇,神也。巨支切。二十五。
示,上同。見《周禮》。本又時至切。
神至切,去至船 ‖示聲脂1部(shì)
示,垂示。神至切。五。 [9] 

康熙字典

【午集下】【示部】
古文:𥘅
廣韻》巨支切。《集韻》翹移切。《正韻》渠宜切,並音岐。同祇。《周禮·春官》大宗伯掌天神人鬼地示之禮。《釋文》示或作祇。
又姓。《史記·晉世家》:示眯明。《左傳》:作提彌明。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越嶲郡有蘇示縣。
又《唐韻》《集韻》《韻會》竝神至切,音侍。垂示也。《説文》: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從二,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徐曰:二,古上字。左畫為日,右為月,中為星。畫縱者取其光下垂也。示,神事也。故凡宗廟社神祇皆從示。《玉篇》:示者,語也。以事告人曰示也。《易·繫辭》: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𥳑矣。《禮·檀弓》:國奢則示之以儉,國儉則示之以禮。《書·武成》:示天下弗服。
又與視通。《詩·小雅》:視民不恌。箋:以目視物,以物示人,同作視字。《禮·曲禮》:幼子常視毋誑。疏:示視古字通。《前漢·高帝紀》:視項羽無東意。師古注:漢書多以視為示。
又姓。明宣德中賢良示容。 [10]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11]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12]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13]

字形書寫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示”字書寫演示 “示”字書寫演示
【規範提示】第四筆楷體是點。
【寫法】“二”居上居中,長橫在橫中線上側。“小”,豎鈎在豎中線,底部低右點高。 [14] 

書法欣賞

以上參考資料: [15]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i̯ər
先秦
王力系統
ȡ
ǐei
先秦
董同龢系統
ɟʰ
jed
先秦
周法高系統
zd
jier
先秦
李方桂系統
g
rjidh


jiəd


jiəd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dʑʰ
i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i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dʑʰ
jei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ʑ
iɪi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ji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dʑʰ
ǐe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6] 

韻書集成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韻系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上平五支
支A

開口呼
全濁
巨支切
ɡʰje
去聲
六至
脂A

開口呼
全濁
神至切
dʑʰjei
集韻

平聲
上平五支

開口呼
全濁
翹移切
ɡjɛ

平聲
上平七之
船/常

開口呼
全濁
市之切
ʥie

去聲
五寘

開口呼
全清
支義切
ʨiɛ

去聲
六至
船/常

開口呼
全濁
神至切
ʥiɪ
禮部韻略


去聲






神至切

增韻


平聲






翹移切



去聲






時利切

中原音韻

去聲
支思


開口呼

全清

ʂï
中州音韻


去聲
支思






詩至切

洪武正韻

平聲
二支


全濁
渠宜切
g‘ie

去聲
二寘


全濁
時吏切
ʒie
分韻撮要

陽去
第三幾紀記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6]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8-08]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3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8-10-25]
  • 4.    顏煦之編著.一字一世界 ST[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5.01:24
  •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184
  • 6.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2553
  • 7.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5
  • 8.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19-08-08]
  • 9.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44;355
  • 10.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800
  • 11.    説文解字書影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9-08-09]
  • 12.    説文解字注書影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9-08-09]
  • 13.    [清]張玉書 等 編纂.康熙字典[M].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839
  • 1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315
  • 15.    各體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8-09]
  • 16.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19-08-08]
  • 17.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139-141
  • 18.    姚炳祺著.文字訓詁論集[M].廣州: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10:257-258
  • 19.    吳東平著.漢字的故事[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9:97-9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