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LGA775

鎖定
Land Grid Array 775簡稱LGA775,又稱為Socket T
取代了上代處理器Socket 478,它最大最直觀的變化就是處理器不再有針腳,而是改為觸點式,而針腳是在主板上,這樣的話,減少了CPU拔插時針腳易損壞的問題
就在2004年春節前後,Intel就推出了一個代號為Prescott的新內核,這是業界首次使用90nm的製造工藝,也許是當時的Northwood架構也優秀,Prescott太稚嫩,英特爾官方給出的數據也是Northwood性能同頻下稍高於Prescott,但Prescott的二級緩存終有用武之地的,在類似多媒體應用中,大緩存優勢便體現了出來,並且Prescott核心有利於更高主頻的設計,因此Prescott的推廣試產標誌着Intel進入了LGA775時代。 [1] 
中文名
775針處理器
外文名
LGA775
Socket T
上市時間
約 2004年8月9日 [1] 
所屬品牌
Intel
產品類型
CPU中央處理器
簡    介
Intel處理器的插座

LGA775主要功能

LGA(LAND GRID ARRAY)是INTEL64位平台的封裝方式,觸點陣列封裝,用來取代老的Socket 478接口,也叫SocketT,通常叫LGA,也有人習慣了叫socket,是不對的。LGA775意思是採用775觸點的CPU,Socket775是主板上採用775針的接口。理解起來是一個意思。其封裝方式特徵是沒有了以往的針腳,其只有一個個整齊排列的金屬觸點,故此 CPU 並不能利用針腳固定接觸,而是需要一個安裝扣架固定,令 CPU 可以正確壓在 Socket 露出來的具彈性的觸鬚上,其原理就像 BGA 一樣,只不過 BGA 是用錫焊死,而 LGA 則是可以隨時解開扣架而更換芯片。
當然,LGA封裝方式肯定不是Intel的專利,它的全稱是Land Grid Array,譯為平面網格陣列封裝。除了Intel之外,AMD的處理器同樣有采用LGA封裝方式的,只不過不是人們熟悉的台式機產品上。由於AMD當時使用的940針腳基本上已經達到了PGA(Pin Grid Array,針腳柵格陣列)的極限,而AMD的Opteron處理器為了實現更多的功能,亦轉產至LGA封裝,其插座被稱為Socket F,有着1207個針腳,因此也被叫做Socket 1207。
LGA775散熱器的孔距為:對角線102mm,相鄰兩孔距72mm。

LGA775CPU

LGA775 CPU 是沒有針腳的,只有一些金屬點,一共 775個. LGA775架構處理器的針腳,其實是做在了主板上,主板上有 775 個具有一定彈性的針腳,頂住那些金屬點,達到CPU工作的目的。
一般來説比如 462 架構的處理器就是 462 根針. 478 就是 478針. 370 就是 370根針... 這方面,Intel 和AMD 公司都是一樣的...
Socket 775又稱為Socket T,是應用於Intel LGA775封裝的CPU所對應的處理器插槽,能支持LGA775封裝的Pentium 4、Pentium 4 EE、Celeron D等CPU。Socket 775插槽與廣泛採用的Socket 478插槽明顯不同,非常複雜,沒有Socket 478插槽那樣的CPU針腳插孔,取而代之的是775根有彈性的觸鬚狀針腳(其實是非常纖細的彎曲的彈性金屬絲),通過與CPU底部對應的觸點相接觸而獲得信號。因為觸點有775個,比以前的Socket 478的478pin增加不少,封裝的尺寸也有所增大,為37.5mm×37.5mm。另外,與以前的Socket 478/423/370等插槽採用工程塑料製造不同,Socket 775插槽為全金屬製造,原因在於這種新的CPU的固定方式對插槽的強度有較高的要求,並且新的prescott核心的CPU的功率增加很多,CPU的表面温度也提高不少,金屬材質的插槽比較耐得住高温。在插槽的蓋子上還卡着一塊保護蓋。
Socket 775插槽由於其內部的觸針非常柔軟和纖薄,如果在安裝的時候用力不當就非常容易造成觸針的損壞;其針腳實在是太容易變形了,相鄰的針腳很容易搭在一起,而短路有時候會引起燒燬設備的可怕後果;此外,過多地拆卸CPU也會導致觸針失去彈性進而造成硬件方面的徹底損壞,這是其最大缺點。
採用Socket 775插槽的主板數量並不太多,主要是Intel 915/925系列芯片組主板,也有采用比較成熟的老芯片組例如Intel 865/875/848系列以及VIA PT800/PT880等芯片組的主板。不過隨着Intel加大LGA775平台的推廣力度,Socket 775插槽最終會取代Socket 478插槽,成為Intel平台的主流CPU插槽

LGA775核心代號

總共9種核心代號,N款衍生型號。
核心代號所對標的衍生型號
Prescott Pentium 4 505J, 506, 520-570, 520J-570J, 521-571
Prescott 2M Pentium 4 630-670, 662-672
Prescott 256K Celeron D 325J-345J, 326-351
Prescott Pentium 4 Extreme Edition 3724MHz
Cedar Mill Pentium 4 631-661
Gallatin Pentium 4 Extreme Edition 3400/3466MHz
Smithfield Pentium D 805, 820-840
Smithfield Pentium Extreme Edition 840
Presler Pentium D 915, 925, 920-960
Presler Pentium Extreme Edition 950/960
Conroe Core 2 Duo E4300-4400, E63X0-68X0, Pentium Dual-Core E21X0-E2200
Conroe Core 2 Extreme, X6800
Conore Celeron Dual Core E1X00
Kentsfield Core 2 Quad, Q6600, Q6700
Kentsfield Core 2 Extreme, QX6700, QX6850, QX6800
Wolfdale Core 2 Duo E8X00 45nm
Wolfdale Core 2 Duo E7X00 45nm
Wolfdale Pentium Dual Core E5X00 45nm
Wolfdale Pentium Dual Core E6X00 45nm
Yorkfield Core 2 Quad, Q8X00, Q9X00 , Q9X50
Yorkfield Core 2 Extreme, QX9650, QX9770 [1] 
衍生型號的簡單説明介紹
Prescott的二級緩存從Celeron 256K一直到P4 EE的2M,主頻從2.66Ghz一直到3.8Ghz 。
Cedar Mill是Prescott的65nm版。
Gallatin本是志強的一個核心,而在台式機也有基於它的兩款型號,均是至尊版規格,512K二級緩存,2M三級緩存
SmithfieldPDXXX,它是將兩塊Prescott封裝在一起,效能較之前的超線程技術有大幅提高,但是兩顆核心之間還是不能直接訪問,需要通過北橋才能相互通信,這也是早期Intel多核的通病,並且雙芯的功耗是巨大的。
Presler其實是Cedar Mill的雙芯版,業界稱這種方式為“鬆散型耦合方案”,這樣的好處是不用再行設計,通過核心的堆積,實現高性能,若是刪減,實現性能的削弱,從此分出檔次,但這種缺點是,性能的提高是不成正比的,並且換來的是高功耗。
Conroe俗稱的“扣肉”,並且Intel從此統一了架構稱呼,統稱為酷睿架構。摒棄以往的高主頻設計,跨入效率時代,用Intel的説法是,性能=頻率*每個時鐘週期的指令數,也就是説酷睿當時的起跳主頻很低,但是每個週期可以完成很多,並具備有128位SIMD執行能力,這也使K8打壓PD的局面得到扭轉,從此以後AMD是遊戲專用U的觀念徹底顛覆,效率更高的酷睿架構才是真正的遊戲王。
Kentsfield同樣是利用前者思路,用的是兩顆Conroe雙核,封裝在一起,形成的四核處理器,但此時藉助酷睿架構的高效率,使得這次“堆料”比Presler成功的多。
Wolfdale俗稱狼溪,它本是一個地名,也是45nm Penryn架構的核心代號,是65nm的升級版——加入了SSE4指令集,並且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45nm製程,雙核的高端型號就是使用的Wolfdale,代表性型號有E6850,6750,E6550,E7XXX和E8XXX。
Yorkfield就是LGA775的終結篇了,最高型號是QX9770了,此時規格已經達到了主頻3.2Ghz,12M二級緩存,MMX, SSE, SSE2, SSE3, SSSE3, SSE4.1, EM64T ,FSB達到了1600Mhz,因為也是兩個Wolfdale雙核封裝起來的,所以功耗仍然是65W*2的層次。 [1] 

LGA775經典產品

Prescott:P4 506
在04年AMD的K7在大談PR值的時候,Northwood的臉上確實沒什麼光,畢竟效能確實不太好,超長流水管線雖然可以提高主頻,但是如果出現計算錯誤必須付出清空整個流水管線的代價。而Intel大膽的發展Prescoott架構,果然是立竿見影——P4 506就是很經典的一款。 [1] 
處理器正面|處理器背面|原包搭配的散熱器
其實,Pentium 4 506就是Pentium 4 505的EM64T版本,不過大家可能對Pentium 4 505處理器比較陌生,因為它是主攻OEM市場的版本。Pentium 4 506採用的是Prescott核心,90納米制程,LGA 775接口,電壓採用multiple VID,介於1.25V-1.4V之間,主頻2.66GHz/倍頻20,核心為E0 Stepping,支持SSE3指令集及EM64T技術,同時支持Intel Disable Bit防病毒功能,但不支持Hyper-Threading技術。 [1] 
處理器的外包裝|清晰的處理器編號
最為奇蹟的是,在2005年07月06日CNET中國.ZOL發佈的文章《趕超4000+!實測P4 506風冷上4GHz》來看,P4 506風冷上4GHz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在這次評測中,使用了2顆標稱性能與IntelP4 506處理器相近的CPU進行對比,另外也加入了對P4 506處理器的超頻測試,為了保持測試平台的數據的真實有效,在測試中使用的平台全部是DDR平台,內存使用的也都是同樣的內存,包括SPD參數,硬盤的系統及測試軟件也都是經過全新的安裝。對於測試的主板來説當時915PL是Intel的一個低端平台,而nVIDIA nForce4 SLI是AMD平台中的高端。 [2] 
《趕超4000+!實測P4 506風冷上4GHz》
測試平台配置介紹
處理器
CPU
AMD Athlon 64 FX53+ (相當於4000+)2.4 GHz, 1 MB L2 Cache
Intel Pentium 4 Processor 506 FSB533 1MBL2
Intel Pentium 4 Processor 530 FSB800 1MBL2
內存
Memory
金士頓DDR400 2x 512 MB BT-D43 (BySPD)
主板
AMD 平台
AMD 平台 AMD 平台
Abit Fatal1ty AN8 Sli (nVIDIA nForce4 SLI Chipset)
Intel 平台
Intel 平台 Intel 平台
Asus P5GPL (915PL+ICH6)
顯卡
ASUS Geforce 6800 GPU: NV45 (350 MHz)
Memory: 256 MB GDDR-SDRAM (600 MHz)
硬盤
希捷酷魚7 80GB, 8MB , 7200 rpm SATA
光驅
DVD-ROM
Benq (16x)DVD RW
電源
Thermaltake
W0049 ATX 12V 2.0, 680 W
軟件
芯片組驅動
NVIDIA Forceware 6.53
Intel inf 7.0.0.1019
顯卡驅動
NVIDIA Forceware 71.84
DirectX
版本: 9.0c
操作系統
英文Windows XP Professional2600+Service Pack1
圖1 CPU-Z 2.66GHz|CPU-Z 4GHz
圖1是CPU-Z在默認頻率及超頻後的截圖 [2] 
測試
首輪測試中使用了3Dmark03、05這兩個軟件。(3Dmark是顯卡測試類必備的測試軟件,3DMark03是於2002年底發佈的,作為一款顯卡測試軟件,3DMark03提供了四項Game的測試。第一項測試為Wings of Fury這是一個基於DirectX7的遊戲測試,使用了vertex shaders 1.1。第二和第三項測試分別為Battle of Proxycon和Trolls Lair這兩項測試是基於DirectX8的測試,使用了pixel shaders 1.4和vertex shaders 1.1。第四項測試為Mother Nature,這個場景基於PixelShaders2.0和Vertex Shader2.0引擎,真實的模擬出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在3DMark05中加入了對微軟DirectX 9.0C的支持,所以完全支持Shader Model 2a、2b、3.同時加入的更加詳細顯示控制面板,可以使用户對測試進行更為詳細的畫面控制。3DMark05還使用了全新的更為類似遊戲的3D引擎,使測試更接近於正常的遊戲運行。它包含了三個全新的測試場景,分別為:Return to Proxycon、Firefly Forest、Canyon Flight,通過這三個場景的測試便可以得出分數。) [2] 
3Dmark03|3Dmark05
在3Dmark03及05可以看出在首輪測試中,超頻之後的P4 506處理器為顯卡的性能提升了不少,在3Dmark03中P4 506處理器超頻後為顯卡帶來了6%的性能提升,在3Dmark05中P4 506處理器為顯卡帶來了3%的提升,超頻後的P4 506處理器在3Dmark測試中的得分要優於FX-53處理器搭配nForce4平台。第一輪超頻4GHz的506獲勝
第二輪測試使用的測試軟件是PCmark02,PCmark02是Futuremark推出了一款比較早的綜合性能測試軟件,包括對CPU、內存、硬盤的檢測。 [2] 
CPU TEST|Memory TEST|HDD TSET
在PCmark02的測試中,無論是CPU、Memory還是HDD,超頻後的P4 506處理器都以不可壓倒的氣勢超過了本次參測的所有處理器,在CPU測試中超頻後的506與超頻前的506性能提高了33%,內存成績提高了25%,但硬盤性能的提升並不明顯也僅只有1%。經過超頻後的P4 506處理器,首先在前段總線上得到了升級,由533MHz提升到了800MHz,雖然不支持HT技術,但是沒有看到減少HT技術後所帶來的缺陷。經過第二回合的較量超頻後的P4 506獲勝
第三輪測試,PCmark04。Pcmark04作為Pcmark02的升級,增加了對顯卡的測試功能,更新了數據庫信息,測試也更為嚴格。 [2] 
CPU|Memory|Graphics|HDD TEST
可以看到在PCmark04的測試成績中,FX-53處理器的性能被完全發揮出來,從CPU測試成績來看超頻後的P4 506處理器性能飈向FX-53處理器,兩者之間的分數咬得很緊,經過超頻後的P4 506比未超頻的506處理器性能要提高48%,逼近50%的性能提升,這個幅度非常的驚人。內存的測試成績同樣在預料之中,隨着頻率及前端總線的提高,超頻後的506處理器與超頻前的506相比性能提升了35%。在這裏AMD FX-53處理器內部集成的內存控制器發揮的性能也是不言而喻的。顯卡的測試成績幾款處理器的性能差距並不是很大,FX-53依然處理領先地位。從硬盤的測試成績看來還是將主要功勞歸功於芯片組,Intel芯片組的磁盤性能不用我們去懷疑,相反在這方面nVIDIA還要多下些功夫。在第三輪的較量中獲勝者是:AMD-FX53。
第四輪測試,Sisoft Sandra2005,是一直在沿用的測試工具之一,它功能強大,不但可以檢測設備的相關信息,還可以對設備進行測試,擁有超過30種以上的分析及測試模組數據。 [2] 
ALU|FPU/iSSE2|Memory|Media
在Sisoft Sandra的CPU浮點及多媒體運算測試中AMD的FX-53發揮了應有的性能,雖然經過超頻後的P4 506處理器在成績上不及FX-53,但與自身相比所有成績平均有40%左右的性能提升,在內存測試方面FX-53內部集成的內存控制器讓,這對DDR 400內存發揮了出色的性能,依然性能出眾。第四輪獲勝者:AMD-FX53。
第五輪測試,分別對這幾款CPU的遊戲性能做了一個簡單的測試,測試的遊戲項目是DOOM3和Aquamark3 [2] 
圖2 Doom3|Aquamark3 GPU GFX ALL
在此次測試中FX-53表現出了其遊戲王者的地位,在DOOM3中P4 506處理器在超頻後的性能提升了45%,在Aquamark3中超頻後的GPU性能提高了35%,GFX提高了9%,總體成績提高的非常明顯有近170%左右的提升,圖2中也可以看出超頻後的P4 506處理器的明顯性能優勢。在這一輪比賽中獲勝者仍然是:AMD FX-53。
最後一輪測試,對處理器的多媒體音頻及視頻方面進行了測試,這裏請注意柱狀圖的單位是:秒。時間越少的越好。視頻文件為199MB的VOB格式,音頻文件為426MB的WAV文件。 [2] 
Razorlame|SUPPER PI 1M 4M|Auto
P4 506處理器經過一番洗禮之後,其超頻後的優勢仍然不減,在每項測試中都排在首位,勝利者當然就是OC至4GHz的P4 506。 [2] 
總結
經過測試,P4 506處理器的優異超頻性,即僅在風冷的條件下就可以達到4GHz。P4 506不僅超頻方面有優勢,而且在當時售價較低,搭配一款915PL芯片組的主板完全可以把這顆CPU的性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是一款非常具有性價比的產品。這顆處理器的温度問題,在這裏也針對處理器在超頻後的温度進行了簡單的測試,測試軟件是HotCPU。測試結果是在不超頻2.66GHz頻率下CPU滿載的温度是49攝氏度,超頻後4GHzCPU滿載的情況下是59攝氏度,室温恆定在26攝氏度左右,從發熱量來説並不是很高。Intel P4 506處理器在隨主頻上升的情況下,其性能也飆升數倍,而且在長時間的工作狀態下運行的非常穩定,幾乎很難想象這是一顆已經被超到4GHz的CPU,新一代超頻王也就這樣誕生了。 [2] 
Cedar Mill:P4 631
前面已經瞭解到Cedar Mill其實就是Proscott的65nm版,代表產品是P4 6XX和C 3XX,在其他方面變化不大,並且二級緩存較P4 5XX和C 3X1提高了一倍,即對應的是1M升級為2M,256K升級為512K,Cedar Mill是跨時代的一代,因為它既是奔騰4的核心,又使用了Conroe一直使用的製程,可以看做是P4和Core的過渡型產品。
P4 631默認主頻就到了3.0Ghz,二級緩存也是P4 6系統一的2M,FSB保持800Mhz
世界上保持着這麼一個超頻記錄,不是新制程所創造的,而是65nm的P4 631創造的,日本的一個超頻牛人把P4 631超上了8.1Ghz,如果用“秒”形容的話,它秒掉Q6600並非難事,NetBurst告訴了我們它強大的主頻優勢。 [1] 
P4 631與630/530規格對比

LGA775處理器芯片組

LGA775Intel

i848P系列
i865/875系列
i865G/GV/P/PE, i875P
i91X/925 Express系列
i910GL, i915G/GL/GV/P/PL, i925X/XE
i945/955 Express系列
i945G/P, i955X
i946 Express系列
946GZ/PL
965/i975 Express系列
Q965/P965/G965/Q963/i975X
3X系列
P35/G35/P33/G33/Q33/P31/G31/X38
4X系列
X48/P45/P43/P41/G45/G43/G41
服務器用芯片組
E7221/E7230 [1] 

LGA775Nvidia

nForce 4
nForce 4 Ultra/SLi/SLi XE/SLi X16 (Intel Edition)
nForce 500 Intel Edition
nForce 590 SLi/570 SLi
nForce 600i
nForce 680i
nForce 650i SLi
nForce 700i
nForce 750i SLi
nForce 780i SLi
nForce 790i SLi [1] 

LGA775ATI

Radeon Xpress 200 IE
RD600 [1] 

LGA775SiS

SiS 649/656/656FX/662/670/671FX [1] 

LGA775VIA

VIA PT800Pro/PT894/PT894 Pro [1] 

LGA775安裝

和以前一樣,掀起側面的金屬桿 和以前一樣,掀起側面的金屬桿
LGA775接口處理器安裝需格外小心,一不留神就可能導致主板Socket T插槽損壞報廢。ComputexCeBIT上演 [1]  示的主板損壞無數已經是血的教訓,下面,結合圖片來手把手演示LGA775處理器的安裝方法。
全新的主板,Socket T上覆蓋有塑料保護蓋新的插槽完全金屬材料,感覺挺結實。
插槽完全展現出來,注意手千萬不要碰到裏面的“觸鬚”,拿出處理器。
注意手不要碰到低部的圓觸點。
將處理器上的凹槽和插槽對準,方向就不會搞錯。把插槽的金屬框扣下。金屬桿扣下,大功告成。
輕輕的放在上面即可 輕輕的放在上面即可
其實只要多加小心,一般是不會損壞主板或處理器的。關鍵是不要用手去接觸插槽裏的一排排金屬“觸鬚”以及處理器上的圓形觸點就可以了。
打開上面的金屬框 打開上面的金屬框
參考資料